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地方动态
展开全部
 

10月10日,湖南省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地签约授牌典礼在湖南交通职院隆重举行。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退役士兵的培训工作。2014年,民政部、财政部、总参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政策知晓率;完善教育培训方式,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参训率;提高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学员的合格率;强化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退与士兵学员的就业率。三部委特别强调,要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择优认定、社会公示”的原则,选择师资力量强、实训设施好、教学质量高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定点机构。 
  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鉴定、技术服务、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湖南交通职院发挥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功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2011年,在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12年正式成为长沙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试点单位。该院坚持把退役士兵培训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提出了做实、做优、做出品牌的要求,根据退役士兵自身特点,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确立了“五共”培养模式,即“退役士兵共宣、培养方案共定、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质量共监、实习就业共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政校企三方全程参与,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四年来,该校共接纳近300人参加培训,培训合格率100%,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初次就业率85%,自主择业或创业率15%,真正做到培训一个,成才一个,就业一个。


    本报讯(记者 郝文婷)日前,内蒙古出台教研工作基本规范和自治区教研员任职标准,严格规范教研机构和教研员工作行为,引导基层教研由单纯关注教材教法研究,向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全要素研究及服务区域和学校发展转变。

    按照规定,内蒙古各级教研机构要建立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深入学校开展服务与指导;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每位教研员要固定联系城镇和农村各一所学校,深入课堂,提高联系学校课程整体实施能力;定期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向社会发布监测报告。

    自治区还将实行教研员业务管理制度,建立教研员业务档案,记载教研员工作业绩,作为教研员评先、评优、晋级的基本依据。此外,自治区将加快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现代教研模式和机制。




最近,一所学校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网络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在网友以一种集体狂欢的姿态把“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娱乐化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其实已经悄悄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第一品牌”。比起用“挖掘机体”疯狂造句,于是问题来了:蓝翔究竟有没有什么值得深圳技工学校学习的地方?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今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南都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搞职业教育的校长们几乎都可以一字不落地背下李克强总理当时的讲话: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然而现实却是,当前中国约有1.36万所职业院校,就在中国大专院校拼命扩招的同时,职业院校却少有人问津,生源堪忧。于是问题出现了,每年近千万高校毕业生遭遇越来越难就业季,而遍布中国南北的工厂里,老板却在为找一名上手快、懂技术的工人不断提高工资价码,但仍然无法如愿。

近年来,深圳不少职业技术学校都把宣传重点放在了“中职、大专连读”、“五年时间可获大专学历”上,在技校打通学历教育的直通车,似乎成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但有着30年职业教育历史的蓝翔,其校长荣兰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坚持当初的信条: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蓝翔的一系列发展规划也在顺着这个观点推行。据媒体报道,实习设备的投入几乎占到了蓝翔教育投入的大头,烹饪专业的学生一年光实习材料的消耗费用就得7000多元;每年蓝翔都要进行设备更新,汽修专业修的都是这两年生产的新车,技术与社会看似无缝对接;在专业设置上,就业不好、工资不高的专业会被立马砍掉,打开蓝翔的网站,几乎看不到任何类似“工商管理”、“英语商务”等“花哨”专业,“烹饪学院”、“焊接技术学院”、“美容美发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等,它的专业设置直白简单。也许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开办60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蓝翔,吸引了3万多名学生在这里就读,在技校生源普遍惨淡的当下,这个数据可被视为超大体量。

封闭军事化管理,每一个小时都有清晰规划

蓝翔在管理制度上颇具部队作风。在蓝翔,新生进校后需要进行半个月的军训,此后的每一天清晨6点左右,全校学生都要以班级为单位跑操;学生周一到周六都必须待在学校,只有礼拜天才有可能出校门;教师的工作量以“天”为单位计划,学生的时间则细化到每一小时。在将外界干扰杜绝的同时,校内生活照样有声有色,运动会、公益活动、技能大赛等等轮番上阵。这种管理方式虽然略显严苛,实际效果却令学生有更好的自觉把时间更多放在对专业技能的钻研与领悟上。

近年,该种封闭教育、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也得到了深圳部分技术学校的青睐。例如深圳市奋达职业技术学校就推行军事教官协助班级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班主任与军事教官联手协作,实现学生学习、生活、纪律无缝对接;2008年创办的新南方技工学校也在创办之初就引入了全封闭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

今年8月,网上盛传蓝翔校长荣兰祥在2014年毕业典礼上讲的一段话:“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地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虽然话说得狂妄了一些,但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道理也许并不糙。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正风生水起,如何使中职教育融入改革的浪潮中,一直是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关注的问题。10月9日,区政协组织委员视察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教中心上档升级》的年度重点提案进行现场督办,助力职业教育搭乘开往“春天”的列车。图为政协委员视察区职教中心钳工教学。
    全省职业教育在校生

2020年将达290万人

本报讯 (记者 李娜 实习生 李阳)昨日,我省再次就职业教育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到2020年,我省职业教育在校生将力争达到290万人的规模。

我省将再次加大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根据《意见》,2020年,我省高等教育的结构规模将更加合理,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30万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2500万人次。

同时,我省的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将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重点建设30个左右省级品牌示范专业(群)和5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群)。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将实行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 


    本报讯 (记者郭海方陈小平)尽管职业教育目前是我省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但我省将逐步调整招生结构,实现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这是记者10月13日从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获得的消息。

  构建中职与高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为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意见》绘就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快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对接,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教科学发展

  《意见》强调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激发我省职教活力。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落实财税、土地、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改革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在公办职业院校实行按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状况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对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对民办及企业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调整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招生计划。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

  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政策。加强中高职衔接,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提升发展保障水平,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为确保各地将职业教育真正摆上战略地位,《意见》就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水平作出明确规定。

  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均不低于30%。

  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行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人群的职业教育培训补贴政策。

  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深入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

  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创造平等就业环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9

  2020年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30万人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2500万人次

  “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0%以上,建设500个

  左右多种功能综合实训基地,建设100个左右技能

  大师工作室,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95%和90%

  中高等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

  重点建设30个左右省级品牌示范专业(群)和50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群)

   中国甘肃网10月14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记者 焦若锋)近年来,通渭县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联合办学为依托、以质量为保证、以特色促发展、以规模求效益”的总体思路,全面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全县现有职业中专1所,职业中学3所,学校占地总面积76645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8289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3319万元。截至目前,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12000余人,被高校录取800余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苏州、兰州等地转移就业10000余人,在本地从事个体经营的3000余人。


