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支撑。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并要求各地应于2022年底前展开本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相关工作。


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职业教育教师而言,既是一件强队伍、鼓士气的好事,也是一件时间紧、要求高的大事。相关各方要尽快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文件,统一思想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把好事办到实处,给大事开个好头。


思想上要做到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和广大教师要提高站位,立足长远,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对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师型”教师具有产业和教育的双重资质,具备联结产教两端的跨界能力,最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性融合”的鲜明类型特征。这支队伍建设好了,职教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与普教、产业、科技相融发展才能得以实施,类型定位才能更加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适应性和吸引力才能显著增强。《通知》把职业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和其他职业教育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都纳入认定范围,并确立了中职和高职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这对于进一步规范资格标准、扩大队伍基础、引导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上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双师型”教师首先必须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必须是能够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践行者;必须是能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必须是能够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坚持把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作为底线要求。《通知》指出“各地各校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可结合实际明确破格条件”。也就是说,不管是中等职业学校还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申报各层级“双师型”教师,都要满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中规定的五条标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认定工作实施主体可以在国家基本标准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更高更细的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


实施中要做到“三个注意”。认定工作表面上看是一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实则事关职教事业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牵动多方切身利益。落实得好,会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落实不好,则可能成为阻滞和消解因素。因此,在认定标准和实施办法研制中,要注意破除“五唯”倾向,不要把论文、称号、证书简单量化,要强调代表性成果和专精深程度,把师德师风、工匠精神和人才培养贡献度作为主要依据。在宣传动员过程中,要注意突出“以认定促建设”导向,认真组织相关文件精神和国家基本标准要义学习活动,讲清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带动教师增强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努力走出专业发展的舒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要加强设计谋划,加大各类投入,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增加政策、资源和学习与实践机会的精准供给。广大教师要对照标准反思自身不足、确定努力方向,不断追求更高层级的专业认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鼓励积极性与避免消极导向相结合,既要通过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主动走上“双师型”发展道路,又要避免形成盲目追求高比例和跟风考证热的不良导向。


认证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让学校、教师感受到由此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让职业教育收获学生、家长和企业更高的认可度和满意感。


来源:中国教育报

鉴于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决定将原定于2022年11月5日至6日举行的全国成人高考延期,具体考试时间按照教育部统一安排另行公布,本次考试报名继续有效。请考生密切关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相关考试信息,也可咨询报考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


特此公告。

附件

微信图片_20221103101116


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强化“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战略地位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括性的理念和行动。高质量是发展的新质态、新内涵、新举措,也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主旋律、主赛道、主命题。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合乎教育规律,合乎新发展理念,合乎民意,合乎竞争性和可持续性。


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以高质量为内核的教育发展观的具体反映


教育发展观体现的是人们对教育发展总体性、一般性的理解和追求。随着教育自身发展及其内部矛盾的变化,教育发展观也在发生转变。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加,要求职业教育摒弃以规模数量扩张为发展目标、以粗放式和短期化为发展方式的教育发展观,树立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教育发展观。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一是以高质量为理念的办学方针,二是以高质量为目标的培养体系,三是以高质量为准绳的改革标准。


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系统内外循环的重要支撑


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性的支撑要素。根据潘懋元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职业本科教育既受到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的影响,又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制约,并为其发展而服务。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重在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这既是对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支撑引领,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系统的内外循环。换言之,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既需要促进职业教育系统内循环,引领中职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发展,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内生活力与发展动力;又需要加强职业教育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多循环,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


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积极响应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需求的战略举措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制造业稳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壮大,服务业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迸发增长活力,数字经济规模呈高位增长态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引发的高层次需求集中表现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等关键领域。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正当其时。一是积极响应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瞄准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二是积极响应新技术迭代升级与应用的需求,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的迭代升级,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抢抓技术竞争优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任何形式的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从根本上说,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对于职业本科教育而言,就是要立足教育性,发挥好人的主体性价值。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其价值旨归。一方面,要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路径;另一方面,要牢固把握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劳动力市场质量,拓展和释放人才质量红利。


(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25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表述鲜明具体,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等,这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也有力提振了人们对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的信心。


近日,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涵盖了与新版专业目录配套的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全部专业简介,覆盖新版专业目录全部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该版简介的发布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顶层制度设计基本形成。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这些制度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法律保障。


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方案与顶层设计相衔接,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落细。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专业目录是职业院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对产业发展来说,是衡量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观测点。可以说,新版目录深度对接了新发展阶段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对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进行了系统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此次颁布的新版简介,对实施好专业目录、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方面,新版简介的发布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简介是介绍专业基本信息与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标准文本,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中职、高职专科专业简介是分别根据2010年修订的中职专业目录、2015年修订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编制的,已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版目录通过新增、更名、合并、撤销等方式对专业作出调整,总体调整幅度超过60%。作为专业目录更新的工作延伸,迫切需要新版专业简介的细化配套。新版简介为新版目录中的全部专业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包括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专业能力要求等9项内容,对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简介框架进行统一规范,为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另一方面,新版简介的发布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必须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技术前沿相契合。因此,在“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新业态、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提升等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与专业支持。此次新版简介特别注重适应性与前瞻性,紧密对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尤其是一些新增专业紧跟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助力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新版简介的讨论研制,也是凝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共识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广泛凝聚了各方力量,形成推动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合力,为新版目录和简介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相关配套政策更加完善、逐渐清晰、不断健全,今后关键还是要在更好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职业院校要发挥好新版简介在相关专业建设和转型升级中的指导作用,深化专业简介内涵,全面制修订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落实实习实训,更好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改革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在新版简介实践过程中,要倾心听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各界的反馈意见,动态调适相关政策内容,不断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社会分工决定职业分类,职业分类影响人才类型,就社会所需人才类型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然而,以往社会主流观念中并没有将技术技能人才纳入独立的人才范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评价对象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性,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多参照普通教育评价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标准化”“一刀切”问题,导致职业教育评价与普通教育评价存在同质化或趋同化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技术技能人才在评价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基于此,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应是“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真正认识到“高级技工、技师也是人才”,认可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并在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中用制度形式予以保障,以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人才成长、企业选人用人,同时也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


一、职业教育评价应破学历至上,立能力本位


“学历越高越吃香”,这是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因此,一直以来,不少地方施行的人才标准是将学历列为划分人才的关键指标,倘若学历不够,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在人才评价和选择中陷入了“只认文凭,不认个体在某一岗位资质”的极端,有些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招工中只承认985、211、“双一流”院校学历,学历成了找工作的敲门砖、成了报考公务员的必然要求、成了个人职业晋升的重要条件。在长期以学历为导向的社会中,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考不上高中去读中职,考不上本科去读大专”的想法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很难吸引到前来就读的适龄学生,“上大学才有出路”成为年轻学生的追求。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给出一个数据,“我们调查发现,30.2%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职业学校”。确实,文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但是,个体的文凭与其学识、能力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尤其是在当前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不仅仅需要公务员和科研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应逐步扭转严重偏移的人才观念,破除“学历至上”的错误认识和价值导向,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评价标准,树立“全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营造“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职业教育评价应破知识导向,立技能导向


儒家有言“君子不器”,“器”与“道”相对,儒家的“君子不器”更多地是在强调“道”,认为作为一个“有德者”,不应过多地追求有形的“器”,而应致力于追求无形的“道”。受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我国社会大众的普遍观念是重“知识”轻“技能”,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因此,学职业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事情,技术技能人才也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如今,社会观念已发生巨大转变,“抱着‘天之骄子’光环,不如拥有一技之长”,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再是盲目看重应聘者所拥有的理论知识、能说会道的本领、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而是更在乎应聘者的“就业能力”,即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由此也促使学校在培养人时更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更何况,就社会人才结构体系来看,实用型人才始终占绝大部分,而研究型人才的占比相对较小,当然,将大部分学生向研究型人才培养也是不现实的,不仅妨碍了社会上实用型人才的供给,还会给学生带来许多痛苦,因为研究型人才可能并不匹配这些学生的兴趣和期望。因此,为扭转“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应破除单一的知识导向评价,建立健全技能导向评价,使技能导向评价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指导技术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提升技能人力资本质量。


三、职业教育评价应以绩效评分和价值贡献为基本评价取向


在传统教育评价中,往往采用择优排序、等级鉴定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以结果为导向,注重静态“结果”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教育评价的片面化。为避免此种片面化倾向,教育评价应转向注重“效果”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即将“经验获得”和“绩效产出”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增量情况”和“价值贡献”。对标到职业教育中,相较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成果的产出”。


