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就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近五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增强国际话语权,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基本建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发展中的各项工作均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胜利召开了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透过教育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的当下,相比十七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的提法有了重大改变: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提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高度契合。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特别是近五年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获得感更加充分,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需要更加旺盛,期待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会手艺到技艺精、从可就业到能发展。面对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面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高要求、新使命,惟有坚持不懈地全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才能不负历史重托和使命担当。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本质作了明确定位。以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开发职业技术类培训课程资源库,推进优质培训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立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和学历继续教育。开辟多种入学渠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企业职工教育、岗位培训并举,建立合理的衔接机制。将职业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同步构建,中高职相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技术应用创新相衔接。通过制度创新、政策配套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备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相适应、劳动者比例结构合理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职业教育的挑战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可以说,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要彻底解决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作为与产业发展关联度最高的一种教育类型,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长期经验来看,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通常基于产业与教育的良好合作关系。然而良好产教关系的模式并非固化的,也会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形式应在此过程中自觉地不断调整、丰富与创新。进入新时代,从新矛盾把握新期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以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即职业性、技术性和终身性为逻辑起点,深入挖掘产教融合的内涵,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齐头并重,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等多方面,拓展深化产教融合的模式和实现路径。
三是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就需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而职业教育正是培养这支产业大军的主体。按照十九大报告描绘的蓝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信息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这种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将会深刻改变岗位需求和职业结构。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现代化的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服务“中国制造2025”,实施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服务脱贫攻坚,实施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打破我国职教“东强西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充分把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并将其作为重要举措支撑中西部同步脱贫;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走出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四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同样应该从职业教育开始着手。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院校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将两种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文化,将精神培养和提高职业技能有机融合,构建科学、完善、有效的培养机制,在培养方案中予以融入、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贯通、在工作生活中予以养成,将两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严谨、专注、精益求精成为每一名学生的自觉追求,在校园中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过去的五年,职业教育的累累硕果已经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接下来的五年,必须持续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没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过硬的学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成为各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技术工人数量短缺和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地区,即使是普通技能岗位也有很大缺口。
为落实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国工匠”盼来了政策春风。
“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的比重大体上为20%,高技能人才为6%,都是比较低的。”这是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透露的一组数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高技能人才占比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数据显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比高达40%—50%。
对比悬殊的数字背后是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就业市场上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都在1.5—2,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非常短缺。”汤涛说。最早从珠三角、长三角传出的“技工荒”,如今已经蔓延至全国,成为不少企业主挥之不去的心病。
究其原因,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不够高难脱干系。受社会环境、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许多青年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
“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电视节目中,哈雷戴维森工厂的一位装配工自豪地告诉儿子。“我们中国的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一位看过《大国工匠》的网友曾如是感慨。
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领军人才肩负着工业强国梦,是“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正基于此,此次《意见》围绕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等环节,提出增强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强化评价、使用和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对于高技能领军人才,《意见》还明确提出加强服务保障,提高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等。
“这些问题需要统筹研究、综合施策、长期努力。”汤涛说,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政策的推出,第一次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上升到全局高度,摆在一个重要位置,抓住了技术工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是否会加重企业负担?
