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院校动态
展开全部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今年的5月8日—14日是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周期间,珠海城职院举行了系列活动,展示了职教风采,宣传了职教成果。

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歌手争霸引发尖叫

5月9日晚上,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珠海市高等职业院校首届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在珠海城职院田径运动场举行。活动周启动仪式结束后,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艺术学院和珠海城职院三校学生带来的珠海市高等职业院校首届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震撼开场,由三校选拔出来的唱功卓越的选手轮番上场,不时引发现场阵阵掌声和尖叫。

1.jpg

走进企业、走进村居,为民服务

5月8日,人文与社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熊俊超率领新媒体专业学生参加了珠海市红荔社区的“温馨感恩母亲节”专场活动,并提供节目演出与主持、新闻采编与宣传、后期制作及推广等文化项目服务,为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完善的“一条龙”文化活动。

2.jpg

5月14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科技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在新马墩村举行,该校42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专业技术到新马墩村,为村民开展了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科技惠民,展示城职学子精神风貌”的义务家电维修、职业教育宣讲、科技咨询与技术培训活动。志愿者们结合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为村民们检查和维修他们送来的需要维修的各类家电以及为村民答疑解惑。活动一共收到村民送来各类家电农机63件,成功维修了59件,维修成功率接近95%。

3.jpg

开放校园系列活动形式多样

该校多个二级学院邀请幼儿园、小学、中职学生、各类协会走进校园参观,各类特色化的实训室在活动周期间开放供市民参观。

4.jpg

举行比赛,赛出职业技能新高度

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于5月10日在该校多功能报告厅楼下举办珠海市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室内手绘效果图现场交流赛。来自该校以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艺术学院、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院、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欧亚技工学院等院校的多支参赛队伍参与了此次的交流赛。

6.jpg

7.jpg

5月12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举办了第四届大学生职业规划暨创业设计大赛。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创业就业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创业实践,及时调整,找到一条切实可行且适合个人发展的就业创业道路。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获奖的全部奖金由珠海橙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额赞助,而该公司是国际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孵化成果,也是去年国际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暨创业设计大赛的获奖项目。

8.jpg    参加国赛,取得新突破

同时,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该校模具专业的萧佩霖、潘智坤两位选手组成的广东一队最终获得该赛项的全国二等奖。

9.jpg

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天津赛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大赛中再创佳绩,分别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1名;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该校同时获优秀组织奖。

10.jpg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16年开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84号)文件通知,珠海城职院社会工作专业已获批与韩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对接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协同育人试点工作。

珠海城职院将坚持准确把握试点的目的和意义,坚持“标准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韩山师范学院共同研制专业教学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试点招生工作,加强试点工作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此次社会工作专业与本科院校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开展,对该校拓展招生渠道,提高办学层次,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2016年全省共有11所高职院校开展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23所高职院校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工作。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2015年11月,中物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蔡震同志积极响应支持祖国中西部发展建设号召,欣然接受团中央、中组部组织的第十六批博士团的安排,阔别富饶的天府之国,踏上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这片土地,挂职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正值隆冬,冰封千里。大西北的寒意并没有消却蔡震同志的满腹热情,他心怀对兵团精神以及兵团人民的崇敬,下定决心要把开放的观念、先进的管理带到学院,为新疆的高等职业教育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蔡震同志上任的时候,正逢学院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前期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但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及软件条件均存在较大缺口。为此蔡震同志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分析研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成立了院党委领导下的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同时,根据教育信息化共性问题与学院办学特点,成立了五个专项建设项目组,明确了各项目组的职能分工和工作要求,并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制定了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针对学院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经与领导班子成员会商,蔡震同志确立了努力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引入社会支援的发展方针,在积极组织开展各级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立项申请的同时,探索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经深入调研和多轮协商后,最终与中国移动新疆石河子市分公司成功签订学院数字化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项目协议,这为学院节约资金近千万,解决了学院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

“学生工作无小事”

除了分管信息化建设,蔡震同志还分管学生管理工作。在对学院教职工情况、专业设置、学员构成结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之后,蔡震同志组织学工处、各分院书记就师生比例不均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困难、社团活动场所缺乏等突出问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指导意见。蔡震同志常说,管理学生的重点不在“管教”,而在于“理解”,对于职业院校的孩子们来说,关注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管理工作无小事。

一次,他接到学校师生反映,中职学院的一名学生在网络论坛大肆宣扬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有诋毁班主任嫌疑,蔡震同志立即组织相关老师、学生座谈,了解情况,很快就掌握了事件发展的整个经过。之后又分别通过与当事老师、学生谈话直至深夜2点,最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学院的声誉。

1月的一天,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机电分院的一名学生受伤被送往乌鲁木齐一所医院进行救治。蔡震同志担心学生的安危,第一时间赶往乌鲁木齐市看望受伤学生。蔡震同志的嘘寒问暖让学生感到温暖。蔡震同志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在他病痛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安抚他,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与鼓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的痛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蔡震同志时刻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他牵头制定学生管理工作汇报例会制度,定期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汇总管理工作中的成绩和出现的困难,以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并召集各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他也一直关注着教师队伍的建设,时常与分院领导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同时深入辅导员群体,调整他们的工作思路,为他们排忧解难。

他积极倡导校园文化建设,以迎新晚会、中国传统文化大赛、校园冰雪节等活动为切入口,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竞技、文体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凝聚力和阳光奋进精神面貌。

