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的“智慧之源”,谁善于驾驭,谁便智珠在握。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深度融合互联网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教育的决策提供实证分析和科学预测,高效配置教育资源,服务学生、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出了兼具智慧与活力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圈。

创新职教生态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是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20余年办学基础上,于2005年挂牌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秉承“励志、修德、育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走“开放合作、内涵发展”之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学校及时调整思路,提出以高等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融合为方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融合为基础,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为拓展范畴的“三融合”战略,并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作为突破口,带动学院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与升级,创新构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

学校负责统筹“互联网+”教育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介绍说:“互联网+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将线下课程搬至线上,而应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生态,这需要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科学的分析和前瞻性的预测,以便学校根据教育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供给”。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教育成果更契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打造“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圈。2016年10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成立了“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校教育改革、教育决策、教学效果评估与现代教育治理提供实证分析和智力支撑。

研究院聘请在亚洲地区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发展研究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知名学者张伟远教授担任院长,并邀请十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了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共同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圈建设献智献力。

在张伟远教授的主持带领下,大数据应用研究院秉承“顶天立地、多元融合、专注职教、服务产业”的建设原则,以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应用研究和策略规划为重点,构建了集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生涯发展、学习成果认证、行业人才需求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大数据发展平台,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提升远教质量

远程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将高等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融合作为“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创新教育模式,使教与学的定义有了新的内涵。

张伟远教授认为:“传统的远程教育多是单向输送,而现代远程教育追求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管理、有监督、有追踪的多向互动。大数据在这方面可以做得很细,能及时分析学生每一个学习行为所蕴含的意义,解析现象背后的规律与诉求,方便教师加以改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大数据应用研究院下属的课程中心以服务学校“互联网+”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为出发点,负责拟定全校数字化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开展数字化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培训、评价工作,组织策划课程资源对外推广,并牵头建设了部分优质MOOC课程。

目前,课程中心已建有“微学院”、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重庆中心、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三大平台。分别汇聚了学校三届微课大赛的94个获奖作品、学校历年的优秀市校级精品课程等,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累计上线发布共享资源3T,其中包含课程1415门,媒体资源17531个,自建多种媒体资源(含微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41G。此外,课程中心还通过云虚拟桌面,搭建在线虚拟实训平台,完善课堂、网络和职场三类学习环境为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在不断丰富在线课程资源的同时,课程中心通过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支持教师开展学习分析,实行在线课程建设流程质量监控,并配合教务处对课程及课程资源使用效果进行检测与评定,有效地提升了远程教育的质量,也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和全国领先的开放大学”战略目标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支撑。

精准教育决策

“大数据技术的价值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加工’,使用户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优化力,最终实现精准决策。”张伟远教授如是说。

大数据应用研究院下属的大数据应用技术中心,对开放教育、在线学习、学生管理等过程数据进行了主动收集和梳理,为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服务;同时,中心还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远教、职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涯规划和系统指导,致力于为行业企业培养和输送“人职匹配”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人尽其才”的教育目标。

此外,中心还不断利用大数据协助学校进行全方位科学化管理。教学数据应用方面,中心建立了质量评估体系,利用大数据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学情管理方面,中心根据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网上学习行为数据分析、不良网贷预警数据分析、沉迷网络情况分析等,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干预;产教融合方面,中心开发了Python网络爬虫,及时抓取主流招聘网站的招聘职位及任职要求,分析专业人才技能要求,指导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为学生提供就业市场信息、职业技能达标参照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更直观地展现数据分析结果,中心细致地将抽象的数据使用ECharts框架进行数据绘图,生成动态统图表,令人一目了然。

目前,中心与重庆芝诺大数据分析公司合作的“重庆市电子、通信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分析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项目报告详尽分析了学院开设的应用电子、通信工程、物联网等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和薪资水平,以及专业岗位经验技术要求等,为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心还在学校的专业建设引导与评价机制建设中,围绕学校特色,聚焦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办学绩效的能力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对校内44个专业进行了首批测试,并将数据提供给各二级学院,逐步引导学校专业配合重庆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需要,走稳走好特色发展之路。

设立“学分银行”

“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下人民的愿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任何有学习意愿和能力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个性化的成长通道,通过数据积累,为学习中提供一致性、连贯性和灵活性的学习,并让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学习成果通过学分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工作。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数据研究院下设“学分银行中心”,以研究学分银行运行体系和制度体系为主要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学分银行试点工作,探索职业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为建设重庆电大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市民多元化学习需求服务。

“学分银行”从顶层设计抓起,优先完善运行组织与机制,通过深入探究教育管理与学分银行之间的更深层次关联来促进制度建设和标准建设,形成了覆盖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继续教育,能与其他学历与学习成果框架对接的重庆市学历和学习成果框架,并将其融入学院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全过程。

学校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APEC共同行动”的机遇,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学分银行成果认证标准,尝试构建职教与远教一体化学历框架,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层级,以此推进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学校实现了与香港地区学历框架对接形成意向性协议,并将逐步实现与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学历的对接。

此外,“学分银行”还积极争取机会,协同重庆普通高等院校、国家开放大学等,推进“终身学习档案建设”“职业教育成果互认”“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等试点工作,通过对接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初步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学分对接的制度建设和部分试点。

借助试点项目,学校尝试打通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其他各类学分的认证渠道,实现了多门学历教育课程和多个职业证书的学习成果,开展了在校学生及市民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学习成果综合登记管理试点160万个。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受益于“互联网+”在各领域的蓬勃生发,大数据的战略价值不断彰显,而先一人步运用大数据思维推动教育革新的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已裹挟着澎湃的动力,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互联网+职业教育”生态典范。

摘 要:如何努力做到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6年初,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就开展了“三进一融”工作,即全面推进思政教师、体育教师、美育教师进学院进社团,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操场上,两名大学生背靠背坐在地上,双臂相互交叉,接着两人一同站起,如果两人成功站起就再增加一人。这是一个叫“同心协力”的游戏。类似的游戏还有“滚雪球”“同舟共济”。游戏的设计者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邓剑虹,邓老师说:“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要靠团结合作才能完成,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

如何努力做到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6年初,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就开展了“三进一融”工作,即全面推进思政教师、体育教师、美育教师进学院进社团,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震说:“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必须深入大学生之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让德育、体育、美育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学校每个角落,产生全天候的育人效果。”  

据了解,学校思政课部选派了9名像邓剑虹一样的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到9个学院,让他们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开展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你的梦想是什么?实际困难有哪些?为了梦想你准备怎么办?”在艺术学院14级广告4班的班级QQ群上,深入艺术学院的谭妤晗老师发起的线上讨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谭老师每次提出的话题都很有吸引力,大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起到引导作用”,班长赵露说。  

