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国家中职示范校创建驶上快车道
2014级学生获得自考专科毕业证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重庆美心翼申机械制造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机电专业学生上操作实践课

  核心提示

  市委、市政府提出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的涪陵区肩负起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而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涪陵工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力量,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涪陵区职教战线的排头兵,近年来,涪陵职教中心以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为契机,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秉承“自强博习,厚德精艺”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质量等方面结出累累硕果,一所以服务库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教航母俨然成型。

  1 外引内培育名师 打造学校发展“内核”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师人才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很接“地气”,是企业追捧的“香馍馍”。

  涪陵职教中心目前有各类教师238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106人,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85%。

  如此高的“双师型”老师比例,在中职学校并不多见。是什么让涪陵职教中心成为高素质教师人才成长的摇篮?

  答案是筑巢引凤。除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众多“金字招牌”,涪陵职教中心优异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

  早在几年前,学校就提出了“54321”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学校充分利用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到校任教;对于重点建设专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给予提供科研启动经费、配建名师工作室、补贴租房费用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此外,还统筹社会资源,分层次引进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

  除了“外引”,更多的还有“内培”。

  立足校内,学校通过国外培训、高校进修、跨省研修、企业实践锻炼、校本培训5种途径,分层次有计划对教师进行培养,提升教师素质。

  同时,在校内技能型与理论型教师之间、新老教师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广泛开展技能拜师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此外,学校还建立和完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选拔和奖励制度。对重点专业师资建设的资金安排、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优先考虑。目前,5个重点专业都拥有2名“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将培养52名“双师型”骨干教师。

  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体系铸就了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一时间学校人才济济,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仅2013年就有6位教师喜获市级以上赛课大奖。其中,舒敏老师获得“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一等奖;黄秋萍老师获得“外研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刘雅丽老师获得重庆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现在的涪陵职教中心已经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学生会得到更好的引领,学校已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校长殷安全颇感欣慰地说。

  2 优化专业设置 实践技能“接地气”

  学生汪春燕从涪陵职教中心毕业后立即被重庆太极大酒店录用,月薪5000元,这让她和父母都欣喜万分。回想当初,小汪非常庆幸自己选择就读了涪陵职教中心的高星级酒店专业。

  小汪来自农村,初中毕业时对前途十分迷茫。她的班主任老师建议她报考涪陵职教中心,毕业后很容易找工作。小汪决定一试,结果3年下来,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转身成为城里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汪春燕的经历正是涪陵职教中心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依靠紧贴市场、企业需求,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如今的涪陵职教中心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改变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

  近年来,学校除了确立酒店、数控和机电三大重点专业外,还优化调整了16个专业,形成了对市内重点行业的全覆盖。如今,92%的学生毕业后留在重庆就业。近一年单是向信产、汽摩等市内重点企业输送毕业生就达2500余人,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做出了应有贡献。

  专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部通过重庆教委组织的舞蹈、钢琴、美术能力检测,成绩居全市前列。学生代表重庆市参加在天津举行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荣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展会期间,有关领导到重庆展团观看了学校师生的作品,并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全校1248名学生参加技能鉴定,中级工鉴定合格率达95%。118名学生参加2013年中职升学考试,上线108人,上线率高达92%,其中,高职本科上线10人。

  3 校企深度融合 学生好就业能发展

  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实现就业并不难,难在如何就好业、能发展。在殷安全看来,职业学校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为此,学校大力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所有的学生都要遵循“2+1”模式,即在学校接受两年专业培训,第三年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学校还专门在企业聘请生产一线的工程师、高级技工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们在此接受一年的实习,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到毕业时就可成为合格的技能人才。这一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理论知识与企业所需脱节的矛盾。

  为推进校企“无缝对接”,学校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主动与市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实质性合作,确保“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全面落实。学校与涪陵科宝电缆厂、三爱海陵厂、涪陵饭店、点通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和订单式培训协议。在创建示范校的当年(2012年),学校就组织2013级1205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21名教师下企业锻炼,与15家企业、83家幼儿园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重点专业更是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技能的无缝对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重庆涪陵高峡实业开发公司共同在校内组建了“砂带磨削机生产车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美心翼申公司联合举办“美心翼申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与重庆金科两江大酒店、涪陵饭店联合举办了“金科班”、“涪陵饭店班”。3个重点建设项目分别组织知名企业的专家、技术能手到校开展了“技师论坛”活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先后与全国10多个省市、20多个地区、1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立足涪陵、面向重庆、辐射库区、对接沿海的实习就业基地网络,就业安置呈现出高就业率、高稳定率、高对口率、高待遇的喜人局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73.2%,就业稳定率达95.3%。

  高就业率,高稳定率,特别是涪陵职教中心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社会、企业的青睐,每年学校毕业生都供不应求。良好的口碑甚至吸引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学生前来求学。

  两年示范校建设,涪陵职教中心人风雨兼程,砥砺拼搏,他们驾驭着涪陵职教中心这艘三峡库区的职教巨轮,正在向着“库区领先,重庆一流,全国知名”的宏伟目标快速前进。

  文/谭茭 黎万友 石建磊

  链接

  移民培训:让移民脱贫致富

  几年前,家住涪陵区李渡太乙村的移民苟生明一家五口生活仅能温饱。后来他参加了涪陵职教中心举办的为期3个月的移民焊工技能培训,毕业后到重庆金龙船业公司担任船体构造总管,年收入8万元。现在又自建造船基地,每条船能挣10多万元。

  像苟生明这样受惠于涪陵职教中心移民培训的移民不计其数。据了解,移民培训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根本目的是要使移民能由“搬得出”逐步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转变。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每年将培训移民1万人次。2013年学校已完成移民培训1.3万余人次。接受过培训的移民,因为有了一技之长,找工作很轻松,待遇也不错。

  “学校参培移民考核合格率达到100%,通过推荐就业或自主择业等方式,刚刚完成的2013年500名移民电工、焊工学员全部就业。”学校负责移民培训的招生就业处主任况成伟高兴地说。

  数字化建设:助推学校信息化进程

  2013年,学校根据示范校数字化校建设要求,完成了中心机房装修,开展了硬件、软件招标等各项工作,加速了学校信息化进程。

  学校投入130余万元,建成华为营运级网络核心、DELL企业级集群服务器3台、1000M光纤骨干网,建成学校OA办公系统,建成学校电视台。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高星级酒店运营及管理专业参与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项目,拥有涵盖16个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近600GB,有线网络、监控、广播、电视信号已覆盖所有办公室、公共区域、机房、图书馆、实训室和教室,拥有近30间标准高考教室及其他监控设备。这一切将会为学校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与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大楼修建:基础能力再上新台阶

  2003年底,学校烟草惠民工程学生实训大楼主体顺利完工。该实训大楼是学校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达3000万元,面积1.2万平方米,预计将于今年4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据了解,学校将投入600余万元完善实训实作设备,届时学校实训设备总值将达2900余万元,将建成9个校内实训基地、75个校内实训室。每个专业都拥有充足的实训实作场地,学生的技能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行“遥控”教育 关爱不遗漏

  本网讯(记者徐光明 通讯员刘勇 贺秋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一直是困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为了抓好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每年都定期召开毕业生流动直属党支部视频会议,通报学校情况,传递组织关怀,实行“遥控”教育,确保关爱不遗漏。

  日前,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主持召开了学校毕业生流动党员2014年第一次视频会议,该校深圳直属流动党支部、东莞直属流动党支部、华东地区直属流动党支部的部分党员同志及校组织部同志共计十余人参加视频会议。

  在视频会议上,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领导向各流动党支部同志们送去问候。根据学校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要求各流动党支部认真按照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流动党员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认真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要加强自我学习,每个流动党支部党员要深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认真研读《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中央规定的有关专题学习材料;为了掌握流动员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愿望、需求和意见建议,校党委对他们思想状况进行调研。

  各流动党支部党员同志深有感慨地说,一定会认真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尽自己所能,大力宣传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实践活动,该校还通过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帮助”等栏目,设立“流动党员QQ群”,引导流动党员在网上接受学习教育和交流心得体会,开展网络助学帮学活动。

  本网讯(陶飞 记者 阳锡叶)湖南省郴州桥口氮肥厂采用碳酸丙烯酯脱碳,长期以来工艺净化度低,严重制约工厂生产能力的扩大,先后投入几百万未能得到解决。该厂委托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攻关脱碳问题,学院充分利用本校化学检测仪器资源,反复进行脱碳后残余CO2的检测,通过严格论证,提出可行性方案后试运行,通过一期改造,该厂目前生产能力已较原来提高了10%左右,工厂效益明显提高。

