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教育部监察局负责人就
《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焦新

    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教育部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日前,教育部监察局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教育部为什么要出台《规定》?

    答:中央反复强调,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决纠正“四风”。要从具体问题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抓。教育部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从自身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扎扎实实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作风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有经常抓、长期抓、常抓不懈,才能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果,取得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当前,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同程度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整体形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履行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因为看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教育部下定决心,把治理这些问题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不失时机地出台这一规定,在全国教育系统持续开展正风肃纪活动。

    问:出台《规定》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是有助于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深化就要实化、细化、具体化、经常化,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虽然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看似小事,但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很广,蔓延很快,必须及时解决。教育部就是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说出一条,做到一条;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下去,这样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全面纠正教育领域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是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是人才培养,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教师的师德师风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走在社会的前列。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的教师,使广大教师自尊、自强、自省、自律,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是有助于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了强化整改阶段,中央要求,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改,取得实效。我们出台这样一个规定,就是要把师德师风问题治理的措施、办法制度化、长效化,使教育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扎根落地,得到巩固。

    问:《规定》聚焦哪些违规违纪行为?

    答:《规定》主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实际上是指教师利用职务便利,向学生及家长索取好处。全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期望很高,但是从媒体曝光、群众来信、案件查办、巡视检查等不同渠道掌握的情况来看,人民群众对教师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吃请等问题反映强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还不是很理想。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规定》是教育部首个针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的专门文件,明确提出“六个严禁”,重点列举了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宴请、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通过商业服务获取回扣等5个方面的禁止性内容。同时,明确了兜底条款,凡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都在《规定》禁止的范围内,为教师从教行为划定“红线”,设定“禁区”。通过严明纪律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要强化自我教育和约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廉洁从教,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

    问:如何推动《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切实履行治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履行好廉洁教育、宣传引导、完善制度、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职责,将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治理,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廉洁从教的重要意义,切实规范从教行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觉抵制收受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成为教师的普遍认同和自觉行动。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理解支持、积极配合和广泛监督,倡导文明健康的感恩、感谢方式,引领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要求抓住重要节假日和时间段,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节点,对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做到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强化警示震慑和教育引导作用。对发生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学校或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查,决不姑息。

    78日,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的18所高职院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ICT合作建设协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这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特征和现实需求的科学判断,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鲁昕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全国职教会精神,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统筹,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鲁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她希望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据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项目是教育部与中兴通信公司共同推进的校企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加强优质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提高高职院校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

  深圳市、广东省教育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同志,首批ICT合作院校代表及部分职业院校代表出席会议。

    7月8日,深圳市召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宣讲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作宣讲报告。她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分解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鲁昕指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就在落实。近期要重点做好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一要制定学习贯彻方案,教育战线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二要分解任务开展试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决定》、《规划》提出的分解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地要迅速掀起宣传会议精神的热潮。四要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季度要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包括政策制定、改革措施、重要成果、系统宣传等内容。

 

  鲁昕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要建立职业教育的升学体系,而是要形成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学生打开贯通的上升通道,提供多种选择。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也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人文素养。


 

  本报深圳78日讯 今天,高等职业院校科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的18所高职院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ICT合作建设协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统筹,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切入点、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鲁昕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她希望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教育部下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知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促进广大青年成功成才

  

    本报北京79日讯 教育部今天下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精神上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一系列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

  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央关于职业教育的功能新定位、形势新判断、工作新部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抓好职业教育工作,既是教育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和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支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要树立正确人才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通知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发展方向、支持重点和各方职责,逐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提出的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有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各地要结合编制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工作,同步规划职业教育。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努力在中高职衔接、职普沟通、学生双证书、部分本科高校转型等制度建设,以及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机制、教育模式改革等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二是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创新办学模式,探索通过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建立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三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等试点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改革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职务(职称)评聘、编制管理等制度,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把全社会优秀人才吸引到职业教育教学一线中来。四是要推动职业教育治理创新。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成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把各利益相关方吸收到学校决策体系中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确保决策科学、按规律办学。五是要建立健全督导评估制度。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督导报告制度、公报制度、约谈制度、限期整改、奖惩制度等。要将推进重大改革、健全办学标准等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职业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通知要求,教育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方案,及时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列入党委、政府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的工作内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职业院校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实际、查找不足,尽快取得突破。

