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清晨,穿梭于校园之中,就会发现,晨读已经成为咸阳职院美丽校园中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研究表明,早晨人的大脑经过一个夜晚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处于十分清醒的状态,思维也十分敏捷,思路特别清晰。这时,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所以对学生来说,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晨读能够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多背,还有助于更好地锻炼记忆力。

    5月21日,根据陕西省教育厅通知,陕西工院土木工程学院代表队在2014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测绘技能大赛”中首战告捷,喜获团体一等奖,并将代表陕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省赛备战期间,土木工程学院精心挑选参赛选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认真组织实施训练。同时,积极向兄弟院校、测绘行业专家同行学习请教,针对测绘竞赛多次搬移测量仪器、抢时间、比速度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体能训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赛场上,陕西工院两个参赛队的8名选手,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参加各个项目比赛,最终一队选手不负众望,从10所院校的6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

 

 

二等水准测量比赛

 

 

施工放样比赛

 

 

数字测量比赛

    绿草茵茵,墨香四溢。5月20日,由陕西工院学生工作部主办的第三届“宿舍文化•润泽”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在崇文主楼北绿荫长廊举行,平日里被藤枝绿叶缠绕的绿荫长廊,被点缀成了充满艺术底蕴的书画长廊,在全院学生中征集的百余幅优秀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在这里展出。

    此次大赛活动吸引了各二级学院70多名书法、绘画和摄影爱好者参与其中,参展作品包括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国画、工笔、水粉以及素描、摄影等形式的作品160余幅,其中,书法作品重点以与宿舍文化相关的诗词、名言等为内容。它们有的笔法苍劲、力透纸背,有的龙飞凤舞、气势雄壮,有的清新娟丽、柔婉细腻,体现出中国文人风骨;绘画、摄影作品以花鸟、风景及校园文化等为主题,展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功底和摄影技巧。墨香四溢的书画长廊吸引了众多前来观赏的同学,他们有的驻足观赏、细细品味,有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学院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使大家在欣赏书画艺术的同时,陶冶情操,放松身心,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本次大赛从四月征稿以来,共收到百余件参赛作品,经过严格评审,30余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成为此次大赛的焦点,其内容健康向上,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且有创新和突破,体现了此次大赛集体、文明、风采 、和谐的主题,较前两届书画展无论在展出规模上还是在学生的书画技艺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不仅为本次书画大赛增添了光彩,也为陕西工院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三届“宿舍文化•润泽”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在崇文主楼北绿荫长廊举行

 

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观看

    5月20日下午,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陕西项目验收专家一行来陕西工院进行新加坡培训项目验收。陕西工院院长崔岩、副院长王晓江、副院长赵嘉骏出席会议,教务处副处长赵明威以及参加新加坡培训项目的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晓江副院长主持。


    崔岩院长致欢迎辞,对验收专家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陕西工院教师通过参加陕西省教育厅与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共同实施的赴新加坡培训项目,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能力,很多教师把“无界化管理”、“教学工厂”等学习到的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能够与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进一步促进学院内涵发展。


    教务处副处长赵明威代表陕西工院23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就培训项目学习情况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会后,人事处处长梅创社、教务处副处长赵明威陪同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项目验收专家一行参观了陕西工院化工实训基地、欧姆龙实训室、机加工中心、发那科数控中心等实习实训基地。


    据悉,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出资,省教育厅、省留学服务中心协助落实的“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师资培训项目”自2012年5月启动以来,陕西工院先后选派23名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分六期赴新加坡接受培训。培训结束后,学院组织了“赴南洋理工学院考察学习汇报总结大会”,分享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开发与课程建设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学院内涵建设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陕西项目验收会在陕西工院举办

 


 崔岩院长致欢迎辞

 

 

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南洋理工学院陕西项目验收专家一行来陕西工院进行项目验收

 

 

陕西工院院长崔岩、副院长王晓江、副院长赵嘉骏,教务副处长赵明威参加会议

 


 参会领导及教师与专家合影

 

        5月22日下午,由陕西工院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承办的“5.25”户外大型心理体验活动在成才大道图书馆前广场举行,活动设置的“笔迹心理分析”、“房、树、人心理测验”、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学习焦虑程度自我评价量表和情绪智商-EQ测试问卷等环节吸引了560余名同学参与其中,发放、回收有效问卷800多份。