  这仅仅是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的中小化工企业产业升级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的一个缩影。该项目成立于2013年6月,以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以长株潭地区为辐射为中小化工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服务,在技术服务领域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已参与了20多家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咨询服务,成效显著。

  作为湖南省内最大的化工类职业院校,该院开发了国内首创热法氯化铵的制取工艺,既处理了废水,做到“零排放”,又回收了农用氯化铵。目前,该项目正处于筹备建设期,投产后可变废为宝,每天可回收氯化铵24吨,价值1.92万元,创效益0.8万元/天,全年可创收240万元。同时又解决了工厂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校组织完成的“电化学振荡反应应用于中药鉴定的研究”项目,通过对数百种中药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测定,初步建立了指纹图谱数据库构架。与湘潭市仪器仪表成套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用途十分广泛的MZ-1A型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智能分析仪,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此外,对衡山金贝尔化工有限公司的日产碳氨360吨(日产合成氨85吨),年产量约为2.6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的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该公司的合成氨产量达到4万吨,并增上一套甲醇装置、变压器吸附(PAS脱碳装置),年增效益300万元。对博邦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节能改造,降低二期工程设备扩容成本费用20多万元,每年减少线路损耗费用3万多元,为公司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浪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湖南津市市汇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邻氯氯苄、对氯氯苄新工艺,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对氯氯苄清洁生产工艺,以解决目前国内对氯氯苄生产工艺的原料转化率偏低、设备腐蚀严重等技术问题,新工艺将以株化集团公司生产的对氯氯苯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光氯化精馏反应技术合成对氯氯苄,氯化液经碱洗、减压精馏制得含量大于99.5%的对氯氯苄产品。

  据悉,该校平台项目成立以来已有湖南立发釉彩科技有限公司、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等企业纷纷与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就企业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服务签订协议。

          3月28日,咸阳职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近50人赴照金、马栏革命根据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前合影

         在院党委副书记祝北京、秦东强,副院长樊书生、席尚君、曹建平等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参观了照金和马栏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切身感受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

         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个个历久弥新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投身革命,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英雄事迹,深刻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大家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观马栏革命纪念馆大型群雕“峥嵘岁月”

马栏革命纪念碑前合影

         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走党的群众路线,为建设“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职强院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网武汉3月29日电(记者俞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8日首次发布2013年度社会贡献力报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专家认为,这一创新之举对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探寻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带来启示。

  这份社会贡献力年度报告,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社会影响5个方面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经验、办学成果进行报告,展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担当社会责任的高职发展模式。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将专业课程对接产业发展、招生就业对应区域需求、培训鉴定对接企业一线,实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贡献社会。教育部、湖北省有关专家认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年度社会贡献力报告,提出以社会贡献力论英雄的导向,有助于校正社会认识误区,肯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职业教育自信力和影响力。


教师在药用植物园指导学生识别药用植物。
  引言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下属的公办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广东省食品药品行业产学研结合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3年受教育部食品药品行指委委托制定全国中等职教“制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标准。 

  近十年广东省医药健康行业总产值连续高速增长。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八年来,准确把握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市场需求,抓住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确立了“依托医药卫生行业,立足广东,辐射全国,培养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医药卫生领域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教学为中心,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关键环节为抓手,不断创新,以专业特色引领学校内涵建设全方位发展,朝着建成高质量的医药卫生类全国重点中职学校、品牌学校日夜兼程。

  立足专业优势,构筑行业发展基石

  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具有熟悉行业、了解行业的优势,能够把握行业发展的需求,集中力量攻关,在支持和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

  “广东粮,珠江水,专业建设要紧紧依托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校长温博栋强调。

  为了凸显专业建设紧密结合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学校明确了以制药类专业为主,同时发展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类的专业设置原则,重点建设优势专业、积极培育急需专业、适度探索新兴专业,紧贴医疗体制改革、食品安全及广东省大力发展生物药品产业、化妆品产业等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组建了制药系、药学系、食品化妆品系、医药工程系、医学护理系五个系,先后开设了以药物制剂、中药、食品药品检验等为龙头的15个专业,形成了具有医药卫生特色的专业体系。

  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带动下,学校专业建设突出重点、特色明显,共有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三二分段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中心;学校推行每个系开展“一个重点专业、一门精品课程、一项教科研课题”的三个一工程,鼓励教师积极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示范性成果。

  目前,学校5个系15个专业6000在校生,办学规模、专业结构、双师硕士比例等方面在全国医药类学校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强化专业特色,推行校系二级管理

  随着学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学校一级管理模式(年级制)已经力不从心,专业建设难以深入,学生管理难以到位。

  学校自2010年起推行校系二级管理,以专业系为抓手,每个专业系部内有一定的人、财、物管理权,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系主任不仅具有教育教学、科研等行政管理权,而且将管理分解到各系,使专业系成为具有全面职能的教育、教学单位及落实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的部门。各职能科室运用现代化管理考核和评价方法对各系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定期向校党委、校长反馈信息,为校领导掌握情况,调整计划,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开展二级管理后,不但学生管理更加到位,而且教学管理更加清晰,避免了权责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晚自修、早读井然有序。每一个系成为一个专业集群,着手实施三个一工程,教学科研循序渐进,使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得到落实,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还针对后勤服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依次以“后勤服务年”、“学生管理年”、“教学质量年”、“内涵建设年”、“品牌建设年”、“绩效管理年”等作为学年的中心工作,每年治理一个该工作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专业服务行业,多渠道拓展人才培养模式

  秉承“政府牵头、市场导向、龙头带动、校企(院)联姻、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先后与一百多家药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生产、营销企业签订协议,广泛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为更好地与企业融合,学校还主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让校企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工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任教、实训指导、编写教材、顶岗实习指导、教学质量监督评价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在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与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的2+1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教学,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订单”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工作,促进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要求向“零距离”靠拢,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

  学校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分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例如:2009级的各专业推行了在第二学年学期初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实践大纲,使学生先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加强专业认识,了解技能需求,再回到学校开始专业学习,最后再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方式对锻炼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都大有好处。

  另外,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将企业引进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学校与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合作建成面积约1.17万平方米的“药用植物种植试验基地”,种植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中药植物600余种,为中药专业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实训场所。

  突出专业特色,多渠道拓展人才培养,学生在各级赛场上捷报频传:在2010年全国医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参赛学生获得五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2012年4月,获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2012年6月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参赛的两名学生皆获得个人二等奖。

  学校还积极顺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投入近3000万,目前已建成了药物制剂、药品食品检验、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药房、中药炮制模拟车间、医护模拟病房等六间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满足各主干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需求。尽力让学校与企业、医院在实操上做到无缝对接,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和成本。

  深化专业建设,打造以研究生为起点的双师型教研团队

  职业学校没有双师就难以为继。学校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从医药、卫生、食品行业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高级职称的药师、医师、检验师、工程师作为学科带头人;从重点高校录用了一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2名博士)作为教学骨干培养;实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制度,派出多位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组织的对口培训,提高了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形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3年学校还承担制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该项目由学科带头人、主任药师、副教授、学校校长温博栋牵头,组织学校制药系主任及双师型名师团队,选拔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组织全国性的调研,高标准完成此次任务,经教育部审核通过,领军全国同类教材开发。目前,学校还承担了制定“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教学标准的任务,多名教师参与了药品食品检验专业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建设。

  目前,学校全部以双师型、研究生的标准配备师资,大部分老师都获得硕士以上的学位,学校不遗余力地为老师们提供各种学习培训、职业提升的机会,还积极创造条件选送老师出国学习,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学校校长温博栋在采访中动情地说:“我们学校的待遇并不高,靠事业留人,因为学校满足了他们想干事业的愿望,我们很多老师是高职称、高学历的科技人才,目前我们的5个系主任都是副高以上职称,他们愿意跟着我一起干,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我从心底感谢他们,我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要让他们相信学校未来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尾声

  教育部提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的要求,同时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温博栋校长说:“我们搞教育必须有自己的思路,我们是职业学校,而且是为医药卫生行业培养人才的职业类学校,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对人才培养更加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还要求学校整体环境处处体现健康、环保的人文理念,所以我们学校必须走高端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近八年来依托行业发展专业,深耕内涵汇集人才,让学校规模翻了近10倍,同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未来将发展成高端职业教育的品牌学校。(文/邓童)


   

考试结束后考生走出考场   

         3月29日,由咸阳职院承办的2014年度全国职称外语考试咸阳考区咸阳职院考点的各项工作圆满结束。来自全市的3500余名考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为确保本次考试顺利进行,学院提前召开工作会议,对考试组织、考务管理、考点设置、考场布置、监考安排、安保执勤等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部署。学院正门设置了考场标志和平面分布示意图,超越广场和各考区标识了考场导示标牌、横幅,考务组、设备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护组等考务人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井然有序。