“用脚步丈量学情”

在招生、联合办学工作中,蔡震同志积极协助主管领导开展2016中职、高职招生宣传工作,带队赴阿克苏地区调研地方技工院校的发展现状,了解南疆职业教育帮扶的具体需求,并与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步达成了对其弱势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及中职学生再教育的合作协议。同时,他还赴克拉玛依调研学生顶岗学习的可能性……校园、工厂,“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蔡震同志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时刻发挥着桥梁作用。

蔡震同志在挂职期间,克服了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面困难,传承了博士服务团优良作风,主动询问工作情况,主动加入工作团队,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积极为学院发展出力献策,心无旁骛。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土地上,还有许许多多像蔡震同志一样的援疆博士,他们让兵团更深入地了解了“博士服务团” 这项中国特色的人才帮扶品牌工程。如今,服务团的付出已在这片求贤若渴的发展热土上开出璀璨的花、结出丰硕的果。而明天,他们的收获还将孕育新芽,在未来更加灿烂地绽放。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2016年5月15日下午,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天津赛区)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落下帷幕,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本次大赛中再创佳绩,分别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1名;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该校同时获优秀组织奖。

据悉,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由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竞赛职业包括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礼仪主持人、殡葬类职业、孤残儿童护理员、手语翻译员等十余个赛种,分两个赛区进行,其中社会工作者和养老护理员职业决赛于5月13日至15日在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举办;其他职业决赛于5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举办。

该校社会工作专业于2016年3月接到大赛通知,随即组织备赛辅导小组,通过动员、选拔、集训、辅导等一系列过程,选拔了9名学生组成两个参赛队,分别参加本次大赛的社会工作者和养老护理员职业决赛。据了解,参加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社会工作者职业竞赛的共有53所院校212名选手参赛,其中高职组47所院校188名选手,中职组6所院校24名选手。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的共有33所院校155名选手,其中高职组27所院校127名选手参赛,中职组6所院校28名选手。

该校学生能在本次大赛来自全国的众多参赛职业院校和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个一等奖名次,充分表明该校社会工作专业近两年示范校建设与改革的成效在逐步凸显,学生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领奖台上.jpg

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领奖台上

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领奖后合影.jpg

社会工作专业师生领奖后合影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在江苏古城扬州,有一座园林式的民办高职院校,建校17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公益办学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7万名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海学院)。

烟花三月,古城扬州。坐落在扬州国家级别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扬子津科教园区的江苏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喜讯连连:

——3月2日,“凤凰职教网”发布信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联合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对全国1336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价,其中江苏有50家高职高专院校进入600强,江海学院位列全国447位,江苏第41位,江苏民办高职院校首位。

——3月17日,扬州市政府部门发布《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规划纲要》,“支持江海学院申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列入规划之中。

——3月26日,浙江大学江苏校友会联谊会在江海学院举行,150多位海内外浙大江苏校友会聚江海,与会浙大校友面对园林式的江海学院无不交口称赞。

这都是江海学院1999年建校以来,在1040亩校园土地上,经过17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间,面临国家和教育发展新形势、新常态,专心培养人才,加强规范管理,热心服务社会带来的成果。

新起点 面向“十三五”充满发展信心

“十二五”期间,江海学院在国家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鼓舞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严峻形势,奋发有为,不懈努力,各方面事业取得进展,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十二五”期间,虽然面对生源下降的压力,仍然保证了年招生计划和新生报到率连续创省内民办高校之高和前列,在校生规模稳定在8000人左右,在校全员达万人规模。坚持“招得进、教得好、出得去”办学理念,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六个年度评为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

——培养模式适应发展。以国家和省教育部门规范为指导,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为要求,适应生源变化,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尝试推行《课程学分替代暂行办法》和《素质学分评分暂行办法》;“十二五”期间,完善和提升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群专业实训基地,新建34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技能证书获证率达95%左右。2012年在省内民办高校中首家通过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举行两轮特色专业建设,已形成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即机电一体化技术(5个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即会计电算化专业、10个校级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占全校专业的覆盖面达36.3%。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校园信息化通过“校企合作”取得突破,完成信息化教学运行平台等基本建设,建成“世界大学城”教学“云空间”体系,推动了专业深度建设。

——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在省级园林式校园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年度主题教育“获得教育部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实一体”的重要载体。扬州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成为常态。“平安校园”建设多次获表彰和记功。关工委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获得省级“工作创新奖”。

——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十二五”期间,师资整体水平提升,中、高级职称教师达157人,是教师总数的41.67%;拥有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175人占比74.1%。2名教师赴英、美考察、研修,2名教师进入综合型重点大学研修,5名教师成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并通过评估,86名(次)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中获指导奖,发表科研论文成果是上一个五年的2.5倍。服务地方经济科技成果14项。

——后勤保障提质升级。适应90后生源新变化,改造学生起居和膳食条件,先后投入1340万元,安装宿舍空调2160台;宿舍热水器基本安装到位。转变餐饮服务方式,服务品质和水平明显提升。

江海学院17年的发展给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江海人面对“十三五”发展新形势充满信心。

新目标 开放办学扩大合作提升层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成为发展第一要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崇高历史使命,已经具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和实力的江海学院应当走在前面。