         在“笔迹心理分析”和“房、树、人心理测验”中,两位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笔迹及绘画与参与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专业心理咨询。现场问卷测评由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协会的骨干帮助同学们进行分析和解答,使同学们更加全面清楚的认识自己,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同学们纷纷在“构筑心灵天空,你我携手共进”的横幅标语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在心灵许愿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心灵寄语,活动现场气氛轻松快乐。


陕西工院举办“5.25”户外大型心理体验活动


专业咨询师现场测评


获奖作品展评


寄语“心灵许愿墙”

    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5月24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千里共良宵》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央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青音做客陕西工院“思政教育大讲堂”,为广大师生做了题为《大学里没教的那些事儿》的精彩讲座。学工部(学生处)部(处)长王超联、思政部部长高凤香、团委书记闫军以及1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同时,咸阳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的部分师生也到场听讲。

    整场报告分为主题演讲和现场互动两个环节,在主题演讲环节中,青音老师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金钱”、“性”、“接纳”、“边界”和“ 赞扬”等五个话题的独到见解,勉励大学生们要学会自立、敢于担当、苦练本领,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爱情观,勇做当代的热血青年。演讲结束后,思政部部长高凤香向青音老师赠送了陕西工院服装专业学生亲手制作的精美礼品,并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在现场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问题涉及同学们学习、生活、工作当中的各个方面,青音老师仔细倾听、详细作答,切中问题要害,直抵学生心灵,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乃至实现成功的人生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获得同学们的一致认可。青音老师还推介了关心留守儿童的志愿者行动。

    据悉,本次讲座由思政部、学工部联合主办,活动有效拓展和延伸了思政教育的课堂,也对广大师生聚集和传递正能量起到了有益的助推作用。


思政教育大讲堂——青音2014校园巡回演讲陕西工院专场


主持人青音与同学们分享“大学里没教的那些事儿”


学工部部长王超联、思政部部长高凤香、团委书记闫军出席讲座


12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互赠礼品


互赠礼品


青音老师从五个方面娓娓道来


同学们现场提问


思政教育大讲堂——青音2014校园巡回演讲陕西工院专场


青音老师为同学们签名


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


合影留念

    近日,201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比拼,陕西工院14个参赛队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并将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3个项目的决赛。截止目前,国赛网报工作已经完成,随后陕西工院还将承接陕西省“计算机网络应用”、“云安全技术应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文秘速录专业技能”、“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 、“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等7个赛项参赛队的集中培训工作。

 

    4月21日5月17日,2014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云安全技术应用”、“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文秘速录专业技能”、“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注塑模具CAD/CAE与主要零件加工” 、“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等7个赛项的比赛在陕西工院成功举办,来自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全省20所高等职业院校,89支代表队的194名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成绩优秀的团队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据悉,本届大赛由陕西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共设26个赛项。此前,陕西工院已在全院范围内成功举办涵盖59个赛项的第九届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训练选拔了38支代表队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17个赛目的比拼。

    

        5月23日上午,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在陕西工院学术会堂举行,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副院长王津,各高职院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教务处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会议。


        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致欢迎辞。他指出,教育厅推进的高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我省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下一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整体提升陕西高职教育在全国高职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邓志辉书记介绍了陕西工院专业建设的思路、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陕西工院作为东道主,会竭力为大家做好培训和各项服务工作,并祝贺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感谢陕西工院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全省高职教育所做的贡献,介绍了陕西省高职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原由和背景,他要求全省高职界要高度重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完成校本级培训工作,做好未来3到4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并在做好省级规划的基础上启动校本级的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最后,他指出省教育厅将对各高职院校坚持分类指导,希望各高职院校抓紧时间,按时申报。


        陕西工院王津副院长从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积极推进三级专业建设,认真做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个方面,介绍了陕西工院在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陕教高[2014]5号)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随后,省教育厅高教处罗继军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建设内容、建设资金等情况进行了补充说明,各高校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


        据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陕办发〔2014〕2号)精神,全面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省教育厅决定从2014年开始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未来两年内每年遴选35个左右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三年。培训会后,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2-4个校级及以上重点专业进行申报,并在6月16日前报送省教育厅。

 

 

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在陕西工院学术会堂举行

 

 

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讲话

 

 

陕西工院党委书记邓志辉致辞

 

 

