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近日,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们即将面临一场重要的考试——中考。作为初中三年的成果总结,中考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主要的是考查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我们要提醒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影响考试状态。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科学制定考试计划,全面梳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认真做好模拟考试。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同时,要注意心态调节,保持心情愉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克服紧张情绪。


其次,要注意考试纪律,遵守考场规则,认真审题,不要抄袭、作弊等违反考试纪律行为,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考试结束后,不管成绩如何,都要保持冷静,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复盘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并逐步改正,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发展方向有很多种,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看一下初中毕业生适合选择那条发展道路吧!


1686562869791(1)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无论选择哪种发展方向,都需要认真策划自己的未来,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愿各位考生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未来前程似锦!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服务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但在教师培训体系设计、教师能力水平提升两方面,仍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880.36万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仅约130万人,与其他教师相比,职教队伍的学历整体水平偏弱。

 

任友群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服务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抓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但在教师培训体系设计、教师能力水平提升两方面,仍面临着新形势与新挑战。

 

比如,政、校、行、企共同参与培训的协调性不够,特别是院校与企业和产业的对接不够,原因可能在于院校的培育课程和体系无法解企业发展之“渴”。在任友群看来,要实现职业院校和行业产业的精准对接,需要两者的双向奔赴,共同打磨职教人才培育方向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匹配度,纠正偏差。

 

此外,职教教师既需要教育学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行业企业背景和经验。“没有师傅,何来工匠?”任友群指出,职教教师队伍是“大国工匠”的主要培养力量,只有抓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才算抓住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如何填补职教教师缺口,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任友群认为,要将普通高校毕业生、企业兼职教师、职业技术师范生培养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在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特色和培训主体四个维度深化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为造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良匠之师”,任友群认为,还需提高职教教师的培养质量和培训效能。

 

在培养质量方面,一是大力支持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探索实施“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设计;二是支持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学历提升;三是鼓励综合类大学、高水平工科大学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工作,探索高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多主体跨界协同育人路径。

 

任友群介绍,为提升培训效能,4月教育部已启动了2023年“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和职业院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并持续推进打造以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为引领的教师组织创新团队,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牢牢抓住大改革、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走上了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快速发展之路,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无论是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还是改革实践方面都在不断完善。目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21年高职学校招生557万人,相当于十年前的1.8倍,为产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有生力量。


在职业教育取得大发展的同时,我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助推技术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伴随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与1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20家鲁班工坊,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培养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人才,并帮助“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合作国家工业化进程。


职业教育国际化既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要求,着眼未来,还需要不断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化竞争。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需要参考学习其他国家的做法。如德国比较注重职业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中实习,保证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新加坡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多元文化和双语教育;加拿大的职业教育重视学生素养和市场需求的匹配,追求培养实用和适用的人才。与此同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更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及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顶层设计要有国际化思维和理念。上下联动合理谋划,做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尽快出台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专项规划,对职业教育国际化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指导,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推进策略、保障机制等。各职业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明确将职业教育国际化纳入学校战略规划予以通盘考虑,并根据具体校情和地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特别是国家“双高”型院校,应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和模式的输出方面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主动肩负起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头雁职责。


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国际化人才。加强与国际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和组织合作,开展学术研究、标准研制、师资交流,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项目,全方位、深层次拓展人员、项目、机构等多维活动平台,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依靠有意识地“走出去”和“引进来”来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同时,提高办学质量,练好内功,力求达到世界水平。努力让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前列、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国际化办学的重中之重。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要立足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国际两个场域谋划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使我国职业教育从“单向引进借鉴”走向“双向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


当然,要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还必须解决领头羊的问题。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国际教育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要大力实施“引智”项目,设立“引智”项目基金,吸引国外优秀专家、技术人员、一线教师等人员充实国内的师资队伍,服务学校专业建设。职业教育的管理层、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最好具备一定的国外留学经历,接触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智慧成果,通过国际化的师资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职业教育的师资不仅需要“双师型”,同时也需要“双语型”。师资质量的高低和国际化水平决定整个行业的国际化程度。


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和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也十分重要。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最佳证明形式就是评价标准国际化。当前,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殊性,建立高职教育国际化评价与质量保障机制,对于规范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国际化有很多优点,一是在评价过程中,因为是官方测评,教学和评价分离,可以最大限度展现职业学生真实水平。二是我国培养的职业教育人才拿到国际职业相关证书或参与国际化评价标准,也是与国际化接轨的一种体现。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获得认证后,可以促进这些优秀人才较快与世界接轨。与此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更是十分重要。伴随着高职院校跨境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评估制度是保障高职院校跨境教育“质量并行”的必要举措。其中,职业道德和人格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系统必须要设置职业道德评价相关内容,这将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长远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成就斐然。未来,应立足本土扎实做好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化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逐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完善职业教育的评价系统,多元丰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模式,架构起多元文化交融的桥梁,积极应对现实挑战,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系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专升本学生在进入本科之后的学习,我觉得环境不甚理想。”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就“专升本”话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要解决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院校的培养问题,建立“职教高考”迫在眉睫。


专升本学生从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这种变轨的学习没有得到帮助,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或者成本完全由学生个人来承担,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解决的大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格局的形成,国家正启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些途径为优秀专科毕业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适合的选择。职业本科教育既有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规定的一般要求,又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定规格,在专升本学生培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独特资源,在某种意义上,职业本科教育或将成为专升本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本科对专升本学生的接纳能力有限。数据显示,全国高职生升本科院校的比例大概在25%。目前,全国职业本科院校只有32所,更多的专升本学生升到普通本科高校。高职生升到本科院校以后,培养内涵没有多少关联,让他们接受职业本科教育,将来成长为高级技能人才是更好的出路。因此,让一批优质的、有实力、有条件的高职学校成为职业本科院校,进一步做优职业本科教育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职教本科对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职业本科教育能否肩负起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尚需要艰辛的探索和不断的积累,才能少走弯路,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育人落到实处,办出特色。