“技术工人是企业的财富,提高待遇会激发其创造性和创新性,以及开展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在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总工程师刘化国看来,人才是资本而不是成本,真正的人才带来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成本。
“文件意在明确一个导向,即技能激励导向,通过综合施策来解决技工短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对此,汤涛表示,这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意见》中重点突出了“高精尖缺”导向,提出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而且着重指出“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对于企业来讲,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也会进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近年来,不少企业都开办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技能领军人才开展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成长互相融合的活动场所,这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不仅体现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尊重,也为不少企业带来了福利。
在北京奔驰汽车公司,作为汽车装调首席技师的赵郁就被誉为公司的“一块宝”。他对公司引进生产的所有车型性能了如指掌,并且能对故障做到快速诊断、迅速排除,练就了一身听声辨车的绝技。以赵郁名字命名的“赵郁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立足攻克技术难关,还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北京奔驰培养技能人才的“梦工厂”。
30多年来, 高凤林做着同样一件事——为火箭焊“心脏”。
现为中国火箭研究院工会副主席的他一直从事发动机喷管焊接,我国大型火箭最关键的焊接工序都是由他来完成。“高技能人才在我国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当中,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阎京华如是评价。
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实现动能转换和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更有赖于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只有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加入到产业升级转型中,方可筑牢“中国制造”的基石。
“一个没有多元化技能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一个繁荣的经济体,也不可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说,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必须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建议,解决“技工荒”,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建立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同时要抓好职业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改革现有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制定规则,打破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有效解决技术工人发展的“天花板”问题。
“再就是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应着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轮产业革命,以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李守镇说。
相关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对劳动者吸引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现就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作用,完善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主体作用、工会监督作用、群团组织动员作用和社会支持作用,完善多方参与的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
——重点突破,多措并举。以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为重点支持对象,着力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拓宽收入渠道,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强化评价使用激励,优化社会环境,全面改善技术工人待遇水平。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政策引导,着力改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偏低现状,促进广大技术工人爱岗敬业;坚持长期稳定支持,不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全体技术工人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水平
(一)全面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对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高超技艺技能和一流业绩水平,并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全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服务保障和提高待遇水平。高技能领军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以及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认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各地要设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服务窗口,负责协调落实相关待遇政策,并结合实际制定支持政策。
(二)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政治待遇。探索实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工会等群团组织中挂职和兼职,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方式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特殊奖励。定期组织高技能领军人才国情研修考察、面向社会进行咨询服务等活动。鼓励企业吸纳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经营管理决策,适当提高其在职工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三)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经济待遇。鼓励企业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年资(年功)工资制度,科学评价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合理确定年资起加点和工资级差。试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鼓励各类企业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参照高级管理人员标准落实经济待遇。对于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鼓励所在单位根据其在项目中的实际贡献给予绩效奖励。落实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制定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内部管理办法,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绩效奖励,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对于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师带徒”业绩突出的,取消学历、年限等限制,破格晋升技术等级。
(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社会待遇。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探索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在购(租)住房、安家补贴、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通过提供人才公寓和发放房租补贴等方式,解决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的住房问题。实施积分落户的城市,要重点考虑高技能领军人才落户需求并放宽落户条件限制。对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困难的企业,要保障高技能领军人才稳定就业,对他们的配偶、子女有就业愿望但未就业的,由有关部门积极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前培训,推荐就业岗位。
(五)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更多参与国家科研项目,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增加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奖项的推荐名额。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参加创新成果评选、展示和创业创新等活动,切实保护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权益。支持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所在企业(地区、集团、行业组织)的职工教育培训,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高技能人才选拔、职称(技能等级)评审或认定、教学实践等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多渠道组织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国际大型工业展、国际发明展等海外交流活动,海外交流活动可按程序报批列入政府出国培训团组计划。宣传高技能领军人才先进事迹,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推广绝招、绝技、绝活,制作教育纪录片,树立宣传典型。
四、实施工资激励计划,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一)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鼓励企业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助性津贴制度,提高技术工人津贴水平。