陕西工院王津副院长介绍陕西工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省内高职院校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及项目申报的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让图书馆成为成长梦工厂

  ——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高职特色文化育人场所的实践

  因为网络化、数字化潮流的到来,高校线下图书馆日渐冷清。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却一直保持着生机与活力,这里不再是简单的借书还书的地方,已经成为一个以书为媒的梦想孵化基地。

  曾几何时,因为网络化、数字化潮流的到来,高校线下图书馆日渐冷清。但在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每周一次读书沙龙、一次英语沙龙,每学期20次教授讲坛,让这个图书馆一直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提到这些,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崔戴飞就一脸自豪,她说:“衢州职院的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借阅图书的地方,更是一个体现高职特色的文化育人场所、一个知识传播与分享思想的集散地、一个孵化大学生梦想的地方。”

  读书指导员——书山有路我为径

  在衢州职院有个传统,就是新生报到以后,在学校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参观图书馆,并接受入馆教育。这堂课由新生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一起组织,让学生们熟悉图书馆环境,了解如何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此后,每个新生班级会选聘一名读书指导员,那些好读书、会读书的信息与阅读达人将成为班级读书活动的意见领袖和服务者,成为图书馆与普通学生联系的桥梁。

  信息工程学院13光伏1班学生刘东东,就是班里的读书指导员。她坦言,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会定期向班里同学宣传图书馆,号召同学们去图书馆借书看书,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影响更多的人,刘东东还与班级微博负责人合作,每周去图书馆找一本好书,并记录下这本书的索书号和简介,通过班级微博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经过她的宣传,班里爱看书的人多了,读书热情不断高涨。

  刘东东的同班同学黄观吉说,现在是信息的汪洋,看什么样的书有时候真的很盲从,有一个替我们探路的指导员太重要了。经过读书指导员的体验式阅读,然后进行甄别和推荐,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避免我们在读书道路上走弯路。

  读书沙龙——分享心得汲取能量

  衢州职院图书馆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学生社团一起,每周举办一次小型读书沙龙、每年举办两场大型读书沙龙。围绕一本名著或畅销书,学友们共谈读书心得体会,既激发了学友们的阅读兴趣,又加深了对所阅读书籍的理解。

  读书沙龙的核心理念是“悦读·乐谈”,采取相对自由的对话讨论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关注点,从学术、艺术、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经典名著、职业素养等方面展开对话讨论。每周一次的小型读书沙龙,主要以学生社团、寝室、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利用周末在图书馆举办,由组织方自行选书、图书馆教师指导,并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图书电子资源下载。

  不久前,图书馆和读书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场以“致青春·致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这次活动从主题确定到最后的组织,全部由读书协会的学生自主完成,吸引了来自各院系的师生,师生共同分享了自己关于青春与阅读的心得体会。大家表示,通过大量阅读,为自己找到了奋斗的力量,汲取了正能量。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读书体会,学院还把学生的读书心得体会进行整理、筛选和批阅,做成展板,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展出,大大激发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

  两个中心——技能与素养双提升

  衢州职院有两个特殊的“中心”:职业考证服务中心、职业素养服务中心。这是图书馆的两个内设机构,主要服务于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考证服务中心主要提供考证图书资源、考证信息、考证辅导三种服务。“对于一个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考会计证并非易事。学校的职业技能考证中心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很大,在这里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很多相关资料,而且环境安静。”信息工程学院12网络2班学生泮晴遥今年准备考会计证,泮晴遥相信通过努力,自己的会计资格证考试一定能一次性通过。

  职业素养服务中心集中收藏了与职业素养、就业创业相关的资源,主要分为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规划、职业语言、职业技能等几个大类,目前共有藏书两万余册。建这个中心的目的是,增强学校的职业氛围和职业气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为了做好两个“中心”的工作,学院与衢州市的主要企业取得联系,收集了大批企业信息资料,包括企业产品介绍、规章制度、岗位需求和任职要求等,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企业文化;与衢州市就业局合作成立就业指导站,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解决他们的疑惑;与衢州市就业局职业教育科达成合作开发职业教育协议,就业局免费为中心提供价值15万元的电子显示屏,全天候播放由就业局提供的企业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求职服务。