基于此,在进行职业教育相关评价时,一是要注重对职业教育资源的评价,包括对职业教育软、硬件设施的资源评价、对职业教育相关利益者的资源评价以及对职业教育信息的资源评价,同时注重对从目标设定、资源使用、过程安排到效果显示的职业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动态评价;


二是要注重以职业教育教与学的绩效和结果、对社会的贡献度为重要衡量指标,注重对职业教育全过程的考察,尽可能获取过程资料,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节选自《教育发展研究》

2022年Z1期)

2022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2022年11月1日至3日开始网上报名,拟认定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须在11月5日前完成资格审核。


根据《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津招委高发〔2021〕14号)和《市高招办关于做好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认定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津招办高发〔2021〕18号)要求,具有我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考生,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且各科成绩合格,方可报名参加我市普通高考。考生应根据其初中毕业年限,按照不少于相对应的普通高中在校生报考合格性考试的年限要求报名参加考试。拟认定高中阶段同等学力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履行报名程序,并按照各区报名公告中指定的方式确认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


为帮助考生顺利完成考试报名,市高招办现对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1: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

答:考生须具有我市常住户籍,持有初中毕业证书且初中毕业一年及以上,即考生须于2021年及以前取得初中毕业证书。


具有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证书或学籍的考生,不得申请以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身份报名参加考试。


问题2:网上报名的时间、方式和程序是什么?

答:符合报名条件的首次报名的考生,须在11月1日至3日期间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入“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认定考试管理平台”,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照片,选择报考科目。报名成功后,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户籍所在区考试机构发布在报名系统公告中指定的方式,上传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和初中毕业证书原件照片,接受报名资格审查。考生须认真核对本人报名信息,无误后在报名信息确认表上签字。逾期或未通过资格审查以及未确认报考信息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已取得考籍的考生。须在11月1日至3日期间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入“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认定考试管理平台”,选择并核对报考科目信息,无误后在报名信息确认表上签字。逾期或未确认报考信息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问题3:如何确定报考选科的要求?

答:2021年及以前取得初中毕业证书的考生,在思想政治、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未考或未合格科目参加考试。


问题4: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期间,认真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确保姓名、身份证号、考生类型、初中毕业年份等关键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问题5: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及科目设置是什么?

答:

天津:2022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11月1日开始,拟认定高中阶段同等学力的考生注意了


问题6:如何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

答:已取得考籍并参加过考试的申请认定高中阶段同等学力的考生。登录“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认定考试管理平台”,点击页面上方的“查看成绩”选项,即可查询本人的成绩信息。

具体的考试安排和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市高招办在“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招考资讯网”发布的信息,以及各考区、各报名单位发布的提醒消息,及时了解相关要求。


附件1: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津招委高发〔2021〕14号)

附件2:市高招办关于做好高中阶段同等学力认定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津招办高发〔2021〕18号


来源: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现就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认定范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主要适用于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以及其他依法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参照实施。


二、严格标准要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衡量“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第一标准,强化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的考察,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影响期内不得参加“双师型”教师认定,已认定的应予以撤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要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考察,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要熟悉行业企业情况,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


三、加强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认定工作应按照个人申报、组织认定、结果复查的程序具体实施。组织认定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程序指定具备认定条件的学校、第三方机构或专家组织等具体实施。实施主体要明确负责部门,组建由教育部门、行业企业、院校专家等共同组成的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严格按照标准条件,规范程序,保证质量。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双师型”教师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统一。


四、强化监督评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认定工作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要建立健全公示公开、第三方评估、抽查复查、责任追究、过程追溯等制度,发挥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畅通投诉反馈渠道,确保过程透明规范、结果公平公正。教育部将对各地“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进行抽查。


五、促进持续发展。要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师不同能力条件分级认定,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要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取得行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聘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要结合学制和专业特点,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进行不超过5年一周期的复核,突出聘期内岗位业绩考察,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持续更新。


六、注重作用发挥。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企业实践、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带头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典型案例,示范教师培训、顶岗实践、研修访学等成长路径方法。在“双高”建设计划、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院校办学能力达标、专业设置审批和布局结构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教师创新团队、名师(名匠)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中,应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重要指标。


国家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见附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以及不同教育层次、专业大类等,参照制定修订本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办法,明确支持举措,实行分类评价,并适时调整完善。认定工作实施主体应根据认定对象具体情况,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各地各校制定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可结合实际明确破格条件。


各地应于2022年底前展开本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相关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2月20日前将认定工作进展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遇有重要问题及时报告。联系人及电话:王少愚、孙晓虎,010-66097080、66097715,邮箱:fzc@moe.edu.cn,传真:010-66020522。


附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

2022年10月25日

北京市2023年高考报名工作于11月1日8时启动。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要在11月4日17时前完成网上提交报名申请工作。


2023年高考报名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考生完成上述三个阶段且通过报名资格现场确认后方可参加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11月1日至4日是高考报名的第一阶段,即网上提交报名申请阶段。11月1日8时至4日17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时间为10月12日8时至13日17时),考生要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提交包括姓名、证件号码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同时需选择报名单位。考生后续报名资格确认、体检等相关事宜均由报名单位组织实施。本市学籍应届考生报名单位原则上为学籍所在学校,往届考生和京外就读应届考生报名单位为户籍所在区高招办或户籍所在街道(具体由各区高招办确定)。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网上提交报名申请时须自行设定登录密码,此密码将作为网上填报个人信息、网上填报志愿的登录密码,考生须牢记密码并严禁向他人泄露,因考生个人原因导致密码泄露后果自负。


11月8日8时至11日17时,是高考报名第二阶段,考生要完成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这两项工作。第三阶段为报名资格现场确认。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报名信息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及录取后学籍注册。考生须确保本人高考报名信息准确无误。按规定,高考报名信息在报名资格确认后不得更改。


来源:北京考试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当前,对于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来说,如何乘势而上、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探索发展新路径。


发展职教本科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力度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发展阶段,职教本科应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发展新路径,把职业教育建设成为一种对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


发展职教本科是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性的必由之路。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基本发展策略。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坚实条件。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技术深度应用,对技术岗位群的创新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为此,发展职教本科,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力求在服务面向上突出“全”,在专业设置上突出“新”,才能更好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性。


发展职教本科是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当前,我国发展职教本科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例如,“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中职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专科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职业本科发展稳步发展。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高。


发展职教本科是顺应国际教育潮流的必要之举。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展技术本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当前,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还要博采众长、融通中外、借鉴吸收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成为我国招收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和境外办学的主要集聚地。目前,400余所高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1.7万人。此外,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为各国学员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


探索职教本科发展新路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积极探索职教本科发展新路径,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作出应有贡献。


以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办学动力。当前,职教本科应加快对办学内涵的探索。相比较于职业教育专科,职教本科在理论、技能和素养方面层次更高,要走出一条职业性、应用性、地方性的发展之路。对于职教本科来说,其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各行业的现实需求,主要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在具体办学实践中,专业设置上应注重需求导向和职教特色,教学过程上注重知识的专用性和应用性,培养方向上面向职业岗位和行业需求。为此,应加快在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出成果,为发展职教本科提供鲜活的实证经验和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与路径。同时,试点学校可以成立发展联盟,共同探讨职教本科发展的各类热点和难点问题。


以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办学结构。一是积极引导,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政府应通盘考虑区域布局,通过政策引导,确保各职教本科院校建立起具有地域或产业特色的职教本科群体。同时,支持一批高水平职教本科率先发展,打造出“龙头”品牌,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引领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类型教育特点,优化衔接机制,形成中、高、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效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三是找准专业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及专业设置指导建议等信息,动态落实评价监测,建立良好有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和专业结构持续完善。四是坚持整体推进。职教本科应坚持系统思维、全局意识和全域视野,找准发展节奏,推进职教本科高质量发展。


以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育人生态。一是职教本科应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与“绿色”有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及时增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比如,增设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等方面的专业。二是进行产业整合,设置与绿色有关的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专业。三是加强师生生态文明教育,构建节能减排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师生确立绿色发展理念,使师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者和自觉践行者。四是认真思考职教本科可持续发展问题。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决策和执行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强化执行效率,营造良好的治理生态。