据了解,江海学院教职工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明确以申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为发展方向,并将以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省“十三五”教育规划和地方“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创新开放发展为导向,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适应国家和社会转型发展,适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带动和促进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为此,该校推进这一目标和方向的实现,将以自身工科为主、经管艺综合发展的专业架构和为“长三角”、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优势特色,进一步拓展名校合作办学和谋求大行业背景大企业支撑“两条腿”走路,组织并推进努力形成“依法办学、管理规范、品牌优秀”的个性化特色,努力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与“职业技术型专科”专业并举、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集团化”办学目标,力争多元化办学,把江海学院办成区域发展和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民办名校,为适应和有效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已经在江海学院转化为“十三五”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并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动力。

新期待 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新常态、新目标、新任务,给江海学院如何做好“转型”这篇文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据介绍,在“十二五”向“十三五”迈进的2015年底,江海学院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前两年人才培养的十一大任务,其中包括加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加强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使用及推广、加强“双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等,扎实推动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结合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落实,“十三五”期间江海学院将着力推动四大转型: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这是具有核心意义的转型,将着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强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系部以重点专业牵头,信息工程以CCIE人才培养、土木工程以BIM建筑信息技术、机电工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经济贸易以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以会计和旅游、应用艺术以珠宝鉴定等富有特色和优势的重点专业,整合资源、拓展空间,形成优势突显的,与区域经济对接、与产业转型接轨的专业群平台。二是进行核心课程设计。发挥专业专家委员会企业专家、优秀技师、工匠的作用,通过“平台”与“模块”,建立底层共享、中层分列、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按专业群或专业大类授课,打通专业基础课之间、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学分(分数)互认机制,提升学生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是继续推行“双证制”。保障毕业生“双证”获取率保持在90%以上,初次就业率达到95%,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使社会对江海培养的人才满意度达90%以上。

——加强“双师”团队建设转型。加强教师发展促进中心建设,引导教师职业规划和发展,关注职业教育前沿,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促进教师职业化发展。坚持教师“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优化并举,通过内培外引、校企联合,加快“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0至20人;前一两年,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达到50%以上,“十三五”期间,“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95%左右,以实现“双师”教学团队的有效转型。

——加强信息化教学转型。通过教师“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教学运用,提升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促进“互联网+”和“专业+互联网”与专业的渗透。开发大学城云空间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师生互动,将网上学习、空间作业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加强信息化教与学的检查、考核、评比,逐年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推进创新和管理的转型。“十三五”期间将努力在创新开放办学和集团化办学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办学层次的提高。落实好“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动江海学院融入经济社会转型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大潮。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开办31年、招生一向火爆的浙江省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近两年却接连遭遇招生“滑铁卢”,2014年只完成招生计划的80.9%,2015年则下降到77.3%。

一所为浙江省建筑业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的老牌中专名校,曾经在老百姓的口碑中炙手可热,却缘何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遭此境遇?这是个别学校遇到的偶然事件,还是有其背后的复杂成因?遭遇现实困境,学校又该如何面对?

深入探究影响发展主要问题

在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空前重视、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是什么原因造成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招生连年下滑?作为办学者,我们不得不陷入深刻的分析与反思中。

中职学校地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普高热持续升温,而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就连职业学校师生也大多看不起自己,认为在职业学校教书、求学是低人一等的无奈和丢脸之举。过去排队上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因为曾经的普通中专可以让农村孩子“跳农门”迁户口、毕业生享受国家干部待遇,如今这些政策都没有了。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人数少。中职学生无论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上,还是在品行习惯等方面,基础都相对薄弱。目前,中职学校基本是“2+1”或“2.5+0.5”的3年制培养模式,既要上高中段的基础课又要上专业技能课,对于这些本身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学难度非常大,而且很多精力还要放在学生良好品行的培育和不良品行的纠正上,很难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加上行业相关工种操作证有年龄和工作时间的限制,中职学生无法考取,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待遇偏低。此外,大部分中职毕业生选择到大专院校继续进行学历进修,中职毕业证书成为“沿途的风景”,只在学生的成长简历中得以体现。越来越少的毕业生直接就业或没有了毕业生的直接就业,造成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逐年降低。

教师队伍存在较多不和谐因素。部分中职教师还没有从生源质量的巨大落差中适应过来,年复一年的“补差”教育,也使他们身心倦怠。有的教师在工作上,应付多、主动少;在利益上,争的人多、让的人少;在课堂上,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是否听,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使得课堂的德育渗透成为负数。

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差。中职学校能够培养提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专门化人才,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但随着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的减少,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校园招聘会往往是岗位需求数远远大于应聘人数,造成大量合作企业在学校招不到人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练内功打品牌促升级谋发展

老问题未解,新问题又出,由热变冷成为预料中的事。如何破解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学校管理层认为凝心聚力练内功、加强管理打品牌是谋发展的第一步。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进一步树立从事职业教育是一项功德无量事业的理念和信心,我们的努力付出,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特别是挽救一名“差生”可以让学生身后的家庭和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其次要振奋精神、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掌握行业不断发展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做“互联网+”时代的新文盲,胸有成竹方能信步讲台,只有得到学生信服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抓住中职课改机遇。及时对入校新生进行专业导学、增强职业体验,强化对在校学生的专业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让学生拥有一技、多技之长。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学校教学与行业培训考证接轨,使毕业生能直接上岗。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一个好的团队是一个单位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正能量、消除不和谐。教师团队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教育上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学到真本领、找到好工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用学校刻意的宣传,只需学生家长的口口相传,品牌效应就出来了,学校有了品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与此同时,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中职学校不能守着老底驻足不前,在新常态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不作为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如何找到一条“突围”“脱危”之路,做好学校的“转型”和“升级”是关键。