  以书为媒——成为梦想孵化基地

  来自宁波余姚的熊双双,最近被学校评为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熊双双来说,最让她难忘的就是学校图书馆,“自己能获得校园十佳自强之星和浙江省康恩贝自强之星二等奖学金,都与学校图书馆有极大的关系。在图书馆这种学习氛围好的地方学习,看到比自己学习更好的同学还在奋斗,自己也会有更大的动力”。

  2010年,熊双双来到衢州职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后来因为脚底溃疡复发严重需要做脚踝矫正手术,被迫休学一年。2012年她复学转到11设计2班,刚开始的时候,她在专业课程上有些吃力,为了迎头赶上,就经常去图书馆借专业书籍看。在毕业设计阶段,图书馆更是熊双双待得最多的地方。熊双双说:“因为经常去图书馆,和图书馆管理员都熟悉了。有时看到她打扫会帮她搬凳子,走在路上遇到也会相互打招呼,感觉很亲切,感觉图书馆就像是自己的家。”

  “在去年的国家奖学金评审会上,10名参与评选的学生,有7人提到大学图书馆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图书馆馆长杨国顺自豪地说,虽然图书馆的工作烦琐,也不一定能看到即时的效果,但听了同学们的报告后,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图书馆已经不是简单的借书还书的地方,与时俱进的衢州职院图书馆已经成为一个以书为媒的梦想孵化基地。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大二学生觅“婆家”

40余家银行提供近千个订单岗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日前举办2015届毕业生订单班招聘会,提早一年,为大二学生寻觅未来“婆家”。招聘会吸引了包括浙商银行、招商银行、台州银行、金华银行、嘉兴银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内的40余家金融机构参加,并提供了近千个岗位。

  据介绍,浙江金融职院在二年级中组建面向金融机构的订单班已坚持10余年。每年3月由学校领导带队到全省11个地市召开应用型人才座谈会,倾听行业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了解金融机构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意向组建订单班的金融机构于4月到学校举办宣讲会;5月中旬学院统一组织订单班招聘会。招聘会结束后,所有的订单班学生将统一进入学院的银领学院学习一个学期,再到订单单位顶岗实习一个学期后,就能顺利在订单单位就业。

  据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前来招聘的负责人介绍:“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近10年的订单班,浙江金融职院和我们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培养人才,加上学生本身技能优秀、稳定性好、能吃苦,订单班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了我们的业务骨干。我们今年要招聘客户经理50人、柜员20人,组建两个订单班。”

  浙江金融职院院长盛健说:“实行订单式培养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最有效载体,实现了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也是学院推进优质就业的最有效抓手。就业是学生的命根子,就业质量是学校办学的试金石,这些年来学院的招生分数一直很高,问起报考的原因,很多家长都开玩笑说‘你们这里是包分配到银行的’。”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

  活跃在铁路一线的“隐形人”

  在昆明铁路局曲靖工务段的线路养护维修第一线上,活跃着40余名毕业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他们坚守在管内的沪昆线、盘西线、威红线、水红线等4条线路上,分别从事线路养护、桥路养护、钢轨探伤、测量等工作。

  90后小伙子马军强是其中的一员。2012年,来自陕西宝鸡的马军强毕业后就来到遥远的异乡从事铁路养护维修工作,他负责的水红线北起六盘水、南至红果,承载着“煤都”六盘水煤炭业的输出任务,每天近50趟客货列车使这条山区铁路异常繁忙。“我们管内12公里线路,每个月不仅要完成维修保养,还要对薄弱地段进行重点维修。”马军强说。

  曲靖工务段茅草坪桥路工区的桥隧工陆涛笑称,自己的工作就像医院的外科医生,定期给桥梁、隧道、涵渠、路基进行“体检”,发现各种可能危及铁路安全的故障,及时整治抢修,确保铁路安全。“水红线地质条件很差,受列车震动和气候环境的异常影响,隧道桥梁病害频繁。这些伤损很细微,但如果没能及时发现,伤损就会越来越大,甚至发生危岩落石,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每天面对的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绵延不绝的铁路线,每天来回重复的巡查和步伐,工作环境和内容比较艰苦和枯燥,也感受不到车站的人潮和旅客返乡愉悦的笑脸,但这群年轻的大学生铁路“隐形人”脸上仍然洋溢着开心的笑,默默坚守和奋战在我国铁路养护第一线,把脉铁路线路、助力铁路安全。

  “当千千万万的铁路旅客安全抵达,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马军强率真的一句话,道出了这40余名大学生的共同心声。

