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在职教领域提出已逾20年。经过多年发展,各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在丰富,相关法律制度在完善,政策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在多方推动之下,产教融合逐渐从合而不融、融而不深、“一头热一头冷”等尴尬处境走向合作融通、多方共赢局面。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教融合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行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也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新气象。
但是,未来产教融合还存在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专访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
记者: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为什么一直强调产教融合?
陈子季: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合作融通,学校和企业联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等方面协同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学校和企业共赢发展。
办好职业教育必问市场、必问产业、必问应用,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突出的类型特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产教融合的理念提出至今,发生了什么变化?
陈子季:2011年,教育部首次在职教领域提出“产教融合”的理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产教融合已经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理念,发展成为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理念,成为推动产业领域与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记者:近年来,产教融合取得了哪些成就?
陈子季: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时隔26年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诸多举措,筑牢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文公布确定了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63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教育部职成司公布了两批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初步带动构建起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地方层面,各地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和地方发展实际,细化产教融合政策,优化产教融合发展生态,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人才需求侧全链条对接。
例如,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0条激励措施的通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地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向教育部申报了97个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学校层面,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二级学院、产业学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国已组建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企业、学校、行业、科研机构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余学生(学徒),逐步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记者:我国在推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有哪些探索创新?
陈子季:在推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着重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思想理念、机制设计、资源调配、内涵实践等方面探索创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一是突出政府作用,强化机制保障。把职业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推动形成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政行企校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性障碍,构建产教融合的新样态。
二是突出产教互动,强化双向发力。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理念,聚焦产业发展,汇聚产教资源,发挥企业、学校双主体作用,提高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匹配度,提升职业院校培养产业所需人才的关键能力,切实促进产教深层次融合、校企高水平合作。
三是突出职普融通,强化协调发展。创造性建立联合体、共同体平台,将产教融合与职普融通有机结合起来,突破不同教育层次和类型之间的壁垒,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发挥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方面优势,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职普融通真正破题。
四是突出内涵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拓展产教融合的内涵,支持职业院校围绕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纵深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建设,构建校企共育人才的新范式,探索科教融汇的新路径,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记者:现阶段,产教融合还存在哪些瓶颈?
陈子季:一是政府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产教融合发展出现一个新的趋势,即从过去比较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逐渐转变为更加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将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抓推动、抓落实、抓问效,通过落地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投入,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路径,促进校企开展实质合作、取得实质效果。
二是组织形态不完善。经过多年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深不实、冷热不均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校企合作模式尚处于自发式、松散型的低水平合作状态,职业教育资源与产业布局匹配的精准度、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亟须搭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和教育助力企业发展的实质性、紧密型平台,提高校企合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协调、融合发展。
三是利益机制不健全。只有厘清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妥善解决各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才能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多方参与、合作共赢。
目前,产教融合的利益机制尚不健全,可操作性政策供给不足,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障碍,部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亟待进一步落实政策支持,充分保障企业参与不难、参与有利,切实提高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记者:下一步,产教融合有哪些重点着力方向?
陈子季: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绩效导向,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攻坚合力,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真正围绕产业需要来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深化“一体两翼”整体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结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部省协同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指导和动态管理,整合优质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办学。
由链长企业牵头,整合上下游资源,联合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批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丰富校企合作的载体和内容。日前,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已经正式成立,“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已全面铺开。
二是提高产教融合育人实效。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新型办学方案,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关键办学能力,抓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基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快开发一流教材和核心课程,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学。
合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多方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技术的叠加、倍增和放大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发挥多方作用。更加注重政府统筹,加大协调、支持和指导力度,积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落实落细相关金融、土地、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更加注重产业支撑,瞄准产业的趋势、规模和前景,优化产教融合的主要内容、协作模式,突出内涵特色、完善培养标准。更加注重企业参与,引导企业树立“投资于人”的理念,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更加注重学校履责,指导职业学校通过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承接企业员工培训等,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