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新华网芝加哥11月18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8日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上发表主旨讲话,表示实现中国梦,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

  中国坚持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们将抓住机遇,推动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内涵发展。

  一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二是以促进公平为导向,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完善国家助学体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困难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三是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完善培养层次,优化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分类管理,健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不同学校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坚持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11月15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研究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上来,全力以赴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攻坚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要求,要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梳理工作任务,谋划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尽快下发党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制定贯彻落实重点工作安排,近期召开党组务虚会,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深入地体现到做好年底各项工作和明年的全部工作之中。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把教育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贯穿到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中,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加大宣传解读力度,部党组成员和司局负责同志带头谈体会、写文章、做访谈,分项分领域组织学习宣传,把方向思路、政策举措讲透彻,把群众利益安排、工作推进策略讲明白,把有利条件、不利因素讲清楚,把解决问题、事业发展的前景讲充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深化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部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月13日,教育部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袁贵仁全面介绍了会议基本情况,重点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主要精神,通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举措,并就做好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了动员部署。

  袁贵仁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袁贵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不断加深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袁贵仁要求,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文件。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公报和《决定》全文,努力学深学透。二是深刻领会精神。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全会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深刻领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三是加强宣传解读。要及时召开发布会、报告会、座谈会,组织宣讲、研讨、培训,全面准确解读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最大限度凝聚广大干部师生和人民群众共识,为教育改革顺利推进营造和谐氛围。四是制定落实方案。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扎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全会关于教育改革的部署要求逐项转化为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责任人。五是抓好岁末年初工作。各单位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着力筹备好第22次全国高校党建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谋划明年重点工作,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继续保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态势。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分老部长、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史立荣联合签署了“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职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将在通信产业领域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一批适应先进技术产业化需要、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服务附加值的企业技术创新基地。中兴公司承诺五年内向合作高职院校捐赠总价1亿元人民币的研发与培训设备,并免费对200名相关教师进行科研能力培训,支持20所高职院校建设“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

  签约仪式上,鲁昕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近年来,产业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加强与职业教育界合作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主动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职业院校也深刻认识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广泛深入开展合作。当前,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着力点,以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要任务,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整合多方力量、多种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着力解决当前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紧密的问题,着力为企业解决生产、服务和经营中的现实问题。

        10月16日,水利部、教育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 作视频会议。会上,围绕加快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安徽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厅、浙江省水利厅、湖南省水利厅、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水 利职业教育集团和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7家单位做了主题发言。本报摘要刊登发言,供大家学习参考。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和平

  为服务我省事业发展包括水利事业发展,加快美好安徽建设,2009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加快职业教育大省建 设。201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着力打造水利职业教育体系。我省现有4所中职学校设置了4个水利类专业点,在校生近1000人;高职院校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骨干,其 他高职院校为支撑,设置了6个水利类专业点,在校生近3000人。打通中高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通道。同时改革成 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满足群众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到目前为止,我省基本形成水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满足我省水利事业发展需要。

  质量工程提升自身实力。2008年,我省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在建设目标中,明确提出以普通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在 建设内容上,所有项目都涵盖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在项目数量分配、遴选评审上,充分考虑水利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予以倾斜;在资金投入上也逐年 增加。我省高校水利类质量工程项目近百项,主要包括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研 究项目、教学成果奖、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实训中心、精品课程、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等,总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实施质量工程,加强了高校内涵建设, 提升了水利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集团化办学取得高质量成果。我省有六大高校联盟,22个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有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7所,企业单位30家,集团内部实行中高 职衔接,校企合作。这是一个专业型、区域型的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服务于安徽快速工业化对水利、土建、制造、资源、测绘、电子信息、环保类、材料工程等方面 人才的需求。集团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广泛开展了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项目联合申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等工作,并取得了一 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

  校企合作构建双元多层次校企合作机制。我省依托水利行业,积极推进通过引入执业资格标准,不断完善人才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标 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充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引入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在学院(系)教学管理、专业负责人和学生指导教师三个层面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