以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办学品质。一是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教协同育人。职教本科应主动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人才体系和发展体系等方面加强与产业链对接,将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标准,积极参与开发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本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重点在举办混合所有制学院、产业学院,推进现代学徒制等方面深化校企融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成一批有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品牌、示范性平台。二是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加快推进国外课程模式的本土化改造和应用,提升职教本科国际化办学水平,研究借鉴国内外职教本科的办学经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以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价值取向。职教本科应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师生员工的个人发展平台、事业发展空间、工资福利待遇等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职教本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适应本科层次新的学情、生源变化,教育教学方法也要改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培、省培项目,选派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校或职业教育机构访学进修,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骨干企业挂职锻炼,支持专业教师攻读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博士。二是在职称评定上,探索开展职教本科差异化教师评价机制。三是贯彻好落实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积极营造职教本科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让职业教育从“别人家孩子的教育”变成“自己家孩子的选择”。(作者:吴光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网

2022年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至6日举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须考生(不含免试生)填报相关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一、填报时间 

10月25日9时至26日21时

 

二、填报网址

http://ckxx.hebeea.edu.cn:9090/ckxxtb


三、填报要求

信息采集项中,“考生当前所在地”是指考生本人当前实际所在省、市、区/县;“当前所在地是否为中、高风险地区”是指考生当前所在地当前是否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个人防疫状态”是指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考生本人目前状态(正常、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封控、管控);“应急联系人电话”是指紧急情况下可以联系到考生本人或其他联系人的电话,应保持24小时畅通。


填报期间,考生可多次进入系统更新相关信息,系统以最后一次保存完成的信息为准。请考生务必真实、准确填报本人健康信息,因虚假填报造成疫情传播的,有关部门将追究相关责任。

 

请考生随时关注考区及考试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尚在省外的考生,要遵守防疫出行政策,按最新要求提早安排行程返回考试所在地,以免影响考试。


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职业教育专业简介》(下称《简介》)是介绍专业基本信息与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标准文本,是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覆盖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49个专业,专业总体调整幅度超过60%,迫切需要根据新版专业目录,通过专业简介的形式对专业内涵进行全面、系统、权威的阐释。日前发布的新版《简介》,一个显著变化是,将原“就业面向”调整为“职业面向”,更加明确每个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旨在让内行说得清、外行看得懂,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吸引力、辨识度、认可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从“能就业”“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


一是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最广泛,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联结产业与就业,因产业而兴,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赋能;因就业而生,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就业导向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劳动者知识技能乃至意愿与产业发展需要的匹配度是充分就业的重要因素。新版《简介》将原“就业面向”调整为“职业面向”,侧重于对实践技能及职业中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体现。就业为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提高人力资源运营效率,是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稳定和扩大就业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是对一类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一种职业一般包括行业和职能两个维度,是具体而实际的。2022年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净增了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为新职业群体搭建起更加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为职业教育调整专业提供了依据,为学习者选择专业提供了参考。当前,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达90%以上,但存在就业后流动性大、职业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业与就业信息不够精准、对称而造成的。新的职业教育发展顶层设计,要求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深度对接职业岗位场景,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助于增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用一致率。


二是有利于彰显职业教育的辨识度。新版《简介》立足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吸引力,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对中等职业教育358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744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专业逐一进行了简介。从内容上看,新版《简介》将原“职业能力要求”和“主要职业能力”调整为“主要专业能力要求”,按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求,突出强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的主要专业能力要求;将原“专业教学主要内容”和“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调整为“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具体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习实训环节,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整,对各学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更强,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留出了合理空间;将原“职业资格证书举例”调整为“职业类证书举例”,按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进行列举,更加符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体现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区别与关联,彰显了与普通教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别与关联,更新了课程体系,拓展了能力要求,增列了实习场景、接续专业、职业类证书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适配产业升级的响应速度,为学校制订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遵循、为学生报考职业院校及继续深造提供指导、为校企合作提供依据、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提供参考。


三是做好后续工作。在教育部统筹下,来自4600余家单位的11600余名行业企业、院校、行会学会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与其中,共同研制新版《简介》和专业教学标准,将中职、专科、本科专业简介框架统一调整为9项内容: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职业类证书举例、接续专业举例。其中,与原中职专业简介相比,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职业类证书举例5项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与原高职专科专业简介相比,职业面向、主要专业能力要求、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职业类证书举例4项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着力体现全局性,呈现人才培养概貌;聚焦适应性,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注重前瞻性,提升未来职业能力;发挥整体性,促进贯通融通培养;保持简明性,展示职业教育良好形象。


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下一步,国家将组织力量依据专业目录和简介,修订完善专业教学、岗位实习、实训教学条件等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并根据修订后的《职业分类大典》等,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开展专题培训,宣传贯彻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学习研究专业简介,结合实际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定位,更新课程体系,加强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教育,组织好实习实训,通过课程教材建设、教师研修、集体备课、展示典型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案等方式,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来源:光明日报

面向新征程,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教育系统和企业界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对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与会代表广泛热议。


优化定位,推动职教人才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让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信心倍增。


为职业与普通教育平等地位“撑腰”。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既有支撑受教育者终身可持续发展,更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应当是技能型社会,要切实使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价值观。”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并接受职业教育有美好的发展前景,玛日耶姆古丽·吾布力喀斯木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充分展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和受教育者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以优质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课程和师资来赢得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另外,还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相信,产业工人大有可为,技能报国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一身蓝色工装,说话干净利落,来自广西汽车集团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是一名从普通钳工成长起来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志明表示,自己当年也曾为中考失利进入职业高中而感到失落。然而,自己的成长经历证明,技能成才这条路行得通。


有调查数据表明,10年来,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这充分证明,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助力学生成人成才,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赛芬表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赛芬认为,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要培育一批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一要强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多元化教学研究;二要实现生源的优质培选、强化导向性合理分流;三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布局和学科专业特色分类。


协同创新,满足多层次教育需求

在我国的学习型社会框架中,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在朝着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阔步前进的过程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十分重要。


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统筹协同创新关键要做好“两融合、双拓展”,即加快构建以职业院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融合”,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葛道凯指出,在“两融合、双拓展”格局下,一方面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通机制,形成职普之间互利合作、协调共生、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鼓励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以及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要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鼓励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办学,继续深化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各有侧重和作用,共同构建起全民教育体系。”张赛芬认为,协同创新既需要高等教育的科研创新,通过技能实践推动成果落地与转化,同时更需要产业工人与时俱进地接受继续教育,实现能力迭代和技能提升。


融合发展,构建供给丰富的“教育立交桥”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开放性和融合性。没有哪一种教育能像职业教育这样把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紧紧联结在一起。

“要让各具特点、各有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芦咏莉对职业教育满怀期待。


她认为,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不同类型教育的体系构建完成时,紧跟其后的应是配套的评价体系。要科学选拔、科学培养和科学使用多样化人才,同时打通不同类别教育体系之间的连接,最终构建供给丰富、通道合理、关卡科学的“教育立交桥”。


职业教育发展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产教融合就是其中之一。


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指出,当前“校热企冷”问题依然存在,校企合作“肠梗阻”机制依然不活,国家“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难落地、落实现象依然存在。


夏智伦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成株洲职教科技园、长沙职教基地等多个职教城,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职业院校212所,持续推进专业动态调整。


为更好地突破产教融合障碍,夏智伦建议,要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在专业设置、基地共建、院系共管等层面,鼓励以龙头企业主导,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探索办学模式改革。


产教融合,一端是职业院校,一端是产业企业。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责无旁贷。徐工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依托徐工技师学院优质资源,为实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徐工集团全面聚焦高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健全“准工匠”定制培养、“名工匠”项目制培训和“金工匠”研修制进阶式培养体系,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金工匠”产业工人队伍。


来源:中国教育报

“紧扣一条主线,贯通两大路径,植根地方产业”,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依托劳动教育和“三教”改革,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推动“五育并举”和“岗课赛证”的深度融合,精准服务重庆产业发展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当地急需、厚德匠心、技艺高超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条主线打造地方特色育人样本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职院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依托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充分挖掘重庆本土思政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育人样本。


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功能,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立“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依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服务各专业人才培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专业课程中由新经济催生的职业伦理和道德等新内容又反向滋补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是开设极具地方特色的思政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汇”等特色思政选修课程,从“学校课程育人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建立课程教学目标链,创设配套课程教学内容链,并构建起“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的课程评价链。通过精选35个最能体现育人元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故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故事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选取“个税改革”“篮球场之争”等热点问题,按照“领取问题→学习要点→解决问题→思考与练习”的路径开展教学,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现实问题,并在不断践行中形成以其为内核要素的人格品质。