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目前来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既要避免对于现有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依赖”,也要避免对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简单模仿。要实现内涵与特色发展,职业本科需要重视的是,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机械相加的产物。


要发展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亟须加强对职业本科教育办学内涵的探索。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坚守职业本性,更加突出和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这其中,科学的人才选拔模式至关重要。尽快建立“职教高考”这种适合职业教育的选拔模式,做优职业本科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内涵和方向不发生偏移,


通过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特别是职业本科学校招生的主渠道。此举是教育部这两年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性举措之一。“职教高考”的目标指向绝不是单纯的学历升格,而是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相对应的育人品质的升级。建立适应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发展需求的“职教高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中职、高职、本科各层次之间,同类专业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正如林宇所言,“职教高考”至少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要考的是你所学的”,不能变成“考什么学什么”;二是要让那些就业能力强的高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


人们期待“职教高考”尽快落地,通过“职教高考”畅通升学渠道,进一步做优职业本科教育,从而缓解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美誉度。


来源:工人日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太仓高新区”)是一个德企集聚、创新汇聚、产城融合的开发区。太仓高新区依托本地行会、本地院校、在太德企、德国工商大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了中德培训中心等15个产教深度融合的技能培训载体,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创设了“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中国特色“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模式,每年向企业定向输送“工匠型”技能人才3000多人,全力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太仓高新区正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不断提升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匹配度,加快打造区域主导、市场治理、政行企校深度参与的“产教城”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对接产业,制定建设总体规划。太仓高新区面向经济主战场,全面对接太仓市“3+3”产业创新集群,制定了“政府统筹、行业推动、校企共建”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区域内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等院校和本地企业共同参与产教联合体建设,强力支撑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精准服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个特色产业,深化“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创新,在企业建设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校企联合开展“双元制”学徒培养,把政策写在教育链和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上,把资金投入到学校与企业发展上,规划建设中国特色“双元制”产教联合体。


理顺机制,汇聚建设多方力量。太仓高新区充分考虑产教联合体利益相关方的发展需求,联合区域内行会、企业、院校,构建了“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项目联管会”三层组织架构,确保产教联合体合作长效、运行实效、管理高效、评价有效。在理事会的整体统筹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功能,依托项目联管会,以项目式目标化管理方式,加强规划决策、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环节,整合政府、行会、企业、学校四方资源,突出政府指导功能,强化行会引导作用,凸显企业主体地位,深化院校育人职能,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和院校在机制层面上的相互依存与资源互补,为产教深度融合奠定扎实的机制保障。


协同育人,提升人岗适配水平。太仓高新区积极推动舍弗勒、海瑞恩、通快、巨浪等各类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在建立企业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企业“学习岛”建设,搭建企业师傅培训平台,提高师傅的课程开发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论证、专业改造和专业群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组建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基于产业发展,立足岗位需求,校企共享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科研成果,联合开展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岗位实训、工作实习,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适应性。


精准对接,搭建信息联动平台。太仓高新区牵头搭建产教联合体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打破人才供需市场信息壁垒,引导职业院校紧贴市场和就业形势,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群布局。联合体各方通过平台进行精准对接,政府部门及时发布产教联合体支持政策,企业及时发布岗位和技术服务需求,学校及时发布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科技创新成果等相关信息,建立动态更新的产教联合体政策支持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学生信息清单、培训资源清单、技术服务清单,确保科技创新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服务,人才培养为企业用人需求服务,专业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保障到位,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太仓高新区制定出台鼓励产教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市级财政增设企业“学习岛”建设、师资培养、考核认证、学徒补贴等专项奖补项目,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双元制”本土化学徒培养,鼓励本地高中毕业生报考“双元制”学徒项目,提高学徒就业补贴额度。通过细化金融、财政、税费、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支持产教联合体运行,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开展校企合作示范组合、示范基地及先进个人等项目评选、表彰与奖励。


对标对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有效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发展,理事会牵头征求各方意见,组织制定产教联合体年度重点任务和具体工作,并将相关工作分解到政府、协会、企业、学校等相关成员单位。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认真梳理、分析、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列出任务清单,制定行动计划,落实工作职责,分阶段、分步骤及时推进。同时,在联合体内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直面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统筹协调、合作解决、一体推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标对表加强考核评估,将产业园区推进产教联合体的工作情况纳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促进联合体建设长效发展、有序推进。


(作者系江苏省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结合2023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遴选了一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教学名师等优秀教师代表,以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的优秀教师代表共12人,组建了2个宣讲团,于5月22日至6月1日,分2组陆续在浙江、江西、广东、四川、湖北、陕西、甘肃、辽宁、山东等省的职业院校开展巡回宣讲。


此次巡回宣讲活动的主题为“铸教师之魂·造良匠之师”。12名优秀教师代表分别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亚英、天津职业大学李建国、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李粉霞、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万荣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建林、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朱辉球、武汉市旅游学校马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刘红燕、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谭大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周树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永亮、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吕杰。他们将结合切身经历,讲述在职教战线上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产教融合经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以树立职业教育教师“良匠之师”良好形象,提高职教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他们中,有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卷入”火热的职业教育实践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有经常勉励学生“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全国技术能手……他们在平凡的职业教育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巡回宣讲以在职业院校一线现场报告为主,同时将会形成数字化资源上传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引领社会各界关注职业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来源:教育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待职业教育应当“高看一眼”!