  优化布局 倾斜支持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金元

  湖北是水利大省,也是水利职业教育大省。湖北省教育厅一贯重视和支持水利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会同水利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优化水利职业院校布局。近年来,通过采取升格、收编、撤并等措施,逐步形成了以省水利厅主办的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省教育厅主办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葛洲坝集团主办的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为主体,以其他中职学校为基础的水利职业教育体系。

  指导成立湖北水利水电职教集团。2012年9月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2013年4月,在省水利厅的支持下,由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省内多所中高职院校参加,同时吸纳省内部分水利类本科院校、水利行业协会和省内200多家水利企事业单位参与,组建了湖北 水利水电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水利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全力筹措水利职业院校债务化解资金。为完成国家提出的在2012年高校债务化解60%的目标任务,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到 2012年底,共为我省水利职业院校筹集化债资金9400余万元,全面化解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负债,其他水利类院校的资金负债也完成了化解 60%的目标任务。

  积极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财政、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实施并完成了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和武汉新校园建设工程,协助省水利厅完成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置换及新校区建设工程等。

  大力支持学院示范创建。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我们在学院老校区资产置换、财政拨付等方面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投入示范建设专项资金约7000万元。

  优先落实水利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待遇。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注重遴选和吸纳水利职业教育院校,并给予同等或更优惠的待遇和资金支持。全面落实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免学费政策,努力扩大水利中高职学生享受助、奖、贷、补、勤范围,鼓励学生报考水利类院校和专业。

  高度重视水利职业院校招生就业工作。在招生录取、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在招生计划方面,尽量满足水利职业院校要求,能调剂的调剂,该 补充的补充;在录取分数线方面,尽量降低门槛,在不违反政策和原则的情况下对水利职业院校招录工作采取更多灵活机动的措施和手段,鼓励学生报考水利类院 校。

  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行业院校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组织学院专家教授到行业单位担任技术顾问、推广水利科研成果,组织教师学生到行业单位实习实训、承担设计施工任务等,促进了水利职业教育与行业社会的融合,提升了水利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内涵建设 实现转型

  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 冯强

  近年来,浙江省水利厅大力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推进学校发展与行业需求相协调,学校教育与队伍建设相衔接、学校行业地位与科技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浙江水利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坚持优化结构布局。我省水利系统从业人员近5万人,水利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不到10%。按照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目标,我厅注重顶 层设计,明确厅属学校发展定位,划拨1300亩土地作为实训基地,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学院、干部学 校、技能鉴定站等四个层次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具有浙江水利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坚持优势专业建设。按照水利行业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厅属学校形成工科门类齐全,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土木、机械、电气、管理等协调发展 的学科体系。同济学院抓住国家重视“三农”工作的机遇,开设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并争取省财政免收学生学杂费,水利工程及设施农业技术实训基地被列为我省首 批高职高专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厅属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被列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工建筑物”、“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等 42门课程入选国家、省级精品课程。

  我厅牵头成立浙江水利行业校企合作办学协调委员会。同济学院与全省11个市水利局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承担浙江省水利建设企业协会的日常工作,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开发、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坚持自主创新创业。开设上海大众等“订单班”,建立联想维修等“校中厂”,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顶岗实习现在已经拓展到国外,今年首批学生已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开展国际农业与园艺等专业的实习。

  坚持大规模职工培训。“十二五”时期,浙江水利投资将达1980亿元,全省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繁重。我厅已经开始实施“基层水利人员万人培训工程”和“建设人员从业资格万人大考”,省级财政每年列支培训专项经费超过500万元,水利系统员工年培训率达30%。

  组织厅属学校建立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等级培训、鉴定、考评工作。连续举办了5届全省水利行业技能竞赛。设立全国水利行业首席技师工作室、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初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技能领军队伍。

  坚持技术应用服务。我省创造性地实行竞争性申报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这一改革措施,厅属学校全程参与,依托厅属学校开发信息系统,实施全省水利 人事人才“1+N”信息化工程。厅属学校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课题研究,浙江水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水文化研究教育机构,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多措并举 多点发力

  湖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 张振全

  近年,我厅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利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形成了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的职教体系,为湖南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以砸锅卖铁的决心发展水利职业教育。在厅党组的推动下,2004年成立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厅党组书记、厅长亲自兼任董事长,目前董事会成员已经扩展到县市一级水利水电企事业单位及省外共120余家用人单位。