三是深入挖掘重庆本土红岩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比如校企合作共建红岩文化室,建成一批虚实结合的思政教育资源,成立“红岩导师+授课教师”的教师团队,组建学生红岩宣讲团,开展融入红岩精神的“爱国主义大讲堂”主题教学活动等,用一个个身边的故事,增添思政教育的温度、智慧和情怀,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初步形成学校立德树人的红岩品牌。


两大路径涵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不仅局限于技术技能的培养,还关乎学生素质素养和全面持续发展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学生应该追求的目标。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和“三教”改革两大路径,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首先,坚持“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一体化设计,出台《学生“匠星成长”实践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依托柑橘基地、苗圃基地等场地开设劳动课程;以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等为平台,在职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中融入劳动教育;结合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性强的特点,发挥学校物联网技术优势,开展智慧农业、智慧家电等“技能服务社会”系列志愿活动;构建起“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通识+专业”的劳动教育体系。同时,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和领悟,体验劳动中的生活之美,巩固职业技能,增强劳动体魄,养成匠人职业精神,为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尊重劳动、珍惜成果、懂得生活、崇尚生命”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自2019年至今,已有140万余人次参与劳动教育相关活动,8万余人选修美育课程。


其次,深入企业开展岗位能力分析,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习场域,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模块化、能力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校企共同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将行业企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全面推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专业特点,以技能操作、产品研发等方式改革学业考核,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世界、国家、市级、校级四个层次、九个类别的竞赛体系和引导机制,并依托校级技能竞赛开展学生职业技能抽查,引导师生参加高水平技能竞赛,着力培养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抓手,以证书能力单元重组教学内容,以“书证融通”深化专业课程建设、实施和评价全过程与岗位标准相融通;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岗、课、赛、证成果的互融互通,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近三年,形成企业调研报告100余份,开展覆盖87%专业的学生技能抽查,3919名学生参与了33项证书的“1+X”证书制度试点,累计完成近3万人次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转化和互认。


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学校深入剖析重庆市产业结构,按照“瞄准两群定位,聚焦新兴服务业,面向先导性产业”的原则,以服务当地产业集群定位为“一体”,以服务该市探索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为“两翼”,构建起“一体两翼”的高水平专业群链。


一是以面向汽车产业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核心,精准服务重庆市全球重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国内重要汽车产业集群,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新型智能终端等重庆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是聚焦新兴服务业,打造影视动画专业群、智慧文旅专业群、智慧供应链专业群、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群,助力重庆市探索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同时,打造会计与金融专业群,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和管理水平。


三是“一体两翼”高水平专业群链协作推进重庆市新兴技术创新和融合渗透,支撑科技创新突破及转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为重庆市面向未来的先导性产业提供基础服务。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一、报考条件

普通体育类专业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符合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考生均可按普通体育类报名。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指省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一般要求男生身高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任何一眼裸视不低于4.70。高考报名办法按照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文件执行。


二、招生计划

普通体育类专业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分别编制招生计划,最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3年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三、考试

凡按普通体育类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均须参加河北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和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一)专业考试

1.考试时间:2023年3-4月份,具体考试安排另行通知。


2.考试内容: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跑四项。


3.考试成绩:每项100分,满分400分。录取时,专业成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4.测试顺序:采取循环递进方式安排各市考生测试顺序。具体办法为:每2市为一组,按往年测试顺序将14个市分为7个组,逐年按组循环递进。2023年测试顺序依次为:



5.报到要求:考生须按考前公告要求按时完成网上缴费和网上报到手续,逾期未缴费或未报到的考生视为放弃专业测试资格,不安排补缴费或补报到。不接受未办理高考报名手续或没有居民身份证的考生参加考试。


6.身体条件建议: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充分评估自己身体状况,根据自己身体条件情况参加专业考试。不建议有心脏疾病等隐患的考生参加考试。考生赴考前,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心电图及脑电图等相关项目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赴考,以防考试时发生意外,危及身体健康。为防止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建议考生在参加考试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交通)。对在考试期间因自身原因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责任由考生自负。


7.签订承诺书: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参加河北省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的考生,须签订《同意接受兴奋剂检查和不使用兴奋剂的承诺书》,拒不签订承诺书或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


8.申诉办法:考生每完成一个项目,现场公布该项目成绩,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如对成绩或判罚存有异议,考生须当场提出书面申诉,过期不再受理申诉。


9.相关规定:一是测试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极端天气等)中断测试,考点将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测试时间并公告。调整后的时间一般为正常测试全部结束后的第二天,具体时间见考点招生网,调整测试时间的考生不再缴费。二是凡因犯规、缺考等原因造成测试项目无成绩者不得再次测试该项目。三是测试开始后因自身原因无法继续测试的考生不允许再次测试该项目。四是凡已取得成绩(含单项)的考生,不允许再测试。五是测试时间一经确定,原则上不予调整。因与其他测试时间冲突或身体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时测试的考生,需本人提前向考点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经考点同意后,通过调整测试时间方式解决。


(二)文化考试

报考普通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原始成绩计入,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物理、地理、历史、化学、生物6门,考生应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相应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方可报考该专业(类)。


四、批次和志愿设置

普通体育类招生分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两个批次。一是本科提前批B段。包括使用河北省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体育类本科专业。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二是专科提前批。包括使用河北省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体育类专科专业。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五、录取

使用河北省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体育类专业,在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原则,将控制线上未录取的有志愿考生,结合高校各专业(类)要求,依据高校各专业(类)调档比例,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遵循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3+(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7,结果四舍五入保留3位小数。当遇到多名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两门成绩之和、语文数学两门中的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高校决定。


六、违规处理

河北省统一组织的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对在考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及工作人员,省教育考试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对在考试中组织作弊、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理。


七、其他

(一)考生在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有关要求,遵守考点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参加普通体育类专业考试的考生交通食宿自理。


(三)本简章由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解释。如教育部和我省有新的规定,以新的文件和精神为准。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和我省年度招生文件执行。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10月

一、报考条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符合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按艺术报名,报名办法按照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文件执行。未按“艺术”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本年度艺术类专业考试及录取。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有文化成绩、专业成绩、身体条件、选科要求或其他方面特殊要求,考生未按高校要求报考而未能被录取的,责任自负。


二、招生计划

河北省艺术类招生分声乐统考、器乐统考、舞蹈统考、美术统考、声乐校考、器乐校考、舞蹈校考、美术校考、戏剧与影视学类校际联考、书法学校际联考、播音与主持艺术校际联考、服装表演类校际联考、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校际联考、统考未涉及的校考等14个招考类型。

河北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一般不区分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统一编制。如高校艺术类专业确需区分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应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并在教育部来源计划中明确选科要求。


三、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分三种形式:一是河北省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统考);二是高校联合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际联考);三是高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考)。其中,选报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美术类等艺术统考类别的,也可参加校际联考和校考专业的考试和录取;选报“不参加艺术统考的校考类(含校际联考)”的,将不能参加艺术统考的考试和录取,也不能参加对统考成绩有要求的艺术校考专业的录取。


(一)统考

河北省对美术类、音乐类(分声乐类和器乐类)、舞蹈类专业实行统考。美术类专业统考由河北师范大学具体组织实施,考点设在各市;音乐类专业统考由河北经贸大学具体组织实施;舞蹈类专业统考由保定学院具体组织实施。美术类统考大纲参照《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联考大纲》执行,音乐类、舞蹈类统考大纲分别按2018年公布的《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考大纲及说明》《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大纲及说明》执行。考生须按高考报名时选择的艺术类别参加相应类别的艺术统考,不能跨类报考及录取。


1.美术类专业统考

⑴考试科目和分值(满分为300分)

素描(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范围:人物头像、石膏像、静物等写生或默写。

速写(10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范围:人物(单体或组合)动态或静态写生、慢写或默写等。

色彩(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范围:人物头像、静物写生或人物头像、静物、风景默写。

⑵考生报考以下对美术技能有专业考核要求且符合教育部艺术类专业设置规定的专业,均应参加美术类专业统考。

本科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漫画、纤维艺术、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美术、公共艺术设计、游戏创意设计、展示艺术设计、数字影像设计、时尚品设计、舞台艺术设计、科技艺术、美术教育、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等专业。


专科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书画艺术、公共艺术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美容美体艺术、工艺美术品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家具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人物形象设计、摄影与摄像艺术、雕刻艺术设计、皮具艺术设计、包装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首饰设计与工艺、玉器设计与工艺、刺绣设计与工艺、雕塑设计、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民族美术、民族服装与饰品、民族传统技艺、影视动画、影视多媒体技术等专业。