“转型”是指中职学校除了原有的中专学历教育外,要积极参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的社会培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要把握好机会,拓宽办学思路,两条腿、多条腿走路,以实际行动为经济社会、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通过引企入校、与行业共建培训基地、建立企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途径,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升级”是中职学校闯出新路谋发展的关键。当前中职学校的处境非常尴尬:政府很重视、社会很关注,但离社会和学生、家长的需求却很远。满足社会和学生、家长的需求,促进学校的新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新路,如开设单考单招班、尝试混合所有制的一体化办学等。如今,高职可以挂靠本科实现一体化办学,中职学校也应该可以挂靠对口高职院校实现专科教育一体化,从而实现中职学校在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五年一体化培养,虽然毕业文凭不是中职学校的名称,但学生对学校有感情,毕业生招聘会也在中职校园进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会大大提升,此举可以改变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沿途的风景”的尴尬局面,让中职学校在高中段教育中得以持续发展,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   (作者:曹国中,系浙江省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校长)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一幢幢崭新的校舍,一个个充满朝气的身影……这是我们第五次走进湖南都市职业学院采访,每一次,该校都呈现出新的面貌。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育人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在科学办学的历程中,登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交通便利 发展平台广阔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地处湖南对外窗口——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附近,距机场仅3公里,这里有我省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贯穿而过,长永高速、机场高速、远大三路、人民东路直达;这里毗邻长沙高铁南站、长沙汽车东站及正在修建中的地铁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都市职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

此外,都市职院还地处长沙市“一区两园”,即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印刷工业园、黄花国际空港工业园,与1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为邻。学院周边有由“金沙利彩印”等二十多家印刷企业组成的省印刷集团、三一集团、远大空调、长丰猎豹、LG电子、通用模型、易通科技等组成的新兴现代名优企业群,为该院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规范办学 实训基地齐全

都市职院设有航空与城市轨道系、印刷与包装设计系、建筑工程系、经济信息管理系、机电工程系5个系,包含30个专业,均与用人市场紧密结合。其中,空中乘务专业借助紧邻黄花国际机场的优势,一直领先于湖南各高职院校,航空系各专业的大部分实训老师直接来自于黄花国际机场;印刷媒体技术及印刷包装设计专业等更是领先全省。

为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市职院建立了五大校内实训基地,有中央与地方财政重点支持的印刷包装实训基地;有与长城机械设备公司共建的校内生产性数控模具实训基地;有具有票务、值机、安检、闸门、广播、信号、机舱或客舱服务等实训功能的仿真性航空服务、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其中轨道交通基地不仅有1:1的仿真“和谐号”,含机头、一等舱、普通舱、候车室,并备有真实的自动扶梯、安检室等;以现场施工示范为特点的建筑工程情景教学实训基地,其专业带头人为曾获“中南大学十大名师”荣誉称号的刘庆潭教授;另外还建有会计、电子、工程力学等54个专业实训室。

都市职院还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在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珠海、香港、长沙等地建立了百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并签订了订单培养合同,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近几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连续四年被评为招生与就业先进单位、2014年更是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先进单位。

从严治校 发展稳步前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近年来,由于学院各项指标走进了省示范院校的建设行列,一些被学院辞退的员工便多次来学院闹事,偷偷摸摸散发传单,并在网上或各种贴吧上大量用各种卑劣手段诋毁学院。但学院始终泰然处之,一以贯之“依法办学,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以及“勤奋、求知、创新、实用”的院训精神,实干兴学,用成绩和口碑回击诋毁和诽谤。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市职院正确处理高等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理论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确立了现代人才观和全面质量观,树立了名优意识和品牌意识,学院每位教师、员工和学生都在为共创职院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认真学习。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优秀单位、中央与省、市财政重点支持院校、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万人大学……湖南都市职院正以越来越好的口碑,为现代化职业教育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4月1日下午,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第五届、江苏省商业联合会第三届第三次会长工作会议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常态条件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由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共同承办。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省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主持会议。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原省商务厅副厅长潘宪生,两会名誉会长、原省贸易厅厅长吴百灵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内各地商业协会、企业和高校的会长代表以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期刊社、工商管理学院负责同志等70余人参会。

薛茂云院长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其介绍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办学成效及校企合作的概况。他指出,商业模式被视为统领技术、品牌、资本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江苏地区企业需要认真研判新常态时期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的演变趋势,探究平台商业模式的构架及其应用路径,积极抢占发展战略的制高点。他希望与会代表加强交流,群策群力,准确把握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学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潘宪生会长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亟待企业创新实力的提升、平台经济的支撑和企业家精神的引领。他表示下一阶段将着力构建“三会一体”体制模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更好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吴百灵会长对“三会”的定位及功能提出要求,希望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结合各自的实践和经验,研讨了如何创新商业模式来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关于两会新增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的提案》《关于成立“江苏省工商联商业行业商会筹备委员会”的提案》《关于设立“2016年江苏商业评优奖项”的提案》《关于成立“江苏商业年度评优委员会”的提案》《江苏省商联会2016年工作计划》《江苏省商经学会2016年工作计划》等事宜。