  实施强力举措支持水利职业教育。为帮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共建,拨出专款用于共建项目。为支持湖南省水利职工培训中心项目建设, 省厅专款资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解决培训楼遗留问题及加固修缮,目前一座能容纳600人的现代化职工培训楼已矗立于校园之中。

  2011年湖南省委1号文件明确,从同级财政相关水利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水利科教建设。省人民政府在《湖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及《湖南省加快水利改革试点方案》中均明确,水利基金的20%用于应急度汛和水利科技教育。

  随着教育强省战略的推进,省财政按《湖南省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拨付生均经费。为支持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全国水利职业 教育示范院校,我厅决定分期分批提供97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该院加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我省在加快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上已投入各项建设经费近亿元。

  坚持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两条腿”走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800人,有成教和自考在籍学生1319人。去年该院承办全国、全省各类培训班22期,开展行业职工培训3289人次。

  采取服务教学和服务生产“两轮”驱动。初步统计,2005年以来,省厅支持帮助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与水利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项目累计达百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多元,形成了一个颇具实力的“双师”服务团队。

  挖掘水利行业和教育系统“两大资源”。省厅通过项目支持、对口帮联、科研立项、订单培养、职工培训、学生就业等途径加大对水利职业教育的倾斜和 扶持。如学院与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联合开办了“水文水资源”订单培养班,25名学生毕业后被直接录用为湖南省水文系统事业单位正式编制职工,类似订单 班该院已达40余个。

  合力推进 互惠共赢

  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常务副理事长、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江洧

  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08年,在水利部的领导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指导下,集团联合了8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38所水利职业院校,经过5年的探索,在开展校企与校际合作、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

  首先,构建行业引领“平台”,健全发展运行机制。一是政府主导“看得见”。水利部、教育部今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的意见》,将实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列为重点项目,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水利部人事司和广东省、山西省水利厅等相关主管领导兼任集团领导职 务,直接参与集团管理。二是行业引导“摸得着”。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等集团成员,共同推动水利职业教育办学体 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企业参与“接地气”。中国电建集团、葛洲坝集团、汉江集团等集团成员直接参与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专业建设、教学管 理与培养质量3个专业委员会工作,打造双师队伍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制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 实习”等合作,体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其次,推动校企校际“联姻”,促进各方互惠共赢。一是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集团积极引导校企、校校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 案,共育水利建设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集团内成员院校与企业依托集团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引进企业人才标准,通过合作开展订单班、职工技能培训等 方式,联合培养了大批满足水利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共建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签订校企合作 协议专业97个。合作完成专业技能标准、认证系统及资源库建设入库课程92门、专业核心课程84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建设及特色教材8门,成员院校间合作 共建精品课程26门,并上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三是共建专兼教学团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项目化课程教学,指导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 习。引进企业人才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院校间通过师资交流、挂职锻炼和集体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几年来,共 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95个,共建校内实训场馆148个,其中小浪底、葛洲坝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成员院校共享。

  再其次,充当学生“良师益友”,开展顶岗就业服务。集团始终把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以集团信息化网络建设为抓手,强化校企信息 交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分析企业用人标准等方式,提升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集团委托专业公司建设了“校企无忧”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 顶岗实习、人才招聘、师资互动、学习资源下载等功能,企业、院校、学生可在共享网站人才供需信息。研发顶岗实习管理软件。开发“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软 件”,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师生均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操作,解决了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放羊”难题。

  投入职教 获得回报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家华

  汉江集团作为水利系统的大型国有企业,历来非常重视与全国知名高校、水利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建立了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分类分批开展了大量职工培训,全方位推进了集团和院校的合作,获得了良好的价值回报。

  每年初,我们认真做好企业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培训计划,确定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做到了年中有督促,年底有检查和统计,并将各类人员的培训学时完成情况登记在《水利行业培训证书》上。

  集团先后出台《汉江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关于提高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的通知》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定位、目标、管理体制,促进了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多年来,集团依托丹江口职工大学积极参与了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发放、职业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先后出台《汉江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建立了“技能+业绩+潜力”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力求从品德态度、工作业绩、潜在能力、技能水平四方面对参评人员进行综合评审。