其中摄影、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本科专业,动漫设计、游戏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美容美体艺术、摄影与摄像艺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影视多媒体技术和影视动画等专科专业,一般应按美术类招生。如高校招生有特殊需要,上述专业不按美术类招生的,须在教育部艺术交互系统设置时说明,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⑶考试安排

①缴费办法

2022年11月23日至11月26日14时,美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登录河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专业测试”栏目查询缴费办法并缴纳美术类专业考试费。逾期未缴费考生视为自愿放弃专业考试,不能参加本年度美术类专业统考

②下载《准考证》

2022年11月27日14时至12月3日,美术类专业统考考生登录河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jyc.hebtu.edu.cn/zsw/)“专业测试”栏目下载本人《准考证》。

③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3日,素描8:00-11:00,速写11:15-11:45,色彩14:00-16:30。

考试地点:高考报名所在地的市,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考生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专业考试。

④河北师范大学咨询电话:0311-80786666。


2.音乐类专业统考(分声乐统考和器乐统考)

⑴考试科目和分值(满分为200分)。专项(150分,分声乐、器乐,考生根据自己报考的艺术类别和艺术统考细项参加相应的专项考试)、乐理(15分)、音乐素质(练耳15分,视唱20分)。

⑵考生报考以下对声乐或器乐专项技能有专业考核要求且符合教育部艺术类专业设置规定的专业,均应参加相应的音乐类专业统考。


本科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音乐治疗、音乐教育、录音艺术等专业。


专科专业:音乐表演、现代流行音乐、录音技术与艺术、音乐制作、钢琴伴奏、钢琴调律、作曲技术等专业。


其中录音艺术等本科专业,录音技术与艺术等专科专业,一般应按音乐类招生。如高校招生有特殊需要,上述专业不按音乐类招生的,须在教育部艺术交互系统设置时说明,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⑶考试安排

①缴费办法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音乐类专业统考考生凭考生号和身份证号登录河北经贸大学考试报名缴费平台或通过河北经贸大学财务信息网登录考试报名缴费平台,核对显示的“考生号、姓名”无误后,按“二选一”要求填报专项测试信息(根据系统提示填报两首测试曲目及相关信息,待测试日候考时由计算机随机选取其中一首用于测试)并在网上缴纳音乐类专业考试费。逾期未缴费考生视为自愿放弃专业考试,不能参加本年度音乐类专业统考。


②下载《准考证》

2022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音乐类专业统考考生登录河北经贸大学考试报名缴费平台(网址:https://hbyytk.hueb.edu.cn:8083)下载本人《准考证》。


③考试时间、地点

乐理、练耳测试时间、地点

声乐考生测试时间:2022年12月19日13:30-14:00测试乐理,14:00-14:20测试练耳。

器乐考生测试时间:2022年12月19日16:30-17:00测试乐理,17:00-17:20测试练耳。

测试地点: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专项、视唱测试时间、地点

器乐考生自2022年12月11日起开始测试,具体测试时间见《准考证》。

声乐考生自2022年12月20日起开始测试,具体测试时间见《准考证》。

测试地点: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音乐楼(校医院对面)。


考生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音乐类专业统考。对拒不按“二选一”规则参加测试的考生(如测试时所报二首测试曲目经专家鉴定为同一曲目;或拒不按候考时计算机随机选取的曲目参加测试的),其专项测试成绩按0分处理。


④河北经贸大学咨询电话:0311-87655611。


3.舞蹈类专业统考

⑴考试科目和分值(满分为200分)。专项(舞蹈基本功能力测试65分,舞蹈技巧测试30分,个人作品表演55分)、即兴舞蹈(30分)、节奏(20分)。

⑵考生报考以下对舞蹈专项技能有专业考核要求且符合教育部艺术类专业设置规定的专业,均应参加舞蹈类专业统考。

本科专业: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表演与编导等专业。

专科专业: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

⑶考试安排

①缴费办法

2022年12月5日至12月9日,舞蹈类专业统考考生凭考生号和身份证号后六位登录“保定学院校园统一支付平台”(网址:http://bdxyjfpt.bdu.edu.cn/xysf/)缴费。登录成功后,须认真核实个人信息,然后点击“其他缴费”,按系统提示缴纳舞蹈类专业考试费(不能使用支付宝和信用卡支付)。逾期未缴费考生视为自愿放弃专业考试,不能参加本年度舞蹈类专业统考。


②下载《准考证》

2022年12月12日至12月16日,舞蹈类专业统考考生登录保定学院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xx.bdu.edu.cn)下载本人《准考证》,打印《准考证》前须认真阅读考试须知和注意事项,须填报舞蹈专项测试中“个人作品表演”的作品名称等信息。


③考试时间、地点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21日开始测试,具体测试时间见《准考证》。

考试地点:保定学院音乐楼(地址: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3027号)。

考生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及要求参加舞蹈类专业统考。

④保定学院咨询电话:0312-5972065。


(二)校际联考

1.经省内院校协商决定, 2023年继续组织戏剧与影视学类、书法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表演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五类专业的校际联考工作。承办院校具体负责该类考试的命题、组考、成绩发布及复核等工作。2023年各类校际联考承办院校分别为:河北大学承办戏剧与影视学类、书法学测试(咨询电话:0312-5079698);河北地质大学承办播音与主持艺术测试(咨询电话:0311-87207400);河北科技大学承办服装表演类测试(咨询电话:0311-81668135);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办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测试(咨询电话:0314-2370333)。各类别校际联考考试安排、成绩发布等事项详见各承办院校发布的校际联考报考公告。


2.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校际联考各类别涉及专业如下:

(1)戏剧与影视学类: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戏剧教育、音乐剧、影视编导、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等专业;

(2)书法学:书法学、书画艺术等专业;

(3)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等专业;

(4)服装表演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时尚表演与传播等专业;

(5)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专业。


(三)校考

1.我省省统考已涉及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应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须我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组织校考。省统考未涉及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

2.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学门类专业,高校若对考生有艺术专业基础要求,须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告知考生应参加的专业考试科类。我省不统一组织此类专业统考。

3.高校组织校考的时间、地点、要求等由高校负责公布,考生可直接向高校咨询。

4.考生报考我省艺术统考涉及到的校考专业,须相应类别统考合格(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须我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如无法确定所报考专业是否属于艺术类省统考涉及的专业,应先报名参加相应类别省统考。


(四)专业考试成绩有关规定

1.所有艺术类专科专业、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及省内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属统考类别涉及到的,录取时必须使用河北省统考成绩(教育部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凡校际联考涉及的专业,省内院校必须使用校际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教育部另有规定的除外);欢迎省外高校使用校际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如省外高校和教育部有特殊规定的省内高校直接使用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无需考生校际联考成绩合格。

3.高校进行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对于我省统考涉及到的,须在相应类别统考合格(其中美术类本科专业须我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基础上使用高校校考成绩;对于我省统考涉及不到的,直接使用高校校考成绩。校考专业合格标准由高校自行确定,校考专业成绩由高校负责通知考生。

4.2023年1月15日前公布美术类、音乐类和舞蹈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并确定专业统考合格标准(按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按美术类本科专业要求招生的,考生美术类专业统考的最低合格要求为3门科目总成绩不低于180分,且其中2门科目各不低于60分)。届时美术类专业考生登录河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jyc.hebtu.edu.cn/zsw/)“专业测试”栏目、音乐类专业考生登录河北经贸大学考试报名缴费平台(网址:https://hbyytk.hueb.edu.cn:8083)、舞蹈类专业考生登录保定学院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zsxx.bdu.edu.cn)查询省统考成绩。艺术类专业统考单科成绩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总成绩为各单科成绩之和。

5.省统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如对本人当次成绩有异议,须在承办院校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出复核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复核事项为:考生试卷或考试信息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是否漏评、漏统(登),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成绩复核不提供考生查卷服务。

6.2023年我省仍不发放艺术类专业测试《报考证》和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如需要《报考证》,考生可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由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hebeea.edu.cn右侧导航栏的“普通高考信息服务”进入)“信息查询”模块,自行查询打印《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个人信息表》。


四、文化考试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均须参加河北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满分750分。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须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其中,历史、物理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五、批次和志愿设置

艺术类招生分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两个批次。每次志愿填报时(集中填报志愿或征集志愿),同一批次只能选择一个招考类型填报,各招考类型不能同时兼报。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须符合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一)本科提前批。分为A、B、C三段,每段为一个独立的小批次,分段依次录取。