在汽车学院的一次师生座谈会上,老师像家长一样,细心了解每个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是多少,够不够用,学生们也向老师反映学生宿舍较高楼层夜晚没水,热水太少等问题,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交流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对于同学们的困难,事后老师们也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解决。他们还建立了“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境”的三困学生档案,制定帮扶计划,帮助三困学生健康成长。  

除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线上进行讨论,召开班级座谈会,老师们还深入学生宿舍进行面对面心理健康辅导、定期举办思政专题讲座、参与学生干部培训等方式展开,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将书本知识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交流中强化新理念,在互动中唱响主旋律,让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雨化雨。  

此外,体育教师也纷纷进学院,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老师们根据各自体育专业特长,将跆拳道、武术、网球、足球、太极拳等形式带进学院,形成一院一品,打造独特的体育文化氛围。“好期待刘才华老师今年为我们开办的太极拳课程,这样是不是会让浮躁的我们成熟一些呢?”16级会计专业12班的同学们说刘才华老师去年跟大家约好,今年将开始带大家学习太极拳。

除了组织体育训练和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进学院还进入了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每周一二四晨跑、周三五晨读,周一二四五的晚自习如今已是经济管理学院同学们雷打不动的习惯,“从最开始的不习惯到被动习惯,再到现在的主动适应,孩子们做的很棒”,一直陪伴并督促着同学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刘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改变,十分欣慰。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大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更离不开美育。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理论专业的张丽老师是学校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她认为让美育教师进学院这项工作很有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美育老师进学院,开办《艺术赏析课程》,开展艺术培训、文艺汇演、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参观,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直以为我们离艺术很远,美育老师的到来如一股清流打开了我们生活的一扇窗。”作为一名典型的理科生,雷敬旺同学坦言,以前从没想过去艺术馆或者博物馆接受熏陶。前不久,他和同学们在张丽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北省美术馆与博物馆参观学习,受益良多。  

旅游与商务学院的小彭同学说,第一次上《艺术赏析》课程,就让我爱上了中国园林,这些园林以其精雕细刻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我现在俨然是一名中国园林迷。  

美育老师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创新美育教学方式,建立美育网站,微信美育平台,发送美育信息、教学视频、艺术作品,供同学们欣赏下载。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江西省府南昌,位于风景如画的艾溪湖畔。自1978年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围绕“国防教育”主题,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国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走出了一条“以学院教育为主体,以军事训练为基础,以基地教育为特色,以教官大队为依托,以拥军优属为帮衬”的多层次、全方位国防教育立体化新路子。学院连续6年被评为先进武装部,并荣获全省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

以学院教育为主体 坚守国防教育课堂

学科教学渗透是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院有计划、有意识地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学院相关课程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党课、团课、专业课程、基础课程等学科教研活动中挖掘国防教育元素,提升渗透效果,让国防教育达到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的效果。

以军事训练为基础 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学生,面向全体”的原则,着眼于国防建设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使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工作既覆盖所有学生,又有所重点的推进。通过军事训练,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战术技能,初步了解基本战斗类型和基本战斗样式,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学习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世界军事斗争形势,拓展国防知识体系。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系列活动。201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学院通过开展升旗、观影等活动,加强师生国防教育、爱国教育和革命教育;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中,2000余名师生同唱一首歌,讴歌红军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充分展现了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

以基地教育为特色 营造国防教育环境

学院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与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达成基地建设协议。充分借助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特有的多媒体、场景还原、幻影成像、沙盘模型、触摸屏、投影等高科技声光电展示手段,开展课外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并主动利用学院官方网站、学院宣传栏、广播站、阅览室、图书馆等资源,定时宣传国防教育相关知识。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贴吧等手机客户端,定期推送国防教育知识。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师生教学、生活、实践之中,将国防教育抓在日常、抓在经常。

以教官大队为依托 深化国防教育文化

教官大队是学院一支特殊的军事技能队伍,2011年组建以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并纳入社团编制,是常设性学生社团组织。主要以课余时间为主接受军政教育训练,学政治理论、军事理论、军事技能、队列指挥、基层管理等,并负责学院每年的新生军训任务,截至2016年底,共训练新生15000余人。几年来,教官大队通过军事化养成式教育,处处体现高尚的道德素质、良好的军容风纪、饱满的爱国激情、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极大的集体荣誉感,为国防教育及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搭建了良好平台。

以课程改革为主线 打牢国防教育根基

学院立足实际,积极整合各类有效教育教学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如:为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组织学生前往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仪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活动,将国防教育寓教于乐。

以拥军优属为帮衬 创新国防教育形式

该院鼓励师生员工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每年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困难军人、军属家庭,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通过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军人的作风、风格和气质,让严守纪律、敬业奉献、苦练技能的优良品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正迁移。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江西省高校征兵先进单位,在倾力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武装部被评为先进武装部称号,在学院的发展进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数字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一场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轰然展开,敢为人先的浙江应势而动,提出“浙江智造”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丁金昌院长的带领下,抢抓“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机遇,以机电专业人才为主攻方向,以“精工”文化为校本精神,积极应对挑战,建设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具有智能制造专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精工素质”树人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为内涵的现代工匠精神,对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丁金昌院长说。

的确,人才素质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合格的制造业人才必须具备‘精巧、精准、精湛与精益求精’的‘精工素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六十多年来,始终立足行业背景,以“服务浙江制造”为使命,秉承“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和“开放办学谋发展、合作育人求质量、服务社会做贡献”办学理念,为浙江省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学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其中,更令师生们自豪的当属六张“名片”:2007年,学院以优异的人才培养质量入选“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被授予“全国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称号,也是浙江省内仅有的一家;2015年,成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5年,两个专业成为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试点专业;2016年,入选“百所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院校”;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学校,全国首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的学校,浙江省首家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缅甸)公派学历留学生的学校。

厚积薄发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携带充沛的动能迈向浙江省高职院校优质暨重点校。学院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领》,服务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体制综合改革与机制创新,致力于在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推广、机电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社会培训等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将学院建成具有机电特色、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30强。

精炼专业品质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自身机电专业优势和雄厚的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通过积极分析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对接浙江智能制造产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一批对接智能制造的新专业及专业方向,并将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与新技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多学科视野的复合人才。

学院将机器人和装备、新能源汽车与现代交通装备等11个产业列为省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目前,学院拥有与浙江制造业高度契合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设计等33个专业,69个专业方向,打造出了浙江省制造类专业全、实力强的机电类专业群。将人才培养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升级,人才层次从技能型到技术型提升,为浙江省产业升级发挥更大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累计获奖数位居浙江省高职院校首位。

“好教师是好教学品质的基石。”学院党委书记黄道平的话简洁而有力。在院党委领导下,学院通过实施教授工程、博士工程、“双师”工程等六项工程,培育了一支专兼结合、教学实践双能型的雄厚师资队伍,整体实力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茅。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占35%,硕士、博士占比达64.47%,双师型教师占82.88%。其中,国家教学名师2名、省级6名;国家优秀教师2名,省级4名;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4支。