(二)建立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引导企业科学确定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并实现合理增长。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分配要向高技能人才倾斜,高技能人才人均工资增幅应不低于本单位管理人员人均工资增幅。
(三)探索技术工人长效激励机制。制定企业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五、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支持技术工人凭技能提高待遇
(一)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根据劳动者不同就业阶段特点,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工人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制定技术工人培养规划和培训制度,发挥工会支持、监督和共青团动员、组织作用,确保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金落实到位,并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按规定对参加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挥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作用,按规定为参保职工提供技能提升补贴。探索“互联网+”远程职业培训新模式。
(二)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紧密结合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重点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师培训等项目,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创先锋工作室等建设力度。企业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相关工作室专项经费,支持高技能人才“师带徒”。
(三)加大校企合作培养技术工人力度。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技术工人成长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本科高校与企业充分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能力。积极发展职工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方式。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本科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和培训项目。统筹规范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鼓励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本科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设现代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心),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等政策,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工人。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打造具备实践经验的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六、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
(一)完善技术工人评价工作。健全技术工人评价选拔制度,突破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促进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并落实待遇。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层次,拓宽技术工人晋升通道,探索设立技能专家、首席技师、特级技师等岗位。
(二)加大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选拔技术工人工作力度。制定出台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对优秀选手给予奖励和荣誉激励。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三)完善技术工人平等享受待遇政策。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制定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或认定的政策。鼓励企业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四)落实好技术工人休息休假权利。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加强劳动执法监察,确保技术工人休息休假权利。建立优秀技术工人休疗养制度,定期组织、分级实施休疗养活动。
(五)广泛宣传技术工人劳动成果和创造价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示优秀技术工人风采。鼓励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开展技术工人表彰活动。做好“五一”国际劳动节、世界青年技能日、职业教育活动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等集中宣传工作,继续办好“技能中国行”、“中国大能手”等品牌活动和“大国工匠”系列专题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创作更多反映技术工人时代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工人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
七、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重大意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推动技术工人待遇水平的提高,对成熟有效的做法要及时上升为法规政策。建立多方协调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国资、税务、外专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各尽其职、紧密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和对技术工人的教育管理,广泛听取各类企业、行业协会、技术工人、社会公众的意见,密切跟踪技术工人待遇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督查检查,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国有企业要带头落实本意见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非国有企业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的措施。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和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是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新一轮战略契机和政策红利,深化产教融合,聚焦内涵发展,努力打造高职教育的“中国样本”。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意见》将产教融合作为国家基本制度,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从原先的浅层次走向深层次、形式单一走向形式多元、资源零散走向资源集聚创造了制度基础,但《意见》真正落地,需要各地政府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大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建立产教融合协同体系,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从政策制度层面落实好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各地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组织形态和园区资源集群优势,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职业院校、社会组织等共建产教融合联盟,并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以抱团合作的实体化组织带动中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另外,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必然落在高水平专业建设上,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各地政府要遵循扶优、扶特和扶强的原则,优化品牌专业结构布局,打造高水平品牌专业,积极引导各高职院校实施差异化竞争,以形成“对接产业、相对集中、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高水平专业发展新格局。
经费保障是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保障。无论从高职教育外部还是内部来看,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问题始终是高职院校跨步发展的羁绊,应建立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和成本的职业教育拨款机制,保障常规经费和专项经费的使用。
首先,完善经费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加大对各地的奖补力度,精准扶优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兼顾均衡基础上重点奖励改革成效显著省份;各地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增强省级财政经费统筹力度,落实好省级奖补办法,不断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其次,落实好不低于1.2万的生均拨款。国家要加大监督力度,既要考核省均也要考量校均;省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好财政杠杆,引导举办方确保达到1.2万的生均拨款,而不是省均达到。
再次,增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专项经费。对于国家级高水平院校建设项目,建议采用央财引领、省级财政统筹、地方财政配套的方式建立合理分担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经费来源。
优化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治理体系是高职院校持续高水平发展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应该尝试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制度,鼓励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完善制度体系,明确各方办学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纵深推进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