1.本科提前批A段。包括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艺术高校、参照执行高校的有关艺术类本科专业,原“211工程”高校的艺术类校考本科专业,有特殊要求无法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艺术类统考和校际联考等本科专业。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顺序志愿模式。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可填报1所学校,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2.本科提前批B段。包括使用河北省艺术统考或校际联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并执行我省平行志愿统一投档规则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3.本科提前批C段。包括除本科提前批A段、B段以外的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顺序志愿模式。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可填报1所学校,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二)专科提前批。包括艺术类专科专业。分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模式。其中,使用河北省艺术统考或校际联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使用艺术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顺序志愿模式,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可填报1所学校,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六、录取

(一)高校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考生须相应专业考试合格。部分无须专业考试,直接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的艺术统考未涉及的校考专业除外。


(二)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可按教育部规定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科专业及其他高校所有艺术类专业录取的考生,其高考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我省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投档规则。艺术类一般不区分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一起投档录取,有特殊要求的结合高校有关要求投档。

1.使用河北省艺术统考或校际联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在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时根据考生志愿,将报考该校且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全部提供给有关高校审阅,由高校根据向社会公布的规则进行录取,遗留问题由高校负责解释。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原则,将控制线上未录取的有志愿考生,结合高校各专业(类)要求,依据高校各专业(类)调档比例,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遵循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当遇到多名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两门成绩之和、语文数学两门中的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高校决定。


(1)美术类、音乐类(含声乐类和器乐类)、舞蹈类、书法学、服装表演类: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3+(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7,结果四舍五入保留3位小数。其中,美术类专业满分300分,音乐类(含声乐类和器乐类)、舞蹈类、书法学、服装表演类专业满分均为200分。


(2)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综合成绩=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7+(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3,结果四舍五入保留3位小数。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满分均为200分。


(3)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按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投档,综合成绩即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


录取原则由高校根据实际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录取时,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按照我省投档规则向高校投档后,高校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按照事先向社会公布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遗留问题由高校负责解释。


2.使用艺术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将校考合格且经我省备案(部分无须专业考试,直接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的艺术统考未涉及的校考专业除外),文化考试成绩达到我省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受我省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限制)档案全部提供给考生报考高校审阅,由高校择优录取。遗留问题由高校负责解释。其中报考我省统考涉及到的校考专业还须相应类别的专业统考合格(美术类本科专业须我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


3.按教育部规定,对于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的艺术教育、服装设计与工程、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4个非艺术学门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不得低于本校非艺术类专业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允许开展艺术类专业单独考试招生的高校,对上述专业的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不得低于河北省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七、违规处理

艺术类专业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违规行为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对在河北省艺术类专业统考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及工作人员,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档案。对在考试中组织作弊、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理。

(二)对高校组织的艺术类专业校考和校际联考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及工作人员,有关高校须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八、其他

(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考生应密切关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hbsksy)和各组考院校相关公告,及时掌握考点所在地新的疫情变化、防控规定和专业考试的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二)参加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交通食宿自理。


(三)本简章由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解释。如教育部有新的规定,以新的文件和精神为准。相关政策要求如有变化,以最新公告内容为准。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和我省年度招生文件执行。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10月

根据教育部工作部署,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于11月5日至6日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科目

(一)高起本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史地综合。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


(二)高起专

文科:语文、数学、英语。

理科:语文、数学、英语。


(三)专升本

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确定。


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为:



(四)各考试科目依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20年版考试大纲命题。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考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考试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五)根据教育部规定,成人高校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河北省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加试时间为10月22日、23日,具体日期及加试科目、加试地点由招生学校确定,请考生及时关注招生学校网站。凡未进行专业加试或加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为艺术、体育类专业。


二、打印《准考证》

自10月28日起,考生可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点击首页右侧“成人高考信息服务”进入“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信息服务平台”,选择“准考证打印及查询”,输入身份证件号码和姓名,核对《准考证》信息无误后自行下载、打印《2022年河北省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准考证》。《准考证》是考生参加成人高考和入学报到的重要凭证,请妥善保管。

其他有关事宜,请考生关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一、考生为什么要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报名?

高考报名是高考工作的基础环节,是考生表达高考意愿和参加高考的重要标志。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参加高考报名,填报考生报名信息、采集图像信息等,建立考生电子档案,生成惟一考生号。

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高考及录取。


二、哪些考生需要参加高考报名?

(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考生;


(二)参加对口招生全省统一考试的考生;


(三)参加保送生等提前单独招生的考生;


(四)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


(五)参加高职单招、残障单招、消防单招、职教师资单招、“3+4”对口贯通等经教育部和河北省批准的普通高校单独考试招生的考生;


(六)其他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或备案的考生。


报考高校少年班的考生,待相关高校确定合格名单后,再单独组织报名。


三、报名条件有哪些?

(一)报考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河北省户籍人员;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全省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对口”)应具备哪些条件?

1.具有河北省户籍的中国公民,或教育部规定的港、澳、台地区等非河北省户籍人员;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师范、职业高中及其他中等专业学校,下同)和技工学校毕业;


4.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三)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高考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河北省就业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参加河北省高考报名,除具备上述相应报名条件的基础上,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经常居住地(居住证所在市)接受高中段教育,至毕业时具有两年(含)以上连续就学记录(不含高中毕业后复读时间)和学籍;


2.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居住证、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创业证电子凭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


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如考生在户籍省和河北省均参加了高考报名,一经查实,取消在河北省的报名资格。


四、哪些人员不能参加高考报名?

(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三)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统考、对口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四)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五)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六)外省在河北省借读以及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等学校就读但户籍不在河北省的应届生(符合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除外);


(七)以“大中专招生”等名义将户口迁入河北省学校集体户,但没有户籍所在学校学籍和连续实际就读记录的人员;


(八)已在外省参加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或拟在外省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人员;


(九)现役军人。


五、报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1.注意报名起止日期和地点。


2.要充分了解2023年报名相关政策,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草表)》《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


3.准备好有关证件及相关材料。


(1)基本材料

包括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或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含同等学力证件等有效证件、证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作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无就读学校或工作单位的社会考生原则上由所属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鉴定。


(2)其他材料

随迁子女考生须提供高中段学籍证明、毕业学校出具的连续学习记录证明、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本、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创业证电子凭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居住证。


残疾考生(含参加残障单招、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考生)须提供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申请享受2023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还须提交《残疾人报考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理便利申请表》。


在职职工还应有单位介绍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有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在外省就读的河北省户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回河北省参加高考报名,应提供学籍所在地相关省级部门出具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综合评价信息材料。


在河北省长期居住并具备报名资格的港澳台地区考生,及在华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所需材料详见第七条。


申请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计划(以下简称免费医学定向计划)、优惠加分和优先录取等资格的考生,还需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4.确定自己应试的报考类别和外语语种。


5.携带准备好的相关证件及材料到报名点进行报名资格初审。


六、考生应到哪里报名?

考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应届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报名。社会考生(包括复读生)因极特殊情况确需跨市报名的,须由就读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与考生户籍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协商同意后,可以在就读地报名,但由此引发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考生,须在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证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七、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外国人如何报名?

在河北省长期居住并具备报名资格的港、澳地区居民凭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地区居民凭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居住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在华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凭在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居住地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


八、报名工作流程是怎么安排的?

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包括报名资格初审、网上申报、资格审核、现场确认、交费等环节。考生须于2022年10月27日9时至11月13日17时期间完成报名(具体时间向当地咨询)。报名结束后不再安排补报名。


1.报名资格初审。考生应按照报名点安排,持规定的有效证件(证明)到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资格初审,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草表)》《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等表格。报名点对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进行身份证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出生年月和身份证照片等信息)采集,同时进行普通高校学籍信息核对。


2.网上申报。报名资格初审完成后,考生应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https://gk.hebeea.edu.cn,或通过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www.hebeea.edu.cn右侧导航栏的“普通高考信息服务”进入),进行网上申报。


考生首次登录须修改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八位),登录密码用于报名系统登录、报名信息查看、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结果查询等。考生设置的密码要有一定强度,不要过于简单。考生要牢记登录密码并妥善保管。因考生个人保管不善造成的一切问题,责任由考生自负。遗忘密码的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到报名点进行重置。


3.报名资格审核和现场确认。资格初审和网上申报完成后,考生须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证明)和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报名资格审核并完成图像采集和信息确认等工作。报名登记确认表必须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不得由他人代替,签字确认后信息不可变更。如因考生个人原因造成填报信息错误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交纳报名费。考生完成信息确认后,按要求网上支付报名费,支付成功即报名完成。未交纳报名费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已交纳报名费的不再退费。


报名流程图

微信图片_20221021160544


九、报名时如何选择考试类型及报考类别?