  2002年以来,每三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竞赛已形成制度,每次竞赛前,每个工种都通过丹江口职工大学或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集中培训。同 时,我们还积极参加水利部、湖北省、长江委等相关行业组织的技能大赛。近3年来,共有34人在省部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集团还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职工教育培训、互设教学(培训)基地、教师实践锻炼、学生顶岗实习、生产项目共建、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合作广泛, 促进了共同发展。学院主动派出教学一线教师深入集团公司不同岗位调研和学习,在详细了解不同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同集团公司的工 人、技师、总工等深入交换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先后制定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课程内容与水利职业标准对接,教 学过程与汉江集团所需岗位及管理对接,学历证书与水利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集团大力协助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企业发展的 支撑作用,从2011年开始大力协助职业院校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方互派职工到对方单位交流学习。集团建立实习基地支持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依靠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等多家电厂,和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平均每年接纳实习生达200人。

  服务行业 打造精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惠贞

  多年来,在水利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学院立足水利、服务行业,强化内涵、追求卓越,成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组建职教集团,实施人才共育。2008年,在水利部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支持下,联合81家水利企事业单位和23所水利职业院校成立了首个全国性的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

  改善实训条件,突出职业氛围。以“校园大职场,企业大课堂”为建设理念,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在校内建成具生产实训一体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建筑垃 圾修建了鲲鹏山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实训基地,利用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建设水文站、测绘实训场、气象观测站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群,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

  加强产学结合,推进人才工程。从加强科研和科技服务入手锻炼师资队伍。通过“政策激励、项目带动”来调动教师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积极性,通过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向设计院、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借力”,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突出水利特色,建设精品专业。在水利部人事司和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指导下,精心创建和打造品牌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此带动其 他专业的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获评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和工程测量技术两个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改革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技能。不断深化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并将竞赛机制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实现了系部有赛事、层层有选拔、师生全参与、专业全覆盖。

  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培养质量。主动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拓展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中水集团创新国际工程订单班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国际化水利技术技 能人才,在强化对企业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训合作。与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圆满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纳兹雷特风力发电厂的一期和二期地形图测量任务。
        教育部、水利部16日在京联合召开全国水利职业教育视频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将加大对水利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水利职业院校实习 培训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基层水利技术人才,力争到2015年,培养高、中职水利类专业毕业生15万名,实施基层水利职工继续教育50万人次,培 训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30万人次。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指出,全国县以下水利基层技术工人队伍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36%,县市水利局长和乡镇水利站所长中具有水利专业背景的仅占39%。在我国当前水利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迫切。

  “为加速推进现代水利职业人才,今年我们把水利类专业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从去年的30%提高到40%,同时,进一步提高了 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今后,教育部将继续完善水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加大高等职业院 校水利类专业的助学力度,并与水利部共同建设一批水利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提出

  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水利职业教育体系

  本报北京10月16日讯(记者 张婷)基层水利人才相对匮乏,中高级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比例明显偏低,人才不足直接影响我国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水利部、教育部今天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在总结、交流近几年工作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表示,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水利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是教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部将支持和鼓励水利职业教育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并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

  鲁昕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与水利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积极构建现代水利职教体系,到2015年,培养高、中职水利专业毕业生15万名,实施基层水利职工继续教育50万人次,培训面向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30万人次,基本建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水利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加大高等职业院校水利专业的助学力度,给予水利行业职业院校与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同等待遇等。

  胡四一希望各级教育和水利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业指导、增强保障能力、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合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水利职业教育工作新格局。

  据悉,会前水利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报告举行

本报北京1015日讯(记者 高靓)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15日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报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作了《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专题报告。

    袁贵仁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成就人生梦想,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袁贵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推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不断扩大教育规模,让人民群众“有学上”。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采取倾斜政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残疾人、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支持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拓宽人民群众受教育渠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让人民群众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袁贵仁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公平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今后,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扩大投入;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扶持最贫困地区和最困难群体作为优先任务,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作为根本措施,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要兜底线,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残疾人教育;保基本,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基本办学标准;上水平,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比例,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畅渠道,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建规则,加快完善教育标准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和教育现代化指标监测,完善保障公平的长效机制。