作为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单位、省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依托高端平台,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办学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在2005年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校企共建了四个“双主体”学院,政行校企共建“产教园”“科技园”“创业园”,组建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和“江苏商务职教联盟”,持续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政行校企跨界融合,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园合作机制创新”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形成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5级2班迎来了院长覃川,他作为此次班会课的主讲人,来到班级亲自为同学们授课,主题是“学院精神大家谈”。

“什么是精神”“你周围所存在的精神缺失的现象有哪些”“精神缺失的根源在哪里”等问题首先被覃川一一抛出,引导同学们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覃川通过PPT、视频等不同形式的多个案例一环接一环地将课堂的内容引向本次课的主题——学院精神,通过“学习是什么”“学会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在哪里”“如何学习”等环节,重点向同学们讲授了“卓越 唯是 协同 学习”学院精神中的“学习”部分,并从同学们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角度出发,指导同学们如何认识并学好电商。

“与高中时代老师们上课‘知识满堂灌’不同,院长的班会课更注重与同学们的交流互动,特别是院长‘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及引导大家进行思考、辩论的授课方式,彻底激活了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真正融入课堂之中。”该班学生张天姿说。

当天,不止覃川一人走进班级开班会课,全院79位处级以上干部全部进自己所对口联系的班级上了开学第一次班会课,集中宣讲学院精神。这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自2012年起开展的“三进一上”工作的一部分。

据了解,“三进一上”即学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进教室、进宿舍、进车间、上讲台,走进教室听一次课,走进宿舍和学生交流谈心,走进车间巡查学生们的实训情况,走上讲台为学生们讲一堂生动的课,通过宿舍结对、劳动实践课、新生入职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推进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着力打造全员育人体系。

本学期初,学院党委书记王金生、院长覃川等学院领导带头到各联系二级学院听课,与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座谈;学院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进班级”活动,要求他们到所联系班级召开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课。

王金生介绍:“学院教育事业,倡导全员育人,鼓励领导干部进课堂,每位领导干部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近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省级复赛获奖揭晓名单中,绵竹职中报送的绵竹年画作品荣获一等奖。

绵竹年画是我国西南地区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职中作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立足传承民间艺术,发扬民俗文化,培养绵竹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在旅游、文秘、学前教育等专业中开设了绵竹年画课程,在课外活动中开办年画兴趣班,重点传授年画的制作工艺,让职校学生掌握基本的年画制作技能,使他们成为绵竹年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该校学生的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举办的各类书画、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奖;学生的刺绣、年画作品被绵竹年画博物馆、绵竹年画村、手工作坊、年画销售公司、部分旅游景点收藏销售。去年,该校学生上千幅年画作品被五粮液酒厂购买。

全国第十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启动后,学校把“传承民族文化、 展示文明风采”作为活动主题,通过“人人参与、班级比赛、学校选拔”的方式,把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与展示职校学生文明风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良好效果。该校2015级学生杨露的绵竹年画《福寿无极》、杨竹的绵竹年画《回娘家》、汪茹燕的书法作品《郭沫若(西江月.咏绵竹年画)》,以及代雨星的书法作品《束身.种德》全部荣获一等奖,并被推选报送参加全国决赛。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师生科技团队,依托绿博会、园博会、花博会等高端造园实践平台,将展园设计、施工布展作为典型项目案例融入教学,探索出产教深度融合、园林行业产业优质人才特色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之路。

萃取苏州园林精华

彰显专业内涵亮点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可溯源至成立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第二农校园艺科。1983年开始,学院受江苏省建设部门委托,开办了三届园林专业定向培养班,先后培养过数以千计的园林人才,为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和园林绿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厚的专业积淀,丰硕的办学成果,使学院赢得了“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发祥地”的美誉。传承苏州园林艺术与弘扬古典园林造园技艺,也成为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亮点。

2014年,学院“双线四段、筑园塑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2012年的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园”大放异彩,获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颁发的最高奖项之一“绿色城市奖”,具体承担设计施工布展任务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幕后走到台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融合“筑园”“塑人”

打造特色培养模式

学院深入贯彻“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开展合作、以合作实现共赢”的校企合作理念,依托校企联盟开出特色订单,基于工作过程分解重构教学环节,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并以此作为“做中学、做中教”的典型项目化教学案例。在“实战筑园”中,形成教学相长的“现代学徒制”关系,培养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3年,学院协同苏州园林股份发展有限公司、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苏州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等7家大型企业,签约共建“江南园林班”,量身定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振陆教授介绍,“江南园林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等均由校企共同组织的教学委员会制定,学生在双方搭建的“校中园”“园中校”实训平台上顶岗实习,并定期参与不同类型的设计竞赛,竞赛结果将与学生就业直接挂钩,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的教学不但帮助师生共同成长,同时快速丰富了学生的从业经验,也对接了园林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实施“五个衔接互动”