精心打造实训

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更本质的要求,也是更重要的教学路径。丁金昌院长曾专门撰文谈及学校“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他认为:“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只有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这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并提出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实现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等八个“合一”。

在该理念指引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制造产业发展方向和学校专业设置,规划建设了五大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提供了优渥的条件。

“浙江智造”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是省人社部门与财政部门的资助项目,由学院联手著名自动化技术供应商德国FESTO公司和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技术领袖SAP公司合作共建,是国内集成度高、设备先进,且全面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的公共服务平台。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是培养以工业机器人、自动生产线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人才,也是学院研发和培训工业4.0智能制造技术的重要基地。智能制造(离散工业)实训基地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提高工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智能制造生产线控制技术实训基地构建了一套符合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制造产线模型,并结合上位软件,形成一套完整的“互联网+制造”研究系统,是实现“互联网+制造”的良好技术平台。3D打印技术实训基地由金属件打印工作室、产教结合工作室等部门组成,可供工业设计、材料成型技术等专业学生提升创意、制作手板。

目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有技术先进、工业化生产环境特质明显,具有“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生产”五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20个,各类实训室22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亿元。此外,学院还与浙大中控、上海大众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136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

精诚服务地方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实用性的有效模式,也是学院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渠道。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设立浙江省制造类职业能力开发研究所,依托政校企合作,开拓培训项目群,先后开展了教育部门德国职业教育法培训、教育部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培训等,形成了国内享有盛誉的“浙江机电”社会培训品牌。研究所开发教材61套、职业标准2套,培训逾6万人次,完成职业鉴定4万余人次。

学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拓展技术技能培训项目,积极对接《浙江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的要求,增强了学院实训基地的技术性、系统性。同时,基地还面向省内外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实训、新职业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多项工作,现已经初步建成数控装备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技术、测控与工业网络技术等8个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团队和研究所,展现了学院在机、电、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特长优势和技术服务实力。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与企业联手进行课题攻关,依托机械加工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支科技创新团队,为5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彰显了具有机电特色的技术服务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院与杭州南都能源科技公司联手开发的“适应多规格电池极板下料机器人集成系统”“12NDC电池翻转合盖机器人工作站”申请了8项专利(发明专利2项),项目现已投入生产;为杭州科仪汽车设备技术公司研制拖拉机检测线数据远程管理系统;为海宁市农业机械管理站研制海宁市农机安全监测中心可视化远程管理系统开发;为广西阳圩农场、安徽皖垦种业、农业部门农垦机构、农垦监管平台职能监视系统、吉林科盛杂粮追溯项目等企业提供物联网技术服务等。

近三年来,学院共开展技术服务类课题200余项,取得授权专利800余项,向企业成功转让专利13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16项,完成知识产权转让1项。特别是学院主持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农村新型金融服务终端及系统》荣获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浙江“智造”、中国制造“强国梦”,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更多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样有实力且务实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

关注高职优质校建设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固化国家骨干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创新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基调,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高职院校,打造地方高职发展新样本。

试水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按照混合共建、委托共管、发展共赢的原则,整合行、企、校三方资源,由杭职院、省特检院和电梯企业按照“行校企资产混合”“产学研协同发展”“投资方共同治理”的原则,共同出资组建企业法人性质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设立和运行,按照公司章程约定由股东会推选董事会成员和经营班子(含财务负责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成为三方共育的新“生命体”,受托管理特种设备学院日常工作,试水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办学。

以创建特种设备学院为抓手,开发“学训合一”的课程体系,打造“市场化特征明显、设备实时更新”的实训基地,建设“身份合一、统一管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持续提升服务特种设备行业的能力。依托混合所有制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特种设备学院建成全国一流的特种设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改革

2008年开始,学院引进区域主导行业的主流企业建设“校企共同体”,相继建立7个“人财物融通、产学研一体、师徒生互动”的新型二级学院实体。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共同体”的六大运行机制,即在产学对接上,创新管理共同体领导机制、产学研共同体融合机制、专业共同体建设机制;在工学结合上,创新资源共同体互助机制、文化共同体交融机制;在双师共育上,创新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完善以“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主要特征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

探索构建“校企共同体”多元发展模式,以杭州动漫游戏学院建设为重点,探索“政行企校”合作模式;以西子航空工业学院、安恒信息学院建设为重点,探索“专企融合”模式;以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建设为重点,探索“企业托管”模式;以特种设备学院建设为重点,探索“行企校”合作模式。

实践现代学徒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研究”为抓手,联合全国同类高职院校,集聚研究和实践资源,建立现代学徒制研究中心,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寻求各方利益契合,构建利益驱动机制;搭建联合管理平台,构建沟通协商机制;组建“双师”结构团队,构建教师合作机制;校企协同课程开发,构建课程开发机制;建立多方评价体系,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培养高层次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专家,重点推进学校电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服装设计、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同伴互助、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教学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教育过程中践行“规划成长,兴趣为本”“能力提升,创新为要”“创业发展,实战为上”理念;整合国家和省市的政策资源,以及中科创大、浙大全球创业研究中心等理论和实践资源;组建通识教育教师团队、专家团队(包括专业人士、大师名师、能工巧匠等)、导师团队(包括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搭建通识教育、创新实训、专门化教育、创业实践四大平台。

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专业教育实施指南”,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实施方案”,推进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耕文化梯度育人,推进文化育人改革

“融惟职道、善举业德”的校训精神为内核,通过融入区域文化、融合大学文化、融通企业文化,从公民素养、学生素养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依据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分级、分层梯度式推进文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在内容上,注意从学生素养、职场素养和公民素养三个培养梯度逐步推进;在载体上,注意从可视文化(校园环境)、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培养梯度循序推进;在重点上,注意按照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培养梯度渐进推进;在主体上,从学校总体推动、二级学院为主、广大教师为重三个层面共同推进。通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梯度登高、重点提升,努力形成具有鲜明杭职院特色的文化梯度育人理论体系、实施操作模式、运行考核机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和文化作品,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提升高度融合。

拓展公共实训基地,推进社会服务改革

公共实训基地“杭州模式”是“多元主体、多元治理、多元共享、多元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以学院和杭州市共建的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在现有“杭州模式”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机制,提升师生科技研发创新的积极性。构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教师—师傅”团队和校内研发团队等技术技能积累载体,提升应用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率;全方位开放学校优质资源,反哺基础教育;把杭职院建设成为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全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作者贾文胜,系浙江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学校职业培训科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积极适应职教发展新常态,助推学校形成“四位一体”办学格局,社会培训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举办低压电工初训班等。

    2016年6月,在学校举办的汕头市龙湖区“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中,龙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培训基地在林百欣科技中专学校正式挂牌,同年11月,通过由汕头市安监局牵头的专家组对学校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点和特种作业(低压电工)人员培训资质的验收,学校成为汕头市第三家具有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和特种作业低压电工培训资质的机构,这将大幅提升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龙湖区乃至全市培养更多的特种作业人员。