    本报福州10月13日电(记者高建进)日前,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福建各地人社部门建立起“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服务管理系统”,对他们开展跟踪服务,摸清他们的就业服务需求,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创业培训等。

    据了解,福建省内高校2014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均已通过该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实名登记;省外院校福建籍生源201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也陆续通过该服务管理系统自行登记信息。实名信息包含毕业生手机号码、家庭电话等主要联系方式和就业意向等。

    目前,福建各地人社部门通过该服务管理系统,逐一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取得联系,核实就业状况,积极推荐就业。


    一是“错位衔接”策略。围绕县域主导产业领域,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开设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与摩托车工业、IT信息产业、商贸旅游等新兴紧俏专业,以及全国首个中职计时机械专业,推进县内3所职业院校专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二是“定向市场”策略。深化“园校互动”办学模式,坚持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与包括香港精密钟表厂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培养,专业对口调整等工作,已组织“产教对接”座谈会4次。

    三是“协同推进”策略。全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对接市场需求,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力争2020年实现“建设一个职教园区、打造一所汽车学校、组建一个职教集团、培育一批重点专业”。

    近日,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印发《关于2014年论文征集评审情况通报》(闽教职学【2014】11号),评出了优秀论文55篇。

     据悉,该学会2014年共收到48所职业院校参评论文216篇,经专家评审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21篇,三等奖31篇。该学会把55篇优秀论文和48篇有创意、有新亮点的论文汇编成《职业教育•实践与思考》(2014年版)。

    本年论文所涉及德育政治思想工作和职教管理与改革的较多,分别为52、35篇,占总数的24.1%、16.2%。

 解到                      2014年《职业教育•实践与思考》论文一览表

序号

单位

作 者

题  目

评奖

1

福州环保职业中专学校  

陈锦海

诗以花入境 花借诗出彩——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在园林艺术插花中的渗透

一等奖

2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伊文婷

新媒体境遇下高职生信仰现状与导引对策

一等奖

3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吴庆新

别让活跃的德育课堂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等奖

4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

林俊标

探索多元校企合作模式,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二等奖

5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张煌忠谢寿星

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研究

二等奖

6

福建省税务学校

陈颖桢

教学过程中“课堂意外”的应对策略---浅析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动态处理和创新

二等奖

7

福建省邮电学校

林  惠

倡导积极语言 营造和谐班风

二等奖

8

福建商贸学校

赵  健

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

二等奖

9

三明林业学校

许柏荣等五位

拓展训练对中职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的干预研究——以三明林业学校为例

二等奖

10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叶绮波

中职语文课堂激趣及学科融合初探

二等奖

11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程卫平

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能力的培养

二等奖

12

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吴树田

写真事,抒真情,悟真理——中职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等奖

13

漳州市农业学校

郑文彬

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管理与维护》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二等奖

14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陈  樱

谈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目标激励

二等奖

15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郭步春

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举措——以《印刷工艺》课程为例

二等奖

16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刘家良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制约因素与提高策略

二等奖

17

福建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王  洄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等奖

18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屈治富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19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

衷凤英

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新平台探析——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二等奖

20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何谋生

综合布线光纤熔接实训仿真方案

二等奖

21

福建工贸学校  

张新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探讨—以服装类专业教育为例

二等奖

22

福建工贸学校  

池河清

用真心真情浇灌教育之花

二等奖

23

福建省邮电学校

徐锡光

基于岗位角色的中职商业会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24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易子明

非遗传习孕育人才 劳模进校绽放溢彩 ——安溪华侨职校示范校特色项目德育工作案例

二等奖

25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江和成温绍金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三等奖

26

闽清职业中专学校 

许文妃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梯度的设计

三等奖

27

福建省税务学校

许启章

对莆田市中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

三等奖

28

福建省税务学校

许国清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三等奖

29

福建省税务学校

陈碧琼

中职学校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三等奖

30

福建省税务学校

彭艳芬

对接高考双模改革 中职教育亟待转型

三等奖

31

福建省税务学校

朱丽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研究

三等奖

32

三明林业学校

赖晓红等四位

中职学生生命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等奖

33

闽清职业中专学校

张小雯

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

三等奖

34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陈珊珊

角色扮演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三等奖

35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蔡夏苗

浅谈职高英语课堂教学多维互动模式的建构

三等奖

36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刘金福

浅议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

三等奖

37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肖开星

优化组合培训模块 提升职教服务能力——农村职业技能“三组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三等奖

38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刘欢欢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调研及思考

三等奖

39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陈宝华

《PLC应用技术》采用“竞赛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三等奖

40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李淑燕

现有高职院校在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下的应对之策

三等奖

41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王豫平

提高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等奖

42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黄  凌

制冷专业项目化教学优于传统理论教学的探讨

三等奖

43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陈  航

《药物应用护理》中错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

三等奖

44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程丽玉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愉快教学的途径

三等奖

45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曾建香

谈视频资源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三等奖

46

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尤裕盈

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

三等奖

47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郑志龙

巴斯蒂安教学理念在中职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三等奖

48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庄小青

幼儿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培养

三等奖

49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黄冬艺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舞蹈课

三等奖

50

福州商贸职业中专学校

李建珍

“卡耐基训练”模式下的中职口才教学实践与收获

三等奖

51

永定侨荣职业中专学校

王楠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三等奖

52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陈雄寅

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创设工学结合新模式

三等奖

53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缪明聪

小议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

三等奖

54

福建工贸学校  

陈国升

中职学校的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研究—以福建工贸学校为例

三等奖

55

福建工贸学校  

董  英

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的素质 确保食品安全

三等奖

56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范燕燕蔡维灿

基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研究

入编

57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黄  琳

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思考

入编

58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

巫圣义

从价值链视角破解小微企业钱荒

入编

59

福建省税务学校

林小芳

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入编

60

福建省税务学校

林万兴

探究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

入编

61

连江职业中专学校  

张元增

浅谈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入编

62

福建省邮电学校

邱 红

中职《电子产品装配实训》课程设计与实施

入编

63

连江职业中专学校  

魏碧贞

浅谈职校语文教学中角色扮演法运用

入编

64

福建经济学校

林  烨

论中职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入编

65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 

黄嫣嫣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入编

66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马文博

浅谈德育过程中的美学教育

入编

67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孙鹭萍

浅谈贴合中职市场营销的教学案例

入编

68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韩毅红

浅谈中职学校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

入编

69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林荣焕

基于学情构建中职数学幸福课堂

入编

70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蔡佳政

职专数学教学初探

入编

71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卢爱梅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