定制培养优质人才

学院园林技术专业采取人才培养定位衔接互动、师资团队衔接互动、教学内容衔接互动、考核标准衔接互动、平台资源衔接互动五种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由学院牵头组建的“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构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五位一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开展互聘互兼、双向交流,鼓励教师到企业任职。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名家”“名匠”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由校内外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教学团队精心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并按照工程施工的专业流程组织教学,手把手地传授学生技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文化育人和技术育人“双线”并举,开展“文化筑园”“虚拟筑园”“仿真筑园”“实战筑园”的“四段”(“1+1+0.5+0.5”)教学,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等引入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度,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该专业由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活动,将专业评价、课程评价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学院积极开展校企、校校之间平台资源的衔接互动,紧抓“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特点,围绕园林产业链,成立高水平企业“教授工作站”和校内“大师工作站”,建立“创业泵站”和“学生工作室”,利用信息化资源共享,系统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一对一进行创业导师的传帮带。

依托合作办学

打通学生深造通道

学院从培养方式上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机会,开设“专接本”直通车、国际合作办学,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便于学生继续求学深造。3年来,有超过20%的本专业学生获得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学位。学院还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联合开办“草坪管理”专业,采取双语教学、国内外分段培养,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并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此外,学院于2015年完成的江苏省教育部门教改课题“基于‘筑园育人’模式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被确定为优秀结题课题,充分发挥了高职在中职及本科间的衔接作用。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向明教授介绍,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路径,不断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园林专业师生科技团队传承苏州园林技艺,秉承“匠心筑品”的造园理念,不断优化“筑园塑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园林专业师生科技团队正在承担2016土耳其安塔利亚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华园”的设计和建设任务,职教成果将再次唱响国际舞台,国际园林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实践,为其园林技术品牌专业建设再添新亮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赢得了国内外同行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赞誉。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W020160329382351911351.jpg

企业技术人员在高密中专顶岗指导师生实训。

 

不久前,山东省高密中等专业学校为来自30多家企业的61名技术骨干颁发了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将他们纳入学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这是该校校企携手培养专业师资的成果之一,学校可以随时根据教学需要从资源库里选聘合适的兼职教师。


“专业教学团队是推动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专业品牌特色、形成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我们必须把行业、企业‘拉进来’,开展岗位置换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现场实践锻炼,引进企业技师进课堂教学,校企同频共振开发课程、改革教学、技术攻关、培养人才,彻底改变学校专业教师不足、实践技能薄弱的‘短板’。”对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高密中专校长李炳智很早就意识到了企业参与的重要性。


“角色反串”盘活师资队伍建设整盘棋


“学校所教与企业所需不能有效对接,学生到企业后还得重新进行岗位培训才能上岗;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企业技术发展;兼职教师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差……这是以前校企研讨交流时大家的抱怨。”谈到以往,高密中专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王光甫还是一脸无奈。


教与学不能有效衔接,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一方是会说不会做,一方是会做不会说……矛头直接指向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兼互容?高密中专把这一问题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提上了日程。


“我们在前期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基础上,采取顶岗置换的办法,让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分别到对方岗位进行顶岗锻炼。校企双方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技术骨干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细致的合作,合力破解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困局。”王光甫说。


结合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实际,校企双方分期分批进行人员的交互流动,通过真实工作岗位体验,增强学校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企业技术人员的课堂教学艺术,从而在实践教学、专业技能、技术研发等方面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形成一支既能进课堂演示又能上机器操练的学习型专业教学团队。


顶岗置换的做法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高密中专“双师型”教师比例由82.7%上升到87.6%;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钦峰,高密十大金牌工人于敦宝等27名企业技术骨干被邀请到学校任兼职教师。近两年来,校企双方合作开发校本教材16本,教师在企业顶岗期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余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三段一考核”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学校需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企业需要保障正常的生产,岗位置换活动不能打破这些正常秩序。为此,我们的岗位置换活动围绕‘三个阶段’和‘一个考核’进行。”王光甫介绍说。


学习调研阶段。学校利用节假日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和招聘会现场,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等,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企业利用生产淡季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深入教学课堂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和中职学生特点。双方结合自身实践和思考,就岗位生产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做出评价和反思,形成调研报告,给对方的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高密中专教导处主任孙锡君说:“高密市润达机油泵厂的林忠初师傅在学校调研期间,认为可以采用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共同在场执教的‘双导师’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学校采纳了建议,现在这一做法已经在学校各专业中得到全面普及。”


岗位体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岗位技能提升阶段,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时间为两个月。企业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位指导师傅和实践岗位,师傅手把手教会教师该岗位的操作要求、规范和技能,达到能完全胜任该岗位生产的要求,然后转换到下一个岗位,直至熟悉整个生产流程;学校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系统的教师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教学方法手段掌握及运用、课堂授课内容选择、经验技能优势如何转变成教学优势等方面。双方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技术难题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岗位互换阶段。校企根据学生培养阶段的需求,安排技术人员和教师到对方单位进行岗位互换,为期半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在真实环境中感受、体验并实际操作任务,进一步熟悉岗位操作技能和技术规范,为企业提供技术性服务和员工培训;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把企业真实生产岗位要求、规范和企业文化等渗透进课堂,由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教学跟踪。“在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实践,让我接触了行业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回来后我开始实践以‘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大为改观。”完成一轮顶岗置换后,机电专业教师孙晓艳对专业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资格认证考核。教师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企业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标准,并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企业技术人员通过教学实践,完成相应课时的教学任务,作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一项考核内容,实践教学工作由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反馈,最终获得兼职教师资格认证证书。“第一次来高密中专上课的时候,我紧张得满手是汗,整整一个小时我都没有仔细看看下边听课的老师。现在我自如多了,板书和普通话也比以前强了。我还跟老师们一起探讨了很多技术难题,对我们的生产技艺进行了革新,大大提高了我们企业的生产能力。”完成第一轮置换任务的于敦宝高兴地说。