    编者按:2014年7月2日下午14:00,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解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下为本次访谈精彩摘要。

    葛道凯:说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这次特别受鼓舞。习总书记这次的指示是我们所见的最长的一个,有417个字,我们理解习总书记的这个指示是一个论断五项部署。这一个论断就是,对于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这个论断我们的体会是站在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这个角度作出来的。

    在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这个论断之下,习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一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习总书记用三个“重要”描述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第一个“重要”是,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重要”是,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第三个“重要”是,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这是我们体会的习总书记明确的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第二个方面的任务要求是:习总书记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任务,这个时代任务就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那么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呢?习总书记说了五句话: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五是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所以我相信职业教育战线的同事包括网民朋友们如果听到习总书记这样的指示也一定会很受鼓舞。

    第三个方面的任务要求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习总书记明确说: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怎么来把握呢?习总书记进一步说: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然后是两个坚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习总书记指示中明确的第三个任务要求,主要就是发展方向。

    第四个方面的任务要求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支持重点。习总书记说: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要努力地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习总书记的第四个任务要求。

    第五方面的任务要求就是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习总书记在指示的最后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所以习总书记这个指示应该说一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另一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帮助参与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他的这个重要论断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我想无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下一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十年1.2万亿:助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答记者问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据初步统计,2005-2013年,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达1.23万亿元。在中央财政的引领下,地方各级财政持续强力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经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成效?未来职业教育的投入会有什么变化,如何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近日,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年均增长25%,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加

  问1.近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投入方面确定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国家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尚方宝剑”,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政策。200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省级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人均经费标准;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这些为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职业教育总体上呈现“事业规模扩大,经费投入增加”的良性局面。

  问2: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什么样的投入机制?

  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政府主渠道作用愈发明显。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中,财政性经费所占比例达74%,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正在形成,体现了政府主导的特征,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职业教育所占份额逐步提高。2013年为10.36%,比2005年提高2.11个百分点,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

  问3:2005年以来,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总体情况如何?

  答: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 一是职业教育经费总量年均增长18%。据初步统计,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3450亿元,比2005年的939亿元增长了近3倍,年均增长率达18%。二是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5%。2013年职业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约为2543亿元,比2005年的426亿元增加2117亿元,增长了近5倍,年均增长率达25%。三是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大幅度增长。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为9320元,比2005年的2410元增加了6910元,增长了近3倍;高等职业学校为9959元,比2005年的2959元增加了7000元,增长了2倍多。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增长了3倍以上,如湖南省中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2005年仅为1387元,2013年超过9000元,增加了7000多元;江西省高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2005年仅为1200元左右,2013年超过了1万元。

  “四大类”1100亿元,

  中央财政专项引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难题

  问4: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央实施了哪些重大项目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答: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教育部、财政部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对于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导向作用。据统计,2004-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各类专项资金1113亿元,支持了四大类职业教育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主要有:(1)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2004-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78亿元,支持建设了455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07-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1亿元,引导和激励各地对职业院校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3)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011-2012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40亿元,支持全国976所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1810个专业,惠及在校生人数61万人,全面提升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010-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已经立项建设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应用化工、作物生产技术等4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是示范引领项目。主要有:(1)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2010-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近100亿元,分三批重点支持了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2)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46亿元,分两期实施,重点支持建设了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三是学生资助项目。2006-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中职国家助学金472亿元;2009-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289亿元。目前,中职学校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了学费,享受免学费学生人数约占中职在校生数的91.5%;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国家助学金。同时,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是综合奖补项目。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64亿元,用于各地建立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教学质量。通过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带动地方政府投入18亿元,推动了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促进了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问5: 这些专项资金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实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重大项目工程,是解决职业教育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是示范引领作用显著。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带动地方政府支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数达282所,使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数达到482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牵头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国已组建约700个职业教育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院校。各地以国家示范院校为主体,积极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领职业教育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如,山东省2012年投入7.8亿元支持13所高职院校建设技能型特色名校(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

