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 推动贵阳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

推动贵阳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

2014-06-03 13:40    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采编    阅读:44次    我要评论

[导读]随着贵阳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更好地服务贵阳现代新型产业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大数据产业的强势起航,不仅意味着贵阳开发型、研究型专业技术岗位科技含量及层次的提高,同样也使大量产业工人岗位面临着由一般熟练型向专业技术型迅速转变;不仅需..

随着贵阳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一线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和结构,更好地服务贵阳现代新型产业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大数据产业的强势起航,不仅意味着贵阳开发型、研究型专业技术岗位科技含量及层次的提高,同样也使大量产业工人岗位面临着由一般熟练型向专业技术型迅速转变;不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大学生和博士、硕士,更需要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技工、技师,包括大量的高职人才和中职人才。

相对于贵阳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的强劲势头而言,职业教育对于产业的支撑能力却不啻为我市要素资源系统的一大短板。从近年来贵阳市举办的各大专场招聘会可以看出,专业技术人员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岗位需求,技工的需求量一直位居贵阳基层岗位需求量前十。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季网上招聘月近四万个岗位中,技术性人才在贵阳市最紧缺人才职位中排名前三。

自1999年我省获国务院授权审批高职院校以来,到目前贵阳市中、高职业院校已发展到50所,专业设置涵盖现代制药、装备制造、磷煤化工、交通运输、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等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职业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始终处于全省职教行业的前列;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整体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有着很大差距。目前,贵阳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管理、投入、创新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规划,中、高职院校在学校布局结构、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同质化十分严重,特色不明显,专业课的理论偏多、知识陈旧,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实践技能不强,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校企融合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难题,校企合作难度大、缺深度;“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企业与学校的师资流动缺乏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长期投入不足、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与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全市教育发展大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教育立市”战略,推进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奋力打造贵阳教育发展升级版。这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贵阳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更好地服务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等的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迫切需要。

推动新跨越,要实现大统筹,推动贵阳市乃至市域职业教育资源与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换、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资源大整合与大统筹。要积极推进和鼓励驻筑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组建针对不同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协同创新、多方共赢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服务地方产业,提升贵阳本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信息预测发布机制,每年对贵阳人才预测、招生就业信息进行发布,为贵阳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办学投入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进一步优化整体结构与布局,整合招生平台,推进各职业院校形成特色优势专业,引导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错位竞争。

推动新跨越,要实现大投入,在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多元投资机制的建立,解决贵阳职业教育发展的后劲不足问题。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积极支持职业院校创建示范院校以及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出台优惠政策,使职业院校具有更加灵活的用人政策,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高职、中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力度,给予职院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成立政、校、企合作联盟,以科研成果转换等项目形式,吸引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乃至企业以投资方式参与的合作,推动学校与企业更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同时,政府还应该在职业技能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等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推动新跨越,须有大发展,解决贵阳职业教育办学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贵阳产业升级的能力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问题。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实现创新,形成多元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鼓励包括公办和社会力量办学的院校间联合办学,联合投资,实行集团制办学。支持职业院校在产业园区与企业建产学研机构,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等。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模式,实现职业教育机构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升创新能力。在“双师”素质、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建设上加大支持力度,真正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使课堂和车间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上实现同步提升。完善中等、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加快劳动力转移和继续教育、终生教育体系建设,形成集学历教育、社会劳动力技术培训、各类据需教育共存的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促进各层次人才均衡协调发展。

推动新跨越,还须实现大成效,最终解决贵阳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创新经济、服务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力争贵阳部分职业院校进入国家级示范院校行列。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到2015年,全市新增劳动力普遍能够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贵阳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基本涵盖贵阳的重要产业,为社会输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信息、医药、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等各类技能人才,满足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系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