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月16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了来访的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主席汉斯·蔡特迈尔一行。
郝平副部长对汉斯·蔡特迈尔主席的来访表示欢迎。他高度评价教育部和赛会自1980年以来在教育领域开展的成功合作,表达了进一步推进双方务实合作的愿望,并特别向蔡特迈尔主席本人在多年政治生涯中为中德教育合作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感谢。会见后,郝平代表教育部向蔡特迈尔主席颁发了《荣誉证书》。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精神
5月1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近期与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座谈时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党委、纪委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要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王岐山同志在近期座谈会上也强调,贯彻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要害是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落实好部党组主体责任,不断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会议强调,要从五个方面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一是选好用好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环节,强化干部廉政审查把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在干部管理监督环节,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新任干部廉政谈话,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干部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等制度。二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住教师节、入学、毕业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纠正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对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化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补课等乱收费治理,完善教辅材料使用管理机制,强化教育经费监管。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尽快制定惩防体系规划实施办法,推行机关权力清单制度,建立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印发实施“高校信息公开50条”,加强和改进巡视监督工作。四是领导和支持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机关和直属单位、直属高校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保障纪检监察机构全面履行职责。支持纪委加大案件的查处,加大信访的排查,推动纪检监察部门突出主责主业,强化监督职能。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强化党组(党委)书记、党组成员和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执行责任和推动责任,加强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全力支持驻部纪检组切实履行好职责,强化执纪监督责任。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把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要进一步调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充实人员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就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具体措施办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在工作协调、查处情况报告反馈等方面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执纪监督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强化责任、明确程序、落实考核与追究。要进一步动员部署,分别对机关司局、直属单位、直属高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进行再部署,明确任务要求,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到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近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率领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到湖北,就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考察调研。视察团实地察看高职学院,走访校企合作单位,与校企负责人和师生座谈交流,听取国家有关部门和湖北省负责同志情况介绍。
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深入学习领会 准确理解把握 全面贯彻落实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解读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林业大学考察,并向青年学生致以节日问候。她强调,高等学校要立足各自实际,深化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指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习近平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习近平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习近平强调,根据广大院士和各方面意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界涌现出许多受到人民爱戴的科学家,他们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院院士发挥作用。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科技界乃至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两院要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部分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以及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主持。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致开幕词。
1300多位两院院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京有关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代表出席大会。
新华社巴黎3月27日电(记者 应强 魏建华)国家主席习近平27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地时间上午10时40分许,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的陪同下步入演讲大厅,全场起立欢迎。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演讲。
习近平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增进世界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表示赞赏。
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习近平表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
习近平最后表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彭丽媛、王沪宁、栗战书、杨洁篪等出席。
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吴晶)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25日在京召开,就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新的工作部署。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对接现代产业需求
记者:在您看来,现代职教体系应具有哪些特点?
鲁昕:必须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学校和专业基本标准,改革课程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我们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首批100个国际水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完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还遴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公布362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当前,通过召开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分类制订相关行业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并完善行业合作机制,以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我们正在形成密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在逐步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学生多样化入学“六条路”
记者:学生能否从现代职教体系中受益?
鲁昕: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要让受教育者受益,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此开展了多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六条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机会。学生入学后,要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优质的职业教育,因此国家启动了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职业教育联盟等相关领域的试点和试验区改革。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正是深化改革取得成效的体现。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广大年轻人打开成才大门。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记者: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
鲁昕: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13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和近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
加快探索先行先试
记者:2014年职业教育改革主要有哪些部署?
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抓的工作很多,主要有:一是抓紧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工作。修订《职教法》已列入计划,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二是由省级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遴选一批行业背景较为突出的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通过课程体系相互对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三是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重点推动中高职课程衔接和学制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指导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五是组织开展国家和省两级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向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六是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标准体系。七是鼓励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还要从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入手,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继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职业教育日常管理规范;组织修订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试点,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对接社会需求情况第三方评估,继续扎实做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记者:近年来行业企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的热情很高,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鼓励政策?
鲁昕: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同时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
中国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去”
记者:从长远看,我国职业教育还需要做哪些准备?