    本报讯 (记者 尹为鉴)昨日,记者从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于近期正式开建了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站。该工作站以中德(青岛)职教合作基地为建设背景,计划在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基础上,发挥工作站专家指导引领作用,与国内知名院校、德国企业或德国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据悉,整个工作站的建设工作将于2016年完成。

  黄岛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工作站的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并探索构建融入国际资格培训和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建数控专业师资山东培训基地。此外,中心将积极引入德国职业资格证书,配合工作站共同推进国际合作进程,健全组建教材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培养更多国际化技能人才,实现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培养与国际培养标准的深层次、宽领域、高效能接轨。

  据悉,通过工作站的建设,中心将继续推进与中德诺浩、德国焊接协会等合作,并发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人才培养国际、校企之间的深度对接与融合等两大功能。同时,工作站也将为落户青岛的企业尤其德资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望打造成吸引国内外品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金字招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推进国际化进程外,工作站还能积极承接地方社会技能培训,发挥社会效益,提升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发挥其在区域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记者从中德生态园管委办了解到,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站等相关项目的建设是青岛市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后的创新举措。这些工作站的建立,不但能发挥青岛市各家职业教育机构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工作;还能丰富青岛市与德国高校企业的合作形式,全面提升中德职教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优美的《花鼓灯》表演,时尚潮流的服装展,创意十足的3D立体画展……5月17日,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为在场人员带来一场丰盛的视觉、听觉盛宴。这是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举办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旨在更好地向社会大众展示职业教育的教学成就。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教育板块董事长杨再兴、执行总裁陶秀珍、常务副总裁吴建伟、副总裁徐春芳等相关领导,西南交大(微博)希望学院、四川文化媒职业学院、天一学院等院校领导、家长代表及1200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成果展。


多种素质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让爸妈躺在我们坚强的臂弯!”在“感恩、责任”亲子拓展体验活动中,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发出诚挚的呐喊。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开展多种素质教育活动。比如,刺激的轮滑展示,激烈的“舌尖争霸”辩论赛决赛,英姿飒爽的特勤大队军体拳等。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参加了“舌尖争霸”辩论赛决赛,感觉非常痛快。他表示,读书不再枯燥,学校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校园课余生活,而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维教育模式” 培养高技术能力人才

“放松,放松心情,不用紧张。”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微笑着告诉病人,同时把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仔细耐心地为家长测血压。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为培养高技术能力人才,实施“三维教育模式”。

“三维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三维教育模式”带领下,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硬件网络专业的“班级管理公司化”、软件开发专业的程序设计、前学教育专业的手工作品等的展示,赢得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 

    西楚网讯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文件《关于公布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职【2014】20号)公布了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名单,宿迁经贸高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将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联合实行“3+3”分段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类人才。这意味着该专业的中专学生,读满3年中专后,可以直接升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进行大专阶段的学习,续读3年后拿到大专文凭。

  为保证培养质量,文件同时指出,试点项目入学条件由牵头院校与参与院校共同制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分段培养项目招收学生中考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当地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另悉,宿迁经贸高职酒店服务于管理专业已经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为配合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6月将启动大型职教服务社区建设活动,学子将走进社区进行理发、皮肤护理、保健按摩、老年保健操……等项目免费服务并进行文艺汇报演出。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设置13个专业,学子4000多人,其中美容美发、学前教育、汽车保养与维修专业就业无忧供不应求,学校也定期与校企合作单位研讨人才培养。

 

 

  

学校运动会

“衡水号”职教航母:劈波斩浪踏歌行

——写在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之际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记者 段文雅

日前,从国家教育部传来喜讯: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委评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我市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中职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经中央批准,由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在全国1万多所中高职业学校中,经层层选拔确定的近几年为发展职教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职教学校,代表了中职学校的最高荣誉和最高水平。

2011年八校合一,到2014年一举斩获中职学校最高荣誉,衡水科工人走过了不懈奋进并不断收获的三年。三年里,学校坚持“多元办学、特色立校、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在顺利整合、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实现常规学历教育、送教下乡、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三大板块齐头并进,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社会的职教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这艘衡水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劈波斩浪,踏歌前行,书写出一幅奋勇进击的宏伟图画!