安监培训基地.jpg


    2017年3月10日,2017年第一期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初训班正式开班,来自龙湖区各企业生产一线的人员以及学2015级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共56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2017年3月15日,受明治医药有限公司委托,学校利用安全生产培训基地的优势,聘请安监、消防等专家赴该公司内部进行员工培训。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二、设立电子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2016年6月,学校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成为粤东地区首家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二级站,意味着学校获得电子行业共一百多个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工的培训与鉴定资格,大幅提升了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面和岗位适应能力,也使学校将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的电子行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

鉴定站.jpg


    目前,鉴定站继开设印制电路制作工、网络设备调试员、无线电调试工工种培训鉴定以来,已超过300人参加培训和考核鉴定,获得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四级)。今年以来,已有150人报名参加印制电路制作工、无线电调试工工种的新一轮培训班,计划于今年6月份举行考核鉴定。

2-1.jpg

2-2.jpg

2-3.jpg

三、开设“消防技术与管理”专业,培养消防安全人才。

    学校于2015年9月,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率先在全省中职学校开办“消防技术与管理”专业,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培养急需的消防技术中等专业人才。同时,学校与广东省昊拓消防培训职业学校和龙湖区新发展教育培训中心共建消防实训基地和师资库,共育消防技术紧缺人才。至今已举办建(构)筑物消防员初级培训班6期,参训学员达400多名。

3-1.jpg


3-2.jpg

滨州职业学院以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己任,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深耕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新标杆。

重点突破,强化办学基础能力

完善多主体办学格局。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办学模式,建设中兴学院、中德合心国际交流学院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牵头成立国际护理教育集团。推动二级学院人权自主、财权自主和事权自主,实现二级学院从教学主体到办学主体的转变。

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各重点建设专业有企业兼职经历的教师不少于40%。实施教师全员培训,每年选派20%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选拔院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完善“一中心两平台四支撑系统”智能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信息化应用水平。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课堂教学新形态,目前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达到80%。

深耕内涵,强化人才培养能力

构建“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调整机制。增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传统工科专业“智能”含量及管理服务类专业“新职业”形态,增设高档数控机床、老年护理等专业方向,开发云计算技术等新兴专业,促进专业向“中国智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转型。对接滨州市重点发展的高端铝产业、汽车轮毂及轻量化材料等高端产业、港航交通及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建设护理、机电一体化、航海技术等专业群。

构建“厚基强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平台+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等组成平台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第二课堂等组成岗位能力模块。完善“能力进阶+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职业通用能力实训、专业基础能力实训、专业综合能力实训”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通识教育+综合实践”素质教育体系,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养成与渗透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纵横联动”的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实现“五纵五横一平台”网络化覆盖、“8字形”纵横联动、“机制与文化”双引擎助推的常态化自主诊改工作机制,履行教育质量保证主体责任。

构建“崇德尚能,责承天下”的大学育人文化。实施物质文化提升工程、精神文化培育工程、行为文化养成工程、品牌文化凝练工程,培养师生的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展“一院一品牌,一院一特色”文化特色创建活动,打造与专业建设契合度高、与历史文化接续性好、与地域文化融合性强的校园文化品牌。围绕黄河三角洲文化元素,融合孙子文化、忧乐文化、革命老区文化、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传承中心。

服务区域,强化支撑发展能力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引领区域科技创新。把开展应用类技术开发研究作为主要科研方向,把科技服务的重点放在为地方经济服务和解决行业、企业共性技术问题上。建设重点实验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校企融合的科研平台,组建棉花育种、油莎豆综合开发等“师企生”一体的科研团队,打造具有鲜明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公共实训中心。

拓展技术技能培训,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服务魏桥创业、华润纺织等龙头企业,送教进企、引训入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培训项目,开展企业员工技术技能教育培训。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开展低收入人群、转岗人员、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公益性的继续教育,服务精准扶贫。

建设大学科技园,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滨州高新区“滨州众创园”和滨州经济开发区“众创空间”合作,创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4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科技园集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教师科技研发、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于一体,建设知识产权学院、众创空间和孵化中心,组织师生开展科技创新、初始创业。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推进科研仪器设备、企业注册管理、知识产权服务、孵化与投资服务的资源共享,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地方企业“走出去”。围绕装备制造、纺织等优势企业“走出去”战略,与区域重点企业开展合作,紧贴企业海外用人需求和人才规格,优化课程内容,引进、开展有关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适应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合作共建柬埔寨海事学院,按照中国标准开发适应柬埔寨的教学标准与内容。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独特的文化优势。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所需。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文化自信的“根”和“魂”,也是培养工匠人才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才能打造国家急需的一流工匠人才。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立校之本

高职院校强大的表现,是其在长期探索发展中展示出来的办学实力,是其历经经济社会变革转型而凝结成的学院精神。在高职教育发展最困难的时候,给予高职人原始动力和精神支撑的就是精神和自信,制造业要发展,国家要建设,都离不开产业工人,离不开工匠人才,这是一种信念。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信,我国的高职教育才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负重前行。

高职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深入至地市级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对高职院校所在地域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据麦可思调查数据显示,88.1%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按此比例推算,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为全国1000多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为实现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家庭脱贫致富作出了可贵贡献。

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之一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其历史就是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为国家石化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和示范,为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院牢牢地扎根于石化职业教育之沃土,吸纳石化行业文化养分,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石油行业文化和爱岗敬业的“铁人精神”,以工匠精神的自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立校之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强校之魂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价值的体现,价值观是一所学校之所以强大的“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培养工匠精神是落实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高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行为。高职院校发展到今天,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模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高职人对自己人才培养模式广泛认同,才拥有自信,才能以工匠精神的培养来强校。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获得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在实训场所进行实践操作等技能培训,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高职院校要做大做强自己,还必须让学生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落实到一丝不苟的刻苦训练中,把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在生活学习中做好自己。同时,高职院校要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企协作育人路径,使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与行业优势产业高度契合,真正给学生传授“真功绝活”,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培养。

做强高职教育,必须让高职院校成为“工匠摇篮”,否则不足以称强。高职院校要把自身业已形成的学院精神同行业职业精神、行业职业价值观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职业要求融入专业和就业教育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打造质量过硬的工匠人才队伍,而优秀毕业生反过来又会壮大学校声誉,使学校得以在良性循环中越办越好、走向强大。