         据了解,今年咸阳考区安排在咸阳职院一个考点。共有142个考场。其中单一考场137个,混合考场5个。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巡礼





学院代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部门
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备忘录》



    学院与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仪式



    德国专家指导学生实训



    尚德修能,知行合一



    学院每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创建于1960年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仅有的一所全面对接新兴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职院校,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设有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7个专业,构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为主体,财经大类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建有60多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和宝钢集团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是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上海仪电控股人才培养基地,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委员单位、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职教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连续14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荣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荣誉称号。

        学院2010年12月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来,紧抓机遇,开拓奋进,学院的人才培养主动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对接,自觉服务于上海市“四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及校企合作制度为突破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建设全国一流高职名校中走出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搭建政行企校“四方融合”平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保障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是困惑每所职业院校的难题。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主要从推动政府改革办学体制等方面入手,主动工作,创新学院办学体制机制,使学院的校企合作有了长效保障。同时,着力深化院内人事分配、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

        1.创新管理体制,实现行业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学院原隶属于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属行业办学,在办学经费方面存在着国企利润不能转移投入的鸿沟。为突破这一瓶颈制约,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助力学院发展,学院积极探索,主动承接了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政府促进高职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课题研究,探索推动了上海市行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转变和政策支持。2013年8月22日,上海市正式发文将学院划转至教育部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学院多年的办学投入、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划转同时,为继续保持学院行业办学优势、职业教育特色,上海市教育部门与仪电控股联合签署《共建协议》,明确了共建目标、共建内容和共建机制等核心内容;学院与仪电控股又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两个协议犹如确保学院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两根支柱,在原来天然纽带的关系中,添加了互惠互利契约关系,使学院的校企合作有了长效保障。

        2.成立学院理事会,深化行企校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捕捉行业企业信息和技术发展趋势,活化学院内部办学机制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学院成立理事会,在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等办学重大事项上拥有决策权。理事会由企业家、行业技术专家、行业主管领导、高职教育专家和学院主要领导组成,下设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等。另设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

        学院推动各系部组建了众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系部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事宜进行建设指导,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局面。电子工程系与企业在校园共建电子智能工业中心,通信与信息工程系与大唐电信、华为公司、中兴通信等十几家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联盟,计算机应用系与企业共建“学生创新工作室”等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共享共赢局面,企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学院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多样化发展。

        3.做大做强做优职教集团,全面开展校企、校协、校际合作

        在上海市教育部门支持下,学院于2008年组建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校协、校际搭建了深度合作的平台,2010年国家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对职教集团确定了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战略,不断聚集集团内的优质资源,发挥集团规模效应,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众多领域深入开展校企、校协、校际合作,骨干校建设期间职教集团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9家增加到61家,其中企业由18家增加到31家,行业协会由5家增加到6家,职业院校由16所增加到24所。

        4.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校企合作落实到位

        推动建立了与仪电控股系统的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藉此平台与行业共同构建“四大合作机制”,建立了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建立了校企双向服务机制、完善了实践基地共建机制、完善了学生培养就业机制,由此保障了校企互聘互派,挖掘了技术服务潜能,提高了实践基地育人能级,拓展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确保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稳定长效运行。“骨干校”建设三年来,企业兼职教师数量递增29%,技术服务项目数量递增4150%,企业实践教师数量递增412%,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递增13%。

        5.改革创新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动态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骨干校期间,学校着力改革创新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按照“适时完善制度、科学规划流程、细化实施方案、严格实施过程”的原则,修订完善了教育教学、师队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服务和人事分配等制度共计413项,增长161%。

        ⑴全面完善人事分配管理机制

        学院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实现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了分类培养培训制度、分层分级岗位聘任制度、分层分级全员考核评价制度、多元化绩效模块分配制度。管理机制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主动参与学院内涵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三年来,学院双师素质教师数量递增34%,技术服务项目收益递增1622%,教师参与教改比例递增200%,市级质量工程成效递增340%。

        ⑵构建专业建设动态响应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联席会议、行业领军人物沙龙、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等途径,动态创建信息共享平台,从中了解行业发展态势,获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最新信息,为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等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构建专业建设动态响应机制,使学院的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并参与到仪电控股的战略规划与决策,使企业的经营领域和发展方向更加适应上海转型发展的要求。

        ⑶创新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在教学管理方面改革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在教师中推行两个“置换”,即教师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的工作量以及指导学生技能大赛的工作量经论证通过后,均可折算成相应教学工作量。在大学生评价机制改革中,针对学生增设职业拓展可选模块课程,实施各类技能大赛和技术开发项目与对应专业课程学分兑换,规定大赛获奖等级与对应课程成绩兑换等。二是创新校企合作工作机制聚合力。学院将涉及校企合作的就业办、职教集团秘书处与校企合作办合署,统筹牵头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协调组织推动,各教学系部具体负责,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财务处、设备处、院办等部门分工配合,共同参与给予保障支撑。同时,学院层面出研究政策,出台措施,在宏观战略层面上根据企业需要及时做出动态适应,推动校企合作管理工作创新。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学院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模式,着力实施“教师培养工程”,以国际化视野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植根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构建全新育人模式

        三年来,学院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系部结合实际,大力探索创新实践,以任务引领和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开发实训设备、编写校本教材、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形成了“工学交替、循序递进”的板块式人才培养模式、通信技术专业形成了“校企联动,工学融合”全程订单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形成了“全程项目、多层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学院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大赛连续三年获奖,2013年获得大赛一等奖。三年来,学院新增市级精品课程9门,新增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5部,新建校外实习基地30家,新、改、扩建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1604平方米。

        2.创新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蛛网”运行模式

        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中,创新性地实施了“蜘蛛布网”运行模式,布置了企业技术发展的信息源点与人才培养过程信息,以形成一张涵盖较为全面的信息网络,当信息源点有新的动向和信息,信息源即可反馈至学院,经过甄别、筛选、判断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学院教务处及相关专业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教学上的相应反应,反馈至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实现动态适应。

        3.实施“教师培养工程”,让教师成为闪亮的那颗星

        为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学院着力实施“教师培养工程”,搭建教师职业发展健康成长“骨架”,改革构建了赴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考察培训、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技师及以上证书培训、兼职教师聘请等六维教师综合培养评价体系,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导航、骨干教师为核心、青年教师为主体、专兼教师相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双师素质达91%,企业兼职教师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52%。学院共承担国家教育部门等省部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0项,出版专著2部,在教育核心期刊发表职教研究类论文20余篇,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1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学改革实验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推动内涵发展与国际接轨,着力提升文化品质

        骨干校建设以来,学院以国际水平的跨国人才的标准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开发中体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引进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全面对接。学院借助从1985年就引入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将其结合融入到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去。目前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4.8%,深化了已有的2个中外合作关系,新增了3个中外合作院校,引入了3张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承担完成了5个教育部门下达的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任务。以国际化视野加强内涵建设,改善提升了人才的文化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

以“六个一”工程为平台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学院始终把学生潜能的激发、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育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特色突显。

        1.素质为本,目标导向,全方位打造学生成就职业理想的立体平台

        走进学院,总会被校园里青春活力的风景吸引:入学教育,学生认真聆听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和国外特聘专家的专业特色解读和职业发展建议;实训室里,在仿真的企业生产车间,学生开展实训实践,或备战各类技能竞赛;课余活动,富有专业特色的职业类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走出校园,学生在知名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操、练技修能;融入社会,他们在城乡开展各类社会调研;走出国门,学生们赴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游学,研习国际前沿技能,拓展国际视野……

        这一道道风景,都源于学院从2011年推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六个一”工程。“六个一”即指导学生实施一项职业目标行动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指导教师队伍、每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一系列职业理念教育活动、打造一种真实的企业车间生产场景、新建一批学生职业社团。“六个一”工程结合高职特征、学院特色和学生特点,紧扣学生专业、职业和就业,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三年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会做人、会做事、会共处”、技能与教养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学院还出台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实施办法》、《专业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自2010年至今,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角逐中,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同时,在其他各类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以上成绩总计70余项。

        2.特色凸显,社会声誉和认可度高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工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认可度。学院招生规模在上海市高职高专类院校中持续三年高居首位,学院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2011年97.85%、2012年98.39%、2013年98.10%,专业对口率8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满意率达99.63%,学生对母校的满意率97.82%,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局面。学院品牌效应逐步增强。学生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层次明显提高,全球500强企业纷纷青睐学院毕业生,特别是在沪的500强企业全都把学院纳入他们招揽人才的重地,例如,斯伦贝谢油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联想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大众汽车有限公司、CAXA公司(中国最大的数控专业软件制造商之一)、ABB工程有限公司(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等大型企业纷纷录用学院毕业生。学院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对学院进行专题报道。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品牌和辐射效应显著增强