入编

72

尤溪职业中专学校  

黄廷梅

中职校程序设计课教学的初探

入编

73

厦门市海沧职业中专学校  

李  鹏

浅论如何提高PLC实训课教学质量

入编

74

明溪县职业中学

董南平

真刀真枪的项目教学法新尝试 ----记我校实训室建设中电路设计中的项目教学

入编

75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郑  菁

以工作导学习、以实践促发展--—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开发

入编

76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叶  楠

趣味课堂,精彩无限——关于提高中职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的探讨

入编

77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林  静

电工专业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探索

入编

78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陈少钦

创新的英语游戏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入编

79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程晓艳

内容简单教学不简单——“等差数列的定义”的教学设计思考与反思

入编

80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林碧清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手机游戏场景绘制》教学中的运用

入编

81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余雪金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

入编

82

闽侯职业中专学校   

黄  惠

立足开放授之以渔 诗歌教学情趣盎然

入编

83

三明市农业学校

刘  英

FLASH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入编

84

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郭卫平

中职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入编

85

柘荣职业技术学校

吴彬彬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体验教学探讨---以”畅想未来”教学活动为例

入编

86

柘荣职业技术学校

魏喜成

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入编

87

柘荣职业技术学校

刘晓霞

中职幼教英语实用性教学探究

入编

88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洪燕珊

Excel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探索

入编

89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林双玲

德育课要对中职生的一生负责

入编

90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蔡白虹

浅谈奥尔夫节奏训练在中职幼教课堂的运用

入编

91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艾锦芳

浅谈在第二课堂中培养中职幼教学生的创新能力

入编

92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俞  冰

让生命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心灵鸡汤——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入编

9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丁天华 胡榕

论英语师范生三“S”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构建

入编

94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吴庆良

中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

入编

95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公文胜

浅议《财务会计》案例教学

入编

96

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吴海棠

发挥多媒体技术科技优势,提高中职舞蹈技能训练水平

入编

97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柯孙侨

对浅谈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入编

98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王建伟

浅谈民间技艺在中职校的传承方法

入编

99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王梅英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入编

100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林  虹

浅谈中职生设计实践的学习积极性

入编

101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黄峰扬

技能大赛项目内容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探索

入编

102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黄家胜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入编

103

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石小梅

重视语文口语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入编

 


    2014年10月10日,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印发《关于同意2014—2015年度立项课题的通知》(闽教职学【2014】16号)。2014年学会共收到职业院校申报立项课题75个,经专家评审,同意立项课题31个。


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42015年度

立项课题一览表

 

序号

学校

负责人

课题名称

1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物联网云计算背景下高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许丽芳

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3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施风荣

莆田市电子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

4

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

廖甫明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项目化教学的研究

5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黄如晖

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汽车涂装实训教学规范化研究

6

福建建筑学校

许育龙

机电专业模拟、仿真实训与实境实训问题的研究

7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林秀兰

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8

福建工业学校

 

“后示范”阶段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实践创新的研究

9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童成寿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10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教学流程的构建----以《生理学》课程为例

11

泉州泉中职业中专学校

胡莉虹

闽南地区中职《服装制板师岗位实训》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

12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朱海燕

成本会计项目教学的研究

13

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陈金文

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问题研究

14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项目驱动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效性研究

15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江和成

中职学校实施“扁平化”二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6

泉州市农业学校

姜鼎煌

“涉农专业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

17

福鼎职业中专学校

 

职业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证研究

18

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

吴国阳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9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

曾小明

职业院校建设与培育特色专业的研究

20

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

谢剑飞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探究与实践

21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

杨武海

福建海洋经济背景下中职水产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的研究

22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蔡连顺

晋江中职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3

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方阿斌

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及其生涯规划发展研究

24

福建经济学校

陈梨芳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5

连城县职业中专学校

童纪超

依托闽西旅游资源,开发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部分校本教材

26

福鼎职业中专学校

刘月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以闽东地区为例

27

福建省税务学校

王丽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

28

三明职业中专学校

谢晓卫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伴奏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29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

吴方平

从感恩教育切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30

南安市工业学校

李德仁

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及其生涯规划发展研究

31

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黄瑾睿

运用概念图提高五年专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本报讯(记者薛秀春)10月1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金会到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现场办公,帮助谋划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解决办学和校园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副市长刘野,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教育局局长杨芮,市政府秘书长常青,市人社局、财政局、编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现场办公会。

在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办学和校园建设等情况汇报后,王金会指出,近年来绥化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办学重点突出,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学校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发展中还存在着现有场地和办公设备不足、教师结构缺失、学生交通和校园安全管理隐患等问题。

王金会要求,要继续坚持已定的办学方向,有所作为,创出学校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读书就学;要坚定信心,充分利用现有学校、专业教师、办学经验等办学基础,为职业技术教育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以立足绥化需要为重点,面向全省、全国就业培训招生。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实用人才为主,职高以升学教育为主。职教中心要为企业培养定向人员,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定向培养,为小微企业培养再就业员工。由人社局牵头,财政局和教育局配合,实施“千人培训”计划,让学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绥化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发展建设培养实用人才。职高和职教中心要借用优势政策,实现联合互补。小微企业就业技术培训由职教中心负责,电大要集中精力办好老年大学。

王金会强调,要整合资源、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逐步发展壮大。要利用现有的学校基地、人员、就业岗位等优势,走出去与大院校联合办学,借助院校优势发展。要把企业请进来,培训技术人才创造品牌。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规划,把学校现有场地规划好、建设好。要先解决部分急用的办公设备。要以现有教师为重点进行定向培养,个别专业不突出的可以定向培养成为专业教师、专业人才。基础课教师可招,专业课教师以聘为主。教育培养学生要与学校自我发展结合起来,改革创新,按照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原则发展自己。要加强管理,安全第一,特别是学生住宿、饮食、防火、乘车等要确保安全。学校门前公路可以考虑设置限速,保证学生出行安全。要加强校园建设管理,逐渐把职教中心建设成为温馨的校园。