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育人之石

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急需工匠人才,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乃至“中国质造”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要勇于担当、勇于作为,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中国工业发展、蕴含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下,人们已经把急需工匠人才的焦虑转化为对高职教育寄予的厚望,因为工匠人才源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极强动手能力的工匠人才,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一位匠人需要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艺德。高职院校要注重“师徒相授”的传统,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手把手教的同时,融入“师道”与“术道”,要求学生刻苦训练、领悟入道,还要恭敬师长、爱国爱校;把“学习场所”与“工厂场所”高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以工业企业文化为背景,使工匠精神变成校园文化,把校外实训基地的优秀企业文化移植到校园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受到熏陶的同时,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培养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时代工匠。

时代呼唤工匠人才。在为国家更好更多地培养工匠人才方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需要发挥特色和品牌示范的强项,用文化自信的优势,不断探索培养工匠人才的路径和模式,带动全国2000多所高职院校齐发力、共作为,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提供工匠人才支撑。

(作者周兴中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3月17日,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行的校企合作授牌仪式上,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互联网企业一起走进该校,与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所中职学校缘何能引来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我们经营的网店把贵州黔西南的金银花销售到了海外。”丰台职教中心学校电商专业学生张玉琪告诉记者,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院校电商创新创业大赛上,她和几名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了一等奖。张玉琪有些得意地说:“比赛成绩完全以网店的销售业绩来衡量,而且是与本科、高职学生同台竞技”。

随着电商行业兴起,电子商务专业曾经风靡一时,但之后也遭遇过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最低潮时,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只能招来30多人。但是,该校并没有像许多学校那样让电商专业“下架”,而是重新与市场和企业对焦。

丰台职教中心学校采取了一种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模式。以百度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互联网营销讲师不仅进入到该校的课堂、教研组、实训基地,而且参与到招生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在希毕迪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周海涛看来,这种校企深度合作的达成,得益于近年来政府和学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越来越注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过去,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偏重理论,缺乏实践。鉴于此,为电商提供互联网营销技术的百度公司与学校合作,从人才培养环节开始,进行了全面修订,大量增加实战内容。现在,人才培养标准、实训室的环境配置、教学软件的开发、学习任务的设定等,全部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周海涛说。

“经过反思,我们认为过去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才培养没有落地。”丰台职教中心学校校长赵爱芹表示,“作为一所中职学校,首要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近年来,丰台区作为首都现代生活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出了“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未来图景。例如,新发地农产品市场、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等,随着首都功能定位都在进行转型升级。

赵爱芹说,学校正是瞄准这种需求,探索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来培养电商人才。现在,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北京市骨干专业,每年能招4到5个班,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大一成立微信早餐,在朋友圈大受欢迎;大三毕业创立自己的团队与电信合作售卡,突破新用户入网4000余名。2016年,参与团中央—中国电信“飞young创业英雄汇”活动荣获大学生双创先锋荣誉称号。穆龙龙、吕智博,他们就是咸阳职院年轻的95后学生。

非专业的他萌生创业念头

任何产业都能和互联网结合产生全新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早餐也不例外。穆龙龙找软件专业的同学编写代码,开发了微信自动订餐系统,方便同学们通过手机下订单。

咸职微信早餐上线后,受到了职院学子的欢迎,各朋友圈疯转,经过一个月的经营,日配送早餐份数达到200份。

“咸职早餐”的订餐也很方便,只要你提前一天下单,第二天一早,配送员就会送货到宿舍门口,让同学们一大早就能享用到预定的美味。这个既时尚又实用的早餐配送创意就是穆龙龙想出来的。当然,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个年轻团队遇到的瓶颈,也是大多数O2O模式遇到的,就是物流服务,这对穆龙龙的团队是不小的考验,在经营两个月后就逐渐下线。

这次的小失败,穆龙龙心里并不甘心。他对创业灼热的爱没有一丝消退,反而更加强烈了。“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其实没有多大差别,成功者就是比较善于总结失败教训,在屡败屡战的坚持下才成功。”他边学习边对照自己以前犯过的错误,感触颇深。同时他也找到了应对的方法,恢复了想要再次创业搏杀的信心。

创业梦想从这里启航

每年秋季开学前夕,手机上号高峰期亦是如期而至。中国电信推出“飞young创业英雄汇比赛,实战营销由中国电信所提供的手机卡和流量业务。针对新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目标,穆龙龙和吕志博分组竞赛,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进一步抢占学生市场。

穆龙龙每天早晨不到7点就在校门口迎接新生,帮助新生拿行李,介绍学校设施,然后推销手机卡。身上的衣服会被汗水湿透三遍又会被骄阳晒干三遍,这样的坚持,终于取得了收获,他带领的团队获得销售成绩第一。据穆龙龙介绍,秋季开学季他们组共开新用户1700余户。穆龙龙和其小组队员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他坦言,这次较量让他们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总结出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营销策略”。他们在销售时暗暗记下了一些销售技巧,比如先确定购买人群,看看这类人的购买欲望有多强烈,再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推销方式。“针对前来询问和购买的客户,我们首先在第一时间内要确定他们需要什么,如果是手机卡的话,我们会在购买前,帮客户下载实用的APP,这一行为得到了新生一致的好评”。

目前他的电信售卡业务和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轨,并相继在咸阳职院、商贸学院、服装学院三所高校站稳了脚跟,现在穆龙龙已经是200多人的大学生团队领头人,最高一个月净利润达到6万。最近他还在筹划“滴滴打水”, 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送水服务。

创业不易,坚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刚开始,我很腼腆,不会主动上前向别人推销,但是后来自己给自己打气,主动上前向有兴趣的同学介绍手机卡和流量业务,很多新生现在有的变成我的朋友了。”吕智博表示,通过层层磨炼,要做到的就是坚持下来,那种每卖出一张卡的喜悦感,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这也是对以后生活的锻炼和鼓励,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更是提高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

穆龙龙总结说,自己创业成功,主要经验有两点,一是定位准确,企业不是想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凡事自己亲历亲为,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二是端正自己的心态,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要放得下面子,大学生完全可以做好每一件事,工作并没有贵贱之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艰难之后,穆龙龙表示,创业的未来之路还很长,更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将会不断显现,但不管前进的道路上如何困难,他将一如既往地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勇争第一”,永远是他和团队的共同信念。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是湖南省湘西北地区的一所农村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办学,通过改革求发展,突破了农村中职学校专业水平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招生难的瓶颈,增强了职业教育吸引力。2014年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后,特色办学的劲头不放松,步子不放慢,2016年成功创建为享誉三湘的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为了助推湘西北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发展,学校着力加强对接地方产业的机电、汽车、服装、现代种养等专业,为区域发展机械制造、服装服饰、农业种养等产业服务,重点加强机电、汽车、服装、农业种养等专业。采取校企联盟、引企入校开办“校中厂”、校企一体化等专业建设模式,先后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成了5个生产实训一体化项目教室、3个生产性实训车间、1个机加工研究所。建成了汽车装配、检修项目教室3个和1个4S店,实现了汽车装配、维修实训项目一体化,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平台。