同时,还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当前,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院校要瞄准产业发展趋势,调整升级专业定位并在原有专业群基础上再进行集群化建设,集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一个专业集群对应一个新的产业链,通过专业方向调整、课程体系升级、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专业、专业群、专业群集群新形态,培养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与变革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教职成司函〔2018〕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通报各地2017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等有关工作完成情况。
一、《行动计划》
根据《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7年执行绩效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113号),各地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2017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一)绩效数据采集
1.各地数据填报情况。
截至2018年3月15日,天津等31个省份(含兵团)完成数据填报并函报了绩效数据采集汇总表和年度绩效总报告;北京未填报(函报)。
2.行指委数据填报情况。
截至2018年3月15日,安全等37个行指委完成数据填报并函报了绩效数据采集汇总表和年度绩效总报告;轻工、环境保护、艺术设计等3个行指委完成数据填报,未函报绩效数据采集汇总表和年度绩效总报告;报关、餐饮、公安、航空工业、食品工业、新闻出版、中医药、信息化教学等8个行指委未填报(函报)。
(二)绩效数据分析
1.各地任务(项目)执行情况。
各地共启动任务1234项,启动率93%;启动项目367个,启动率88%;启动项目实际布点19895个,布点率160%。新疆任务启动率低于70%;黑龙江、海南、西藏、宁夏等4个省份项目启动率低于70%;黑龙江、海南、西藏等3个省份启动项目实际布点率低于70%。
天津等30个省份(含兵团)2017年省级财政投入经费171.3亿元,西藏未安排投入经费,详见附件1、附件2。
31个省份(含兵团)已启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西藏尚未启动。北京、上海、宁夏、新疆等4个省份未确定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名单;海南未确定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名单;云南未确定骨干专业建设名单。
2.行指委任务(项目)执行情况。
行指委共启动任务244项,启动率74%;启动项目241个,启动率79%;启动项目实际布点1245个,布点率69%。包装、广播影视、粮食、煤炭、美发美容、文物保护、邮政等7个行指委任务启动率低于70%;环境保护行指委未启动承接任务;煤炭、外经贸、文物保护等3个行指委项目启动率低于70%;包装、船舶工业、电子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煤炭、美发美容、轻工、食品药品、卫生、文物保护、有色金属、艺术设计类等13个行指委启动项目实际布点率低于70%。
安全等34个行指委合计安排投入经费13.1亿元。民航、农业、铁道、文物保护等4个行指委未安排投入经费,详见附件3。
二、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各地诊改工作有关材料报送情况如下。
截至2018年3月15日,31个省份成立了省级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成立。30个省份(含兵团)按要求报送了材料;青海省已报送完善后的实施方案,未报送工作规划(2017—2020年)、2017年工作总结以及2018年工作安排。
北京4月8日报送了有关材料。
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
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1号),各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情况如下:
1.报送情况。
截至2018年3月15日,1313所应报数据的高职院校中,有1310所填报了状态数据,报送比例99.8%,其中,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等3所院校应报未报。
2.数据质量与使用。
数据整理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个别数据异常,主要集中在数据单位不准确,如“元”与“万元”“册”与“万册”,导致“生均奖助金额”“学校经费收入情况”“学校经费支出情况”“生均年进书量”等数据异常;二是部分数据项为空值,主要涉及“毕业生基于不同生源类型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基于不同招生方式生源的就业情况”“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三是状态数据的分析与诊断功能使用不充分,从登陆情况看,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数据平台关闭前一个月,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日常应用还需加强。
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关于编制和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94号),各地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报送情况如下:
(一)省级年报
截至2018年3月15日,32个省份(含兵团)全部报送了省级年报。
(二)学校年报
截至2018年3月15日,1338所应报高职院校全部报送了校级年报。
(三)企业年报
截至2018年3月15日,全国共有30个省份(含兵团)的465所高职院校联系806家企业发布了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以下简称企业年报)。海南、西藏等2个省份没有高职院校联系企业发布企业年报。
(四)合规性检查
2018年年报要求提交“计分卡”“资源表”“国际影响表”“服务贡献表”“落实政策表”等五张表格,要求学校法人代表签字后的“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置于首页。经查,西藏、新疆2个省份的省级年报五张表格均未提交;104所院校未提交“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详见附件4)。
五、工作要求
1.2018年是《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各地(行指委)须进一步发挥好统筹、保障和推进的作用,保证承接院校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如实填报绩效数据、凝炼典型案例、宣传建设成效。各地《行动计划》任务及项目的完成情况将作为中央财政改革绩效奖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布局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2.各地须全面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强化省级统筹、落实年度专项工作经费;加强对省级诊改专委会的指导和支持,完善省级诊改专委会与全国诊改委员会的沟通联络机制;加强对学校诊改工作的指导,落实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主体责任,适时组织诊改复核;加强省级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应用,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应用。
3.各地和各高职院校要重视质量年报编写工作,落实年报通知要求,保证核心内容不缺项;提高数据准确性,保证数据真实规范。
特此通报。
附件:
1.《行动计划》2017年各地承接任务(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
2.《行动计划》2017年各地承接任务(项目)执行情况一览表
3.《行动计划》2017年各行指委承接任务(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
4.学校年报中未提交“内容真实性责任声明”情况汇总表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8年4月12日
近日,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职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及监督办法作出了规定。《办法》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合作,将于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以下合作:
(一)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
(二)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实现人员互相兼职,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
(三)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
(四)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及学生创新创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机构;
(五)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
(六)组织开展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优秀企业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七)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合作方式和内容。
《办法》有哪些主要的政策创新点?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工作举措?随小编一起看教育部职成司的权威解读。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有哪些主要的政策创新点?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包括总则、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和附则等5章,共34条,突出促进、规范和保障三个关键词,主要政策创新点有6个方面:
■ 一是明确了校企合作是指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 二是提出了要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规定了校企合作组织形式、主体资质、合作形式、各方权责、协议内容、过程管理等内容。
■ 三是明确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合作。
■ 四是明晰了国家在促进跨区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地方政府的职责以及教育、财税、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 五是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落实财税用地、职业教育集团以及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促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保护学生权益、建设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
■ 六是规定了教育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等内容,规定了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各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和职权分工。
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有哪些?