鲁昕:职业教育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去”,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我们将继续实施中德、中英、中荷等合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目。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向高水平的国际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创造更多人才红利,为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国家竞争实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4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综合改革,重在实际效果,强化长效机制,突出关键举措,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一、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指导职业院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到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具体行动上,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党团组织活动中。指导职业院校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群众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育人质量。召开2014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职成教战线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2. 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做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制定配套政策和落实措施,指导地方贯彻会议各项部署。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加强分类指导,以课程衔接为重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努力稳定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制定提高学生巩固率的政策措施。发布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试验区和试点项目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推出一批典型案例。
3.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推动行业企业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推动若干行业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举办职业教育与行业对话活动。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推动组建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等协作组织,推动学校、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推动行业、大型企业、示范性职业院校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改革试点。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布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分行业制定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标准、开展教材质量抽查,开发一大批基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案例库。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4.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的意见、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推动省级政府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推动县级以上政府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考试改革,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管理办法。筹备成立职业教育评估工作委员会,公布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合格评估方案并启动相关工作,加快发展评估等的研究与试点。推进职业院校章程制定工作。继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二、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
5. 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大纲和规划教材。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劳动模范”和“道德楷模”进校园活动,加强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革命传统、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深入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召开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公布一批德育、美育工作先进案例院校。
6. 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印发高等职业学校指导性专业目录(2014)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实施工作培训。开展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组织修(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等课程教学大纲。召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经验交流会。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组织修订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国家规划教材。加强教材出版与使用管理。试点开展职业教育专业评估。开展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加强获奖成果的推广应用。
7.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发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和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推进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做好职业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征集工作。继续实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启动信息惠民工程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试点项目。推进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举办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大赛,推出一批大赛成果。完善信息化建设数据采集和监测制度。完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
8. 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继续开展中德、中英、中荷等职业教育政策对话活动和合作项目。推动中美、中澳、中非、中国-南美高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交流合作。继续开展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儿基会等的相关合作项目。扩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国际合作试点范围。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出一批国际合作典型案例。
三、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9.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推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完成第二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工作。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等项目,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绩效。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调整政策研究。推动各地调整布局结构,加强职业院校标准化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10. 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
开展职业院校规范管理年活动。制定印发职业院校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组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委员会。召开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公布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指导各地以省为单位开展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11.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推动各地做好助学政策落实、督导检查等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和各地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现免学费,调整助学金标准,提高助学水平。推动各地及时足额安排配套的免学费补助资金和助学资金。推动提高高职学生奖助学金覆盖面。推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办法。争取高职院校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
四、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12. 加强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完善东中西部合作机制,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深化东中西部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学校管理、师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继续实施华夏基金会职教项目,扶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做好东部地区职教集团对口帮扶滇西工作,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探索支持政策,完善长效合作机制。指导民族地区分区制定规划,加强省级统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办好内地民族中职班。进一步推广“9+3”经验。
13.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推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联合涉农部委研究制定推动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公益性培养培训制度。出台指导县级职教中心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推动县级职教中心转型升级。创新农学结合模式,开发相关课程、教材和数字资源库。做好教育部定点扶贫帮扶工作。
五、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14. 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
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推进终身教育立法。制定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综合改革及相关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资源开放联盟和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设。推进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年报年检、质量评估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评估工作。印发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战略转型。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基地建设。举办高校继续教育院长培训班。
15. 加快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服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总结交流学校和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做法,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继续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统计工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教育培训。指导各地开展《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术语》等三项国家标准的试点工作。
16.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组织编写2014年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和典型案例(第二辑),扩大学习型城市覆盖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2013)和社区教育情况统计结果,推广一批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创新工作案例,开展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举办201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进一步激发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17. 着力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围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发挥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充实工作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注重发挥各类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配合有关部门研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
18.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巩固和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增强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注重发挥地方、院校以及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调查研究和联系基层制度。健全联系地方、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调研、深入实践学习,改进文风、会风和工作作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增强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服务战线的质量和水平。
现代职业教育要抓牢就业“指挥棒”
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北京3月25日讯(记者 刘博智)今天,教育部在京召开2014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以加快构建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就职成教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深化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做出部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牢固确立现代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青年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会议要求,2014年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落实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推动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抓好职业教育关键制度建设,大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具有职教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促进农村、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扩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开放大学创新发展和电大系统转型升级。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