  二是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从2004年实施以来,切实改善了职业院校实训条件,提升了职业院校基础能力,也带动地方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如,江苏省遴选5个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和55个省级综合性实训基地,前者财政每个投入1000万元,后者每个投入600万元。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从2011年实施以来,用两年时间全面提升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装备条件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整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教师培训力度加大。2011-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计划到2015年,共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2011-2013年,中央财政已安排16.6亿元,推动了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计划实施以来,在教育系统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计划,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中最基础、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是省级统筹能力增强。2013年,财政部、教育部安排的64亿元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改变以往项目管理方式,首次不确定具体项目,采用因素法分省确定资金额度;各省根据中央下达的预算,结合本地职业教育实际自主确定支持项目,然后将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项目安排建设情况报两部备案,进一步提高了省级政府的统筹能力。

  问6:为用好管好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大幅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特别关注。为此,我们一手抓投入,一手抓管理,确保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一是坚持用制度管钱。在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小学、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专项资金还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如就中职学生资助资金管理,会同财政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二是实行跟踪督导。以加强基层管理工作和基础管理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建立重大项目进展专报制度,以省为单位,定期将本省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向教育部、财政部报告,建立全过程的跟踪监测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开展专项检查。根据项目实施规划和进展情况,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如2013年4-5月,委托教育经费监管事务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和中职助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结束后,专门召开了检查情况汇报会;将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通报全国,督促整改;还专门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进行研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四是重视绩效评价。会同财政部,对各地2011-2013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及时提出对策建议,督促地方切实履行教育投入责任,较好保障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项目的实施成效。

  增投入促改革,

  牵住生均标准“牛鼻子” 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问7: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促进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相对而言,职业教育仍是各类教育中的“短板”,与其培养规模和应有地位、作用不匹配。从投入总量上看,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与同阶段普通教育相比仍明显偏低。生均总经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中,中职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职仅为普通本科的一半。从来源结构上看,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仍较单一,主要呈现“两元”主体结构,一是财政投入,二是学费收入,财政性经费所占比例达到74%,多渠道筹资能力不强。从支出结构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校舍建设等方面,专用设备经费总体不足,尤其是高职各项办学指标都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从地区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间经费投入差异还很大,中西部地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偏低,生均校舍面积等指标大部分未达标,甚至呈现出了严重的“中部塌陷”现象。从拨款方式来看,截至2014年5月,全国有15个省份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20个省份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部分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还未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问8:为保持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强度,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要求,主要考虑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第一,进一步推动各地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经费投入不能“碎片化”,要“花钱买机制”。只有牵住生均标准这个“牛鼻子”,职业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职业教育法》、教育规划纲要等有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省级政府制定和实施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政策,教育部、财政部在近年印发的文件中再三要求各地建立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近期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2015年底前,各地依法出台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

  第二,精心实施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近年来国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职业教育重大项目总体仍显“散、小”,需要进一步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中央财政在整合现有专项基础上,从2014年起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推动各地建立完善以促进改革和提高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建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工作机制。

  第三,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有计划地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内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区、市)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

  第四,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监管。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从“重投入”,转向更加“重效益”,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和事后监管,确保职业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有效。一是推进信息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最好的监督就是公开。宏观层面,职业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和管理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微观层面,各类职业学校的财务预算、决算、重大支出项目都要逐步公开,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二是开展绩效评价。将筹钱、花钱、管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把绩效管理理念贯穿经费分配、使用、管理的全过程,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探索和建立信用记录制度。对异常现象列入“异常名录”,将严重不良信用记录者列入“黑名单”,阶段或永久取消其申请中央财政支持或参与项目管理的资格。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在会上透露,目前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和研究生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正在制定和讨论之中,不久将正式对外公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5月2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6月23-24日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葛道凯说,此次国务院《决定》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赋予了职业教育更为繁重的时代使命,把原来的职业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包括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的职业教育,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

    葛道凯特别指出,关于大部分媒体报道教育部要推动600所本科学校转型职业教育,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国务院《决定》提出要推动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要实行分类,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这一点大家可以感受到,转型的这些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办学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里也提出,对于独立学院,如果要专设为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等学校,当然这就包括了2000年以后新设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