        学院建立了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中西部紧密互动的合作机制,汇聚协调、分享利用各类资源,专业服务产业,产业促进专业,互利共赢。通过三年建设,成为仪电控股(INESA)人力资源培育基地、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服务基地、中西部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1.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挥人才优势,助力经济发展

        学院聚焦上海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了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三大专业的建设,为了紧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重点发展含民用航空制造业(大飞机项目),学院开设了“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为满足社会需求,学院积极开展高技能、新技术培训、职工上岗培训、农民工培训、技能鉴定等近27055人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动服务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发展需求,积极响应仪电发展新战略,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专业。三年来共计为仪电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为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融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所在地上海市奉贤区重点企业如三一重工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院利用中德合作的特色,多次参与招商引资,成为了地方人才优势的名片。

        2.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促进区域、行业发展

        学院在校区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专家智囊的作用。与奉贤区政府开展产教联合,积极参与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公益性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审议,成为奉城镇工业园智囊团成员。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为仪电及其他合作企业提供技术发展前沿动态。

        3.强化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学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形成了以新技术开发为主的特色技术开发团队6个,建成了9个学生创新工作室,三年来,与3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80余项技术开发项目,新增11项实用新型专利,为相关企业创造近5000万产值。

        4.搭建中德合作交流平台,辐射带动西部职教

        学院在探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土化的过程中,还努力为国家、为西部服务,致力于将这一模式推广到西部省份,帮助西部省份职业学校建立并发展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的职业教育体系。学院建成开放式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训中心,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院(校)长、教学管理人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三年内面向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地区完成了1286人次的师资培训。在教育部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开展西部对口支援,探索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模式,重点支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工作,通过来沪研修、当地培训、出国研修、挂职学习等方式开展沪、滇、德和沪、黔、德合作。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立足于高职教育的最前沿,以国家骨干高职建设为契机,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卜玉辉)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巡礼之一



        作为国家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锐意创新、不懈奋斗,以校企合作理事会建设、“商科联盟”建设、教师工作站建设为抓手,在开创多元办学格局,促进商科高职院校集团化发展的同时,加快校企互融步伐,进而从整体上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扩大校企合作成果,向学院的骨干院校建设事业献上了一份厚礼。

        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革新专业运行模式

        建构校企合作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首要环节。为此,学校经长期准备、周密筹划,于2012年5月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在它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委员会等四个相关专门委员会相继成立,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对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学院各专业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作用,革新专业运行模式。重点建设专业在《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等24项管理制度的指引下,因地制宜,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凝聚社会资源,创新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市场营销专业创建了“行企校”合作平台,实施互动运行机制。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依托安徽省软件行业协会等行业企业,成立“校中企”、“企中校”、“CDIO实践教育中心”等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进一步融合,增强办学活力,成功推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三结合、六共建、一共享”的双向互动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动画设计专业依托“校企政”合作平台,创新“双融合、双共建、双共享”运行机制。物流管理专业组建“行企校”三方结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会计系充分发挥本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在“引企入校”的基础上,与芜湖市财政部门等多家企业共同创建融“岗证学”和“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套基于会计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按岗位工作内容和过程设计的、以“任务驱动式”职业课程模块为基础的会计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施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了本专业师资队伍教科研水平。

        围绕“商科联盟”,构建多元合作机制

        2011年,学院在省教育部门的指导下,联合省内12所商科高职院校以及合肥荣事达集团、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成立了“商科联盟”,促成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商科联盟”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研究”为主要任务,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为重点,通过联合开展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合作开发新专业、招生改革、选派教师出国(境)培训,以及共同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途径,促进了我省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和兄弟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1年至2013年,学院集中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推行了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推进了“中高职衔接”,在课程、教学计划、招生、就业等方面强化了与社会、企业、中职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

        依托“商科联盟”平台和专业项目,组织开展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在专业布局、招生计划、办学标准等方面,形成了专业和典型案例优质资源共享,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例如,15个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的专业教学文件、专业建设标准得到进一步完善,招生计划获得增加,形成了21个典型案例、近50门专业核心课程。

        学院还根据安徽省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在先后承办安徽省2012、2013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上,和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共同承担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报关、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共计9个项目的集训任务。最终为我省夺得10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创造了高职院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新辉煌。

        国际合作方面,学院和“商科联盟”的其他成员院校在2011至2013年的3年时间里,共组织近120名师生赴国(境)外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其中有50名教师赴美国美中商学院研修,8名教师赴台湾地区考察学习,近20位教师赴澳大利亚接受TAFE培训,另外还选送了50多名学生赴台湾及韩国、德国学习,大大拓宽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视野。

        立足教师工作站,加快校企互融步伐

        学院依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在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呼叫中心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的紧密型合作企业,设立24个企业教师工作站,有计划地安排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所在系的32名专业教师,轮流进入工作站学习和工作。

        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合肥荣事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设立4个教师工作站,先后选派8名教师前往教师工作站学习,与企业员工共同完成项目研发。在3年建设期内,发表论文16篇,指导学生获奖5项,编写教材4本,参与横向、纵向科研课题累计11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鼎捷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4个教师工作站,选派12名教师赴教师工作站参与企业运作流程,发表论文16篇,指导学生获奖8项,编写教材4本,参与横向、纵向科研课题累计16项。动画设计专业在总结“校中企”麦田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5个“专业工作室”,任命专业骨干教师和合作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工作室导师,仿照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组织项目化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项目设计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创立校企结合的双专业带头人架构,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和建设精品课程、开展技术服务与交流,同时与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邮政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等企业签订教师工作站协议,派出5名骨干教师进站研修并协助企业完成部分开发项目,主持、参与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研项目、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2项。会计专业按照“共享、交流、协作、创新”的理念与会计学会、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建教师工作站,打造教学团队,使“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会计专业团队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团队均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双方以教师工作站为纽带,通过业务学习、专业调研、轮岗体验、顶岗实践、合作开展项目研发、共同编写服务解决方案和项目化教材等多种形式,有效整合、优化、共享各自所拥有的人员、技术、设施等各种资源,既使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也使企业获得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服务,加快了校企互融步伐,形成了校企双方的共赢格局。(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汪注)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诚信文化建设纪实

  “无锡商职院的毕业生做事踏实、人品正,我们企业用着放心!”在首批“90后”初入职场之际,江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得到社会各界的频频称赞,“诚实守信”更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戴庆华表示,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学校将“诚信”作为校园文化进行多维度建设,通过诚信守则点化、诚信宣讲深化、专题教育内化、制约激励固化的“四化”体系,让“诚信”融入每个学生,成为商院最好的名片。

  一场关于诚信的师生大讨论

  2011年2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启动了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诚信三字经”征集活动,掀起了思考诚信、讨论诚信的热潮。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校方就收到师生作品上百份。会计金融学院兼职老师沈大龙对学生、教师分别拟了“三字经”,“守诚信,有道德,重技能;敬事业,讲师德,爱学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团委书记吴佳云介绍,采用“诚信三字经”形式,一来我国自古有很多诚信故事,有利于传承文化;二来“三字经”句式简单、节奏感强,有利于口耳相传。

  吴佳云表示,原来不少同学对诚信的认识是模糊的,通过征集引导大家思考,让大家意识到诚信无处不在,学习、生活、交际中的小细节均是诚信的体现。

  一支创意无限的学生宣讲队

  前不久,由诚信廉盟社团举办的诚信宣讲会上,风趣幽默的双簧表演逗得全场观众笑声不止。比起以往每次考试之前的诚信说教,集小品、相声、踢踏舞、情景剧等形式的诚信宣讲会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吴佳云表示,诚信宣讲队是一支由学生干部、党员组成的校园先锋队,让这群“90后”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和身体力行的表率,与同龄人交流沟通,就是让他们去传播诚信的正能量,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此外,学院利用“百花讲坛”等平台,邀请资深教师做“诚信人生”专题讲座;邀请无锡市十佳道德模范、知名企业家现身说法,将自己对诚信的理解与学生分享;还不定期开展“诚信与竞争”“在商言商”学生专题研讨会与“商魂”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坚守诚信。

  一种“育人细无声”的文化影响

  “诚实守信,感恩母校,回报社会。”去年6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庄严宣誓,胸前还佩戴着象征诚信的徽章。这是每一届商职院毕业生离校前的最后一件大事儿。