刘野要求,要加强职业教育,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根据绥化特点,向技术应用型学校转型,创新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职高和职教中心要加强基础教育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使升学与就业同步推进。


陈晓燕(左)在车间里查看枸杞(10月10日摄)。

    今年29岁的陈晓燕家住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2008年,她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和宁夏一家枸杞公司任职,负责枸杞及其衍生品的出口业务和商检保险工作。

    2012年底,陈晓燕回到家乡,带着4年里积累的经验和东拼西凑的30万元资金,创立了惠农区杞红枸杞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户共同开发家乡枸杞。由于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而且精通英语,陈晓燕通过国内外免费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推介,很快取得了国外订单。

    在陈晓燕的带动下,合作社的有机枸杞已经从燕子墩乡辐射到周边乡镇,带动了更多农户进行种植。今年合作社的国外订单预计达到600吨,销售额将突破5000万元。陈晓燕说,下一步她将借助电商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让家乡枸杞成为叫得响的品牌。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十个手拇指伸出来总有长短”,“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是每个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校学习,那部分徘徊在高校门槛之外的孩子将何去何从?他们的未来着实令父母揪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类学生与高校无缘,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出路,他们也想学知识、学本事。他们在技师学院这条相同起跑线上没有歧视、没有冷眼,他们能展示特长、彰显个性,他们有可塑性、有创造力,同样能成为‘思想品质好、技能素质好、遵纪守法好’的‘三好生’,同样也能在不同的领域就业成才”。 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院长赵雨信心百倍地说。

     “‘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技能才是生存基础。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就能自食其力,减少社会负担。”县委、县政府决定与云南技师学院合作办学期限延长至70年,引入高素质人才,购置实训设备,强化学校管理,让学生学到技能,有真才实学,真正成为一名有技术的劳动者,成为支撑他们生存的根基。

     近年来,泸西县每年有6500余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约40%,到外地上中专和技校的约40%,余下20%的学生不再上学。不上学的这部分学生,在父母心中没出息、在老师眼中是差生、在同学中受到歧视,既没有优势、又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农村的不愿回乡,城里的难以就业,大部分都在城市中流浪,又正值青春叛逆危险期,特别容易出问题。同时,他们大都是未成年人,身体发育不成熟,学历很低,不符合就业条件。为了生活,他们基本都在餐厅、歌厅、酒吧、会所等服务行业打工,有的甚至在地下赌场、民间借贷等危险行业谋业,接触很多的社会阴暗面,为数不少的女生受到伤害、男生成为违法犯罪的喽啰,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社会治安要好,重点是违法犯罪分子要少;违法犯罪分子要少,务必要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断青少年这一主要来源;要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重点又要做好防止初中毕业生过早流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泸西县政法委书记冯林春说。“所以,管好失学的初中毕业生,就真正找到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也就抓住了社会治安的关键。”泸西县县委、政府站在创新社会治理的高度,依托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这个职业教育平台,将不上学的这部分学生通过追踪劝学,引导到技师学院继续学习三年,进一步规范行为,矫治心理,让这部分学生既渡过三年的青春期,又学到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能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这就走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泸西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发展思路。

     为了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吸引不上学的学生到技师学院就学,大幅度减少初中毕业生过早流入社会。2010年8月,泸西县组建成立了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2012年7月18日,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20万元,对就读于技师学院的泸西籍学生第一学年给予每人1000元的补助;部分乡镇还对本乡镇就读技师学院的学生实行等额补助;加上国家每年补助1500元的职业教育费用和后两年学生顶岗实习的收入,再困难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学业。

     “质量才是硬道理。”学校注重师资力量建设,从刚成立的60名教师增加到现在的164名,从原来的4个系,11个专业,到现在的5个系16个专业;职教中心校区现有生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系四个教学系。主要开设有药物制剂、化工工艺、化工分析与检验、护理、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方向)、电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维修方向)、汽车维修(营销方向)、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烹饪、幼儿教育等12个专业,让学生结合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实训设备建设,县委、政府努力帮助分院筹措资金,增加办学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学院筹措资金近千万元,建设汽修实训中心、机加工实训中心等实训室40间,多媒体教室18间,计算机400余台;投入校园文化建设资金50万元,投入校园信息化建设资金80万元。目前,技师学院在校学生由2010年的221人发展到今年的3670人。

     “要做事先做人,学校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赵雨说。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紧近围绕 “进得来、管得好、学得到、能就业”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高校不是唯一出路、技能才是生存根本、守法将是一生幸福、育人必是治本之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办学工作。学校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形成一套独到有效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对20名重点学生由校长、法治副校长和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进行重点管理和帮教,共同做好帮教工作,再捣蛋的学生也能教育转化,循规蹈矩;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校内学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就业—延伸服务”的五步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办学力度;结合用工趋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让每位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学到技能,成为一名有技术的劳动者。

     “从职业教育的层面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的空间。”中华职教社泸西分社社长李克家说。该院积极探索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路子,学院已把大型企业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并建立了杭州“学生实习就业驻外办事处”。目前,共有654名学生顶岗实习,每月2600至3600元的劳动报酬,有1119名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每月2000至3000元的劳动报酬,每次社会实践(约三个月时间)学生收入在7000—10000元,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即学到了技能了解了企业又解决了家庭经济负担,同时还解决了就读大专的费用问题;结合企业用工趋向,加强与沿海用工企业的沟通联系,与多个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已毕业的两届学生共867人全部安排了就业,月最高工资7000元、最低工资2000元,平均工资2600元左右。确保了学生成功就业,就业后既能自食其力,又能为家庭分忧,减轻社会压力,还能为社会发展体现价值,实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治理。


 





湖南株洲工业中专学校的服装同步课堂。

湖南化工职院的学生在仿真课堂上。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学生在教室端与现场专家远程互动。

 王键

    40000名教师参与建设在线课程

    100万师生在网络空间共建共享资源

    299个机构平台

    100万个个人学习空间

    1.5亿人次师生互动

    5亿人次文章浏览

    2988万人次浏览视频

    “专递课堂”网络空间发表文章3531篇、视频249个、仿真实训621个、同步课堂222课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陈翠娥老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文章3593篇、视频140个、好友9106个、留言4676条、微博121篇、总访客达6931143人次。

    2013年湖南选派6名教师参加全国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组竞赛、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