长久以来,受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重普教轻职教”观念影响,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一度陷入招生难、办学难、就业难的恶性循环。


如何改变现状呢?最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首先,全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应当从思想上转变从前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让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再是学生学习失利后的“被迫”选项、不再是“学困生”逼不得已的挑选。家长们应认识到并非每一个孩子都适宜文化课程学习,文化根基薄弱的孩子强行上普通高中,在学业上往往事倍功半。对此,家长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发掘他们的兴趣点,引导孩子朝着专业化人才方向发展。


其次,要改变不少地方把职业院校当作普通教育“低配版”的错误观念,消除一些职校按照办普通教育的方式办职业教育的误区。孔子说:“有教无类。”不能差异化对待学生,要摒弃对“学优生”阳光灿烂、对“学困生”阴云密布的做法。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鼓励、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尊重保护孩子的自信与努力,让他们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还他们一个美好未来。


第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育人方式等方面与普通教育有着重要区别,必须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路和定位。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同时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职业教育是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紧密对接就业需求。同时,还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职业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优秀科研人才,更需要许许多多掌握职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人人可成才,人人能成才。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职业院校成为成就美丽人生的“起跳板”。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5月18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现场会在安徽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钱桂仑出席并致辞。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平及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南、甘肃、宁波等省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图片 1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在新形势下实施达标工程的意义。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有之意,是重塑职业教育形象的难得机遇。自《达标方案》印发以来,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高、投入力度大、工作落地快,达标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达标工程推进实施的形势与问题,做好下一步工作。目前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已经到了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但一些地区职业教育仍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各地要聚焦达标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快工作推进力度,严格执行考核激励,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规划好进度,扎实推进,确保到2025年底,实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总目标。各地要以办学条件达标为契机,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优化增量,补齐短板,以高水平的办学质量提升职教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让全社会、广大学生和家长直观感受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钱桂仑在致辞中表示,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现场会能够在安徽召开,这既是教育部对安徽省职业教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安徽省职业教育的鼓励和鞭策。安徽将落实好现场会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工作举措,尽快实现全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图片 2


解平介绍了安徽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情况,通过双管齐下、多措并举,目前安徽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中职、高职学校达标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围绕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支持项目、资金来源及注意事项等,做了政策讲解和工作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会。与会人员会前实地观摩调研了合肥理工学校、合肥工业学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情况。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专升本学生在进入本科之后的学习,我觉得环境不甚理想。”5月19日,在合肥举行的“高水平学校与专业群建设研讨会暨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就“专升本”话题进行了阐述。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本科院校停止招收专升本学生,引发了关于“专升本”话题的广泛关注。


“一方面专升本的学生升不到好的学校,无论学生本身多好也很难升到好的本科学校。”林宇说,“专升本学生从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这种变轨的学习没有得到帮助,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或者成本完全由学生个人来承担,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解决的大问题。”


“但目前看来,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院校的培养并不完全成功,这是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林宇认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学校结构还不完善。就全国而言,高职生升本科院校的比例大概在25%左右。目前,全国职业本科院校只有32所,对专升本学生接纳有限,更多的专升本学生升到普通本科高校。


“目前全国有32所职业本科学校,总体来讲还不能起到引领作用。”林宇说,“但是,我相信这个情况会更快得到改善。”


随着“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的实施和落地,学校结构会很快得到改善。“将会有一批优质的、有实力、有条件的高职学校成为职业本科院校,这可以进一步做优职业本科教育。”林宇说。


在林宇看来,中职生升到高职学校后,有些高职学校对他们单独编班、单独制订培养方案,“这是比较好的方式”。


“但是,高职生升到本科院校以后,培养内涵没有多少关联。”林宇说,专升本的考试体系、升到本科院校后的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在本科院校的学习,与之前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关联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建立‘职教高考’的呼声很高,也迫在眉睫。教育部在积极推动建立‘职教高考’,争取早日突破。”


“‘职教高考’要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的选拔模式。”林宇认为,至少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要考的是你所学的”,不能变成“考什么学什么”;二是要让那些就业能力强的高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


“只有这样的考试才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内涵和方向不发生偏移。”林宇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5月19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以下简称校联会)在合肥召开高水平学校与专业群建设研讨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经验分享、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就高等职业教育在深化改革、“双高计划”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成果进行交流研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革新,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李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校联会主席董刚主持。


林宇副司长作会议主旨报告,在总结职业教育大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围绕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创新,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宇副司长指出,在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总体布局中,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总进程中,职业教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最大增量。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工作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是生于产业、服务产业的,既是一种教育类型,也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要加强内涵建设,服务人的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要求。高职战线锚定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总目标,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建设与改革。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联合培养学生、联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坚持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教高考评价改革、职普融通;坚持提升教师、教材、实践教学等各要素的质量,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坚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方法手段数字化、专业数字化;坚持职业教育“走出去”,持续推进鲁班工坊建设。


会议期间召开了“双高”建设论坛、数字化与智慧职教建设论坛、产教融合论坛等3个论坛。其中“双高”建设论坛聚焦“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围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交流分享高职教育在突出类型定位、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和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特色成果;数字化与智慧职教建设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视角,深入探讨推进数字化落地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产教融合论坛聚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围绕创新产教协同育人途径、完善产教融合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发展等问题,交流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


会议同期还组织了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与数智实训装备技术展、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成果展、安徽省职业教育建设成果展。


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等16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双高计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等10余家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和专家组织,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网等20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中国高教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等杂志社,参加了本次会议。据统计,共计近500所高职院校、1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办,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北京中教仪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协办。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于举办职业院校文化“两创”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工作安排,拟于2023年10月举办职业院校文化“两创”成果展。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职业院校文化“两创”成果展


二、展示地点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三、展示内容

集中展示在文化“两创”工作方面形成的工作模式、特色经验、实践效果,数字展演与展板图文展示相结合,师生动态展演与物品静态展示相结合。具体包括以下项目类别:


(一)文化探究。展示文化“两创”相关专著、课题、论文等。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以现场展板展示和实物展示为主。


(二)“三教”改革。展示文化“两创”相关课程教学案例、优秀教材、名师优课等。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以现场展板展示、实物展示、教学视频为主。