    在京党政军机关干部、中央企业负责人和高校师生共约800人参加报告会。

        “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于当地时间9月25日上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纪念活动上发表了视频贺词。

  习近平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潘基文秘书长提出的“教育第一”的倡议表示坚定支持。他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响应联合国的倡议。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 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 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起,旨在调动国际社会对教育的广泛支持,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和全民教育目标。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了10个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作为倡导国,中国是其中之一。

    9月27日,教育部国际司、职成司联合组织召开“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中方内部协调会议。项目指导委员会中方委员、各工作包负责人以及25所试点院校代表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教育部国际司巡视员刘宝利介绍了会议背景、目标和任务。他在讲话中指出,本项目是德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史无前例地共同参与一项合作,业界反响很大,要解决好项目运行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提升项目质量。

    会议围绕“项目证书发放、考试体系建设及后续认证工作”、“项目开发出来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以及成果的可持续使用和推广”、“项目后续实施”、“项目管理和协调机制的调整和优化”等四个议题展开了讨论。同时一致同意在“中德职业教育能力中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培训中心”成立项目指导委员会中方秘书处,以推进项目的具体执行和协调。

    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在讲话中强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和黄金期,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总体形势良好。要积极发挥项目中方秘书处的作用,严格目标考核,推进证书认证等相关工作。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这是继去年2月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之后,教育部印发的第四个教师专业标准,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12000多所,在校生2100多万人,专任教师88万多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总体规模约占我国职业学校教育的三分之二、高中阶段教育的二分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不论是提高质量,还是加快推进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关键环节和着力点。

  《专业标准》指明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教师是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须由经过系统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

  《专业标准》贯穿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为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能力为重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终身学习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专业标准》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

  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具体分为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实习组织、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等15个领域,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提出了60条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教师,这个职业应具有一般教师具备的职业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教师,他们还要具有适应这类教育要求、区别于其他教师的职业素质。这种一般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叙述逻辑上,而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标准》各部分的具体表述和规定上。

  《专业标准》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基本要求上,主要突出了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突出立德树人、人人成才和身体力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善于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

  第二,在专业知识方面,突出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课程知识与岗位知识的联系、专业发展与技术技能发展的联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熟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了解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并掌握相关教育方法;了解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等基本情况;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第三,在专业能力方面,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职业指导相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训实习的方法,安排好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效果;具有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的能力,全程参与实训实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配合和推动学校与企业、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主动收集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三类学校的教师长期以来存在着管理规范不统一、专业标准缺位等问题,严重地障碍了这支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专业标准》的颁布,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党的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精神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专业标准》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的基础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师准入、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第二,《专业标准》为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培训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提高培养培训质量;加强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三,《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教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专业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可以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提升专业素质水平;针对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作者王继平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吴全全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成员。)
制定中职教师专业标准 建设“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实施答记者问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经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教育部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就《标准》的制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谈谈制定《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答: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我部把制定各类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专任教师88.09万人,承担着2113.69万名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严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环节,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也符合国际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为此,教育部在已颁布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单独制定了体现“双师”素质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制定的专业标准,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问:请您介绍一下《标准》的框架和内容

  答:《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要求”三大部分组成,在内容和结构上突出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双师型”特色。一是基本理念。包括:“师德为先”要求教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为本”要求教师践行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能力为重”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终身学习”对教师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分为15个领域,细化为60个条目,着重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特点。“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专业知识”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职业背景知识;“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和职业指导能力。三是实施要求。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如何使用《标准》提出具体要求。

  问:请您谈谈《标准》内容突出体现哪些特色?