    因为有了“名师课堂”和“专递课堂”,武陵山区的孩子们可以和大城市的孩子们同上一堂课,共享同一教学资源。

    因为有了网络教学空间,一个名师就可以有70万名“粉丝”,并且可以在网上讨论切磋。

    因为有了3G实景课堂,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企业运行实况。而网络仿真实训系统,更让学生有了如同在车间一样的感知。

    因为有了微信管理平台,顶岗实习的学生即使在偏僻的铁路小站,也能跟老师联络,并且可以进行视频教学。

    因为有了职教管理平台,职业院校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变得简单了,少了文件的传递,多了网上的交流,评估过程统统放在线上进行,学校管理者有了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

    这是湖南职教“新干线”给我们展示的新形态。

    信息化把城乡孩子拉到了同一个空间

    湖南是个教育大省,区域经济较为落后,职业教育发展尚不均衡。全省现有高职院校65所,中职学校421所,在校学生116万人。虽有部分职业院校挤入全国第一方阵,但多数农村地区职业教育还比较落后。

    湖南职业教育的决策者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有什么样的途径,能让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最终,他们选择了信息化——在网络学习空间里,没有城乡区别,没有时空差距,这就是湖南应该追寻的职教之梦……

    近几年来,湖南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应用带动”的思路,以“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为重点,以“职教新干线”为依托,以空间教学为核心,探索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

    将互联网商业模式与教育需求、行政推动结合起来,将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结合起来,将企业专业技术队伍与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由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专家建设模式向人人建设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元、自主、泛在学习模式转变,个别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实现了湖南职业教育的大蝶变。

    借助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空间,由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组织建设的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的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群,湖南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完成了“三通”建设,率先进入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第三阶段”,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积累了成功经验。

    目前,4万余名教师参与建设在线课程,100万余师生在网络空间共建共享资源,湘绣、湘菜、湘旅、釉下五彩瓷等一批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在网络空间开放,城市职教名师的“名师课堂”在网络空间汇聚,为武陵山片区中职学校量身定做的“专递课堂”专业课程资源,通过网络空间推送到武陵山片区,形成了“人人建设,人人共享”资源建设新模式。

    湖南已建设机构平台299个,个人学习空间100万个,发表文章2797万篇,发布教学视频185万个,师生互动1.5亿人次,文章浏览5亿人次,视频浏览2988万人次。

    “专递课堂”网络空间发表文章3531篇、视频249个、仿真实训621个、同步课堂222课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陈翠娥老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发表文章3593篇、视频140个、好友9106个、留言4676条、微博121篇、总访客达6931143人次。

    网络可以让教学变得如此精彩

    网络学习空间,不仅有灵活方便的管理和交流平台,更可以便捷地建资源和用资源,既可以通过栏目板块完成角色定义,还可以嵌入社会信息系统,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融合,多元、自主、泛在的学习空间为师生搭起无限创新的舞台,实践了教学形态的蜕变。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将移动视频通讯技术引入空间,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实景课堂”,把企业专家在现场的工作情境呈现在课堂,与学校师生实时远程互动,克服“课堂上讲技能,黑板上开机器”的弊端,将课堂延伸到任意需要的地方,让新的技术和装备进教室,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湖南职业院校基于空间创新的群组课堂、同步课堂、微信课堂等,打破时空限制,突破校园边界,颠覆了传统课堂形式。

    长沙民政职院的空间ISAL教学法把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变为开放、自主、互动,学生利用空间自助学习、互助学习,教师利用空间指导、答疑、批改作业,教师无时无处不在、学生随时随地能学,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该校常务副校长刘洪宇介绍说,使用空间教学后,2012年学分绩点达到3.5以上的学生数大幅增加,是2011年的3.6倍。

    湖南职业教育教师探索的“闯关式”教学法、“挑战式”教学法、“教-学-做-养”四位一体教学法,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提高学习趣味性,聚焦学生注意力,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湖南职业院校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融合其他教学平台,把各种优秀手段引入教学,5分钟课堂、微课程、MOOC等各种新的教学形式都有较多应用。湖南的职教MOOC摒弃名校、名师、名课的建设思路,以空间课程资源为基础,建设起由教师全过程干预的在线课程,实现课堂的有效翻转,缓解职业院校师资不足,并为学生实现双专业课程同修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就业能力。

    职教管理原来如此简单

    湖南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探索了“时时能管理,管理处处在”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手段。省教育部门领导说,目前,湖南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省级课题、重点建设项目评审等,都是通过学校利用网络空间上传材料,评审专家进行匿名网评完成的。网评通过访问师生的个人空间,了解学校建设情况、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仅缩减了评审时间,而且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客观真实、公平公正。

    近几年来,湖南省建立完善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制度,培训理念是以作品(典型产品、项目、案例)为载体,以“做”为核心,教学做合一,重点培训学员完成作品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利用“中职专业教师培训空间”,对培训全过程实现了实时管理。省级管理空间发布政策动态、文件公告、培训信息,及时推广各培训基地的经验做法。各基地在空间中,每天上传学员考勤、培训任务单、培训现场照片、培训作品等相关信息,省培考办相关领导可以随时查看,实现对基地与学员的实时监督。培训师在空间发布教学资源、批改作业。学员在空间撰写日志、完成培训作业、交流心得。利用空间开展管理,既增强了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又增强了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大大改善了管理效果。

    湖南还针对职业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组织各院校开展应用探索,及时推广成功案例,不断改进学校常规管理。他们利用微信的实时性和定位功能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让学生通过微信发布实习日志,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借助百度地图定位了解学生的实时位置,防止学生失踪失联,对顶岗实习分散各地的学生做到了有效管理。他们在网络空间开设“院长话题”,引导师生参与教学与管理服务讨论,实时反映存在的管理问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充分利用空间、微信、微博进行全方位互动,实现了学校日常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省教育部门领导说,湖南职业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还将在未来几年得到井喷式的展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MOOC将实现学生的跨校选课,学分银行将实现湖南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基于“可信门户、安全空间、法保资源、诚信服务”的湘教云将成为全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汇聚平台……

    一幅幅湖南职业教育的美丽画卷在笔者眼前展前,我们为湖南的敢为人先而敬佩,为湖南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而欢欣。(湘伟)

  王键:发展职教的捷径在这里

    久闻王键的大名,知道他是湖南职教信息化的推手。当我到湖南时,他却去了山东,看来,无缘千里相会了。

    离开长沙的那天早晨,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友人来电说,王键乘最早的“飞的”正往回赶呢,而且下飞机后直奔火车站,要与我会面。