(三)演说经典。由主办方提供展示舞台,组织进行文化“两创”现场展演、青少年读书行动成果展演。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预先提供活动方案及视频。以现场表演和视频展示为主。


(四)翰墨书香。精选职业院校师生创作的书法、国画精品进行展出,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示申报表,预先提供书画高清图片,每所院校不超过2件作品。经遴选后邮寄书画原作或制作展板展出。


(五)数说文化。聚焦主题,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等数字技术展示微课、动漫、微电影等全媒体数字资源。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预先提供相关全媒体数字资源。以全媒体数字资源展示为主。


(六)匠心非遗。邀请非遗大师及师生现场展示非遗技艺、非遗作品,邀请非遗企业展示产教融合成果,可组织观众进行体验与互动交流。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预先提供相关视频。以现场展示体验和视频展示为主。


(七)红色传承。全面展示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引领文化发展、课程思政等建设成果。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预先提供视频、图片等资料。以现场展板展示和视频展示为主。


(八)文明互鉴。致力优秀文化“走出去”,展示双语在线课程、双语经典诵读及文化互访交流案例。参展方需填写“两创”成果展申报表,预先提供视频、图片等资料。以现场展板展示和视频展示为主。


(九)文化研学。现场研学活动,由承办方组织。以现场活动开展。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职业院校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新内容、形式,丰富载体,推出一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作品。


(二)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各职业院校要积极打造文化“两创”品牌活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提高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三)落实责任,明晰权利。严把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所展示作品须是原创,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发生纠纷后果自负。主办单位拥有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可对展示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参展者享有署名权。


五、材料报送

(一)材料要求

图片材料为jpg或png格式,大小不低于1MB、不超过5MB。视频材料分辨率为1280*720以上,时长10分钟以内。专著、教材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封面、版权页、目录页。课题的证明材料应包括申报书、结项证书。论文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发表刊物封面、论文页、目录页等。


(二)报送要求

请于2023年6月30日前将文化“两创”成果展申报表、各类展示内容相关材料(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压缩(.zip)发送至邮箱:jzwhyrzx@163.com,邮件主题及压缩包命名方式:项目类别+院校+作品名+负责人+电话。


联系方式:吕老师0537-2233026   13791767413 

姚老师13863788958

附件:职业院校文化“两创”成果展申报表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

附件

图片 1

来源: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指委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编者按:5月14日,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山东潍坊举行,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是“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更加“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在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之际,聚焦职教战线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展示我国职业教育的风采。

 

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一周年之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山东潍坊举行。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推进会上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推进基础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也要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大部署落实到位。怀进鹏强调,面对科技、产业和教育范式变革,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历史机遇,为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需要中央与地方联动,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在多部门的协同下,在职教战线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变得“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01打通“断头路” 构建“立交桥”

为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贯通,打通“断头路”、构建“立交桥”,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作了针对性的规定,明确国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是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山东省中职示范性学校,长期以来,他们先行先试,拓展中职学生向高等教育流动路径,深化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融通融合发展。

 

在新的职业教育法实施后,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努力做好“通”这篇大文章。

 

校长孙中升介绍,自2001年起,学校就探索实施中职与高职“三二连读”衔接培养,探索五年制贯通培养。

 

后来,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又承担了首批山东省“3+4”中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与本科院校潍坊学院对接开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2014年新增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聊城大学合作试点。十年来,学校已有近700名学生通过这一路径升入本科院校。孙中升欣慰地表示,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后各方面表现优秀,发展后劲十足。

 

要让学生有学可升,也要让学生能够转换跑道。2012年起,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设立职教高考班,打破了中职和普通高中不能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壁垒,接受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学生转入学校就读。

 

“通”的触角也延伸到了附近的中小学。孙中升介绍,学校设立校园开放日,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进校园进行职业体验活动,也派教师定期到初中学校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题讲座等。2023年4月,学校被认定为潍坊市首批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

 

“我们必须快速发展高质量、大规模、高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孙中升说,党和国家已经把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领域,职教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多措并举,切实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02校企深度合作 共赢共享成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校企合作不深不实成为痛点、堵点。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以“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原职业教育法中的“产教结合”,除此之外,新职业教育法还包含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奖励、实行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真正从法律层面让企业参与不难、参与有利。新职业教育法还明确了行业和企业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55年,是“中国第一只手表”的诞生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天津轻工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是其重点建设专业。两者携手,围绕模具,奏出创新曲。

 

2019年,天津轻工学院和海鸥表业集团合作建设了精密模具产教融合工程实训中心,围绕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天津海鸥手表厂内建设“超高精度加工应用技术工程实训中心”;2020年,双方继续合作,引进高精度高速数控加工中心和超高精度检测设备,在机械加工和检测领域达到μ级(微米级),完成新型号表芯模具核心零件加工任务,同时集团作为“厂中校”,还承担了模具专业工程创新班的实践教学任务和职工技术培训任务。

 

天津轻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京总结,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协同创新、技术与产品推广和员工培训中心,将其发展战略融入学校专业规划。新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学校和政府也在设备、经费、制度上提供保障机制,实现校企协同发展,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在于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工作,目前,已认定了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各地培育了46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一大批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03抓住课程“牛鼻子” 守好课堂主战场

落实职业教育法,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水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匠,是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雁平指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高质量课程。当前职业院校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课程内容难以紧跟技术发展、教学实施脱离工作过程、教师能力难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等问题。

 

近年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紧跟产业技术变化,更新、 重构课程内容,通过更新技术实践、工作过程、任务驱动三大课程设计理念,创新模块、项目、任务、案例四维课程结构,建设企业项目、服务项目、竞赛项目三类课程资源,形成了“343”课程整体开发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张雁平将这一模式总结为——抓住课程“牛鼻子”,守住课堂主战场,盯住教师主力军。

