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2月17日电(记者李春惠)贵州省职业院校将聘请一批绣娘、木匠、银匠担任兼职教师,力图建设一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专业,培养具有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
近日下发的《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提出,贵州将开发建设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一批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专业,推行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
办法明确,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民族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进行专业提炼和学科转化。
贵州每年将安排500万专项经费,用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特色重点专业建设、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创新团队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到2020年,贵州将在职业院校设立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重点支持专业(学科)30个以上,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团队30个左右。
办法鼓励绣娘、银匠、木匠等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聘请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顾问。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