    我们的会面是在火车站附近的一间茶室。

    见面没有客套和寒暄,直奔主题。

    他讲到了省内“四化两型”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讲到了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示范区,讲到了中部崛起,所有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证实一句话:这些都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很大。

    湖南是中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在他看来,教育信息化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捷径。

    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南职教信息化的投入总量不大。王键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搞硬件投入,硬件设施设备几年一个更新,砸多少钱也是“白砸”,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放到软件建设上,用在购买服务上。

    所以,湖南职教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采取“借鸡生蛋”的办法,由企业投资建设平台,职业院校按照需求购买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王键说,他们以这种方式建设了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的院校机构平台群——湖南职业教育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院校支付租赁费,购买平台使用权,这样算下来,硬件投入节省了80%以上。

    王键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信息化只有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因为这个坚持,湖南职教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直奔课堂,直奔课程,并且要与企业对接。

    对网络课堂,王键不赞赏单靠名师唱主角的做法,他强调人人参与的草根课程。他说,“单靠名师,很可能演化为公开课的单一模式,但职教有职教的特点,课程种类繁多,信息化课程应该多元。”

    正是这些形态不一,五彩缤纷的课程和课堂,构成了湖南职教信息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王键一直关注信息化前沿的进展,比如慕课,他不仅仅是关注,而且借助行政力量,借助职教新干线这个平台,在省内职业院校大面积推进,将4000门网络课程转换为MOOC课程。

    他认为,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慕课应该走大众化的道路,教学资源应大众化。慕课开发的重点,要放在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上。同时,要边建边用。

    在他的鼓励下,湖南开发出不少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比如湘绣,已经成为省内的品牌课程,湘绣大师刘爱云、湘菜大师许菊云、焊工大师杨卫东等十余名技能大师的技艺视频,免费提供给全国职业院校师生学习,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独特技能保护和职业院校技能教学发挥了良好作用。

    眼下,王键的视野从院校转为社会,关注农民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和社区培训,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让职业院校开发出网络课程,服务社会。“这才是职教极重要的功能。”王键说。(华阳)

    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教学生态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显示——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明显,而且教学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师生间不再隔离、教学实现无处不在、管理消除了边界。

    湖南职教信息化惠及287所职业院校和82.3万名师生。目前,全省空间上传文章2797万篇、浏览达4.97亿人次,发布教学视频185万个、浏览量2988万次。

    湖南化工职院教学督导团随机听课评课,优秀课比率由2012年11.5%提高到2013年的36.6%;2013年湖南高职学生就业率93.06%,项目组单位平均达到了96.7%。

    湖南职教信息化的创新点是什么

    建立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立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由“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由“专家建设”向“人人建设”转变;基于教学和管理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使用由“个别应用”向“综合运用”转变;全面激发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活力、转变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式、提升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水平。

    创建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搭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学习云平台,建立全员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机制,发挥和调动师生个人特长及能动性,实现教学资源由专家承建向人人建设、人人使用模式转变。

    开创了多元、自主、泛在的职业教育新形态。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活动,使课程变活、课堂变大、教者扩充、时空延伸,现实教学与虚拟教学巧妙融合、学校教师与现场专家有效衔接、教室与车间有机对接,使教学由传统单一型、平面式变为立体型、全景式,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和跨时空互动,教学评价多元、动态,学生学习自主探究,实现信息技术个别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

    形成了职业教育管理服务人本化的新方式。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教师培训考核,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学生等管理和后勤、就业、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服务,拓展管理服务时空维度,实现信息公开、过程透明和精细化,促进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

    信息化建设有什么特色

    搭建平台。引入企业基于Web2.0和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的、以网络交互学习为重点、采用框架式结构和服务器集群建设的网络学习空间,率先建设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建成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的职业院校机构平台287个,其中高职院校机构平台68个、中职学校机构平台214个,实现高职院校全覆盖,中职学校覆盖率达45%,网络学习空间82.3万个,其中专任教师与企业专家空间4.4万个,管理人员空间2.1万个,学生空间75.8个,搭建起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支撑体系。

    示范引领。建设了湘绣、湘菜、湘瓷、湘剧等26个空间特色技艺教学资源。依托示范性职业院校特色专业,为武陵山片区农村中职学校量身定做了10个专业“专递课程”空间教学资源,37所中职学校受惠;依托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等,建设了80个“名师课堂”空间教学资源;立足于产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遴选10所高职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了20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空间教学资源;立足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校建设了“工美博物馆”、“铁路时空”、“心灵有约”等15个素质教育主题空间。

    人人建设。制定了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空间建设操作指南和优秀空间评选标准等,规范空间建设应用要求,指导师生空间建设。编写空间建设培训教材及案例集锦,组织4万余名专任教师建设在线空间课程,初步完成涉及中高职220个专业的3850门课程教学资源,上传文章2693万篇,发布教学视频169万个,开展空间教学;组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建设在线管理空间,开展管理服务;组织76万余名学生建设学习空间,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职教信息化改变了什么

    课堂教学形式改变。“3G”实景课堂教学,邀请大中型企业一线技术专家通过空间远程参与现场教学,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同上一堂课,实现教室与车间连接,知识传授与现场操作对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以群组研讨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改变了封闭式传统教学,实现“人人为我师,我为人人师”的空间教学;同步课堂实现了职业院校学生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同上一堂课,共享专家和名师的优质教学成果。

    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探索出S-ISAL、“一站式”、“闯关式翻转课堂”、“挑战式”、“教-学-做-养”四位一体等等教学法,这些富有特色的空间教学法,促进师生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利用空间自助学习和互助学习,教师利用空间指导、答疑、批改作业,延伸了课堂时空,资源建设“人人建设、人人共享”,教师无处不在,学生随时能学。职业培训在线课程,充分利用空间、微信和微博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指导和信息交流,方便社会人员业余时间在职学习。

    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新途径

    改变了项目评估评审方式。从2010年开始,湖南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全部用空间进行管理,相关遴选、评审和验收等全过程专家均采取网上“背靠背”的方式进行。

    改变了项目管理方式。中职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和高职专业教师新技术培训,通过空间跟踪培训基地组织实施和培训学员学习等情况。