 

职业教育的课程,也要借助数字化的翅膀腾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建设项目,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开发实训资源,利用虚拟现实版的机械博物馆,针对电动工具、农机等区域特色产业开展产品的虚拟认知与拆装课程,将VR技术引入机械产品设计、验证、展示等教学环节,促进科研成果孵化。

 

职业教育要修炼内功,才能真正成为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教育类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2022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也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职业教育改革的新主张、新举措、新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取得了卓越成就。职教人的话掷地有声:“中国职业教育没有理由不自信,没有理由不坚定自信。”

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于公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意向入库企业名单的公告

 

赛执委函〔2023〕14号

 

为做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企业入库工作,大赛执委会对意向企业提交材料进行了审核,现公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意向入库企业名单(见附件)。正式入库企业名单后续公布。

 

附件: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意向入库企业名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代章)

2023年5月18日


附件

图片 1

图片 2

图片 3

图片 4

图片 5

图片 6

图片 7

图片 8

图片 9

图片 10

图片 11

图片 12

图片 13

图片 14

图片 15

图片 16

图片 17

图片 18

图片 19

图片 20

图片 21

图片 22

图片 23

图片 24

图片 25

来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对当下的职业教育来说,是热词,也是关键词。

 

这份热度来源于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一份文件——《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要求,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事实上,在中办、国办去年12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市域产教联合体便被重点列出。《意见》明确,省级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这几天,山东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产教联合体,四川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产教联合体……各地陆续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旨在携手打造融合发展、职教示范和产业创新高地。

 

市域产教联合体,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在建设落地过程中,又应重点关注哪些紧随而至的难点与问题?


直面堵点

将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深度捆绑

 

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为了什么?与以往产教融合模式有何不同?

 

“产教融合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欧阳忠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产教融合在促进职业院校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和模式,主动面向、融入、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产教合而不融、校企合作不深不实”“校热企冷”等问题依然存在。

 

欧阳忠明认为,为直面且解决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意见》提出了建设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任务。“这有利于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深度捆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研究员周海英看来,这一举措或将解决两大痼疾:“过去,不少产教联合体存在虚拟化、空心化、表面化的问题,现在则是强调实体化,有利于与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协作;过去,一些院校贪大求全,追求大企名企,现在是重视本土市域、产业园区、要素聚集等,有利于更好整合运用周边产业园区企业资源,贴近社会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所区别,外部依赖性强,也更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形成合力,协同育人。‘联合体’的创建是政、校、企、行业、产业等多元主体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表示,在用足区域政府政策的同时,发挥各方优势协同育人,为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能错配”提供了可能途径。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什么,如何建?同样是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此,《通知》提出,联合体依托的产业园区总产值在本省份位于前列,主要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核心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体职业教育资源富集,涵盖中职、高职(含职教本科)学校,吸纳普通本科学校作为成员,搭建联合体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实施难点

“联而不合”需关注

 

顶层设计已出,如何将文件落地,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通知》指出,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协同配合,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达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实体化运作要求。

 

但多方合作联动如何保障,依旧是唐智彬担忧的重点问题之一。他说:“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产教融合新载体,多方合作过程中各主体的联动将是一大难题。例如,政府面对这一新产物,在协同发展保障制度方面可能依然存在‘政策真空’,导致‘校热企冷’‘合而不融’等问题,过去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中的问题可能会重演。”

 

欧阳忠明也表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一般情况下,同一区域存在多所不同类型的院校,举办方也不尽相同。由于隶属关系不同,经费渠道各异,多数单位自成一体,要实现产业园区、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主体与地方的同频共振,如若没有完善的保障机制,便会出现市域产教‘联而不合’的现象。”

 

“相较于以往的产教融合,市域产教联合体覆盖面更广,涉及要素更多。如何体现‘市域’特征也是一大难题。”唐智彬说,市域内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都将会影响市域产教联合体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周海英提醒,要注意国有资产相关政策问题。“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涉及公办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与民营企业非国有资产的混合所有制问题。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本以资金、知识、技术、管理、设备等要素实质性参与投资办学、产教联合的过程,就是公办高职院校产权结构逐步转变的过程。在这种合作与转变过程中,容易形成资产上的利益捆绑,也容易踩到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因此,国家层面亟须出台相关政策规避风险。”

 

这一问题,也被欧阳忠明提及。他进一步分析,混合所有制办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实践中,教育的公益性与企业的资本逐利性之间长期存在“公私”矛盾,加之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诸多问题尚不明晰,比如资产的划定、产权的明晰、基于产权结构的现代法人治理体系、基于产权属性的内部运行机制等,这些问题均让办学主体尚存顾虑,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推进。


发展建议

构建产教联合资源共享平台

 

面对难题,如何破解?

 

“联合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有效平衡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连接方式,建立产教协同创新治理机制,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欧阳忠明指出,政府要落实规划、指导、协同、监管等职能,优化重大产教项目政府服务方式,将工作落脚点放到推动联合体协议有效落实、保障各参与方权益、政策对接支持等方面。针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认为“不敢碰”“不好讲”的难点,应引导基层大胆试、大胆闯,比如,可以由政府牵头打造一到两所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作为范本。

 

唐智彬则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常态化机制,补足相关保障政策措施,明确定位各方职责。利用财政杠杆,增加资金投入,整合资源,尤其是职业教育资源,强化服务供给,修订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与组织协调,宏观调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过程。

 

“同时,要以市场纽带牵引联合体持续创新,成立理事会,推动联合体建立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明确的共同目标和市场利益纽带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统筹推进平台团队建设、科技项目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社会职业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协同育人等工作。”欧阳忠明指出。

 

“更重要的是,园区企业要有长远战略视野,避免短期利益追求,要着眼于通过联合体助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自身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周海英进一步指出。

 