教育部作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职业教育的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会同其他部门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 一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做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前期研究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制订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完善顶层设计,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赢发展。一些地方也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建立了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规章制度,如宁波等地已颁布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文件。
■ 二是调整重组56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形成了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载体,发布了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在内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奠定了基础。
■ 三是提升行业指导能力。积极开展产教对话活动,自2010年以来举办了70多次,深化了产教对接与合作。推动并联合机械、有色金属、供销、水利等行业,分类制订专项政策。
■ 四是推动校企联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共担学生就业。
■ 五是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全国组建14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和70%的中职学校,吸引了约3万家企业参与。指导组建了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联盟等协作组织,全面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同时,每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有赛项全部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全面参与实施。
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落实好国务院2014年《决定》,按照近期国办印发的《意见》和六部门印发的《办法》提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推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实施,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工作举措?
■ 一是加强统筹领导。在国务院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好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主动协调好教育、经济、劳动、就业等领域,制定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形成部门协调、部省协同、行业企业参与的政策红利。
■ 二是打出政策组合拳。根据国办印发的《意见》,细化《办法》的部门分工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在推动《意见》《办法》贯彻落实中,切实解决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一头热”“两张皮”等问题,破解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顺畅、合作协议不规范、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打好“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形成“战斗力”,打赢“翻身仗”。
■ 三是开展大样本试点。要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和产教融合试点,研究制订并启动实施“十百千”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遴选10个左右省份、100个左右城市、1000家左右示范职业学校(职教集团)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细化促进行业企业办学的具体政策,落实好《意见》《办法》及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举办职业学校,拓展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空间。继续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深度消化吸收和推广德国“双元制”等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继续指导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项目,重点服务一批“隐形冠军”企业,助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优秀案例,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行业指导的跨区域大型职业教育集团。
■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微媒体推介等形式,宣传《意见》《办法》,宣传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和典型案例,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各方自觉行动。
■ 五是做好基础工作。持续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研究,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从九十年代干职业教育起,一直到至今,两会的重点重视,校企合作就一直个重要的问题,规划意见等重要文件、年初要点、年终总结、督导检查、考核评估,校企合作都是最重要内容的内容。
所有干职业教育的人,都知道,校企合作搞好了,很多职业教育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到现在为止,职业教育还是问题多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企合作没搞好。
为什么没搞好,因为很难搞好。
前几天,一个伙计打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实现了共产主义,房子车子,老婆孩子,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关键是啥时候实现共产主义。