  “离开校园、踏上社会,学生们将面对更加复杂的世界,诚信将成为更艰难也更重要的坚守。”戴庆华表示,“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宣誓”不仅强化他们的诚信认识,而且更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最近的一次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中,关心诚信问题的人数占到了99.7%;认为应该把诚信作为做人基本原则的占98.1%;认为自己能够基本做到诚信的占93.4%;认为身边同学基本做到诚信的占91.2%;表示对身边不诚信现象会制止的占97.2%,诚信在无锡商职院校园内已蔚然成风。

聚焦国家骨干示范院校——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大品牌建设系列宣传

 
        职业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交通运输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遵照这一方针,交院建校半个多世纪来,被誉为“浙江交通人才的摇篮”。完善的管理体系,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这所老字号交通院校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企业所争,为学生所耀。

        校企政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百花齐放

        关键词:工学交替 订单班“123模式”

        2014年3月17日,在交院订单班之一的“丰田班”,俨然给人走入企业车间的错觉:这里将校内实训实习场所营造成具有浓厚企业气息的车间,按行业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流程、安全规程,实习学生一律穿实训服(厂服),这是校园而非企业,却提前让汽车学院的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如今,学院与一汽丰田合作已走过10年,据统计,2012届丰田技术班和丰田营销班的学生全部进入丰田企业就业,就业率达到全部。

        与此同时,去年通信专业“海外订单班”的一批毕业生,已经分布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他们凭借着优秀的成绩以及过硬的技术能力在海外就业,月薪最低达到1万元以上。而这得益于特色鲜明的“123”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阶段岗位实践体验,课堂前移;第二阶段企业课堂学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保证了学生能够顺利具备就业资格;第三阶段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及就业。 

        工学交替、订单班、“123培养模式”……在浙江交院的各个分院,校企合作以各种形式呈现。据了解,在开设订单班方面,学院与一汽丰田汽车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邮电建设有限公司、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等十余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开展订单培养。2013年,学校共开设订单班14个,在校生423人。

        构建产学合作教育长效机制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所在,而这一模式的良好效应就是能使行业、学校、企业三方共赢。近年来,交院依托浙江交通跨越式发展的行业背景,主动适应交通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合作教育、合作培训、合作开发的“三合作”办学模式;组建了浙江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设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构建校、分院、专业“三层次”和各地校友“一网络”校企合作教育机制。

        这样的模式下,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同时,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技术含金量,达到了校、企、政、行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以人为本,质量管理体系严把育人关

        关键词:实践平台 量化标准

        在笔者走访浙江交院教务处处长金湖庭的间隙,他的邮箱弹出一封来自实习学生张建军的邮件。邮件内容显示了其在浙江亿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最近一周的实习内容。

        了解后得知,这是浙江交院在2011年参与建设的“毕业综合实践平台”,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凡是进入交院学习的学生,每个人都要注册此平台,尤其在进入顶岗实习以后,每周还需完成一篇实习日志,传回教务处后,由老师负责打分,最终参与毕业成绩考核。

        这让学生与教师双方都有了质量考核这杆秤。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其教育培训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自1998年,浙江交院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经营学校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改版、推广、运行摸索出了一条向管理要质量的有效途径,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为学生适应行业管理模式提供直观亲历条件。 

        这一可量化体系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成为学院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提高了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有质量管理体系,我们都按程序办事,并留下相关记录,便于事实、责任的跟踪与考核。日常工作中和各种问题依据质量体系文件就可以协调解决,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都是直观的衡量与考核。”金湖庭表示。如今“无记录,无行为”的质量意识已成为工作惯例。

       亦教亦工,消弭课堂与企业之界

        关键词:教师进企 返聘能工巧匠

        左手粉笔,右手螺丝刀,是交院教师的“两面”角色。浙江交院注重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教师“下工地、上船舶、进园区、入车间”,还实施选派百名教师、深入百家企业、培养百名骨干、建好百门课程的“四百行动计划”。每年的寒暑假,一支上山下海的教师队伍已形成固定模式。

        如今交院打破校企间的界限,采取兼职和返聘两种模式,丰富“双师”队伍。

        在海运学院,有退休的老船长为学生模拟航行实操课,在机电分院还有曾经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少苍,作为能工巧匠为学院返聘。

        兼职教师中有全国“金锚奖”获得者杨剑文船长等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构建了一支“亦教亦工,亦工亦教”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交院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4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交通系统“283”拔尖人才9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7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

        根据麦可思公司对交院人才培养进行的跟踪调查,2013届毕业生2807人,就业率达到98.33%以上,薪资水平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中排列前三。该院毕业生对校满意度也持续上升。2013年学校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调查中,该校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服务排名为全省高校第三。(王宁 王科)

注重研究示范作用 提高职教吸引力

以真功夫打造教育教学能手



        师资是强校之本,是改革创新之源,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自2012年启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以来,始终把建设示范学校的过程作为打造示范性师资队伍的过程,以真功夫全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师德真正成为教师的能力核心,使职业技能真正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保证了学校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帮教师真正理解教育,落实全员德育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而让教师真正理解教育,则是核心资源的核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校从人才类型和教育类型的特点出发,把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首要工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针对刚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前途缺乏信心的状况,学校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满足每个学生期望教师关注的心理需求,让学生的心理变得阳光起来。“亲其师,信其道”,是学校所有老师认准的教育准则。他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精神世界里的“父母”、“兄长”、“朋友”。在老师对每名学生的充分尊重中,学校师生之间达到了以心换心的完美交融。

        学校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工作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依法强化管理,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通过树立学校教书、服务、管理三育人典型,学习教育界涌现出的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培育、激励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以强化师德管理考核为手段,将师德师风作为评师、评教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严师德铸师魂,促进了全校爱生乐业、德教双馨良好教风的形成,造就了一支品格高尚、业务精良、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师德水平,注重以实效衡量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全员德育。近年,学校规模发展迅速,新教师增多。学校每年都举办“师德月”活动,通过“尊重差异”、“议教师的外在美”、“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做文明礼仪带头人”、“总结育人之经典”、“创职教名校,做名校之师”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让老教师言传身教,从而“让教师们学有榜样、做有标杆”。通过这样的“精神接力”,学校形成了敬业爱生的好传统。

        几年间,学校教师先后有60余人次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市百名师德优秀教师”、“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市十佳模范班主任”,以及市、区级骨干教师等国家、市、区级称号。师德,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和育人的成果。

        给教师成长规划和知识体系,提升职业素养

        学校始终以建设工科技术型的、具有鲜明服务类特色的中职学校为目标,以专业集群建设为引领,科学制定师资队伍规划,以创新师资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十二五”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培养工科技术型服务人才的专业定位,紧密结合智能环保、电气控制、电子工程、轨道交通、现代园艺、法律事务等专业集群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重点,强化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互补,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营造了“事业激励人、感情温暖人、待遇支持人”的人才成长环境。

        1.创新培养举措,全面提升能力

        提供学习条件。坚持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参与实战,提高技能”。积极争取行业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为教师搭建岗位实践平台。校本培训重内容,请专家系列讲座,理论培训,实践指导。境外培训重实效,带着专项任务出国培训,带着学习成果归国实践。

        提供锻炼环境。让年轻教师做班主任,压担子做干部,使得一批年轻教师不断进步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提倡课题研究重应用,着眼于基础性研究,学法、教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激励教师自主学习。

        提供展示舞台。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做一次主题班会,并进行交流评比。教师在交流展示中互相模仿、学习,共同提高,推动了教师自身内驱力的生发和强化。

        提供成才机会。学校借朝阳区名师工程机遇,聘请资深专家帮助名师提炼教育教学,看准的苗子不怕荣誉集中,集中力量打造名师,倾全校之力创造名师成长环境。

        2.加大培养力度,造就双师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多措施并举,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制定了双师教师认定及培养办法、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规定和职业资格取证培训计划等制度,引导支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并对双师教师提供特殊补贴。采用“集中+分散”的方式安排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践,其间教师除享受企业的相关待遇外,学校还按照相同职称教师的平均岗位津贴进行补助,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其提供培训经费和学成奖励。通过培养和激励,专任教师中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都已成为双师教师。