“应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产教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唐智彬强调,这个平台可以实时共享各方资源储备与资源需求,促进区域内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空间集群效应,建立动态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市域产教联合体资源一体化共享的生态格局。

 

来源:光明日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经历过两次成绩不如意的高考,浙江小伙儿秦志飞考进了一所大专,进校时就在心里埋下了“升本”的愿望。


为此,他报了校外辅导班,参加周末培训、寒暑假集训和考前集训,先听课,再刷题。2022年,他以超过录取线两分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二本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


秦志飞大专就读的是工程造价专业。学校经常请企业负责人为学生讲解行业现状,并且每年都在校内举办招聘会,但他一心想着升本,并没有考虑过毕业就工作。他还注意到,班里有半数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2022年2月,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目前全国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下一步我们将力争让更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


然而,近日,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这两所公办本科院校专升本停止招生,引发了关于“专升本凉了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专升本有没有降温?各方对专升本热如何看待?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些本科停招专升本学生为哪般


关于专升本的停招,武汉纺织大学公告称:“经学校研究决定,报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我校自2023年起停止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专升本)招生工作。”


武汉轻工大学则表示:“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事实上,公办本科院校减招或停招的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省份。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平告诉记者,今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共安排31所普通本科高校70个专业、两所职业教育本科高校22个专业招生;从近年招生计划中可以看到,民办院校以及独立院校2022年招生人数相比2021年都有所扩招,而公办院校招生计划整体呈减招趋势;近两年,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停招了专升本学生。


专升本招生计划是如何确定的?


江苏某高校招生负责人分析说,专升本招生,并不是各校“想招多少就招多少”,而是主管部门根据报名人数、录取率、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综合测算、统筹规划而来,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和高考录取率通常保持前一年同等水平或略微上调同理,大家看到专升本在扩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


她介绍说,职业本科院校和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招生渠道比较多元,除普通高考外,还有中职职教高考、专转本统考、五年一贯制专转本考试等招生方式,学校在研究制定当年拟招生计划后,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由省厅统一调控招生计划,“这个过程中有的学校扩招、有的学校减招,并非一味地扩招。”


那么,公办本科高校减招、停招专升本学生的原因是什么?多位受访者提到,这与公办学校有更高的奋斗目标、希望提升生源质量有关。


对此,王平给出了3点分析。


一是为了将招生重点调整至普通高考招生。本科院校专升本招生是在学校原有的生源数上招收了一批新的学生入校学习,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专升本招生计划增加,势必挤占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二是为了减轻学校的教学压力。王平解释,针对统招专升本招收的学生,由于在培养方案及模式、学习基础及能力等方面和本校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因材施教,学校需要单独安排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


三是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近年来,“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很多一本院校也取消了招生。


王平说:“这也许和社会上存在的一种认识误区有关,有些人会对专升本存在偏见,认为‘参与专升本考试的院校不是好的院校’。这样一来,一些院校就会考虑取消专升本的招生计划。”


专升本是一种“刚需”


虽然一些本科高校减招或停招了专升本学生,但从这几年的数据来看,专升本一直持续升温。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当年,专升本扩招32.2万人。


3年来,全国专升本报考和招生人数仍呈上升趋势。例如,浙江省专升本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招生28388人、34724人、38248人;江苏省专转本(即专升本的另一种说法——记者注)3年来的招生数分别为30335人、32795人、33525人;上海市的数据则是5220人、7427人、10006人。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晓雷观察到,不仅在他的学校,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专科学生升本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安徽省2021年专升本报考人数较2020年增长了18.56%,2022年报考人数较2021年增长了36.3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项数据分别为25.43%和41.92%。


孙晓雷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从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意愿来看,专升本都是一种“刚需”:比如在安徽,教育厅会从产业升级和改善民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专升本扩招的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学、绿色环保、健康服务、应急管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


但孙晓雷同时认为,专升本升温也反映了职业院校办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做的还不到位。“以我们学校为例,轨道交通专业很少有学生选择升本,因为这个专业是与合肥轨道公司联合培养学生的,也叫‘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市属国企就业。如果职业教育都能让学生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那么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毕业后直接就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会缺高素质技能人才。”


孙晓雷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学生升本意愿较为强烈的专业通常集中在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非实体经济类专业。“比方说,一般用人单位不会大批量招聘财经、会计类的毕业生,尤其是专科层次的会计,所以财经类学生的升本意愿更强,报考率、录取率都比较高。这说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存在脱节,这又涉及另一个问题,即财经类专业的办学成本比工科类要低一些。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级举办方加大对职业教育办学的关心、支持和投入。”


专升本引发的教育挑战


在山东一所专科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读大三的柳星雨注意到,包括她本人在内,学校艺术类专业几乎所有同学都报了专升本考试。


“我是高考失利考到专科的,入学的时候就做好了升本的打算。我的理想是未来考上编制,在公立高中当美术教师。而且无论将来是考公、考编还是找工作,各个单位都会有学历要求,即使本科毕业也不容易找到一个像样的工作,更别说专科了。”


柳星雨发现,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升本,很多学生也是“冲着升本来的”。“在我们之前的那几届,学校专门设立了专升本课程;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一届开始就没有专升本课程了,但学校会邀请校外辅导机构进学校宣讲,也会给专升本的学生提供寒暑假宿舍、自习室之类的便利。学校的毕业实习比较‘水’,只要去整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交差。毕竟如果我们真去实习的话,就无法兼顾专升本备考了。”


对高职院校来说,怎么保障像柳星雨那样有强烈升本欲望的学习安排,同时又要完成职业教育所要求的教育教学方面要求,对很多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外,对“升本”成功的学生来说,在本科院校就读的两年,仍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升入本科院校就读以来,秦志飞感觉学习氛围明显比在专科时紧张很多。“一是我们升本的同学要在两年时间内把别人4年的内容学完,课程安排上几乎天天满课;二是大家都在准备考研、考编、考公,为明年毕业做打算。我现在就读的专业和专科时有一定区别,我正在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准备考二级建造师的证,未来打算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