  答:一是体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要求写入《标准》,要求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观,践行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理念。二是突出“双师”素质要求。针对职业学校教师“双师”素质评定缺乏标准的问题,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的区别,突出职教教师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特征,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又要具备相应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够实施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三是回应社会关切问题。针对教师实践能力与产业技术进步脱节的问题,要求教师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工作岗位要求,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针对教师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要求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员工培训、业务咨询等社会服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针对学生实训实习组织松散、学生权益屡受侵害的问题,在“专业能力”维度中专门增加“实训实习组织”领域,明确教师职责,要求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训实习,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问:请您谈谈对《标准》实施的相关要求

  答: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是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是中等职业学校要将《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将《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9月11日下午,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修订工作启动会议在北京国家开放大学五棵松大楼召开。《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专家,各行业(专业类)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目录》修订工作负责人,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教学与教材处、农村教育处、教产合作处负责人,《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办公室全体成员等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副组长阮智勇主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代表《目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讲话。他首先介绍了《目录》修订的国内、国际背景,强调了这次《目录》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葛道凯着重阐述了《目录》修订的原则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一是主动适应,服务发展原则。第二是继承创新,灵活设置原则。第三是科学规范,体现特色原则。第四是推进衔接,构建体系原则。他还指出,要坚持这四个原则就要处理好四组关系:第一是宽和窄的关系。第二是现实与长远的关系。第三是科学性与规范化的关系。第四是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最后,他对《目录》修订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高度重视,加大落实。《目录》修订是今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也是每一个行指委的重点工作。各行指委和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目录》修订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第二,深入研究,科学制定。研究工作是目录修订的基础,这个研究包括调查,包括产业研究,国际研究,国内不同地区产业研究,专业设置还要兼顾大、中、小、微企业。第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修订过程中,可能有些专业是跨行业的,这时候就要团结起来,把各个行业的要求都提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共同来研究制定专业设置。第四,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综合组要负起责任统筹协调好《目录》修订工作,要科学地划分不同组的任务,各行指委也要支持配合综合组的工作。



        《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组长严冰代表《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向大家介绍了工作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目录》修订工作通过顶层设计、基础调研、修订调整、整体优化、报送审批,计划于2014年6月完成修订工作。



        《目录》修订工作综合组副组长李志宏,对《目录》修订工作有关要求,做了具体的补充说明。
        新华社沈阳9月1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近日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调整教育类型和学科结构,完善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基本与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现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更好发展,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保障和支撑。

        刘延东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公立医院了解医改政策落实情况,充分肯定辽宁医改成绩。她强调,要夯实医改成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加大基层卫生投入,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就近方便就医。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使群众少花钱看好病。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社会资本、慈善组织发展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协调发展。要发挥信息化在医卫机构管理、资源整合、方便患者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切实放大医改效果。

        刘延东在考察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时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改善的现实需要。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模式,面向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学校要面向市场和就业需要,科学定位、办出特色,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刘延东还考察了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她强调,要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要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
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重要作用
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
到2020年使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11日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意见对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促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片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和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加快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到2020年使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对促进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意见指出,要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意见对经费保障、学生就业、对口支援、人才引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意见要求,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教育扶贫工程的投入,省级人民政府加强各项教育经费统筹,经费安排向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地区倾斜。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承担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青海藏区任务的省(市)、中央企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把支持片区教育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按照结对关系和对口支援规划,加大教育帮扶力度。组织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学校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到片区学校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东部地区人才到片区从教,特别是对片区高校引进人才要予以倾斜支持。

    意见强调,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考核机制。省级政府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对工程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作为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和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点内容。把工程重点项目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事项,实行行政问责制。建立教育扶贫工作信息系统,跟踪监测教育扶贫工作。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

    意见指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具体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片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和甘肃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

    联合发文的其他6个部门是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
教育部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慰问信

        本报讯(记者 柴葳)9月10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前夕致全国广大教师慰问信,以及李克强总理在大连考察学校并与基层教师座谈、刘延东副总理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时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期间慰问信和讲话,特别强调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的突出贡献,集中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期间慰问信和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以及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出贡献。

        会议强调,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慰问信和讲话精神为契机,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深入贯彻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自觉肩负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着力改善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等重要举措,鼓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不断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师资差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会议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好地服务教师,帮助教师们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让广大教师安心教书、全心育人。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本地本校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热情,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畅谈习近平总书记慰问信

    9月9日,来京出席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系列活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上海市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谢小双等10位楷模,在中南海参观期间,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远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10位楷模当面转达了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嘱托和诚挚的问候,久久激荡在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心间。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已经踏入从教生涯第42个年头的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回想起9日的经历,激动不已,连称“这是我最感动、最自豪的一天”。

    当天上午,胡遂和其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起,走进中南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参观了位于丰泽园的毛主席故居。而刘延东副总理转达的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更是让胡遂时时回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仍不忘向全国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真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和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感情!”