        为了实现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从2012年开始,学校大力实施学历提升和培训工程,制定了教职工学习进修管理规定等制度,明确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应具有硕士学位,专业课程教师须具备双师素质,通过报销费用、学成奖励等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参加专业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3.内培外引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将招收新毕业的大学生、从企业引进实践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技术人员、引进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措施,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想构建一支名师队伍,引进入才是重要的,培养人才则更为重要。“费尽千辛万苦引进人才仅是走了建设师资队伍的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如何用好人才,要让人才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学校把兼职教师视作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将其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从行业、企业一线引进和聘请了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高级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激励和培训机制,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构建一支与校内专任教师形成有效互补的、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4.悉心栽培教师,着眼未来规划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制定了关于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若干管理规定,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图强,立足岗位创业绩,全面提升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水平。一是明确了导师的条件和职责,从校内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校外优秀的兼职教师中遴选导师,实行青年教师与导师双向选择。二是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涵盖师德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三是加强对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先选派他们深入企业顶岗实践,赴高校和高职院校师资基地研修、培训。

        为了切实落实朝阳区“名师工程工作计划”,学校帮助每名教师制定自身成长的规划。以35岁为界限,要求教师填写学校统一格式的《教师成长手册》和《教师发展手册》。此外,学校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千万百计地为每个教师争取机会,让他们进入提高素质的快车道。只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学校都积极创造条件,不惜财力和物力满足教师们培训、进修的需求,为所有教师的发展提供增长才华的平台和制度保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有效整合力量,发挥团队合力

        学校大力支持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努力聚集和发挥团队力量,提升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先后出台了专业带头人聘任办法、校级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等文件,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与管理机制,实施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聘任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市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所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3年,学校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教学团队和现代园艺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专业创新团队,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教学团队被评为朝阳区专业创新团队。

        现在,学校教师的素质普遍提升: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既有较高的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又能熟悉用人单位需求,与行业前沿保持紧密联系。教师按照岗位标准,探索与企业变化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研究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模式,使学校的教育行为从被动变为主动,有效地保证了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

        让教师能动、智慧地工作,创新教育科研

        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智慧的获得,是一个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所谓智慧,就是在不断的困惑中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中改善,在不断的变化中成熟。这就需要思考,并把思考和研究视为自己职业的固有内涵。学校教师都遵循这样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我们不仅要用心,还要用智慧去工作,能动地对待每一天。”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很多人做了一辈子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乏,教学质量平平淡淡。因为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学校提倡教育教学的研究,不仅是让老师改变习惯的思维轨道,而且要让教研开发教师的智慧,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智慧水平。刚开始提倡“研究”时,教师对科研课题的理解是,开题、研讨、调研、结题,太理论化、程序化,有的教师甚至对课题有排斥感。但学校对教师科研的理解别具一格:圈画得越小越好,研究方案越现实越好。学校不要求教师取得多么大的科研成果,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教育科研过程,学会基本的科研方法,把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形成新的教学实际,更直接地靠拢教育目的。为此,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

        老师们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聚焦、寻找、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着眼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研究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展现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符合学生特点的评价模式。学校形成了“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专业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的教科研群体化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找到了提升自身价值的“抓手”,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者,成了教师的新追求。

        十几年来,两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两年一册的论文专辑,记录着老师们的心得和感悟,凝聚着老师们生发于实践的教育智慧。“立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电工仪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中央空调智能化处理模拟试验设备研制方案”……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群体,立足于类型教育和课堂教学,用技能吸引、推进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方法,提升了全校的授课水平。

        “职业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少的不是重视、不是规划、不是资金,而是清晰的思路、执着的追求和一丝不苟的落实。学校的各种措施,不新奇,但扎实;不抢眼,但持续。”这是很多来校参观学习者的赞叹。(刘淑珍)

——记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北斗计划”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四)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地处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中国石化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永利铔厂”所在地,区域内分布着国家化学工业园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扬子巴斯夫公司等众多大型化学工业公司和各类新能源、新材料合资企业。因此,学校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着深层次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切实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如何推动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如何推动学校与产业的协同发展一直是南京化院人在努力思索和实践的命题。2011年末,学校在深入领会《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走出科研工作“校园思维”的羁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和激活学校“人才、平台、项目”科研三要素的活力,增强技术研发及科技创新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学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学校树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架子观”,实施“科研北斗计划”,构建“凝方向—构平台—育团队—强科管—促转化”的科研工作路径,开展“团队培育”、“平台构建”与“成果转化”三大工程,分层次优化建设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了科技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科研平台支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切实提升了学校的科技社会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协同创新、激励有效、企业满意、成果显著的科技创新模式。

        产业导向,“架子观”驱动,创新科技工作思路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同区域企业科技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研架子观”的理念,即紧紧围绕产业需求,从科研要素、合作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系统谋划学校的科研框架;定位于应用性研究及成果转化方面,充分调动科研团队的能动性,利用人才、资源的集群优势进行专利申请、横向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技术开发等工作,充实摆放科研成果的“书架”。学校在应用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能够产出产品并可置于市场的“货架”,构建支撑人才培养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架”,力求成为为企业提供急需科技服务和技术难题攻关的“担架”,并不断提高学校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国家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引导高校与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发展这一契机,依照“科研架子观”的理念,结合自身资源的特色优势、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实施“科研北斗计划”,紧紧抓住人才、平台、项目科研工作的三个要素,明晰“人才是核心、平台是支撑、项目是载体”这三者的关系,实施团队培育工程、平台构建工程和成果转化工程,沿着“凝方向—构平台—育团队—强科管—促转化”的科研工作路径,开拓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凝方向”即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基于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和原有的基础,凝练出学校的科研方向,聚焦科研目标主攻方向,形成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优势;“构平台”即加大资源投入,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创建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所等高层次科研平台,优化整合现有的研发平台,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平台,构建“省—市—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并且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优势;“育团队”即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引进、共建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强化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建设,激活科研工作中“人”这个最活跃的要素,以团队建设促进平台的建设和项目的研发,突破围绕项目开展科研工作的传统思路,避免项目结项后团队解散与平台闲置的现象;“强科管”即创新科研工作体制机制,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优化科研服务工作,保证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转化”即在开展应用研究和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实实在在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科研北斗计划”分为团队培育工程、平台构建工程与成果转化工程三大工程,三期建设的专项投入共600余万元,其中70%以上用于科研平台硬件资源的优化提升建设。经过三大工程的实施,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工作得到迅猛的发展,三年来,学校发表核心论文300余篇、获专利授权400余项、项目转让100余项,社会服务到账资金3628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1.15亿元,并培育了一批以省级科技领军人才、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为标志的科技骨干,升级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路径,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有效提升了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凝练方向,培育团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专业特色,确定了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服务对象群。基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和南京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每个专业系部(含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凝练出1~2个科研重点方向,并组建相应的科研创新团队,准确定位学院的科研发展方向,实现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先进科研投入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科研团队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以科研团队为核心的人才、平台与项目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学校共凝练出先进功能化合物,工业催化技术,氨基模塑料技术,化工环保技术,流体密封与测控技术,化工产业文化等6大重点科研方向。

        2012年学校开始实施“科研北斗计划”首期“团队培育工程”时,不但对自身的科研人力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了解自身的科研资源状况,而且走访了南京化工园区、江苏省多家大型化工企业,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开拓性地以“企业工作站”、“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科技镇长团”等多种形式贴近行业企业,以获取企业技术需求,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

        学校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上,以科研领军人才为核心,以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为骨干, 以外聘技术专家为支撑,利用SMART方法制定团队培养建设目标,激发团队创新潜能。围绕团队发展需要,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柔性用人机制,使各类各地的优秀人才能够为我所用。通过整合区域企业和同类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优选新建9个“科研北斗”团队,作为学校科研创新的先导团队,从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上,支持优秀科研创新团队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促进校企合作的跨学科、多技术科研团队的合作。

        2012年以来,“团队培育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学校与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等大型石化企业和园区其他企业开展科技协同创新,合作研发企业项目18项,仅9个专业系部就实现“四技服务”到账经费超500万元的目标。科技创新团队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5项,获专利授权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余项,培养了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5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7人,南京“321”科技创新人才2人。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项,SCI、EI、CA等收录论文30余篇,学校也被授予“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的荣誉称号。

        整合资源,优化平台,夯实科研创新基础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需求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省级科技创业园和省级大学科技园的政产学研用载体优势,发挥前期建设的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和产学研实训基地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优化科研平台的资源配置,提升平台资源效能,构建了“省—市—校”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创新资源的集聚度和转化能力,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撑。

        “平台构建工程”以提升“科研北斗”创新平台的软硬件资源为重点,立足全省创新资源分布,围绕学校科研需要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跟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同外部创新载体的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共享,从科研平台建设的开始就让外部资源介入,以提高科研平台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了促进平台建设的多项措施和实施办法,引导学院科研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建立动态的多元化科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平台的投入与建设、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构建了以学校科研创新平台为核心,省内外创新载体相协同,开放式、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经过三年的建设,在省级科技创业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仅有的一个拥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创业园两个省级特色科研平台的高职院校。当地政府一次性投入200万元建设分析测试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磁共振靶向显像剂工程实验室,成功获批为“江苏省磁共振靶向显像剂工程实验室”,学校的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工程中心,被江苏省环保部门认定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等,有效提升了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水平。