校企深度融合 让人才和产业更好地对接

对接产业优化专业,对照企业实际需求,学校开设了机械加工类、电子电工类、涉农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10大类23个专业,涵盖了一二三三大产业,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

订单培养,新增设27个冠名班,由校企双方按企业需求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专业与岗位一体。

产学研一体,将中铁建公司、饶阳蔬菜联合总社、恒润集团、武强乐器基地等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基地,积极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攻关,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合作发展是共赢之道。整合以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提出了“专业对接产业”的校企合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专业主动对接产业链。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校长朱彭周多次组织有关处室负责人,深入衡水大中型骨干企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参观、指导,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进行调整和修订,建立起特色突出、定位准确的“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行业认识、综合技能训练、岗前强化训练和顶岗实习四个培养阶段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培养模式对接行业要求、培养标准对接企业生产、校园文化对接企业理念。

多渠道挖掘校企合作途径。学校因企制宜、因材施教,多层面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四种成功的合作模式,取得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丰硕成果。一是送教入厂。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对员工开展岗前培训、特种工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二是冠名招生,订单培养。设立“英利新能源”、“习三内画”、“北大方正”、“天津三星”等冠名班,涉及13个专业,针对用人需求订单式培养所需学生。三是工学交替,搭建校企供需直通车。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灵活掌握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分配。期间,学生参加由企业提供实训材料、设备和工具并在企业指导下的技能训练,取得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证书,再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破解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适应期长的瓶颈。同时,在学校召开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平台,让学生就业、乐业,助企业创业、兴业。四是引厂进校,产教结合。引进了大亮汽修厂、宁强光谱分析车间、幼儿园等,理论实践一体,使学生提前进入职场。同时,机加工、数控、焊工等实训车间与企业合作,开展来料加工、产教结合,降低了实习成本,实现了专业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搭好产学研发展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途径。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积极探索专业群与行业的“面对面”合作,把学校建成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每学期各系都会派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学校建立了企业实验研发中心,广泛与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合作,为企业技改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运作,不仅有效破解了校企合作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难题,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以切实提升。整合以来,学校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比赛,获得学生团体和个人奖项一等奖32个、二等奖43个,实现参赛人数、所获奖项均列全省第一,先后荣获“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过硬的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目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已与50多家市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个毕业生都有45个就业单位可供选择,就业试用期满后,月工资1800元至3000元不等,优秀生可达3000元至5000元,甚至数控、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都很高。

硬件软件两增强 常规学历招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湖城五月,万物蓬勃生长。走进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更觉生机勃发、朝气逼人: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高大气派、错落有致,图书馆、体育馆造型别致、珠联璧合,校园里处处绿意盎然,教室内不时传出琅琅书声……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是市政府投资近10亿倾心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国办综合职业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占地65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3000人。校区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到功能分区、内部设施,完全按照高于国家级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建有机械加工、数控车铣、钳工焊工、汽车维修共8000平方米的4个实训车间;有7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其中包括电工电子类、财经商贸类、涉农类、现代服务类等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在造型别致的三号教学楼上,有41个琴房、2个舞蹈排练厅、2个音乐教室、3个书画教室、2个美术展厅、3个手工教室、1个玩教具制作中心,满足了学前教育和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技能训练需要。

除此之外,该校还投资1000万元建立数字化校园,建成200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信息化系统支撑平台,为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办一所好的职业技术学校需要硬件做支撑,更需要软件为底蕴。”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校长朱彭周表示,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精神文化等都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项影响因素中,“硬化”教师队伍是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的支点。围绕“硬化”教师队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从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入手,全面提升教职工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通过国培、省培等,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形成了一支团结实干的高素质教工队伍。目前。学校拥有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2人,涌现出“燕赵金牌技师”白领仪、省级名师李书标、“农民信得过的技术员” 李玉珍,以及被农民誉为“科技财神”的封福锷、靳章群等一大批名师,几十名老师在全国、省、市各级竞赛中获奖。