    创新学校常规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充分利用空间、微信、微博进行教学、学生等管理和就业、后勤、技术应用等服务,实现了学校日常管理人性化、简便化。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显泽 舒底清 陈拥贤等)

    工艺美术职院:网上搭建心灵家园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设了“空间怡心园”网络心育平台和心育实体平台“怡心馆”,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空间怡心园”里有各系(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有心灵有约、心灵盛宴、心理沙龙、成长训练营等栏目,有1581个心理学资源和两个交流群。教师依托“怡心园”实施课程教学,有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超时空交互,极大程度地实现了个别化教育。

    “怡心园”利用网络的开放、便捷等特点,通过主动访问学生空间和吸引学生来访,觉察学生需求,以留言、私信等方式及时疏导服务,增强了心理预警。通过建成丰富、优质的心理资讯,引导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心理知识并展开交流探讨,确保了心育工作的受传平等、多维互动、深度共振,营造了“自助-他助-互助”的心育模式。

    “空间怡心园”运行3年多来,吸纳好友8447人,空间来访量达885898人次,回复学生私信、留言分别达798封和5019条,解决学生各类心理困扰近2500余例,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温馨港湾”。

    “空间怡心园”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创新:

    载体创新。弥补了传统心育工作的不足,构建起集心理知识教育、日常咨询辅导、活动组织引导、心理危机干预“四位一体”的网络心育机制,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路径、无死角的心育目标,深受学生喜爱。

    观念创新。以积极心理学导向,变革了旧有的病理治疗心育模式,充分尊重个体价值,挖掘个体潜能,实现了学生的发展性引导。

    机制创新。打破了原来的个人主义工作格局,整合资源,师生团队合力开展心育工作共同发展健康心理。

    长沙民政职院:学习空间转变教学方式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空间采取了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推进措施,创新了课程整合方式及其教学方式。

    即:通过解构工作,规划课程资源和创设教学方式:按5-10分钟学时要求,以知识点为单位制作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归库管理,用表格教案等形式系统集成碎片化资源用于实施课堂教学或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在线学习压缩课堂讲授比例,采用空间-ISAS等方法,让教师作为学习组织者指导学习、学生作为知识建构者主动学习,使成为知识、能力内化场所,并利用空间进行答疑、讨论、指导,表现为内容实用化、资源碎片化、教学表格化、课堂方转化、互动多样化,有效破解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脱节、课程资源表现形式及教学方式对高职学生缺乏吸引力等难题。

    目前,全校已经形成了由874门课程组成的空间资源课程墙为支撑、由空间-ISAS等多种教学方法构成的翻转教学形态。

    转变教学方式的做法有如下几种:“内容实用化”的课程资源选取方式。“资源碎片化”的课程资源呈现方式。“教学表格化”的课程资源集成和课程学习方式。“课堂翻转化”的学习组织方式。“互动多样化”的教学互动方式。

    推行学习空间,大规模整合了教学资源,大范围转变了教学方式。

    推行学习空间,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推行学习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株洲工业中专学校:跨时空的服装同步课堂

    服装产业是株洲五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株洲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对接该产业,大力发展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湖南省“十二五”示范性特色专业。

    自2012年10月起,该校主动辐射自身优势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服装同步课堂。

    同步课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与空间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大学城空间+网络视频直播的方法,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教师、现场学生、远端学生、企业专家等多层次的交流,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课堂之一。

    它既可以是按照计划事先安排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随机问题借助网络空间组织学生、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寻求解决方法。同时通过视频直播、现场录像、模拟教学仿真系统、校企视频对话等技术,在课程资源中加入工作岗位的新元素,将课堂学习反映到具体实践中来,从而使工学结合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

    目前,学校已完成了与隆回、吉首、怀化等地的职业学校,以及株洲红枝叶、戴碧蓉、微尚服饰有限公司深度对接。同步课堂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实现了一校优势带动了多校共同发展,为当地服装产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

    铁路科技职院:3G课堂无限延伸

    “3G实景课堂”是由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一种依托3G无线通信技术,将企业工作现场实景实时引入课堂的“双讲师”教学模式,实现了企业专家、课堂讲师双师同步传授新技术、师生共同感受真实职业场景、教师学生专家三方互通交流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能达到的局面,使教学场所无限延伸,同时也为远程教育和跨校师资共享创造了条件。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配送操作和管理”、机车车辆专业的“电力机车车体与转向架检修与维护”、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城轨车辆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等21门课程的所有学时都采用“3G实景技术”进行教学,其他课程采用“3G实景技术”教学的平均比率也达到了50%,并在逐步提高。

    采用3G实景技术教学,使整个学习流程在课堂、校内实训室、校外企业三个场所进行,实现“学生、教师、现场专家”三层互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操作、学会表达,将课堂教学、企业调研、模拟实训、企业见习、顶岗实习五个环节融会贯通于一体,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同时,所有职业竞赛、交流会议等都采用“3G实景技术”实况直播,社会反响热烈。

    “3G实景课堂”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解决了职业教育中难以落实的校企双主体育人问题,让现场专家能够方便地参与教学过程,把最新的装备和技术引入课堂,在课堂中真实展现职业场景,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很有意义和价值。

    此外,学校还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网上学生管理。铁路院校学生实习分布于全国各地铁路沿线,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为此,他们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研发了一套顶岗实习平台,对学生实习进行信息化签到管理、日志管理、实习点评,解决了实习学生区域分布太、难以管控和不方便集中授课等困难。

    目前,该院1000多名顶岗实习学生全部采用微信顶岗实习平台教学法进行教学、管理。学生签到率、日志率均在90%以上,同时通过平台“在线互动”组织讨论会40余场,学生和实习单位反映学习、管理效果显著。

    化工职院:微课让课堂活起来

    这是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一堂思政课的镜头:80多位学生正在全神贯注观看“猫吃辣椒”的微课视频。5分钟视频结束后,学生们围绕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李菡老师进而给学生讲“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堂政治理论课在生动的微课视频讨论中开始了。院督导室贺新元处长说:原来一些沉闷、枯燥的课堂变“活”了,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学生少了。

    该院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推动空间教学及管理创新。他们开发了180余门空间课程,发动一线教师开发37门MOOC和MOOT。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将45分钟“碎化”为多个精彩的“5~15分钟”,激活课堂。充分利用MOOC实时跟踪、泛在学习的特点,实现课程学习“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翻转。