        目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共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1个,院级创新平台16个,并在企业内建设了9个专家教授工作室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形成了“省—市—校”三级科研创新平台体系,构建了校地企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服务体系,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管理,注重转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成果转化工程”从科研创新项目的源头抓起,着眼于科技研发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成果转化工作,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研发的实用性,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

        一方面,学校从制度创新着手,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实现科研管理规范化,从重视科研项目的新颖性转变为新颖性和应用性并重,从重视科研立项转变为立项与过程管理并重,从重视科研结题的学术指标转变为学术指标与成果转化度并重。在科技项目管理中启动PDCA质量管理环,实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在科研项目申报阶段强调新颖性和应用性并重,要求申报项目必须来源于真实的企业需求,能够切实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突出基于产业导向来开展科研;过程中强调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外部资源整合程度,突出协同创新;结题环节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和产业化,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另一方面以科技创业园为载体,推动研究成果产品化、实验方法工厂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类企业工作站、专家教授工作室等多种合作方式,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教师申报发明专利,注重成果专利化,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技术核心专利。开展各类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培训,提升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完善专利转化激励机制,关注技术核心专利与国际专利(PCT)申请,不断激活学校的科研创新活力。

        为此,学校新出台了5个科研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应用性研究和技术联合攻关,不但大幅度提高了校级科研项目中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的立项比例,而且也增强了对科研创新成果和技术产品开发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的资助力度,有效推动了学校科研人员开展市场导向下的、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工作。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科研北斗计划”,有效提升和激活了“人才、项目、平台”三大科研要素,通过系统梳理校内外科研创新资源和社会需求,凝练学校科研方向,聚焦科研工作;依据科研资源需求,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完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依托平台建设目标培养科研团队,形成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科研北斗计划”的实施,较好地营造了学校的科研氛围,促进教师科研自觉性的形成,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创新动力,强化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张小军 晏自翔 赵美惠)

—写在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3周年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立大会。



学院教师、学生电厂实习。



学生在企业进行设备维修。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建院60多年来,学院科学谋划发展定位,突出行业办学特色,完成了学院发展史上一次次华丽转身。

        2006年,原内蒙古水利学校(含水利职工大学)整体并入;2008年,学院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9年,完成新校区建设并整体搬迁入驻;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批准为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12年,被教育部门确定为全国33所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之一。2013年学院主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设置新增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专业,形成了以冶金、能源、制造、土建和水利类专业群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在推动自治区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自治区仅有的一所能源、冶金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骨干建设三年,是学院高速发展的三年,是跨越式飞跃的三年。三年来,学院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国家骨干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很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校企深度融合 实现多方共赢

        学院坚持“立足内蒙古,辐射全国,服务能源与冶金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校企携手,锻造塞外能工巧匠”的办学理念,创新“校厂一体,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质量,紧密围绕自治区经济和能源、冶金行业的需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系统地进行了以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为核心的项目建设,形成了办学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学科专业优化、应用型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成立了由自治区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领导担任理事长、12家大型能源、冶金企业和“政校企育人基地”负责人任副理事长、151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建立了能源、电力、冶金、机械和水利5个二级专业分会。成立了由学院牵头,184家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组成的内蒙古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职教集团的成立,为初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中高职衔接、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以及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办学活力等方面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先后与阿拉善左旗政府部门和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合作,建立了政校企育人基地;与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公司合作,组建了“高铝资源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各专业分会的平台,充分发挥政校企育人基地和“高铝资源学院”的作用,把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向制度化、平台化,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共建二级学院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3年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建设国家能源、冶金产业生产加工基地和自治区能源、冶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专业与能源、冶金企业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共建二级学院、校企人才共育基地、“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深化和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深化了“理实一体,双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了“4321”式人才培养模式(获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实施了“学训结合,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冶金技术专业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实践了“校企共育,分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深化了“四个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施了“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深化了“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是教育部门、国防科工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开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水平品牌专业为抓手,深入区内外大中型能源、冶金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育首批示范性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源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冶金技术等4个专业为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5个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成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工程测量与监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职业院校示范专业。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引入能源、冶金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公司、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已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9门。学院引入能源、冶金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58门工学结合的优质专业课程。

        建设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院建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9个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包含151个实训室,有校外实训基地256个,新建校外实训基地11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3亿元。学院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维修电工、机修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电焊工、发电厂电动机等29个工种的培训鉴定任务,其中2013年新增8个工种。2013学年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与美国通用公司合作共建“GE自动化系统”实训基地,还建有自治区工科院校中规模最大、工种最全的“校中厂”之一,拥有车、铣、刨、磨、镗、钳、焊等机床和设备320多台(套)。学生参与毛坯生产、粗加工、精加工到装配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促进了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的重要基地。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 夯实办学内涵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把学生素质教育纳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深入推进富有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以及传承创新功能。

        从2005年开始,学院每年开展的“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以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从参赛选手、表演者到裁判、评委、工作人员以及观众,师生们每个人都在“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每年除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外,在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中。连续举办9届的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参与学生已经超过5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2011年被教育部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为彰显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院在制定活动方案时,突出了“爱我学院、爱我专业”技能型比赛内容。从最初的三、四个比赛项目,增加到现在的10多个比赛项目,在比赛工种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要,从选题、练题、理论测试、实际操作、成品展示等多环节准备,提高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学院还十分注重学生社团建设,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加强专业技能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多名教师、学生代表学院参加全国及自治区科技文化类比赛,取得好成绩。截至目前,共获得各类奖项百余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能源、冶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其中77%以上的毕业生在大中型企业就业,80%以上的学生专业对口,薪酬待遇高,就业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学院被教育部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部门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三年骨干建设 学院实现跨越发展

        骨干建设三年,学院以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校企合作制度为保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高质量完成了骨干院校建设任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57人,教授36人,副高150人,博士、硕士177人。学院实施“双送双挂”工程,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到企业挂职,到高校深造,选聘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挂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达285人。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养计划,派出教师出国、出区培训近800多人次。实施教师队伍“名优工程”培养计划,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教坛新秀6人,培养院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5人。

        服务社会,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建设期间,学院依靠重点专业的师资及设备资源,服务自治区能源、冶金行业,实施技术服务、技术研发、高技能新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继续教育“四项”社会服务计划。一是实施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计划。建设期内,为自治区能源、冶金行业提供技术咨询、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修、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二是实施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计划,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三是实施职业培训、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计划。实施社会培训计划,满足企业职工、城市再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培训需求,实现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转岗就业能力、职业技能鉴定一条线服务,开展高新技术培训,承担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四是实施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计划。为企业中职人员提高学历创造条件,选拔在岗中职生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对口支援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帮助上述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室建设方案,培训专业教师,合作培养学生,促进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全国33所职业教育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承接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培训总量11036人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其他培训总量48961人次。

        加强交流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学院与中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乌干达、刚果、卢旺达等非洲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选派教师到非洲国家实地考察,并制定、编写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师资培训方案,指导实验实训室建设,设计、建设项目涉及机械、电子电工、汽车、焊接、土木、计算机6大类别、100多个实验室。为肯尼亚等国高等学校培训校长26人,培训专业教师167人。

        通过三年建设,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示范引领,服务社会效应初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所有教职员工以更大的决心向着建成具有能源、冶金特色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迈进!(卜玉辉)

  本网讯(记者 李见新)近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首批“学长基金”发放仪式,23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获得了每人2000元的助学金。

  “学长基金”成立于2013年7月,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往届毕业生出资设立。这名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受到学校一位教师无私资助,毕业后创办实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感谢母校,帮助更多家庭贫困的学弟学妹顺利完成学业,他承诺每年向学校捐款12万元,设立“学长基金”,专门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为确保“学长基金”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基金会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基金申请、发放、监督等管理章程。

  在基金发放仪式上,学校有关负责人受“学长基金”管理委员会委托,向受助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并向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们努力学习,在确保完成学业的同时,多做好人好事,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侧记



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培训中心赣州培训基地揭牌


学院荣获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参加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的师生

        国家领导人在2013年8月29日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过去中国经济的奇迹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应该依靠“人才红利”。

        中国新一届政府着力打造的升级版经济正在呼唤高职教育的升级转型。国家领导人在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坐落于“中国钨都”、“客家摇篮”——江西赣州的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02年升格至今,已在高职教育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在这十余年时间里,学院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新生“阵痛”,完成了由普通高职到省级示范再到国家骨干的“三级跳”。