比喻很不恰当,很不严肃,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如同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们也要努力推进校企合作。
但现阶段,校企合作,解不了职业教育的渴。
当前校企合作,看起来轰轰烈烈,职教集团昂首阔步,现代学徒方兴未艾,订单培养老树新枝,实际情况,却面临着很多具体困难,至少不完全是总结材料和报告中描绘的那样令人欢欣鼓舞。
说起校企合作,做具体工作的同志,笑得不那么灿烂。
很多事情,甘苦自知。
说到校企合作的困局,很多院校的同志,普遍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不积极。
很多同志提的建议,就是要求政府强化政府行为,加强考核,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这种思维,是较为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
校企合作就如同男女恋爱,谁的合作,男女双方是主角。
政府当然不应该袖手旁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政府的角色也是在不断变化,不断矮化中。
想当年,可以包办婚姻,尽管强扭的瓜有时候不甜,但想扭还是可以扭的,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至高无上;后来时兴自由恋爱,还可以牵线搭桥,跑媒拉纤;现如今,很多家长在儿女婚姻问题上,最多也就提点仅供参考的意见建议,至于参考不参考,也是人家的自由。
对学校,政府或许还是很权威的;但对企业,政府的调控能力恐怕越来越弱。
政府也要在法律框架内依法管理社会。
关于校企合作,政府部门可以出很多文件,可以要求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但里面实质性的东西,不是太多,也难以落地。
别拿德国及其他国家说事,中国地,长不了那些德国草。
校企合作,只能是学校和企业的事,或者说,主要是学校和企业的事。
寄希望于政府干预,只能是一厢情愿。
说到校企合作的好处,很多学校的同志说起来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可以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解决学校的师资问题,可以解决学校的设施问题,可以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安置问题,可以……
对不起,打断一下,你说得都是学校的好处,开展合作,企业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或许,有些人也会举出那么三两条,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把学校作为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等。
这些好处,基本上是想出来的好处,是不是好处,是不是企业想要的好处,都是个问题。
对一般职业学校来说,你有什么企业需要的人才优势,有什么技术优势,最多就是用工紧张的时候可以为企业提供部分人力支持。
如同男女联姻。
傻小子隔壁有女,窈窕多金,娶进家门,戏耍逗趣,丰富生活,做饭洗衣,生儿育女,好事一桩。
登门,言未毕,女杏眼欲裂,大喊一声,滚出去。
当然,院校不都是傻小子,企业也不都是美少女。
但利益不对等,是制约校企合作关键问题。
校企实现合作,就必须找到合作的利益点,是双方的利益点,不仅仅自己的好处。
现在校企合作最容易成功的案例,就是实习实训,在这一点上,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分歧,对学校来说,实习实训是一个教学环节;对企业来说,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是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严格把实习实训作为教学环节来搞,企业肯定不干,用一位企业高管的话来说,这样做,学校得给我人才培养费;严格按员工来对待实习学生,就实现不了教学目的;双方争执一番,最后,往往是西风压倒东风。
前面说,校企合作,学校企业是主体,但校企合作,不仅仅是校企双方的事情,撇开政府、社会的角色,最起码还有学生、甚至教师、职工的利益在里面,两方四国。
正常情况,校企合作是应该校企两方,学生、老师应该是学校一方的,但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校企合作忽视学生利益,甚至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今年以来,连续发生的多起学生实习舆情,将这一问题暴露无遗。
教育部五部门之所以印发实习规定,就说明这个问题,不是个案问题。
有些问题,有学校主观故意的因素,也有学校弱势一方的原因。
平等互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不平等,哪来的互惠。
不管怎样,都不能牺牲学生的利益。
任何时候,都要不忘初心。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校企合作,很难
在现在社会氛围和法律框架下,开展校企合作,很难;实现融合发展,更难。
我们可以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无权强制企业必须承担具体法律规定以外的东西。
德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办法很好,但很多东西临时不适应中国的土壤。
我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短时间解不了职业教育的渴。
教职成函〔201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研究制定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国资委
安全监管总局 旅游局 粮食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中医药局
国务院扶贫办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7日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范化建设,提高制度化水平,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大赛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基本覆盖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是对接产业需求、反映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学生技能赛事。
第三条大赛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推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局面形成,引导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
第四条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坚持联合办赛、开放办赛,坚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大赛分设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和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两个组别,以校级赛、省(地市)级赛两级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赛选手。大赛采用主赛区和分赛区制,天津市是大赛的主赛区。