三年间,学校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师生与企业共同研发水工机械产品获专利5项。研发的大型沟渠阀门材料结构及制造工艺,远销省内外,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师生研制的“可测任意凸多边形边长的游标卡尺”,被多个企业生产投放市场。汽车专业师生为大盛汽车研发汽车节能零排放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学校为社会车辆提供免费服务,每年保养维护作业2000多起,排除汽车故障300多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校企合作使重点专业实力明显增强。2014年机电专业群立项为省“十三五”示范特色专业群,汽车专业立项为省“十三五”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重点专业的示范带动下,学校已形成重点专业与传统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态势,开启了农村中职学校迈向卓越发展的先进行列。

把特长培养融入教育全过程

“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是学校突出的育人特色,也是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目前,学校共有专业技能、武术、舞狮、太极拳、艺术插花等社团20多个,学校将民间艺术大师、名家请进社团,采用师带徒、徒帮徒的活动形式,实现了零距离对接。每周二、周四安排两个下午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做到“全校总动员,师生齐参与”。学校与县武术协会、县澧州大鼓协会等组建了3个校内活动室、5个校外活动基地。

三年来,有23人次在国家、省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有37人次在香港国际武术节、湖南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湖南省民乐表演赛、常德市第六届运动会获奖。

让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学有所长

致力于让每一名招进来的学生都有出路,这是澧县职业中专的育人之道。它不仅意味着让大多数学生找到就业门路,还要让部分优秀学生升入高校,为他们打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一大批与普高无缘的学生实现了升学梦想。近几年,学校每年600多人报名参加职高对口高考,本科上线200人左右。10多名全省高考的佼佼者,先后考入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重点高校。

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学校采取订单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吸引和培养校企兼容、工学融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遴选企业时,学校把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放在首位,同时,学生就业后,学校跟踪服务一年,对首次就业不满意或不适应的学生提供再就业服务。联想集团、中联重科、溢达集团等多家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就读职业教育能学一门好技术、也能继续深造,真正实现了“升学有路,就业有方”,“培养一名中职生,脱贫一个家庭”,成为万千家庭的共识。

澧县职业中专学校走出了一条从“示范”向“卓越”迈进的特色办学之路。目前,正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的契机,向着全国一流农村中职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高职战线树立起创新改革的“新标杆”。

作为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以及“立足军队航空修理、面向地方航空产业、服务湖南经济建设”的办学定位,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十大项目为主线,139项任务为抓手,全面激发活力、凝聚战力、提升创力,开启挑战与探索的创新之旅。

激发活力: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产教融合新机制。持续推进全国首个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通用航空协会、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技术教育飞行器维修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拓展协同创新领域。争取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支持,与地方航空企业组建湖南航空职业教育集团;以特色专业群为载体,以校企共建专业为纽带,与深度合作的地方航空企业共同组建“产权明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混合制二级学院;巩固和深化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共建、课程体系开发等领域的校企合作,积极拓展产业孵化、科技创新等领域,丰富协同创新内涵,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健全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以全面质量观为先导,以办学质量、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利益相关方满意度同步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设计、统筹谋划,精准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诊改工作;系统梳理现有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分析、解构各层级质量保证要素,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为重点,健全以质量方针为指导,以质量目标为统领,遵循质量生成规律、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创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保障的诊改新机制;以专业国际化认证、课堂教学形态转变、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为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查找各层面存在的问题,立知立行、对症下药,追根溯源、标本兼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凝聚战力:深化内涵建设

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完善专业随产业发展持续改进、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新增特种加工技术等专业,调整、改造、撤销与航空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专业数稳定在25个左右。全面推进专业集群发展,构建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等四大特色专业群,形成覆盖航空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健全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标准、行业标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全面推行基于6S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星级评价,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深度融合,培育学生“爱岗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实施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优化工程、以“双师”素质为重点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大师名师为引领的团队建设工程。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着力培养、引进校内专业带头人,面向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思维的专业带头人。

以治理能力建设为关键。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作风建设为重点、制度建设为保障,推进治理能力建设。以章程为统领,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主官分工负责、教授专家治学、民主监督管理、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以文化为引领,打造航空文化育人体系,将“敬仰航空、敬重装备、敬畏生命”的航修精神和“零缺陷、无差错”的职业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管理到治理、制度到文化、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打造良好政治生态系统。

提升创力:促进技术技能积累

提升科研和服务能力。创新驱动,持续提升科研和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院将建设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技术中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航空装备修理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实体平台,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实现技术积累和转化能力的不断提升。优化培训管理,探索军队士官、飞行器驾驶员、无人机操控手等项目培训。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机制,推进课程建设,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课程4门。组建专兼结合、校企共享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各专业至少设置两个创新训练项目,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建设专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站和学院创业孵化基地,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论坛等系列活动,组建大学生创业协会,促进学生自主创业,成功孵化一批创业项目。

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坚持开放发展,牵头成立湖南省职业院校卓越建设论坛、专业建设联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推广、应用成功经验与做法。结对帮扶湖南芷江民族职业中专,发挥高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的辐射作用。走出国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航空装备“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与加拿大、德国的合作项目,积极拓展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师互派互访、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领域实现全面突破,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站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起点上,长沙航空职院将全面实施创新行动计划,持续激发活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凝聚战斗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创造力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努力建成军地融合、特色鲜明、省内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学院。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和总纲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扩大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争创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为深圳及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人才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建设可持续发展办学机制

优化学校治理机制。推进学校法人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进一步理顺学校与各二级教学(科研)部门关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试点以人、财、事权下放为核心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实施职称评聘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教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并实施以业绩贡献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评价考核与绩效工资制度。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激发办学活力。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职教集团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以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将办学的重点工作落地,落实集团成员单位的责权利。

推进产教融合工程。以学校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组织协同共建二级学院,选择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密联系的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成立集生产、教学和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工程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激发行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性,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促进质量引领内涵发展

对接产业建设高水平专业。契合珠三角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信息技术”专业特色,重点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等9个全国领先、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建立开放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建设高职品牌课程。以有效教学为重点,加快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开展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成才的机会。

打造高职特色师资团队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教师队伍约束监督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学术道德规范,建立教师培养提升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构建结对互补机制,加强兼职教师培训与管理,以兼职教师牵头参与教学研究项目为驱动,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开辟多渠道揽才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师专业结构与学缘结构,使人才层次、类型等分布更加合理。推行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提供灵活多样用人方式,按照聘用类型和服务期限,建立有吸引力的聘用薪酬制度。实施专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计划,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

搭建教师培养平台。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整合校内师资培养、培训职能与资源,创新教师服务模式,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打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和专业发展通道,增强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骨干教师成长渠道,创新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机制,重点提升骨干教师教学能力,积累企业实践经历,拓宽骨干教师的国际视野。

提升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立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长效机制。以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为建设抓手,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多方协同发展,协同推进。

开展小微企业培训服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国家教学资源库的优质教学资源,面向深圳中小微企业、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