管理是学校生存的基础。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内进入全国优秀中职学校行列,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不懈抓学校管理。按照“向管理要工作效率的提速、向管理要经济效益的提高、向管理要整体形象的提升”的理念,实现了管理范围应有尽有全覆盖、管理态度尽心尽力求完美、管理标准深化细化常态化,使学校在办学环境不利、竞争激烈、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做到了教工有信心、有劲头,校园有生气、有活力,运行有秩序、有保障,发展有目标、有后劲,营造出团结一心、力争一流的教育教学氛围,为学校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做人的素养和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开设《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礼貌礼节》等课程,强化德育教育,开展全员育人,丰富第二课堂,创立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培养模式,从饮食起居各个环节及行为举止的每个细节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打造健全的人格,铸就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采访中,记者随意走进一间学生宿舍,只见墙上有序地张贴着一些经典警句,配上学生自己绘制的漂亮图案,既清新美观又催人向上;床上,被子都被叠成了“方块”;地上,则整齐地摆放着洗漱用具、皮箱、鞋等用品。“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有用的技术,更是严谨的生活态度,这让我始终都有一种向上的劲头。”在2013年“河北省‘三向杯’加工制造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数控系学生刘希庭深有感触地说。

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需求,不断丰富办学层次,3+2大专班、成教全日制大专班、普通中专班、中级技工班、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对口升学班、函授大专班等应有尽有,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

美丽的校园景观、先进的硬件设施、优良的软件环境、多样的办学层次,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创造了条件,很多学生在省、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被用人单位“抢先预定”,在工作岗位上创出骄人业绩,或是升入更高学府深造。实实在在的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眼球,在生源锐减和“普高热”持续升温的形势下,该校常规学历招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校生达到11000余人,成为衡水市的又一张教育名片。

发挥资源优势 为国家和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杨志勋是深州市辰时镇有名的养猪能手。几年间,他不仅自家养殖规模越做越大,还带动帮助全村30多个养殖户加快致富。有这样的成绩,杨志勋表示得益于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

原来,在养猪的最初5个月,由于不懂技术,杨志勋养的生猪病死近一半,亏损十分严重。苦闷之余,他报名参加了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在当地举办的送教下乡养殖专业班。通过认真学习及多次请老师到现场指导技术,他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养猪模式,成为当地名符其实的“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使自己和村内养殖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开展“送教下乡”、主动服务“三农”,是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的三大办学重点之一。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整合之初,校领导班子通过充分论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确立了“多元办学、特色立校、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除了办好常规学历教育外,还努力做好送教下乡、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社会”的大职教。

为此,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农林牧专业优势,按照“办学条件规范、专业设置规范、教学管理规范、日常管理规范”的原则,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服务“三农”活动。首先,着力提高硬件设施,投入600多万元,配备了15辆送教下乡专用车、50套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套教学点必要设施。其次,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在全市县乡镇及农村专业化合作社建立了78个教学点,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现代农艺、农机具维修、农村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等多个专业,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学到致富的一技之长。几年来,该校为农村培训新型农民1.2万余人次,推广先进技术12项,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近300个,帮助农民增收2亿多元,被农民称为“科技致富的光明使者”。

为拓宽职业教育覆盖面,不断提高在岗人员职业素养,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在教学中做到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充分利用设备和师资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并重,全面开展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目前,该校已被确定为退役士兵、阳光工程、农村党支部书记等20多个项目的培训基地,为万余人开展了退伍士兵、阳光工程等培训,专业涉及数控、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机加工、计算机等;为企业电工、焊工及起重机、司炉、压力容器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完成培训、取证等工作,全面提高了职工综合素质;新设了“标准化考场考试中心”,承担并完成了7万余人的各类社会考试任务,为塑造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学校还面向农村,开展了畜禽疾病防治、农机具维修等技术服务,数控、机械专业的教师一直兼任合作企业的技术指导,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学历教育成果丰硕,送教下乡富了农民,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让更多人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技能。三载风雨历程,三年春华秋实,衡水科工人凝聚智慧、挥洒汗水,创造了骄人的成果,在衡水职业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我们将在前三年整合打基础的前提下,以建设学习型、管理型、节约型、法制型、卫生型‘五型’校园为目标,砥砺奋进,铸造新辉煌。”谈及今年的目标任务,朱彭周信心满怀。

荣耀更加鼓舞斗志,成绩不断激励前行。有目标,有行动,有毅力,我们相信,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一定会再次乘风破浪、斩获佳绩!