考试类型包括“统考”和“对口”。“统考”与“对口”两者不能兼报。


1.统考

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考生、需要通过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或备案的考生均选择“统考”,如:报考保送生、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文化考试的体育单招、消防单招、残障单招或职教师资班等。


统考报考类别分为普通、艺术、体育。


(1)普通

拟报考非艺术体育专业的考生报考类别应选普通。报考普通类的考生不能兼报艺术、体育类。


(2)艺术

拟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报考类别应选艺术。未按艺术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本年度艺术类专业考试及录取。


(3)体育

拟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报考类别应选体育。体育专业考试实行全省普通体育类专业统一测试。未按体育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本年度河北省普通体育类专业测试及录取。


艺术及体育招生的有关要求详见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招生有关文件规定。


2.对口

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全省统一考试的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学校毕业的考生应选择“对口”。


对口报考专业类分为旅游类、财经类、农林类、畜牧兽医类、机械类、电子电工类、建筑类、计算机类、医学类、学前教育类。考生只能选择与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对口专业类。报考机械类、农林类的考生还须选择测试项目。


十、报考艺术类考生如何选择“艺术类别”?

报考类别选择“艺术”的考生须选择艺术类别,艺术类别分为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美术类和不参加艺术统考的校考类(含校际联考)。


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美术类专业考试实行全省艺术统考。凡报考使用艺术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艺术专业或需要相应类别艺术统考合格的院校艺术专业的考生,须选报其中一类,但不允许在四类统考之间跨类报考。报考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的考生还须分别选择唱法、器种、舞种等细项。


不参加艺术统考的校考类(含校际联考)为招生院校组织的统考未涉及的艺术类校考。其中校际联考为院校联合组织的戏剧与影视学类、书法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表演类、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考试。


考生选报声乐类、器乐类、舞蹈类、美术类等艺术统考类别之一后,也可参加“不参加艺术统考的校考类(含校际联考)”专业的考试和录取。但考生选报“不参加艺术统考的校考类(含校际联考)”后,将不能参加艺术统考的考试和录取,也不能参加对统考成绩有要求的艺术校考专业的录取。


十一、考生可以选择哪些外语语种?

普通高考外语语种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六种,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外语语种选定后不得更改。对口招生外语语种为英语。


十二、考试费的交纳

统一文化考试(含全国统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对口文化考试)考试费交纳工作初定于2023年4月下旬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对口专业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艺术专业考试、高职单招、“3+4”对口贯通等考试费的收费标准按有关文件执行,具体交费时间由有关高校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十三、选考科目的确定

选考科目的确定与考试费交纳工作同期进行。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均应参加选考科目的考试,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应在相应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考科目。


十四、三个专项计划和免费医学定向计划资格审核流程和报考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为便于高校招生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对三个专项计划和免费医学定向计划的资格审核,河北省采取集中预审核办法。即考生须在报名期间提交相关申请,市、县两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2022年有关规定进行预审核,逾期不再办理审核手续。其中,免费医学专科定向计划招生有关规定以当年河北省公布的相关文件为准。


待国家2023年相关文件公布后,将预审核结果予以公示。如国家2023年相关文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了调整,河北省将按照国家最新文件规定执行。其中,高校专项计划公示名单,以“阳光高考”平台申报通过后的为准进行公示。


流程如下:

微信图片_20221021160553


(一)报考三个专项计划应具备哪些条件?

1.国家专项计划申报资格


(1)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并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申报国家专项计划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条件。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石家庄市:赞皇县、灵寿县、行唐县、平山县;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大名县、魏县;


邢台市:广宗县、威县、新河县、巨鹿县、平乡县、临城县;


保定市: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


张家口市:宣化区(仅限原宣化县区域)、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赤城县、涿鹿县赵家蓬区;


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滦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海兴县、南皮县、盐山县;


衡水市:武强县、饶阳县、武邑县、阜城县。


2.高校专项计划申报资格

(1)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并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申报高校专项计划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石家庄市:赞皇县、灵寿县、行唐县、平山县;


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大名县、魏县、广平县、馆陶县、鸡泽县、肥乡区、涉县;


邢台市:广宗县、威县、新河县、巨鹿县、平乡县、临城县、南和区、任泽区、内丘县、临西县;


保定市: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博野县;


张家口市:宣化区(仅限原宣化县区域)、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赤城县、涿鹿县;


承德市: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滦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兴隆县;


沧州市:海兴县、南皮县、盐山县、献县、东光县、吴桥县、孟村回族自治县、肃宁县;


衡水市:武强县、饶阳县、武邑县、阜城县、故城县、枣强县;


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


3.地方专项计划申报资格

(1)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并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申报地方专项计划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条件。


结合河北省实际,确定地方专项计划在河北省实施区域为县〔含县级市和自2014年起经国务院批准的县(市)改区〕。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二)报考免费医学定向计划应具备哪些条件?

1.在户籍地县(市、区)报名,并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申报免费医学定向计划须同时具备以上2项条件。


十五、三个专项计划和免费医学定向计划能否同时申请?

如考生同时符合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免费医学定向计划报考条件,可以全部申请。如果均通过审核,可以按规定填报相关志愿。


十六、申请优惠加分和优先录取的程序是什么?

具备优惠加分及优先录取资格的考生需按要求进行申请,未申请或资格审核不通过的,不具备优惠加分或优先录取资格。


(一)申请优惠加分的程序

申请优惠加分的考生,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如实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交报名点,并在网上报名时进行申请。因填写不实或填写错误所造成的问题,责任由考生自负。考生须按照有关要求提交相关申请,逾期不提交的不再予以审核。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简称“三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需要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向报名点提出申请。提交申请后,三侨考生按省侨办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户籍地侨办进行审核;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到当地(户籍地或档案所在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审核。


2.少数民族自治县(含民族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青年要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向县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由县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审核登记。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冀教学〔2019〕36号)精神,少数民族自治县(含民族县)的少数民族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县参加高考报名,且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阶段连续3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方具备少数民族加分资格。


3.农村独生子女考生须按照报名点规定的时间,将经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卫生健康机构审核盖章的《河北省农村独生子女审定表》交报名点。


(二)申请优先录取的程序

申请优先录取的考生,需按照要求在网上报名时申请或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其中,符合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和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的子女以及5A级青年志愿者等考生不在网上报名时申请,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名单为准。残疾人民警察、退出部队现役考生在报名资格初审时如实填写《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有关资格申请表(草表)》交报名点,并在网上报名时申请。


1.符合军人子女优待条件的考生,资格审核和公示工作按照《河北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在河北省参加普通高考的军人直系子女录取优待工作的通知》(冀招委普〔2014〕5号)执行,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名单为准。


2.符合公安英模、因公牺牲公安民警和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的子女优待条件的考生,资格审核和公示工作按照《河北省公安厅 河北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冀公办发﹝2018﹞97号)执行,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名单为准。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以相关部门提供的名单为准。


4.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按有关文件执行。


5.符合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优待条件的考生,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七、残疾考生如何申请合理便利?

残疾考生(含参加残障单招、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入学的考生)须在网上如实填写本人残疾证号。申请享受2023年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还须如实填写《残疾人报考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理便利申请表》,并按照报名点规定的时间,将申请表交报名点。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对残疾考生合理便利的申请进行审核,审核工作仍按照《河北省为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实施细则》(冀招委普〔2017〕15号)和《关于2019年河北省残疾考生高考合理便利审核时间调整的通知》(冀招委〔2018〕5号)有关规定执行。


合理便利审核结果仅作为2023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提供相应合理便利的依据。如考生需在艺术、体育专业统考以及对口专业考试、高职单招考试中申请合理便利,须在考试前10个工作日向考试承办学校(美术统考考生须在考试前5日向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及时提供《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残疾考生申请合理便利结果告知书》和残疾人证等有关证明材料,学校(或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在保证正常组考的前提下,为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合理便利,具体便利措施以学校(或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答复为准。


十八、河北省是否组织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全省统一考试?

河北省不组织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全省统一考试。报考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的考生,可直接按报考普通高校的要求参加相关的考试。


十九、考生为什么要签订《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诚信承诺书》?

