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 破解“高级技工荒” 广东职教开“良方”

破解“高级技工荒” 广东职教开“良方”

2018-10-19 17:1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阅读:47次    我要评论

[导读]在珠三角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人才面临结构性短缺的今天,越来越多校企选择了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来满足人才需求。记者了解到,包括人才培训基地合作、企业办在学校里等模式已逐渐兴起。

9月27日,江门市技师学院书记王戟作为广东唯一代表,参加了“中德诺浩—广汽新能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广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落户广东江门市。

在珠三角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人才面临结构性短缺的今天,越来越多校企选择了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来满足人才需求。记者了解到,包括人才培训基地合作、企业办在学校里等模式已逐渐兴起。

产业越升级技工越难找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介绍,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就业人口总量7.76亿,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占6.2%,高级技工占比仅为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的一半,缺口高达1000多万人。

而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情况更加明显。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秘书长郭爱东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技能人才受到企业“追捧”,经常出现多家单位争抢一人的状况。但同时,供不应求成为这几年广东劳动力市场的常态,有企业开出万元月薪,招聘仍然不理想。他分析,当前广东现有技工人才队伍在结构上呈现出“三多三少、一稀缺”特征,即低级多、高级少,大龄多、青年少,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兴产业技工严重缺乏。

当单个数控机床车间用工量是204人时,我们感觉很容易招人,但当升级为智能制造车间后,用工量降为33个人,我们却发现招人很困难。”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道出了广东产业升级转型后对高技能人才的求贤之渴。甚至有企业直言,当前的技能型人才的“用工荒”已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在郭爱东看来,解决技能型人才缺口问题要从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如针对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技能型人才需求,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以及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等均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在培育人才上有相对的滞后性。王戟表示,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更重视通用知识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对于企业岗位的个性化需求不一定能契合,还需要进行岗位培训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如何降低这种滞后性?对此,广东不少职业学校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多举措破解人才短缺问题。

走进江门市技师学院的中德诺浩汽车学院,记者见到包括大众、宝马、丰田及广汽新能源汽车等多种品牌车辆停在学院的汽车工程系,学院的学生围着多型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气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广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也落户于此。在相关企业的协助下,汽车工程系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完全模拟4S店、汽车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接受通用性知识培训的同时,也更多地融合了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记者了解到,类似职教模式在广东各地逐渐铺开,如东莞市技师学院今年也和固高科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搭建模拟真实机器人生产线场景对学生进行培训。

除了模拟真实工位环境进行培训,还有企业与职业教育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参与人才培养。

我们的公司就建设在学校里!”位于江门的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对记者说。据了解,2016年,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位于江门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校园内建立,校方提供大量有理论功底的学生,企业指导培训学生成长为合格技工。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教授龚自康介绍:“学生早上上课学理论,下午进车间。南大机器人的技工一人带5至6名学生。学生在进来的第一年只学不做,第二年跟岗实习,第三年在技术成熟时就可以一人负责一个岗位。这样企业获得了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而学生也可以在生产中得到岗位锻炼。”

这种相辅相成的模式,让南大机器人获得了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高技术专业人才,而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学生的技术水平也能够满足先进制造业岗位的需求。“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在企业里一个人能够管起一条自动化生产线!”龚自康自豪地说。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