 

 

    本报讯 日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拍摄制作的微电影《当国旗升起》入围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在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单元荣获“组委会特别奖”。

《当国旗升起》讲述了大学生金萌在支教过程中,帮助身患脑瘤的侗族少女紫雀圆梦的故事,这是此次电影节上国内外获奖作品中唯一的大专院校的获奖作品。此外,该院大学生拍摄、制作的《莲心》、《瑶寨村官》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在教育部主办的“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第二届颁奖典礼上,从全国600多所高校、23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微电影创作大赛最美奖(即最佳影片奖)。 

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河南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始建于1955年,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高校。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3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中原工学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研究水平、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被聘任为该校省级、校级特聘教授,促进了相关学科高水平发展。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150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6人,博士学位教师26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6人。

        实施质量工程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中原工学院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河南省精品课程14门。2013年,在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三年,中原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获奖224项,其中一等奖51项,二等奖87项,充分反映出实施质量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实施科研强校战略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坚持高水平科研强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档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研究机构,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2011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185项。2012年,由中原工学院与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联合申报的“触媒法合成高品级金刚石关键设备与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中原工学院任家智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节能精梳机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科研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积极推进高校园区建设,大力推动协同创新。2010年,学校与郑州高新区联合组建的河南省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正式获批。目前,首批项目厂房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利用纺织服装学科优势,联合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新乡白鹭集团、山东如意集团、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4个单位,获批建设以中原工学院为牵头单位、崔世忠院长为负责人的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河南省政府首批建设的13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目前该中心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坚持开放办学

        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等优质资源并加以固化,促进了自身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时驰有限公司、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9个本、专科合作办学教育项目。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凭借优异成绩可以被推荐到国外合作办学高校深造学习,拥有国内外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俄联邦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中原彼得堡航空大学”办学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是河南省首批8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实施“启航工程”

        打造优良学风

        学风建设是学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所大学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的具体反映。中原工学院重视学风建设,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新生中开展“做优秀学生、树优良学风、创先进集体‘启航工程活动’”,促进了学风的明显提升。近三年,共有1853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68个班集体获得“河南省先进班集体”、194名同学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厉行两个“千方百计”

        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服务为根本,千方百计提升毕业生就业素质和认知观念,千方百计谋求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主管就业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就业工作。先后与香港真维斯、许继集团等200多个企业公司签订了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协议,通过订单式培养,向各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谋求出路。每年都有大批校友回母校招聘人才。学校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专业网站的合作,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多种就业措施促使中原工学院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职院的学生紧俏到了什么程度?一场招聘会就可见一斑。昨天上午,2014年毕业生就业暨顶岗实习校园招聘会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举行。180家企业的近4000个岗位虚位以待,进场3000多名职院学生一上午签约近半,剩余未签约的学生,多半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和更好的岗位。

  昨天一大早,宁波象山港国际大酒店的招聘人员,开了两个小时的车才赶到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招聘场所。这是酒店第一次到绍兴招职院学生,他们看好这里的生源。

  招聘主管告诉记者,现在酒店行业整体竞争非常激烈,人员流动非常大,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关键岗位人才,厨师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好的厨师,能给酒店带来好的口碑,是吸引客源和打造名声的一个重要方面。职院开设的专门的烹饪与营养课,他们的毕业生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只要稍微锻炼一下,他们就能胜任重要工作。”

  相比酒店对烹饪专业学生需求的迫切,很多毕业生却并不着急,他们倾向于在几十家餐饮酒店中仔细物色自己的东家。今年就要从烹饪专业毕业的小张说,虽然烹饪就业并不是个难事,但是第一份工作毕竟很重要,起点高,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除了烹饪专业,其他专业的职院毕业生和实习生,也都很抢手。

  昨天上午11点,绍兴康汇斯巴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手上,已经收上来10多份简历,这些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他们的备选对象。“现在绍兴的车市比较繁荣,老百姓购车需求很大,但很多4S店的配套服务跟不上,其实也是因为这方面的人才缺乏。只要是适合的人才,我们的薪资肯定不是问题。”

  今年即将毕业的小吴专业就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他一口气投了10多汽车销售企业,七八家企业都给了他回应,他决定从中“择优录取”。

  据了解,昨天由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和市就业局联合举办的这场招聘会,针对性比较强。3000多名进场学生中,有1500多人是大二学生,再过一年才会毕业,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提前“订购”了。不少用人单位表示,这些学生现在去是实习,只要实习得好,等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正式签劳动合同了。

  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职院学生之所以如此抢手,主要是专业的设置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匹配度很高,而且实际能力和技能水平,也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