顶岗置换犹如“源头活水”,加速了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有效破解了学校专业师资短缺困局。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班级的课程表特别引人注目,为什么?因为课特别少,一个星期只安排了十几节课。“别看我们课不多,其实学习压力特别大,因为我们需要自行研发机电产品。”该班班长刘博铭说。

这个班是温州职院实施教学改革的一个试点班级,也是特长班,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工匠”,班里只有14名学生,分别来自该校机械工程系2014级的多个专业。这个班的学生课余时间非常多,但没有人舍得挥霍这些时间,大家往往或在教室里学习、或在实训室里苦练。因为学期结束的时候,学生们需要带着自己研发的、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机电产品来换取最后的考核成绩。

由于该班实施小班化教学,班里的学生又来自多个专业,原有的专业界限被打破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学分互换进入该班学习,如机制专业学生学过“产品测绘”课程,可以置换免修特长班的“软件应用”课程;数控技术专业的“机电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可以置换免修特长班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等。

走访该班,发现他们的课堂也非常有意思:在上课座位设置上,14名学生按照“u”字形而坐,将授课教师围在中间,教师可以环顾到每一个学生,还可以方便地穿插到任意一个学生身后进行现场指导;学生课桌上整齐摆放着笔记本电脑、线路板、电路调试专用工具箱等,教室外面的车间里还有3台学生业余时间随时可以申请使用的数控机床。

据了解,该班学生主要学习机电产品开发核心技术与知识点,教师们也主要围绕机电产品开发这个主线,把机械类专业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际产品开发来培养创新意识。学生们所要开发的机电产品均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项目涉及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等专业的知识点,学生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产品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等环节。除课堂学习外,这些学生还将代表学院参加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

“这种小班化教学主要是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通过课程学习,接受更多的信息,培养独立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开发与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温州职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南秀蓉说。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重点在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挂职锻炼、学术交流、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着力加强铁路工程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发展。

根据协议约定,校企双方合作期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利用学院人才、场地及设备资源,为中铁航空港集团开展的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培训等提供教师、场地、设备等服务,并组织学院教授、专家为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攻关、产品研发等工作,同时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中铁航空港集团将积极发挥其作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及科技研发基地的作用,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指导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据了解,中铁航空港集团下属的10家企业不久前与近400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7届毕业生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涉及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15个土木类专业。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3月22日,根据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陕西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专利状况的通告》(陕知发〔2016〕17号),2015年陕西工院专利授权量在全省116所高等学校中排名第26位,居省属高职院校首位。

《通告》公布了2015年全省高等学校专利授权量、申请专利量和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陕西工院新增授权专利26件,申请专利36件。截至2015年底,陕西工院共有有效发明专利4件,位列高职院校首位。

相关链接: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专利状况的通告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近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改革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和方法,每年举办学院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掌握技术要点,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为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近日,2016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项赛事纷纷开赛,截至目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

在3月13日举行的2016年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比赛中,陕西工院两支参赛队与9所高职院校的16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取得优异的成绩,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也获得了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格。

比赛中,由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赵瑞林、董佳辉指导的电气学院张攀、宋荣坤同学组成的参赛队不畏强手,表现突出,是唯一一组完整完成比赛赛题规定的所有要求的队伍。他们的整体布线规范、PLC编程条理清楚、与触摸屏通信良好、电机各项功能运行正常、运料小车启停正常,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不负众望夺得第一名。

本次比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再一次展现了电气学院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充分展示了陕西工院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

3月19至20日,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在杨凌举行,来自省内15所高职院校的72名选手参加了竞赛。经过五个环节的激烈比拼,陕西工院旅游1401班张若锦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英语组第1名(一等奖),旅游1401班王芮、武娇分别以英语组第6名、第9名的成绩荣获(二等奖);旅游1401班赵倩、杜萌娜分别以普通话组第6名、第9名的成绩荣获(二等奖)。

此次竞赛分普通话导游服务和英语导游服务两个赛项,每赛项分别包括自选导游讲解、抽选景点讲解、现场知识问答、导游综合知识测试和才艺展示五部分。赛前,教务处、工商管理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精心辅导,学院党总支书记孙继龙亲自带队参赛。比赛中,参赛选手展现了良好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据悉获得英文组一等奖的张若锦同学还将代表陕西省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与巨鹿职教中心签署联合办学协议

3月15日,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与巨鹿职教中心合作办学签字暨厨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巨鹿县举行。

 巨鹿职教中心校长赵瑞肖与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书。111.jpg

巨鹿职教中心校长赵瑞肖与北京昌平职业学校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书

巨鹿县政府县长郑更须、北京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共同为联合厨师培训班揭牌.jpg

巨鹿县政府县长郑更须、北京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共同为联合厨师培训班揭牌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充分发挥首都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携手巨鹿县共同探索服务京津冀职教协同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新模式。在仪式上,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与巨鹿职教中心签署了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王东江、巨鹿县县长郑更须一同为联合办学合作单位揭牌。