    葛道凯说,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原标题:教育部: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中)

教发[20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进一步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重要意义。把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三爱”“三节”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坚持勇于担当,率先垂范,结合实际抓紧制订具体方案并抓好落实,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食品浪费问题,使学校成为全社会节粮的榜样。

  二、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结合节能宣传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等活动,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在学生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节约粮食。通过评选节约标兵、节约卫士等,树立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同时加大对反面事例的曝光力度。

  三、普遍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到粮食生产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体验劳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有针对、有重点地将节约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有机渗透,全员育人。

   四、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细化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制度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浪费。认真地对剩余饭菜做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菜品,提高菜品口味。调整食品份量,提供小份食品,条件具备的应实行点餐计量收费。加强对用餐人数的分析和预估,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做餐、配餐。定期发布泔水量等食品浪费信息,引导师生参与和关注食堂节约。学校食堂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餐厨废弃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购置餐厨废弃物处理设备,就地资源化处理。

  五、强化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修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办法,加强对供餐用量的预估,制订合理的配送量。加强生产、配送、储存、加工、消费等各环节的管理,有效减少损失浪费。

  六、完善师生评价体系。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表现纳入师德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师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

  七、加强多方监督。加强师生自我监督,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强化对食品浪费现象的监督。同时要积极探索利用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加强媒体监督,以教育媒体为主要平台,普遍设立曝光台或专栏,对突出问题予以曝光,同时自觉接受其他媒体监督。中小学校要积极主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浪费行为,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监督机制。

  八、强化责任落实。建立领导有力、职责清晰、任务具体、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形成学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以职能部门领导、相关岗位专职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工作力量,健全责任体系和问责制度,强化制度落实和责任追究。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互查、抽查、联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整改,对问题突出的学校提出通报批评。

教育部

2014年5月28日

 教育部等六部门规划未来六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院校学生将可考研

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将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生可在两者间转学

  本报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董洪亮)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规划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量化目标,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将分别达到2250万人、1390万人;2020年将分别达到2350万人、1480万人。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高职院校招收有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者比例达到20%,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初步建成300个富有活力和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根据六部门规划,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包括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和社会办学,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根据规划,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可以开展课程和学分互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并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规划还提出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如:基本完成新一轮专业设置改革,学校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扩大学生选专业、转专业的自主权。建立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中高职专业设置管理的宏观协调机制;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宽带和校园网覆盖所有职业院校;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等。

  规划也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做了政策延伸的创新部署。如针对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问题,提出“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针对我国城镇化加速的国情,提出“重点加强农民工、农民工子女和城市转岗就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社会观念的制约,提出“规范清理影响职业院校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

  规划还强调各地要进行跟踪指导检查,及时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2〕9号)和《关于开展“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237号)要求,经出版单位申报,专家会议评审立项,组织编写(修订)和专家会议审定, 4742种教材拟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现将教材名单向社会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2014年6月13日至22日。公示期内,如对拟入选的教材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我司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电话,否则恕不受理。我们将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务请于2014年6月22日之前通过邮递、传真或电子邮件(扫描件)送达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联系电话:010-66096722;传真:010-66020434;电子信箱:jxjc@moe.edu.cn

  附件:拟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教材名单.xls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4年6月13日

 教职成厅函[2014]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3〕1号)和关于开展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2013年3月,第一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经组织专家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98个国家级示范县创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共有59个县(市、区)入围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示范县创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第一批创建入围示范县工作

  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接再厉,按照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开展好创建工作,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贡献率,真正成为先进典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创建入围县(市、区)人民政府切实履行申报书承诺,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创建目标、制定政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介成功案例,发挥入围县(市、区)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将于2015年底经认定后公布。