创新对口支援模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信息类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组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创新联盟,探索对口合作、多方互利共赢的良性机制。面向省内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定点对口扶贫计划,面向西部欠发达地区院校开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多方位对口支援工作。

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水平

建设“中德学院”。参照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对照德国教育教学标准,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或其他本科高校合作,开展学历教育,引进德国技术员证书,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构建深度产业化、高度国际化、技能高端化、专本体系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完善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拓展与境外高校的学分互认工作,建立相应激励政策制度,探索设置学生职业教育深造奖励资助基金,实现学位互授、联授,实现部分专业联合培养。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相结合,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和就业体系,以开放、多元、融合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模式,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输出优势特色教学资源。引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优质教学资源,结合深圳产业特点进行本土化改造,探索建立职业教育IT类人才培养国际标准。面向东南亚国家开展“走出去”职业教育培训,探索境外技能证书培训、境外试点学历教育,拓宽学校境外发展空间,提升IT职业教育的国际辐射能力。

深圳信息职院将结合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一流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实现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新跨越。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以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契机,主动适应湖南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新要求,实现由“对接汽车产业、服务汽车产业”向“提升汽车产业、引领汽车产业”转型。

立足三个围绕 创新办学理念

围绕汽车产业办出特色。按照“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思路,学院主动服务湖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度融入汽车产业来建设特色专业体系,培养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围绕前沿技术打造品牌。学院紧跟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车联网、汽车精密制造等汽车产业最新业态,抢占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高点,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高地、高水平师资培训高地和汽车产学研新成果孵化高地。

围绕文化治理注入活力。为激发每位教职工创新创造激情,释放每一位学习者学习的原动力,学院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相对独立又相互合作,“政行企校”多方联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塑造美好的心灵。

强化三个坚持 创新建设思路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学院从政策、人力、经费等方面加大卓越校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整体推进各项任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在特色专业群、教师队伍、治理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具有示范辐射效应的标志性建设成果。

坚持创新驱动、成果导向。学院以“政行企校四轮驱动”的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和合力,提高办学水平;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过程可监控、成果可考核、经验可推广。

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学院推进全面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办学吸引力和对产业的服务贡献力;带动其他职业院校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推进五项建设 创新发展举措

推进“覆盖前后市场、兼顾新旧能源”,突出智能化和车联网的汽车专业集群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以汽车专业群为主体,电子信息和财经商贸专业群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专业格局;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域”,密切跟踪汽车产业最新发展态势,带动汽车专业群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以汽车新技术为引领,新增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等汽车类新专业,重点建设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汽车营销与服务三个特色专业群,汽车产业链专业占专业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占60%以上。

推进“名师(大师)引领、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按照职业身份、职业素养、职业成长三个维度,通过引、转、培、练、赛、研六条途径,完善评聘分离、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教师管理机制;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双师”标准及教学团队建设、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等制度;“双师比”达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50%,实习指导教师及兼职教师全部具备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专技职务;每个汽车特色专业群建设3个以上“名师(大师)工作室”,培养5名以上正高职称、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副高以上职称、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达50%以上。

推进“德育首位、教学中心、科研先导”的发展格局建设。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德育工作序列化方案,强化思想素质、文明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五种素质,职业礼仪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规范三种规范,忠诚敬业、客户至上、团队协作、精益高效、学习创新五种品格;深化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分制改革,以宝马、保时捷等校企合作基地为平台,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科研基地、队伍和机制建设,联合行业企业打造汽车科研成果展示的窗口、应用推广的试验田和示范引领的先行区。建设期内主持省级以上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100项以上,每年推广新技术应用项目5项以上,技术服务收入100万元以上,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推进“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形成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育人环境。推行大部制改革,形成运行高效的大教学、大思政、大服务工作格局。开展“掌上校园”建设,形成咨询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制衡、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治理结构。探索“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建设北京汽车(中南地区)技术服务中心等混合所有制服务共同体。

推进“多维度、全过程、常态化”的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建设。聚焦专业、教师、课程、课堂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建立健全学生到课率和听课率考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及教学运行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毕业设计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监控制度;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日前,教育部公布30个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其中福建省一个案例入选——《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齐心共建师德“三千工程》。所谓“三千工程”,指的是党员教师牵头结对联系千名学生、专业教师提升千名学生专业技能、千名师生志愿奉献社会公益。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庄伟廉说,通过多年师德建设实践,学院以建筑工程系为典型代表,凝练出师德建设“三千工程”,有效激励广大教师勇攀行业高峰,积极投身于高素质高技能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引导师生成为具有“厚德修身、自强求实、创新敬业”品质的现代鲁班传人。

文化育人,浸润师生心灵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秉承“精求技能,崇尚文明”的校训,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发展与创新,发扬“厚德,自强,创新”的系部精神,确立了以鲁班文化为精髓的系部文化。通过开展“青春建功?匠心筑梦”鲁班文化艺术节;在宿舍与教学场所展示鲁班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文化作品,进一步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为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学风提供文化保障。

学院建筑工程系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宣传鲁班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创新高校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筑工程系成立“鲁小班传媒网络工作室”,运营新浪微博“福建水电学院建筑工程系团总支”、在校团支部新浪微博46个,以及微信公众号“福建水电学院建筑系团总支”;制作“鲁小班”系列文化产品,微视频、微直播等文化短片;开展“青春建功,匠心筑梦”鲁班文化艺术节,围绕厚德修身、自强求实、创业创新三个篇章26个项目进行,包括走进兄弟院校、走进企业交流会;优秀校友、创业青年、技能获奖学生座谈会;鲁班文化艺术节成果展;建筑工程系2016年各类优秀总结表彰晚会等活动。

据统计,文化节系列活动以及晚会在新浪微博“福建微校园”上进行转播,在线观看人数达2.8万人,累计观看人数达48万。新浪微博“鲁班文化艺术节”话题访问达到94.3万人次,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新浪微博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转播。建筑系新媒体工作团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通过新媒体形式得到较好地宣传与推广。

党员引领,发挥榜样示范

建筑工程系以党员教师为主体,开展基于帮扶特殊生为重点,组建导师团在学生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展“一帮多、多帮一”的导师制工作。在制度保障方面,该系拟定了《建筑工程系特殊生管理办法(试行)》《建筑工程系开展导师制工作规定(试行)》,并印制了《建筑工程系学生帮扶记录本》,对帮扶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

“每学期,我们都组织由党员教师牵头对贫困生家庭进行走访,增进与困难学生家庭的沟通,在走访中送去相关资助政策和慰问品,确保资助工作的精准与精细。”建筑工程系负责人说。

该系把关爱学生成长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业队伍,参加学生职业创业大赛;邀请4位创业青年进校开展“新青年?创未来”创新创业大讲堂;组织共建社区36位居民参观校内实训场,旁听教师授课,访谈学生;由学生管理教师带领4个队伍共计137位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