        如今,学院正立足赣州,面向全省,辐射周边省市,逐步走出国门,主动融入国土资源行业,积极投身于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开始担当引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重任。

        以校企合作为主线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2010年,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决定花三年时间建设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该学院成功跻身其中,从此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制高点。

        2012年4月,全国19个省区市109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齐聚该学院,磋商合作办学,成立合作发展理事会,探索政、行、企、校协同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成立,加强了该学院与政府机构、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推动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通对接。

        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框架,该学院还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分别与合作理事单位共同组建了各专业(群)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了专业建设工作组和专业社会服务工作组,分别承担起校企共同实施专业建设和开展社会服务的工作,逐步形成了“校企双轮驱动,四要素(师资、专业、基地、就业)合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内源+合作”共进的市场化社会服务机制和“境外找矿+海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合作机制。

        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体制机制框架下,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服务的有效融入,学院逐步探索出依托立达科技开发总公司、测试研究所和国土资源勘察规划院三大校办产业实体的“内源型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和依托合作发展理事单位的“外联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共同构筑起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形成了“专业+项目”产学研融合型、“专业+公司+项目”产学研嵌入型两种社会服务运行模式,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形成了紧密对应关系。

        该学院以工学结合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教育观念、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技能培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中高职衔接和探索应用性本科教育,以及依托国土资源行业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所有学生持之以恒的共识;建立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成为改革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与生产流程直接对接的新课程体系具备了“知识+能力”的现代高职教育特征;“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了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同步发展;融教学、训练、达标、鉴定和竞赛一体的“学训赛”技能培养体系,搭建起“知识、技能、素养”培养进阶的立交桥,使一大批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中崭露头角,并在各自专业、行业中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或业务精英。

        多年来,该学院把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作为主动担当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水平,顺利通过了2004年、2008年、2012年三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获优秀。近三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一次。每年将38%的应届毕业生输送到赣州各县(区、市)和60%的应届毕业输送到江西全省11个设区市,三年累计提供了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12000余人,投身服务于全省国土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面前,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状态实现了逆势上扬。据江西省就业办公布的2010-2012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连续七年获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另据麦可思公司调查表明,该院毕业生所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职业期待的吻合度均高于全国国家骨干校的平均数。2013年10月,全国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了该学院校园招聘会,共为3000余名毕业生提供了6500余个就业岗位。另外,该学院还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赣州培训基地、江西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中心、赣州市再就业培训中心、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培训中心赣州培训基地等社会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在职培训服务,年均培训人员达12000多人次。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建立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把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既是该学院不断彰显特色、实现跨越发展和始终勇立潮头的制胜法宝,也是探索校企“双主体”合作培养人才、实现社会服务运行模式创新的根本所在。

        2009年,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区域性发展规划战略,为江西高校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11年,该学院果断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了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合作实施过程中,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校办产业实体和校外企业三方以生产项目为纽带,构建起“专业+公司+项目”产学研嵌入型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推进了产学研一体化、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方通过共同组建师生工作队、企业岗前培训、现场技能教学、学生独立作业、专家评估成果、经验总结交流等,圆满完成了项目任务,实现了校企共赢互惠。与此同时,该专业还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共同训练学生技能,把教、学、做深度融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更让学生能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指导下独立完成野外调查、实地绘制图件、资料整理和报告撰写等工作。

        该学院测绘类、土管类专业也是采用“专业+公司+项目”产学研嵌入型社会服务模式,依托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组建起校办公司,将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直接融入到生产项目中,探索出“内源型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2003年,以工程测量专业教师为主要技术骨干的赣州立达测绘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业教师兼任公司技术人员,专业负责人兼任公司技术负责人。2009年公司更名为赣州立达测绘土地勘察有限公司,测绘生产技术资质由丙级升为乙级。2011年公司再次更名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立达科技开发总公司,并新增土地复垦工程规划乙级资质。测绘类、土管类专业通过创办技术服务公司、市场化承接生产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项目生产、在项目生产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等途径,促进了教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测绘类、土管类专业长期的实践探索,促进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大量的生产案例经整理后进入到项目化教材和教学资源库中,行业生产标准有机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中,教学效果得到生产成果和技能竞赛的有效检验,生产效益反哺了教学条件建设,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该学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依托国土资源行业,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地勘单位合作,借船出海,共济双赢,将生产与育人紧密结合,探索出“专业+项目”产学研融合型社会服务运行模式和“外联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该专业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合作共建项目组,在莫桑比克开展地质预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专家共设计、共建设、共指导、共监控、共评价,将项目生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海外培训、境外就业等融于一体,实现了项目生产与合作育人的有效对接,共同培养国际地质找矿实用型人才。

        该学院化工类专业以服务区域特色产业为目标,依托赣州“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独特优势,与赣州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通过共建“厂中校”方式,探索出“专业+公司+项目”产学研嵌入型社会服务运行模式和“外联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定管理制度、真实企业环境生产与教学、企业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作为课程标准和实训操作规程,实现“五个合一”,即教室与检测车间合一、生产标准与课程标准合一、检测项目与学习项目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作业与产品检测报告合一。2012年以来,一项产学研成果《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校企双方共同被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确定为委员单位;共6名专业技术骨干通过考核认定并获得原子荧光谱分析技术等12个项目的培训教师资格;完成了高杂白钨矿中三氧化钨检测方法、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离子型稀土矿混合稀土氧化物的配分量测定等3个国标方法的草拟和修订工作;解决了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测的17项难题;对5家大型钨或稀土企业的363名化验室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了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推进了赣南钨与稀土特色产业技术进步与发展。(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刘世权)

        3月18日,咸阳职院召开学生工作大会。党委副书记祝北京主持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各教学班班长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了2013年的学生工作,安排了今年的学生工作,表彰了第二届辅导员论文大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祝北京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院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经过二级学院各级领导及全体辅导员的努力和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我院学生管理的成功之路,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层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管理过程更加科学。三是管理队伍更加熟知管理,懂得管理,管理的业务水平日趋提高。四是管理的探索不断深化,管理层次不断提升。五是学生公寓管理更趋科学完善。六是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日趋完善,日趋科学,一年一个新台阶。

        祝北京就进一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出六点要求,一是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对学生有爱心,把学生当子女一样对待,促使他们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使其成才。二是持之以恒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做好每周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坚持专题破解,突破教育瓶颈,利用每周的专题教育活动,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四是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五是把公寓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六是要创新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七是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祝北京要求,各二级学院要认真按照学院2014年学生工作安排,切实做好落实工作。

        近日,陕西工院第一届亿滋订单班共81名同学,在班主任张旭和其他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奔赴亿滋(中国)上海工厂、广州工厂、江门工厂、苏州工厂、北京工厂,开始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和生产实践。

        为确保学生安全到达实习工厂,学院派出多位教师带队:亿滋班班主任数控学院张旭老师带领17名学生分别去往江门、广州工厂;机械学院刘宽老师带领30名学生分别去往苏州、上海工厂;数控学院何焕清老师带领34名学生去往北京工厂。


        亿滋(中国)厂方对订单班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各工厂部门经理及人事部门相关领导都热情接待了陕西工院教师与实习学生。学生对工厂提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示满意,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本次实习、实践任务。


        根据双方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在与各工厂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接洽后,所有到岗同学都将在工厂接受培训,并迅速进入实习、实践岗位。



 北京工厂岗前培训

        从3月11日开始,咸阳职院党委连续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封闭学习10次。院党委常委、各院部处室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
        与会人员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个文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赵正永、姜峰同志的动员讲话等文件。
        学习会上,与会人员一边研读原文原著,一边作读书笔记,争先恐后交流学习认识、体会,学习氛围活波而深入,大家认为,这次集中学习能动了思想,震撼了人心,净化了灵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在学习会上,刘聪博要求全院党员干部:一要认真研读原文原著,深入思考问题,深化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二要广泛征求听取意见,边学边改、立学立改。三要扎实做好当前工作,以工作实绩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日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明办、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联联合发文,对201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表彰(陕团联发〔20142号),陕西工院荣获2013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学校称号,全省仅有七所院校获此殊荣,陕西工院也是全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2013
年暑期,在党委领导下,学院团委根据团省委三下乡活动要求和学院统一部署,坚持就近方便,按需组队,突出重点,重在实效的原则,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化、基地化、社会化建设,突出拓展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尝试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青马工程、专业实习和就业创业相结合,不断提升活动层次,注重服务实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发挥了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目标。


   
今后,团委将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完善机制,加大力度,推动活动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继续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