王平注意到,一些专科学生升本后选择了弃读。他分析,这是因为部分学生在大专阶段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出于没有考上本科的心结而选择升本。但在考上本科后,发现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也不符合自身的职业方向。还有学生无法适应本科阶段的教学方式、学习节奏、课程难度和生活环境,因此选择弃读。


孙晓雷认为,学生考取专升本后在本科就读的两年,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些“脱钩”:“这些学生在专科阶段是技术技能培养,在本科又按照学科性人才培养,二者之间没有完全衔接好,导致部分学生在本科学校读书很吃力,毕业后理论掌握得不如全日制4年学生,技能又生疏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做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毕竟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两个体系、两种类型。”


在孙晓雷看来,专升本的培养模式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教育需求,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未来,应该通过职业高考改革和职业本科的建设,实现技能人才升学。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2所职业本科院校。据了解,不少学校正在通过强强联合、建设新校区等方法,筹备升本。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些职业本科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能通过加大职教本科建设力度,尽快壮大职教本科院校群体,联合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影响力以提高社会认可度。


(根据受访者要求,秦志飞、柳星雨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

第二批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


教发厅函〔2023〕10号


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规定,现将省级人民政府审批新设的专科层次高等学校备案名单予以公布。


专此函告。


附件: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23年5月10日


附件



来源:教育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强国建设的宏阔视野中深刻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意义指向、价值承载与实现路径对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目标

一是服务职业教育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绝非在原有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等形式上的递进,而是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下沉一级,资源聚合、辐射地方、支撑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其建设目的并不是形成一个新的组织形态,而是通过对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各主体的职责协调,让职业教育真正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


二是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长成才类型通道。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迭代升级需求的背景下,进一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育,推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本地培养、本地就业,提高职业教育区域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实现区域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满足人民对接受多样性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三是服务职业教育自下而上全面支持国家战略。通过遴选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先行先试,把地方积极有效的创新政策和经验做法进一步上升为顶层设计,进一步服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自下而上提升国家战略推进活力。


明确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逻辑

一是以人才为核心、专业为纽带,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地方适应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要实现对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提升,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力,增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性,做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盘棋,将专业建设真正扎根在产业链的土壤之上。


二是以科创为基础、服务为亮点,加深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推动产、科、教在同一区域中形成共生共融的发展生态,促进职业教育始终保持区域适应性,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进一步立足区域需求,重视科技研究工作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将科技创新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师成长全过程。


三是以协同为动力、制度为保障,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运行持续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不再是传统的从教育内部出发对区域产教融合的深化,而是要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出发,立足一域谋全局,形成区域产、科、教协同发展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对此,要建立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造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四方协同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制度化建设明确各主体的权责关系、角色定位及运行机制。


落实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

一是创新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统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要将产业园区作为重要载体,对标国家核心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地方专业布局,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自上而下的部署,以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二是创新区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承担起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全生命周期培育的重要使命。要以深化学徒制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职业文化,以扩大中高本贯通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本地化培育体系。


三是创新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以实体化运行与社会服务功能对接实现产教运行要素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性发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一方面要推动组织运行实体化,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各主体间运行机制,加强各个组织间的利益协同;另一方面要推动功能实体化,真正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改良、社会人员培训等服务。


夯实市域产教联合体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高位统筹。地方政府要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双高计划”建设、区域人才战略规划进行全盘统筹。在区域专业布局上,地方政府要在区域已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紧缺人才需求研判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链—工种—岗位—专业”的逻辑布局区域专业群,形成区域层面的上位引导。


二是加大地方政府公共资源投入。地方政府在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过程中要注重区域普惠性人力资本的提升,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扩大面向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同时,建设一批教育性生产场所,将企业用地的租金转化为职业教育服务,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


三是优化区域“政府—市场—学校”治理。地方政府要牵头建立健全市域产教联合体章程、运营管理制度等,明确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责界限,划定行为红线,提高地方政府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的服务力,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同时,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数字化建设,融通政府、市场、学校已有数据,提高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4日,“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迎来了一场全国性的盛会——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今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于5月14日至20日举行。

今年职教周现场设置了职业技能展演区,开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全国30个省份、近430所职业院校参展。同时,作为职教周期间的“重头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部分赛项也在开幕式当天开赛。


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关注。职教周现场人头攒动,人们感悟职业教育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领略职业院校师生精湛的技艺,看到技能成才的希望,感受职业教育呈现出的新形象、新气象。


技能大赛扩大覆盖范围

大屏幕倒计时跳动,显示比赛剩余时间。三四百人的赛场安静得只听得见金属碰撞的声音。选手们两人一组,互相配合,神情专注,按照任务书完成比赛任务。


这是职教周启动当天进行的“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3个赛项的比赛现场。


“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是中职组今年新增赛项。“今年的赛题更贴近现实生活,除了硬件方面的维修,还包括各种智能终端的数据恢复,还原岗位真实工作情景,赛题难度更大。”该赛项专家组组长何欢介绍,相比原先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今年该赛项内涵更丰富,满足人们日常的数字化生活需求。同时,该赛项首次试点师生同赛,教师和学生组队参赛,通过教师参赛,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带动专业发展。


“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也是今年的新增赛项。随着无人机在监测、植保、巡检等行业日渐成熟,无人机的装配调试、检测维修、飞行操控等岗位的人才需求强烈。该赛项登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将推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以及人才培养。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规划(2023—2027)》,在此指引下,今年大赛赛项在改革力度、专业大类覆盖、赛区数量、师生参与规模、头部企业参与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都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国共设置31个赛区、134个赛项,首次覆盖了全部19个专业大类,同时试点设置了14个教师赛和16个师生同赛项目,全国有近320万名学生、25万名教师参与各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国赛参赛队伍预计超9000支,参赛选手近3万人。


更多的学生能在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展示风采,未来可期。


职教力量助力强国建设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虚拟数字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激光射击、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自动驾驶智能小车……穿梭在各职业院校展区,观众不仅被职业院校师生的精湛技艺所折服,也感叹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生活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也在职教周展出,包括制造强国、绿色低碳、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经略海洋、黄河战略、数字经济、人人出彩8个主题,多维度展示职业教育对接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升级、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在制造强国展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现场展示智能制造生产线综合调试技术、高级礼服立体裁剪和手工造花技术,让人眼前一亮。潍坊十中学生刘好格惊呼:“原来职业教育这么‘高端’!”