    年近花甲的胡遂,脸上总是阳光灿烂。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妈妈老师、心灵导师、育人大师。这样的尊敬,源于她锲而不舍的求学经历,源于她身体力行的授业之道。有学生说:“先生平和、淡定的人格魅力与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是我们最欢迎的。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让我们受益匪浅。”

    胡遂说:“总书记在信中说,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句话真说到我们心坎上了。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培养出一个学生更快乐的事。言传不如身教,只有先立德,才能树人啊!”

    谈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刘开吉深有感触。他遵循警察战术教学训练的特殊规律,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学生,做到战训一致、教养一致。“打击犯罪、减少伤亡、爱护学生、珍视生命是警察教师的天职。”刘开吉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有责任心,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自2010年开始评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以来,本年度评选首次设立特别奖,表彰四川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优秀教师群体。群体代表、芦山县芦山中学副校长罗国锋在地震发生后,顾不得自己受伤,第一时间赶到学校,组织人员搭建板房教室,争取200多万元的援助资金用于学生的免费午餐。他说:“经历了地震灾害,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更加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关爱!”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说,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深有感触:“我们学校能从困境中走出,就如总书记所讲的那样,是大家不断学习、转换思路的结果。”

    1997年,中职教育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汪秀丽带领学校干部深入青岛、大连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思路。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的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成为全国闻名的重点中职学校。“我要把总书记的信和学校实际相结合,组织全校教师学习讨论,让学校再上新台阶!”汪秀丽充满激情地说。

    “我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保教副园长、园长,再到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步步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与思考。”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志说。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使她打下了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近年来,刘志多次走进国培、省培课堂,为园长和教师传授经验。“我们常教育学生活到老、学到老,而自己首先就要做到。这不仅是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根本保障。”刘志说。

    接受记者采访时,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幸福中,他用“如沐春风”形容这种感觉。“党和国家授予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民办教育的肯定和鼓励。”他说,现在民办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这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我尤其注意到总书记提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俞国平说,作为教书育人楷模,今后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要经常问自己从哪里来,现在身处什么位置,要和学生一起走向哪里”。

    “我是代表全国20多万名特教工作者接受表彰的,这份荣誉属于为残疾儿童默默奉献的全体同仁!”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在荣誉面前很低调,但很多人知道她在23年特教生涯中创造的那些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总书记的话为教师成长指出了明确方向,我们要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杨小玲激动地说。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为发展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做贡献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陕西省商洛中学副校长刘占良一直坚持的教育主张。“让我振奋的是,总书记把改革创新和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联系起来,更加坚定了我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信念!”

    从教30多年,刘占良坚持把研究创新作为教师自我成长的根本途径,平时坚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总结并推广教育教学新方法。他结合山区学生实际,在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方面归纳总结出“两条线复课法”和“滚动分层练习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效能。

    对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来说,最打动他的是总书记说的“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因为他就是一个善于打破常规、对创新充满激情的人。他创立的“金牛班”培养模式已成为职教办学模式创新的经典案例。“一定要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带回去与全体同仁分享,鼓励大家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做好边疆职业教育。”丑武江满怀豪情地说。

    作为一所工读学校校长,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从学校实际出发,带领全体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在大家的努力下,辛灵中学从一所人人谈之色变的问题学校,变成挽救迷途少年的温馨家园。

    谢小双说:“工读学校是一块特殊的阵地,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要在工读学校里当好教师,就要像总书记信中所说的那样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对得起家长和社会的期望。”

    “上午的座谈会上,我们第一时间听到总书记在那么遥远的地方发来的慰问信,这是我最难忘、最骄傲的一天!”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二中藏族女教师孔庆菊说,她深感总书记说的改革创新对于山区教育的重要性。在祁连山区从教21年,她多次担任州、县、学校的课改培训专家,承担的示范课、优质课,广受领导和同行好评。

    孔庆菊说:“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总结适合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民族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柴葳

    9月9日,第29个教师节前一天,中南海。国务院第四会议室的院子里,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上午9点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带着喜悦的笑容步入会议室。她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问候:“明天就是第29个教师节,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并通过你们向全国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表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中央媒体每年组织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评选出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授予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优秀教师群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各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获此殊荣当之无愧。”刘延东动情地说:“今天专门请你们到中南海来,主要是想和大家谈谈心,听一听大家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社会对教育期待越来越高,我们该如何肩负起责任?大家来自一线,最有发言权,一定要畅所欲言,尖锐点儿也没关系!”

