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国家示范校创建工作纪实
与天津凯诺实业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签字仪式
示范校建设例会
天津市静海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于1981年建校,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融中等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80亩,建筑面积31584平方米,在校生3045人。2013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门等三部委批准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后,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把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与学校“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在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县政府部门和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要求,按照“做实基础、选题突破、实践改革、案例提取、归纳建模五步推进法”的建设思路,扎实推进机电技术应用、商品经营、会计三个重点专业和校园文化、数字化校园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建改革发展示范校是时代赋予学校从规模建设到内涵提升的重要历史机遇。两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承校训“崇德尚技,自强不息”,遵循“紧贴经济,服务社会,开放办学,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弘扬“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校风,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实行了全新的举措,大大提高了学校内涵建设的质量,为静海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秉持“为学生就业奠基,为终身发展筑路”的办学宗旨,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行业企业调研、专题论证、岗位分析,学校确定了“认知实践、岗位体验、实操训练、顶岗实习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依据这一模式,各专业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与企业共同研究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修订了教学大纲,制定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岗位体验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六块两向”模块课程体系;商品经营专业构建了“工学结合、岗位体验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部门岗位情景化”模块课程体系;会计专业构建了“全程仿真、多元交替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分层实践、逐层提升”模块课程体系。
学生为本,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各专业以项目教学为引领、岗位目标任务为驱动,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校本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实训室等方面开展了创建工作,对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制定出了11门优质核心课的“教、学、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和标准化试题。结合企业需求和学校实训条件,专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编写了27本校本教材,其中,公开出版4本。编写出了18门课程1562课时的电子教案,14门课程、149套题的试题库。5门课程的71个教学案例,10门课程的1839张多媒体课件,购置了1500册图书;与企业合作开发了20个教学软件,语文、数学、英语及机电、数控、会计、计算机4个专业共29门专业课程参与了国家教育部门资源库共建共享计划;新建了1个数字化工厂、3个校内实训基地、19个实训室、17间高配置多媒体教室,形成了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氛围。
探索实践,构建新型评价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带动了学校内部管理和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两年的建设期间,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辑了《天津市静海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管理制度汇编》。
学校坚持“人皆有才能成才,不拘一格育人才;品德为根学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的育人理念,侧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制定了《天津市静海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质量评价办法(试用稿)》,从行为习惯、校内课堂、认知实践、顶岗实习和奖励五个方面考核学生,建立校内学分银行,强化学生的贡献和能力,确立了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多个评价主体,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评价体系。两年来,有13名学生在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到99%,“双证书”获取率达100%,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较建设前提高了40%,得到了企业、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德技并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坚持把培养一支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摆在教育教学突出位置,确立了以示范校建设为载体,搭建教师发展新平台的师资培养思路,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采取外出培训、学访、专家讲学、企业锻炼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先后聘请天津市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市委党校、天津大学教授和天津市教育部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作专题报告7次,连续举办了“育人为本、德能双馨,做优秀职教教师”师德论坛,“学习刘丽丽,做勤勉敬业职教人”青年教师座谈会和“向师德楷模学习,做履职尽责表率”优秀师德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两届静海县职业教育县级优秀课评选活动。先后组织42人次干部教师到天津一商校、红星职专等天津市首批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参观学访,159人次教师参加了市级以上各级各类培训,组织专业课教师下企业锻炼2140人/天;在职研究生培养17名,15名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全校63名文化课教师取得了“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高级证书”。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由82%提高到9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级立项课题4项,县级立项课题3项,撰写论文164篇,其中24篇获县级以上奖励。
深度融合,校企携手产教共赢
为切实提高学校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学校提出了“引企入校”培养思路,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公室”,特聘我县知名企业家、天津凯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成,出任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全面指导和协调校企合作工作。各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成员,出台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为校企合作稳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有序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巩固与原有15家企业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开拓市场,又与39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实操训练、顶岗实习及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两年中,签订了18个订单协议,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9%,毕业生就业率、对口率、稳定率不断攀升。二是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充分利用学校新建的机加工实训车间,引进天津凯诺实业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亲临企业的环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这种“工学结合”的“全真”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做项目中学习,从而实现教学与企业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既有利于学生融入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提早进入“员工”的角色,弥补了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同时缓解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压力,也有利于校企技术研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老师与天津凯诺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对“小型自动装卸机械手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获天津市静海县“201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受到了县政府部门的表彰,这一科研成果投入生产一年,为企业节省资金近100万元。三是依托职业培训基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作为静海县职业培训基地,与县财政部门、统计部门、县工会及天津市同步器有限公司、天津百业商贸有限公司等19家企事业单位组成职教集团,积极为静海县各行各业在职职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等人员提供业务提高和学历提升继续教育服务,年培训人数达8000人次。
提炼升华,用火炬精神承载校园文化建设
为建设具有静海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制定了以“火炬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方案。从学校创建之初的校徽图案中的火炬入手,深挖“火炬”的内涵,提升为“火炬精神”,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全校倡行。“火炬”:寓意光明、希望、热情、变革。为此,学校大力弘扬“火炬”之光明精神,崇德敬业,自强不息,点亮学生奋进不息的生命之光;大力弘扬“火炬”之希望精神,立志立德,立信立行,追求梦想,永不言败;大力弘扬“火炬”之热情精神,倡行“放射师爱之光,传递教育梦想”的教师火炬精神,和“点燃奋进激情,闪耀青春光芒”的学生火炬精神,激励师生勤勉敬业,拼搏进取;大力弘扬“火炬”之变革精神,坚持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薪火相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校创办了校报《静海职业教育》、开办了“校园之声”广播站、制作了校外LED宣传展示屏,编写了德育校本教材《创业者之路—优秀毕业生事迹集锦》,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影响学生;开展了优秀班级文化环境创设评比活动,做到专业有特色,班级有亮点。突出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敬畏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荣辱教育,大力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营造出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稳步推进,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
通过多方考察和专题调研,制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完成了一期工程主干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与体系建设和系统资源环境建设,实现了学校所有楼宇的有限覆盖,为师生提供了便捷、安全、可靠的网络访问环境;为17间教室配备了集计算机系统、投影显示系统、影音系统、环境设备和集中控制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二期工程应用软件招投标工作。
三十三年栉风沐雨,三十三载砥砺前行。经过几代职教人的奋力拼搏,成职教中心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静海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果将静海成职教中心喻为一艘职教航母,那么这艘航母正在职业教育的海洋中所向披靡,乘风破浪。它不仅载有各类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同时还是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天津市农村中专教育协会会长单位、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定点单位、静海县职业培训基地、静海县会计培训考试中心、静海县工会大学校培训基地、静海县博学培训学校、静海县宏基培训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花园式单位、天津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静海县现代化建设红旗单位、静海县十佳文明学校、静海县教学创新先进单位、静海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天津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大好环境下,静海成人职业教育中心以大爱无疆的情怀书写着对职业教育的忠诚和热爱,为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铺筑职业道路。相信他们定能把握住腾飞的机遇,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创造明天的辉煌。
上一篇:职教之花 璀璨绽放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