    微课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带来了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课堂不仅是教师主角,而是在教师引导、指导下,学生开展讨论、思考、练习、辨析贯穿课内45分钟;带来了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课程考核从“关注期末考试”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带来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变革,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贴近学习者职业能力发展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空间课程、微课、MOOC及MOOT等资源,共建共用、即建即用,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空间的化工仿真教学平台,集各类课程资源和仿真实训功能为一体,充分利用空间的开放、调控与交互功能使化工生产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实现了远程学习训练随时辅导、交流,现已成为该院化工类专业教学的主要手段。

    在线化工仿真软件有学生端和教师端,每位在校生都能在学生端实名登录后进行仿真操作。学员通过更改人物角色、在化工生产中不同岗位间进行切换来完成对化工生产的综合实习。

    教师可以对实训班级、项目及人员教学管理和监控。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各种在线考试、技能比武,并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设置不同实训项目,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与个性化的远程指导。

    当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养人数达到不能单独建班规模时,给学院教学组织带来了难题,将化工仿真平台应用于“分散式”的订单培养班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教师远程监控并引导学生完成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并实时提供个性化指导,既满足了企业的特殊需求,又全面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接湖南省内各大中型化工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围绕化工生产岗位需求和技术应用,遵循“设计-制作-集成-应用”的技术路线,以专业技能普适性资源建设为重点,将化工岗位操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建成不同层次的网络培训资源库,形成集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功能于一体的“化工技能仿真培训”资源。构建企业员工不脱岗,运用“仿真教学”进行自主学习的新型培训模式。

    现在,师生的教学时空拓宽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打破了,全开放性训练实现了。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山东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600万元。自2010年以来,日照市共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4个,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扶持资金2400万元,省扶持资金200万元。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208万元,共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600万元,省投资200万元。项目建筑面积15718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6层。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食堂4250平方米,宿舍7000平方米,实训及其他用房4468平方米。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照市发改委紧盯对接国家、省职业教育政策,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今年,日照市发改委会同市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制实施日照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也已启动,目前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


本报讯(刘金峰特约记者矫海)如何承担好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建设的历史重任?富裕县跻身试点县之后,推出“五创”举措,确保职业教育改革沿着预定目标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取得了阶段成果。

创新招生模式,解决招生难题。该县根据生源分布情况,按照未升入普高学生保证到职高继续学习;八年级可能辍学的学生转入职高继续学习;已辍学在乡村或外乡务工学生找回到职高学习和在县城内往届毕业生或辍学生动员返到职高学习等四条保、转、找、返措施。同时,分别将招生责任落实到初中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和职教中心学校,还按照生源的分布数量的一定比例将指标落实到责任单位。通过“四条路径”的改革并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有效解决了招生工作“大帮哄”,年末对标都很好,实际招生却不多的问题。目前,全县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已达344人,同比增长50%。

创新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品牌。长期以来,该县职业学校规模过小、无发展空间一直是困扰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问题。他们通过统计分析,并由教育局长带队深入到东北农大、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东方夏威夷国际会馆、哈飞集团等进行考察论证,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了专业结构。据介绍,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保留11个主导专业,取消2个发展滞后专业,新增2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还紧紧围绕打造专业品牌办学,以专业确保毕业生都成为用工单位的“香饽饽”,也大大增加了职高毕业生的含金量和收益。

创新办学方式,确保职普融合。该县启动职普融通改革实验,加强义务教育学生劳动技术培养。在所有乡村小学建起植物园,开展爱家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对植(动)物兴趣和爱家乡的情怀。初中将综合实践课程中劳动与技术部分内容改为与职教中心学校专业对接的校本课程,既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兴趣。在全县4所初中学校8年级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做到了教学计划、课时、自编教材和兼职教师“四落实”。在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进行向职业高中分流,既扩大了职业教育生源,又为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创造了条件。

创新服务工作,发挥集团优势。该县围绕农机合作社和现代牧场两大培养品牌,联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校等高职院校与富裕县鸿盛奶牛养殖场、腾运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大岗子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春生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等11个合作社共建合作社服务工作站。针对合作社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由高校牵头、本县职教中心学校及时跟进,提高了合作社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

创新职教观念,服务城镇建设。为使入城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学校多次深入到社区,开展了计算机能力提高培训和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等个性化培训;深入到“环卫之家”、“群众之家”开设社区大讲堂活动,普及人文社科知识,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积极构建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传播和思想宣传的新平台;以县社区周末大舞台为载体,组织师生演出和推销职教品牌,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据媒体报道,河北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近日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结构规模更加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21.5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73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意见要求,每个设区市要办好3至4所发挥示范作用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至少要办好1所起骨干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各市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学校进行整合,建设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园区。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

  河北省还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此外,河北省还将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向职业院校进行捐赠的,其捐赠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税前扣除。同时,对职业院校经批准征用的耕地,用于教学用房、实验室、操场、图书馆、办公室及师生员工食堂宿舍用地,依法免征耕地占用税。经批准建立或筹建的职业院校基本建设项目,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可免收或减半征收征地管理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房屋拆迁管理费和河道管理费等,具体减免办法由市政府制定。

  河北省将开展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

  为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省教育厅决定遴选若干所学校开展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河北省所属本科高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均可申报。

  根据《关于遴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的通知》要求,1999年以前设立的高校,可以部分院系或专业(集群)进入试点;1999年以后设立的高校,既可以整体进入试点,也可以部分院系或专业(集群)进入试点(原则上不少于5个专业)。申报试点的市属本科高校,需经市政府同意并提供市政府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意见。(燕赵晚报 郭鹏)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9月22日至2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强深入城区及衡南、常宁数所职业院校,调研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康强一行实地走访了湖南高铁职院、衡阳财工院及衡南、常宁职业中专等职业院校,仔细查看学院目前办学条件,了解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就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听取建议。康强要求,一定要扫清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积极促进校企联合办学、着力打造体现衡阳优势的品牌职业院校。

  据了解,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居全省前列,现有各类职业院校46所,在校学生12.43万,在校学生人数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


亚心网讯(记者张雪红)近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实训室揭牌,该实训室由该学院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当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为该实训室赠送了15万元的机器人创新平台教学设备。

据了解,目前实训室已投入了100万元,成立了机器人社团,今后计划将机器人项目与机电专业紧密结合。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机器人项目上实力很强,将为实训室的师资培养、专业课程等方面提供帮助。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