    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第一个发言。全校5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万名学生获得5000多万元的资助,这让从事职业教育30年的汪秀丽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空前重视。学校发展有了保障,就想着如何能发展得更好。“希望国家能尽快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尽快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文件!”汪秀丽快人快语。

    “四化同步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人才,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工程、民生工程,也是社会工程、教改工程。”汪秀丽话音刚落,刘延东便说:“今年将在适当时候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将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第二个发言的上海市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谢小双,先讲述了一个没爹没娘的“小霸王”转变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就是他的学生。辛灵中学是一所工读学校。“教师每天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喝同乐,因为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家庭就是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谢小双说他的理想就是把工读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在有多少工读学校?”刘延东插话道。

    “上海市就有13所。”

    “现在工读学校办学的难度在哪里?”刘延东追问。

    “教师辛劳程度高、待遇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谢小双回答道。

    对此,刘延东深有感触:“工读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帮助这些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你提的意见很重要。”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舞蹈教师杨小玲说:“我是带着20多万名特教工作者的信任来到中南海的。”1990年从武汉幼儿师范毕业的杨小玲自愿投身特教行业,从对手语一窍不通,到让一个个聋哑儿童在翩翩起舞中感受生命的美好,杨小玲放弃了许多高薪聘用的机会坚持留下来。“如果能帮这些孩子找到自信,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付出再多都值得。”座谈会上,杨小玲还用手语“说”了一段肺腑之言:“感谢党和国家对残疾孩子的关怀,对特教事业的重视,我们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你很不简单,没有任何动摇,坚守特教教师岗位,精神可贵!”刘延东由衷赞叹,表示要召开全国特殊教育会议,全面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

    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刘开吉的发言,让在场的很多教师第一次近距离了解这类行业院校的特点。每年毕业生只有30%从警,成为困扰警察院校发展的瓶颈。

    “警察院校缺乏吸引力是个问题。”刘延东对刘开吉的发言很重视,她表示,维护社会安宁需要大量基层警务人员,对这类学校的教育体制要深入探讨。

    会场上,气氛越来越活跃,话题逐渐延展开来。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讲述着“让课堂变变脸,让作业变变形”的教学改革实践;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深情地回溯着自己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教经历中的点滴;陕西省商洛中学副校长刘占良表达了对缩小高中教育区域、城乡差距的期冀;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志抒发了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的喜悦;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第二中学藏族教师孔庆菊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了坚守祁连山区从教21年的故事;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发出了“谁来养猪,谁去种田”的疑问;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第一中学政教处主任郭昭祥代表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优秀教师群体,畅谈了身为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已近午时,教师们谈兴正浓,刘延东认真倾听。

    对大家提出的困惑和建议,刘延东一一回应——

    民办教育一定要重点发展,要鼓励社会资源的投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普及高中段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重要方向,争取本届政府任期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特别是要办好学前教育,大力提升农村、贫困、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水平;

    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教师评价机制改革,鼓励更多教师积极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

    “听了各位的发言,很受启发,很受感动。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座谈会结束前,刘延东满怀深情地说,好教师就是对祖国、对学生心怀大爱,能够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孩子心里的人;就是能够了解学生心灵,成为学生的人生向导和良师益友的人;就是甘于奉献,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的人;就是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成为学生生命守护者的人;就是善于钻研,成为任教学科业务骨干的人;就是敢于开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领路者的人。

    “全国广大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拼搏奋斗,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最后,刘延东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努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弘扬者、潜心育人的传播者、推进教育改革的奋进者、践行高尚品德的先行者。

    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交心的回应,将这个温暖的秋日深深地镌刻在楷模教师的心底,成为永久的激励。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