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特色项目建设展实效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特色项目建设展实效

2014-11-14 10:56    来源:腾讯·大渝网    作者:采编    阅读:12次    我要评论

[导读]“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项目建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而且对区域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影响并辐射了重庆市乃至全国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工作,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一、弘扬了民族文化,明确了发展定位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综..

“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项目建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而且对区域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影响并辐射了重庆市乃至全国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挖掘、传承工作,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弘扬了民族文化,明确了发展定位

校园文化是职业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学校个性魅力的体现。作为重庆市唯一以民族命名的中等职业学校,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将凝聚民族文化精神,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秘诀。

一是坚持文化立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建设民族地区职教名校、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助推武陵山经济发展”的发展定位。二是学校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机遇,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逐年增加文化项目投入,打造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特色项目。三是先后成立了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文化艺术团、民族礼仪队、民族器乐队和民族语言队;培养了5名民族文化研究人员和15名民族文化传承教师,形成了一批民族文化研究可行性报告,编写了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四是投入200万元,建设民风民俗展览室﹑民间工艺展览室,购置了科普大篷车和专用移动舞台、音响,添置了1万余册民族文化图书、1000余套民族服装和一批民族乐器,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通过弘扬了民族文化、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形成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和民族特色教育品牌。

二、凝聚了民族精神,凸显了办学特色

学校秉持“明德励志、博艺善技”校训,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与示范校建设项目结合、与提升教育内涵、提高人才质量结合。

一是学校开设了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生态旅游等特色专业,年均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1000余人,构建了以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二是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了民族文化艺术、服饰工艺人才培训1000余人次,开设民族文化公共课程,力求做到“六个突出”,即学校建设突出民族风格、学校管理突出民族精神、人才培养突出民族特色、专业教学突出民族文化、校园活动突出民族传统、师生关系突出民族和谐。三是通过持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会唱一首经典民歌、会跳一支民族舞蹈、会说一门民族语言、会奏一件民族乐器、会做一种民族工艺、会一项民族体育运动,使10000余名学生受益;学校推进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转化为校园人文精神,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凝聚了民族精神,凸显了办学特色,形成了民族职业教育特色。

三、引领学校跨越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显著

源于民族、植根乡土的校园文化是展示学校形象、提高人才质量的保障,也是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保障。

一是自2007年以来,学校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中实现了跨越发展。教职工从150人增加到600余人,学生从近1000人增加到近1.2万人;目前,学校校园面积506亩,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开设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民族舞蹈、民族旅游、民族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18个专业;基本覆盖了黔江及周边区县的主要产业。依托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文化优势,学校及时调整思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于2013年1月牵头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渝鄂湘黔四省市的武陵山职教集团,跨区域、多方位搭建了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产教互动等三个平台,推进地方民族产业发展;三是携手重庆正阳工业园区企业,探索教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共享,互动发展,与重庆市老寨子手工织锦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澳特尔服饰、重庆市民族歌舞团、重庆市聚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重庆市渝之旅国际旅行社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与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加快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成果转化;四是开设民族舞蹈、民族服装、民族旅游等与区域经济匹配紧密的专业,年均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1000余人,民族文化传承人和适应民族产业的技能型人才4000余人;五是学校民族艺术团积极服务武陵山经济协作,每年开展5个月的送政策、送科技、送文艺“三下乡”活动共计100余场,活动惠及重庆黔江、酉阳、彭水以及贵州沿河当地学校师生及少数民族群众8万余人次,积极参与区内及周边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民族礼仪服务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发展民族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帮助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民族文化传承有力,示范辐射更加明显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以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建设为载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一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艺术挖掘和研究、共撰写调研报告5篇,其中《关于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被国家民委评委三等奖,《土家织锦民族工艺制作传承调研报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传承的有效途径》在湖北民院学报等刊物上进行了发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传承基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帅氏莽号)传承基地。二是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学校多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累计获金、银、铜奖达10余项。2012年创编了土家族舞蹈《白虎神鞭赶太阳》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获银奖,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等领导的好评;2013年创编了苗族舞蹈《银色山脊》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民族技艺比赛获金奖;《母亲的火塘》参加了全国群星奖舞蹈大赛获群星奖;《云上太阳》参加了中国-巴西文化交流活动,走向国际舞台。三是示范校建设以来,中国新闻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重庆市电视台等各级各类报、刊、台网站宣传报道学校300余次;上报市政府、区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信息150余条,采纳100条;与黔江电视台合作,开通《职教之窗》栏目,每周一期,全面宣传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和学校发展情况,反响良好;吸引了周边及市内外县教委、学校及企业300余个单位先后来校考察交流、学习。

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建设,推动了学校民族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又快又好发展,为实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打造武陵山区教育高地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辐射作用。


发表评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