巨鹿县县委书记孙保祥致辞.jpg

巨鹿县县委书记孙保祥致辞

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讲话1.jpg

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讲话

巨鹿县县委书记孙保祥在讲话中指出,扶贫培训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好事,县直属有关部门将全力支持、服务好本次培训工作。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发表讲话,表示两校将以签署的联合办学协议为起点,建立起教育合作共享机制,结合巨鹿实际探索更加精准的合作项目和职教帮扶模式,让巨鹿百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更有获得感。

首期合作项目是60名巨鹿农村青年到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接受6个月的厨师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巨鹿县政府承担,培训合格后,合作企业路记食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为青年提供就业岗位。通过该项目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方联动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机会,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家庭收入。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会议现场.jpg

3月10日下午,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首位社团校外指导老师聘请会举行,院团委书记黄新静、电信系书记刘喆、渭南市剪纸学会会长简俊峰、办公室主任闫媛媛出席,辅导员、社团学生代表等20多人参加。

会上,简俊峰、刘喆做了讲话。简俊峰从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剪纸文化的传承、青年学生的责任等方面做了说明,刘喆就一剪云剪纸协会的概况做了介绍。

 为闫媛媛颁发指导老师聘书.jpg

黄新静为闫媛媛颁发聘书,闫媛媛就自己的剪纸经历、剪纸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讲话,并进行了现场教学,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围了过去。她边讲边剪,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不出一会儿一幅幅精彩的剪纸作品从她的指尖流出,巧夺天工,栩栩如生。例如,一幅幅生肖猴,有跳跃嬉戏之状,为这个新年增添了一丝灵气。

陕铁院聘请校外指导老师,促进了社团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了情操,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闫媛媛,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会员、陕西剪纸学会理事、渭南剪纸学会办公室主任、非遗传承人等。2011年6月,在渭南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优秀奖;2013年在河北邯郸首届“美怀”素食文化剪纸艺术作品获得优秀奖并被收藏;2014年,她的作品在渭南首届全国剪纸精品展中获得银奖;秦晋豫全国妇女工艺比赛中,她凭着自己的一幅“凤舞九天”获得二等奖等。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184b1e4802.jpg

两位澳大利亚学徒工大使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领导合影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184b1ebd0f.jpg

“澳大利亚学徒工大使”梅琳达·莱斯布里奇发表演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供图

“在我看来,职业教育乃至其对应的技术工种与工作,不应该有性别之分,无论男女,选择职业教育都是出于兴趣和热爱,我们都在为了更加聪明地工作而努力!”

3月9日上午10时,来自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梅琳达·莱斯布里奇在作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时发表主题演讲,并就“三八国际妇女节”为话题,指出了女性在促进职业教育和现代技术发展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场主题为“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澳大利亚职教院校优秀毕业生成长之路”的演讲活动中,除了梅琳达·莱斯布里奇发表演讲,来自该国的另一位女性“职教明星”瑞秋·培根也畅谈了她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并鼓励女性选择职业教育。

“软妹子”偏爱技术流 曾获得澳大利亚杰出学徒工荣誉

如果梅琳达•莱斯布里奇自己不说,也许没人会想到这样一个“软妹子”竟是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大咖”。她在完成中学考试后进入斯威本科技大学,攻读工程(机械技工)专业三级证书课程,曾获得2014年澳大利亚杰出学徒工的荣誉。演讲中,梅琳达告诉大家,自己从小就动手能力就特别强。相比文科而言,更偏好逻辑思维缜密的理工科。

梅琳达说,澳大利亚学徒工的经历让她受益匪浅,在职业培训中,学习进度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她可以快速完成相对容易的内容,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理解难点上。

“学徒工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更加乐观、充满自信、感到快乐、迅速成长。”梅琳达表示,学徒工计划提供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绝佳机会,而在钳工、车工这种以男性为主导的技术行业里,女性如果能有出色的表现,将会赢得更大的尊重与自身成就感。

小女生竟是飞机达人 霸气难掩:400员工中的唯一女性

相比起梅琳达外表的萌软,瑞秋培根那一脸灿烂的笑容给人很强的亲和力,但她说起话来却给人留下干练、聪慧的印象。

小姑娘毕业于澳大利亚航空学院,现受雇于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担任飞机维修工程师这一重要职位,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该工作组别400员工中的唯一一个女孩。

在工作能力上,瑞秋不输男性,在许多技术方面更是超越了男同事们,这也让她在2014年荣获杰出职业教育学生称号。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热衷于通过分享个人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发现他们的职业目标。”瑞秋认为,职业教育最好的一部分便是能够与行业佼佼者一起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操作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这就是职业教育的魅力。

新闻链接

据了解,梅琳达•莱斯布里奇与瑞秋·培根现在均为“澳大利亚学徒工大使”,她们此次中国行将到访多个省市的中职和高职院校开展交流,与学生们分享她们选择职业教育时的挑战、机遇、坚持和成长经历,在促进中澳职业教育合作的同时,也从学生及个人的角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本次活动是由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承办,来自全市多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数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主题报告。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近日,接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通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被接收为正式会员,成为国内少数被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吸收为正式会员的高职院校之一。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Colleges and Polytechnics,英文缩写为WFCP)是一个拥有来自55个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职业教育机构为其会员的组织,是世界职教领域最权威组织,下属会员主要包括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职业技术型高等院校联合性组织。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大会,邀请所有会员单位及其所在国的广大职业技术院校参加,以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的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专业研讨等。 

 QQ截图20160112144025.jpg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