精求技能,师生共同进步

建筑工程系十分重视学校师德建设制度的实施与落地,制定并落实“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新老教师结对帮教工程”“辅导员三年成长计划”“建筑系学生导师制”等师德建设制度,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经验的机会。

该系负责人介绍,为促进建设工程的不断提升,通过制定建设标准,建立梯队教师培养和评价考核制度,针对不同梯队教师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做好梯队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设与管理。针对专兼职辅导员的个人基本情况,比如特长爱好、性格习惯等,进行分类分配辅导班级,让每个班级都分别配有专业导师、党团总支成员、经验丰富的辅导员、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等各种不同角色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目前,该系专任教师拥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近三年来,建筑工程系学子参与校内技能竞赛培训学生1083人次,156人次获得校内技能竞赛荣誉,获得全国水利高职技能大赛、全国土建高职技能大赛、全国广联达算量BIM大赛和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的学生一等奖34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29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76人次。

崇尚文明,践行志愿精神

据介绍,建筑工程系创新志愿组织管理机制,将教师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引导教师参与志愿服务,与福建省永安市巴溪湾社区进行共建,与永安市爱心同盟、系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该系建立志愿服务过程管理机制,对教师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证和登记,建立志愿者档案,并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的总结、评估、考核有关信息上传到信息平台,将教师志愿服务与学生志愿服务、公众社区志愿服务统一结合起来,学生、公众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时可获知更多所需技能特长的教师志愿者信息,实现有效的双向选择。

近四年,该系师生共计参与志愿服务达到2769人次。2016年建筑工程系还与永安市燕南街道巴溪湾社区居委会共建,在社区搭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平台;与永安市文体广电出版局、永安市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

庄伟廉表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有效融合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将鲁班文化作为系文化核心,通过开展“三千工程”,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教育教学与工作生活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给高校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成立北京高职院校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

——浇花重浇根 育人先育心

2017年新年前夕,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北京高职院校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党委书记高东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更加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更高的标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强化职业素养,开展“能力本位”思政课改革

面对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启晋说:“我们率先探索实施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把思政课教学目标分解为政治鉴别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公民行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四个方面,以责任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建构思政课堂。”思政课在理论导入的基础上,加大了读书、讨论、辩论、项目教学、主旋律影视作品欣赏、小组探究学习、课堂演讲等形式的分量。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60%。在学校教务处近年的教学检查中,思政课一直是学生最喜欢学习的课程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与学生在课下的接触也很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瑾说,“我们不仅给学生上理论课,同时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2015年,刘瑾指导学生设计的“井冈星火棋”获全国重点社会实践项目优秀课题成果和首届京津冀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16年上半年,学院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制度,每位思政课教师都承担该学院的党课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目前马院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15个。李萌老师指导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2016年北京高校思政课实践论文评比一等奖。

怎样立足高职教育特色、践行知行合一?学校党委学工部部长李俊琦说,学校十多年来一直推动财贸素养教育,其实质是“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五个价值理念与行动。每学期依次实施一个教育主题,以“班级建设、宿舍建设、学生社团、节日活动”为载体,通过“理性认识—自我行动—总结展示”三阶段,使学生在三年不断线的自我教育与行为养成中提高职业素养。辅导员熊春燕说,学校要求每位教职员工,无论是专业教师、辅导员还是行政人员,都积极参与每个学期的教育主题,指导学生社团,指导各类大赛,或者与学生一起参与社会实践。

旅游系2011届毕业生高思佳在与校友交流座谈中表示,3年大学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财贸素养教育,现在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也把“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理念融入公司管理中,要求自己和员工认真践行。

做实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合作育人

学校先后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北京瀚亚世纪资产管理公司、易游天下国际旅行社(北京)等携手建立企业冠名商学院,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据学校教务处处长武飞介绍, 在顶岗实习的半年期间,学校与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制定并实施了顶岗实习“三导师”制度,即学校指定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生活导师,企业指定一名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生活、工作。

去年11月,信息物流系又一批应届毕业生来到与学校合作十余年的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顶岗实习,让这些学生没想到的是,系主任、专业导师和生活导师把他们“送”到公司,公司专门召开了新员工入职动员会。朝批公司仓储部主任助理、信息物流系2009届毕业生艾国是实习生们的企业导师,他说,自己会把工作经验和成长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弟学妹们,帮助他们早日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

去年从工商管理系毕业的耿欣,对在实习时担任“菜百公司临时团支部”书记的经历记忆犹新,她说,临时团支部既有实习学生,也有菜百的员工,一起组织团活动,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菜百公司人力资源部谢华萍表示,临时团支部的组织优势很明显,大部分实习学生适应了企业的工作强度。

挖掘时代内涵,以优秀传统文化涵育人文素养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重视学生的知礼、守礼、行礼养成,开展修身、励志、敬业的“明礼”传统文化教育,借助传统礼仪挖掘时代内涵。2011年起,学校在开学典礼上设计了拜师礼环节,2012年又将谢师礼作为学生毕业典礼的环节。两个礼仪相呼应,教育学生尊师重道,引导教师行为示范。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需要扎实的载体。学校为年满18周岁的学生举办汉式成人礼仪式连续开展了5年,校长王成荣表示,此举旨在借助衣着服饰,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感知社会秩序的严肃、感恩父母师长的教导,让大家在“穿越”的礼制中继承、学习、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学校每年举办清明、中秋诗会,组织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还开展“民俗文化月”活动,传统风筝制作、学唱京剧、教唱本地民歌、舞龙舞狮、书画艺术展、诗会、抖空竹等,让学生感知中华灿烂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生自编自演的财贸系列歌舞中有“瑞蚨祥的尺子”“全聚德的火”“同仁堂的秤”,这些歌舞展现了童叟无欺的传统商贸文化,传递了师生对于诚信、爱心、公平的深刻认识,有利于传统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的传承和发展。

“‘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是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制定并运用一系列机制管理学生并从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2014年2月,项目开始在学院实施,经过两年半的实践、推广和运用,2016年12月基本上形成了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等“四课堂”协同育人的协同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师资队伍、评价考核等系列机制体系。

一、“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提出的意义

“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今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签署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要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探索,形成“教学课堂”为主体,“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为辅助的“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不仅要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而且对再就业或多次就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职业道德和操守、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升,这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课堂就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客观上必然引起第一课堂的延伸或拓展,形成多课堂育人的新格局。

(二)是对“四学会”育人要求的有机对接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布德洛尔《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主题报告,报告把当代教育的任务概括为“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份学习宣言。“四个学会”把我国高职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我们提出并实践“四课堂”,即“教学课堂、实践课堂、宿舍文化课堂、综合素质课堂”并将“四课堂”与“四学会”有机对接,互相补充,相互协同,形成高职院校“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见下图1)。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