“学校深耕制造业领域,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智能制造专业集群,我们制造类专业半数毕业生就业于潍柴动力等头部企业,较好地服务了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说。


在展览现场,一些职业院校学生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健康护理、智能机器人操作、传统工艺体验等展示服务,让观众体验技能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记者发现,一些家长还在展区咨询职业院校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年国家很重视职业教育,孩子对智能机器人很感兴趣,所以我替孩子来看看。”高三学生家长林先生表示,职教周让他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上职业院校也能有好的发展”。


技能成就精彩人生

在职教周启动仪式上,两名依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关注焦点,让人们看到职业院校学子走向广阔社会舞台、靠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风采。


“00后”刘玉婷是潍坊职业学院工业分析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在开幕式上作为职业院校毕业生代表发言。她从一名普通高职学生,成长为全国技能大赛夺冠选手,再到入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防单位人员。


同样在开幕式上发言的王树军于1974年出生,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擅长自动化设备的定制化设计及自主研发制造,精通各类数控加工中心和精密机床的维修,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潍柴乃至国内发动机设备检修技术的佼佼者。


职校生“逆袭”的事例不少。不久前,“我从高职毕业,当了清华老师”的邢小颖受到许多关注,她的讲课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过亿。19岁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邢小颖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担任清华大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如今已在清华任教9年。


在职教周展览现场也有不少凭借出色的技能引起关注的职校学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刘新宇擅长釉上彩绘,去年被评为第三届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成为目前淄博市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


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今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在形成。(本报潍坊5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欧媚 魏海政)


来源:教育部


声明:本文系转载,是用于学习教育使用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活动内容

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产教融合”专区

企业直播间即将开播!

 

届时您将能扫码进入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企业直播间!现诚挚邀请大家进行观看!

 

更多精彩尽在516日上午9:30

 

聚焦直播电商新产业

助力校企合作新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201010月唐山鸿宴饭庄与唐山第一职业中专校企合作成立了“鸿宴班”。

 

-INTRODUCE-

 

公司简介


 

 

-企业直播间-

邀请函

INVITATION

 

诚挚邀请

 

更多精彩尽在516日上午9:30

 

-SHOP FRONT-

 

店面展示

 

河北冀菜研发基地总店(南湖店)

 

 

白孔雀分店

 

 

建国路分店 

更多精彩尽在516日上午9:30

 

-HONOR-

所获荣誉

 


 

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

“中华老字号”

 


冀菜研发基地

2007.12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多精彩尽在516日上午9:30 

 

-PICTURE-

 

图片展示

 

 

1937930日鸿宴饭庄开业后全体同仁于193825日在饭庄合影留念 经理杨廷珍(前排中)名厨王学会(前排座左一)

 

 

2022年中国烹饪(服务)大师(名师)

 

更多精彩尽在516日上午9:30

 

-CONTACT-

 

联系关注

扫码进入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主会场

 

 

扫一扫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内容

 


2023年5月14日上午9:30分,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在滦南职教中心举行。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小卫同志、滦南县政府县长侯新宏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市直部门主管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各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以“技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小卫讲话并宣布唐山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滦南县政府领导和唐山市市直部门领导上台共同见证活动周启动。分会场迁安市职教中心、玉田职教中心、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唐山市第一职业中专五所学校相继启动。


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小卫讲话


副局长李小卫讲话中明确表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助力城市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技能型人才强市和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


各院校分会场宣布活动启动(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启动仪式上,滦南县委副书记、滦南县人民政府县长侯新宏致辞,滦南县职教中心党委书记冯俊新同志发言,企业代表、毕业生代表、家长代表等先后发言。


滦南县人民政府县长侯新宏致辞


滦南县职教中心党委书记冯俊新同志发言




企业代表、毕业生代表、家长代表分别发言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提升滦南县农机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滦南县联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九家企业成立了滦南县职教中心农机具产业学院,会上进行了签约及揭牌仪式。


滦南县职教中心农机具产业学院签约仪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王庆祝、滦南县政府副县长贾秀梅为“滦南县职教中心农机具产业学院”揭牌。









仪式后领导现场观摩办学成果


多年来,唐山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希望以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


此次活动周持续至5月20日,在唐山职业教育网直播平台开设“院校直播”、“数智校园”、“成果展示”、“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库”五个专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职教风采,宣传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深入宣传职业教育,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旨在引导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推动职业教育向更加普及、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数智校园”专区


AI数字机器人: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校园3D展厅:


VR全景校园:




识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院校直播”专区




部分院校直播间


“成果展示”专区




“产教融合”专区




“教学资源库”专区




在此期间,全市职业院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展示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旨在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需要。


截止发稿前,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活动周页面累计浏览突破19万,3D展厅累计浏览量突破3万次,总观看人数达到6万多。



唐山教育发布、纵览新闻、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对唐山市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内容进行了宣传报道。




为了让没有实时参与活动的学生和家长方便回看,平台将在5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间提供复播,在此期间有任何问题还可以进行咨询,为各院校开展咨询活动做好辅助工作。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