  二、第二批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

  2014年,全国拟评审出60个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县(市、区)。6月底前,有申报意愿的县(市、区)填报示范县创建申报书,撰写自评报告,将创建申报书和自评报告报送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按示范县工作要求开展创建工作。10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县(市、区)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省级评估,遴选符合示范要求的1-3个县(市、区)作为推荐备选单位,并于11月将省级评估意见及拟推荐的县(市、区)1份书面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等申报材料及其电子版报送至教育部职成司。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备选县(市、区)的创建申报书、自评报告以及省级评估意见等材料进行评审,按程序报批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指导、精心组织,出台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和评估细则,开展省级评估,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切实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参加创建工作的县(市、区)要认识到位、加强统筹、认真实施,要切实履行创建申报书的承诺,出台扎实有效的措施办法,努力达到国家级示范县提出的工作要求。

  示范县创建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联系。

  联系人:刘杰,010-66097704;陈亚伟,010-66096360

  E-mail:zcsncc@moe.edu.cn;传真:010-66096360

  附件: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5月26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埃塞俄比亚期间,在下榻酒店主持召开中非经贸人文座谈会。座谈中,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派遣的埃塞农业职教组教师彭大军作为人文教育领域与非洲长期开展合作的特邀代表出席了座谈会,面对面与总理座谈交流。

  克强总理指出:经贸、人文,就像是两个轮子,代表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发展的两个方面。中埃农业职教13年的长期合作取得的成绩受到中埃两国领导的高度肯定,是中非人文交流的典范。会后,彭大军说,自己作为中方职教教师,与总理面对面交流,深受鼓舞。这次宝贵的经历,让长期在外兢兢业业执行援非任务的教师们得到了极大鼓励,也让他们树立更强的信心和决心,要把中埃农业职教项目做得更好。

 

教职成[2014]3号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职业教育战线全体同志与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激励全国职业教育工作者投身本职工作,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评审推荐,并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审定,决定授予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等 298家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授予胡定军等299名同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开拓进取,再创佳绩。希望各地区有关单位和广大职教工作者以先进为榜样,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农业部 国务院扶贫办 

  2014年4月25日  


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强调

坚持稳中求进 努力奋发有为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民生持续改善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记者 陈二厚)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自治区主席巴特尔陪同下,在赤峰市考察调研。

  李克强听取了当地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情况介绍。他指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所在,内蒙古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和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在中西部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结构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李克强在德润污水处理厂,考察在建污水处理工程,他说,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这些年有了很大变化,但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管网设施这些城市的“里子”,目前仍很薄弱。要创新机制,吸引更多民间投资,汇聚更大建设合力,补上这方面的“短板”,满足不断扩大的民生之需,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李克强还称赞正在施工的工人们是城市建设的功臣,勉励他们建造百年大计的优质工程。

  有50多年历史的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李克强走进实训车间与师生们交流。对学校同企业联合订单培养、实现学生全部就业表示赞赏。有同学把在数控技能大赛上获奖作品送给总理。李克强高兴地说,技不压身,有技能就有就业,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辈子都打不破的铁饭碗。他对随行的同志说,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

  内蒙古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潜力巨大。在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赤峰)公司,李克强攀上正在组装的风电机组,仔细询问关键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产品销售等情况。他说,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要创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品牌和标准,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考察期间,李克强召开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来自能源、化工、有色、轻纺、食品等领域企业以及国有和地方银行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谈情况,提建议。李克强同大家围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深入交流。

  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李克强还参观了赤峰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不同朝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物。李克强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层的精神积淀,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我国各民族是个大家庭,民族文化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要加强保护、交流和传承,推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凝聚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

  国务委员杨晶参加上述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袁贵仁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指出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是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科学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化研究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教育治理和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的正向效应。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学校的科学发展同价值观的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弘扬我国教育优秀传统,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一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师行为规范》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和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习近平同志继去年教师节慰问信提出“三个牢固树立”要求之后,对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要继续实施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要突出重点,针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要继续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等工作。要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抓党风促政风带校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解读。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这对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方面提出了要求。高校具有人才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理应成为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导向带动作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要加强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青少年学生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林露实习生杨燕红)今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专业教学标准,据了解,专业教学标准将成为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将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据介绍,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将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将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还将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

        5月20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共同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第一副部长特列季亚克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关于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合作举办“中俄大学”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支持中国北京理工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中国深圳市合作举办“中俄大学”。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