为了加强对考生的考试诚信教育,使每一名考生都阅知和了解国家教育考试的《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涉考条款等法规、规章,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杜绝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和腐败行为的发生,教育部提出要求,考生要签订诚信承诺书。


考生在考试中违反诚信考试承诺书的内容,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十、报名和参加各种专业(专门)考试时是否需要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

按照省招生委员会和省公安厅《关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考生办理居民身份证的通知》(冀招委普〔2007〕44号)规定,“所有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在报名、参加各种专业考试及高考时,必须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身份证遗失或无法读取的考生应及时进行补办,如因办理不及时影响高考报名,后果由考生自负。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也应尽早办理居民身份证。


二十一、信息核查

2023年河北省高考将进一步利用相关数据加强对考生报名信息的核查。报名信息将与中学学籍信息、普通高校学籍信息进行比对核验。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将取消报名资格。涉嫌伪造相关信息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十二、其他

报名前,考生可使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草表)》进行模拟填报。正式报名时要认真进行“信息校对”和“信息确认”,信息确认后不得进行信息修改。艺术类考生高考报名时,应认真选择相关艺术类别和艺术统考细项。


高考报名结束后,需参加艺术、体育、对口等专业考试的考生,应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院校发布的相关信息,根据河北省及高校规定,按要求参加专业考试的报考。


考生在参加高校组织的考试时所申报的信息、材料等应与高考报名信息一致。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遗留问题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高考报名结束后至录取结束前,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民族、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不得更改,以免对高考、录取及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议题。基于我国国情和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困境,结合部分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多元化的路径参考。


科学认识、精准把握系统规划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线图


一是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力度和推进力度,并统筹相关部门从战略层面制定合理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布局,为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指明方向和提供遵循。


二是中央部委协同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加快研制新时代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一般性框架,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愿景目标、价值创造、具体目标、发展阶段、核心要素、实践面向、支持保障等内容进行科学架构,形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组织—社会”一般性框架。


三是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前瞻性、主动性、创新性,拓宽宣传教育渠道途径,创新活动形式,注重实际成效,分区域、分领域、分批次推进,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政策精神知晓率,着力打通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后一百米”,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共识度、认同感和凝聚力。由此,这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优化管理、更新算法合理把控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本


一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和缩减管理层级,抽选专业人员组成专班,对学校数字化转型成本的预算、编制和控制进行严格把控,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案。


二是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加强联系和沟通,对市场中相关设备和技术软件的供需情况做到全面掌握和及时更新,对“物美价廉”的设备和技术软件进行重点跟进,竭力做到“优中选优”。


三是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优化成本核算方式方法,在实际成本分配过程中,可对成本归集分配过程进行细节化、阶段化和分域化,精准识别转化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重复投入、成本虚高等问题,并对不同的教育成本对象进行合理分摊和精细管理。


四是地方政府应在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建专业团队对当前政府采购招投标流程、方式等进行修改和调整,进一步简化招投标报批手续流程、压缩招投标运转周期,切实提高招投标工作的便捷性、实效性及中标标的的性价比,进而有效控制学校在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成本。


立足实际、分段实施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阶


按照某种标准,我们可以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致分为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持续提升的阶段。第一阶段注重学校物理层面向数字信息的转化,主要对应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平台搭建等。第二阶段聚焦数字信息的管理和技术的应用,主要对应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化公共平台和服务网络的建设。第三阶段瞄准数字化公共平台和服务网络的有效运行模式,主要对应数字化背景下集中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多种发展模式。由此看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专业机构协同推进,此时政府不仅是决策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统筹者、联络者和服务者。


一是政府进一步协调学校、企业和专业机构的多维合作关系,为职业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和汇聚资源,为促成多方深度合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学校主动加强与企业、兄弟院校、专业机构的沟通与联系,经过实地查看和反复比较,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特色,形成本校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及重点任务分解表,并对相关场所规格、设备型号、技术软件升级端口等作出具体要求。学校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接续推进,刚开始时不可贪大求快,但要为后来发展和升级预留空间。


三是率先数字化转型的职业院校在开发更多教育资源和提供更优服务供给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和宣传的作用,为周边兄弟院校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参考,先行院校要全力帮助后进院校,组团补齐补长数字化转型短板。


多方协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情境


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是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育人的主阵地和实践场。但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系统性来看,其不应该局限在院校一方,而是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专业机构和跨界融媒组织等多方力量深度协同,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人本性、交互式、个性化的数字化育人情境。


一是基于数字教育资源再生成、互动和共享等属性特征,把学习资源发布到数字共享平台,以数字教育资源固有属性和本质特征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是依托数字技术,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对职业院校育人场所的限制,创新职业院校育人手段和形式,加快搭建“第三个虚拟学习场所”,使得学生能够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在该虚拟学习场所或虚拟社交网络中实现同步学习、交互学习和适性成长,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之前也有了颠覆性转变。


三是研发并应用以生产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数字化系统平台,将传统的学徒制模式和学校教学模式变革为数字化生产岗位能力发展平台,企业技能大师通过该平台能够更好引导和帮助学徒或学生习得生产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创设专业反思型数字化个人学习系统。学生通过该系统可时时处处学习并将相关内容与他人进行共享和交流,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


总之,在数字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数字化共享平台等必将得到极大革新。由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情境势必会更加优化。


能力分层、系统培训稳步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师资能力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标准,我们可以将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评定的依据分别是三种能力:一是在线与混合式教学能力,二是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教育管理能力,三是数字化技术及转型发展行业前沿的知识和能力。这为处于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的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搭建了基本框架并指明了不同层级的发展方向。


在此,我们必须要加以明确或澄清的是,这些层级是动态发展的,层级之间的划分界限也是相对的,学校会处于一个阶段运行或多个阶段并行的状态。在这种语境下,首先,政府和职业院校应对师资队伍进行系统性、全员性、定期性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


其次,政府、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应科学研制教师素质胜任力标准或指标,并将数字胜任力纳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评价体系之中,充分发挥评价杠杆的导向、激励和诊断等重要作用。


再次,面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需求,加快教师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颠覆性变革。在数字技术的有效支撑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时空独立性和共享分布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的管理方法等都将因适应新变化而进行系统性转变甚至是重新设计,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地从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上消解因数字技术给教师发展带来的异化趋势。


正视风险、有效应对防范化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危机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存在较大风险和危机的,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教育领域中“人”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数字技术所挤占,“人”逐渐成为数字技术操控下的一个物化存在的“符号”。二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的挟裹之下,人的隐私将更加暴露在数字技术视窗,人的隐私安全、数据安全等将面临极大挑战。三是教育中的人文意蕴、情感教育、生活教育甚至生命教育等逐渐弱化,被“虚拟教育场所”所取代。四是对学习者而言,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包围下,主体意识日渐薄弱,独立思考意识渐趋式微,人格精神趋同性严重,成为数字技术批量生产的“数字化乌合之众”。


因此,我们在有序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正视其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正确认识、把握和防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风险和危机,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学校办学、数字化转型等客观规律,加强数字化转型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及处置机制建设,提高风险化解能力,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数字化转型风险,并防止在化解该风险时在其他领域引发的次生风险。


(节选自《职教论坛》2022年第9期)

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基于信息社会特点、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规律审视可以发现,适应当今需要的职教课堂大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基于常识的课堂。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等人性常识、“学生是教育的目的”等学生常识、“教是为了不教”等教育常识。二是充满爱心的课堂。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教育的本质是爱。三是尊重规律的课堂。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且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学生群体性特征鲜明等方面。四是体现特色的课堂。因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每个课堂所处环境都不一样,课堂本质上就应各具特色,但事实是有些课堂“千堂一面”,失去了鲜活的职教课堂特色。


综上分析,适应当今需要的职教课堂可以称之为“学做共创空间”,它是当代职教课堂的实践形态——“学做”反映了课堂中的主体行为,不仅需要如普通课堂一样的“学”,而且需要有体现职业特征的“做”。可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也可以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学做一体、知行合一。某种程度上而言,学和做的有机统一是职业教育课堂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课堂的重要特征。


“学做共创空间”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式。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要是彰显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潜能,而职业院校的学习者具有独特性,要想形塑学生自我,打造“学做共创空间”不失为一个良好方式。首先,它是基于“促进学习者完满发展”这样一个共同目标愿景形构而成的;其次,它是基于团队成员协同活动的,这有助于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特别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学习者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激发潜能;再其次,它在注重团体合作的同时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并通过制度化的“接受任务”、过程中要求“有产出的独立工作”、最后各自“展示成果”等机制保障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学做共创空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要从过往的主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等外显要素,转变为让适合职业教育的人来接受这种教育并且通过这种教育将其培养成在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幸福完满的人。因此,今后我们需要努力去打造更多的“学做共创空间”,它是新时代优化职业院校课堂生态的重要体现和基础保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文字 | 据新华网文字实录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