第五条大赛的内容设计围绕专业教学标准和真实工作的过程、任务与要求,重点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规范操作程度、精细工作质量、创新创意水平、工作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条大赛经费来自各级政府为举办大赛投入的财政资金、比赛项目(简称赛项)承办单位自筹资金和按规定取得的社会捐赠资金等。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大赛设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大赛组委会是大赛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由联办单位有关领导同志组成。大赛组委会设主任、委员若干名。大赛组委会任期一届5年,委员可以连任。
第八条大赛组委会主要职责包括:
1. 确定大赛定位、办赛原则及组织形式。
2. 顶层设计大赛制度安排。
3. 审定赛事规划。
4. 审定大赛设赛范围及实施方案。
5. 发布年度赛事公告。
6. 指导开展大赛。
7. 审定发布大赛最终成绩等。
第九条大赛组委会设秘书处,负责大赛组委会日常事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
第十条大赛设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简称大赛执委会)。大赛执委会由联办单位代表、分赛区执委会主任、赛项专家组长等组成,在大赛组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具体赛事组织与管理。大赛执委会设主任、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大赛执委会任期与大赛组委会一致,委员可以连任。
第十一条大赛执委会主要职责包括:
1. 制定赛事管理制度。
2. 制定分赛区方案。
3. 组织赛项申报与遴选。
4. 审定赛项规程。
5. 审定赛项组织机构,审核赛项执委会、专家、裁判、监督、仲裁人员资格及确定具体人员。
6. 负责部本资金和社会捐赠货币资金的使用并按规定做好监管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7. 统筹大赛同期活动。
8. 监督各赛区汇总比赛相关资料,并存档备案。
9. 聘请法律顾问,对赛事规则、程序、经费管理等进行合法性审查,负责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10. 做好大赛年度总结。
第十二条大赛执委会设办公室,负责大赛日常管理。大赛执委会办公室设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办公室设主任一名。
第十三条大赛执委会设经费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执委会办公室提交的赛事公共运转支出预(决)算和具体赛项补助经费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供执委会决策参考。经费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委员若干名。经费管理委员会任期与大赛执委会一致。
第十四条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每年对大赛组委会、执委会和经费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重新核实、更新、确定一次,结果与年度大赛通知一并发布。
第十五条大赛分赛区指主赛区以外承办赛项的省(区、市)或计划单列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自身条件和承办意愿,向大赛执委会提出赛项承办申请。大赛分赛区每年确定一次。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只能以分赛区名义申请承办中职组比赛。
第十六条大赛分赛区设组织委员会(简称分赛区组委会)。分赛区组委会是各分赛区赛事组织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监督分赛区承办赛项的各项工作及经费使用。分赛区组委会设主任一名,原则上由承办地分管教育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可为副市级)领导担任。
第十七条大赛分赛区设执行委员会(简称分赛区执委会)。分赛区执委会在分赛区组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分赛区的具体赛事组织。分赛区执委会设主任一名。
第十八条分赛区执委会主要职责包括:
1. 落实申办承诺,组织协调本分赛区承办赛项的筹备工作。
2. 协调赛场所在地人民政府、赛项执行委员会(简称赛项执委会)和承办院校落实赛场、赛务以及安全保障工作。
3. 按规定负责本分赛区承办赛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赛项经费收支审计。
4. 负责宣传方案设计。
5. 做好本分赛区的比赛资料汇总工作。
6. 落实大赛执委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十九条大赛各赛项设赛项执委会。赛项执委会在大赛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赛项所在分赛区执委会的协调和指导。各赛项组织机构须经大赛执委会核准后成立。
第二十条赛项执委会主要职责包括:
1. 全面负责本赛项的筹备和实施工作。
2. 编制赛项经费预(决)算,监督赛项预算执行以及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3. 向大赛执委会推荐赛项专家工作组成员、裁判和仲裁人员。
4. 赛项展示体验和宣传工作。
5. 统筹赛事安全保障工作。
6. 统筹实施赛项资源转化工作。
7. 做好赛项年度总结。
8. 落实分赛区执委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一条赛项执委会下设赛项专家工作组。赛项专家工作组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赛项专家工作组主要职责包括:赛项技术文件编撰、赛题设计、赛场设计、赛事咨询、竞赛成绩分析和技术点评、资源转化、裁判人员培训等竞赛技术工作。
第二十二条大赛赛项主要由职业院校承办。赛项承办院校在分赛区执委会和赛项执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赛项的具体实施和保障。
第二十三条赛项承办院校遴选原则是:
1.主赛区优先,同等条件下向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2.院校优势专业及当地优势产业与赛项内容相关度高。
3.分赛区中,同一院校同一届大赛承办赛项不超过2个;新承办比赛的院校当届大赛承办赛项不超过1个。
4.分赛区中,同一院校承办同一赛项连续不超过2届。优先考虑承办院校第二年对同一赛项的承办申请。
第二十四条赛项承办院校主要职责包括:
1. 按照赛项技术方案落实比赛场地以及基础设施。
2. 配合赛项执委会做好比赛的组织、接待工作。
3. 配合分赛区执委会做好比赛的宣传工作。
4. 维持赛场秩序,保障赛事安全。
5. 参与赛项经费预算编制和管理,执行赛项预算支出。
6. 比赛过程文件存档和赛后资料上报等。
第三章 赛项设置
第二十五条每5年制定一次大赛执行规划,规划以后5年的赛项设置方向和大赛发展重点。大赛年度赛项以大赛执行规划为依据,每年遴选确定一次。
第二十六条大赛赛项设置须对应职业院校主要专业群,对接产业需求、行业标准和企业主流技术水平。大赛赛项分为常规赛项和行业特色赛项两类。中职组赛项和高职组赛项数量大体相当。
第二十七条常规赛项指面向的专业全国布点较多、产业行业需求较大、比赛内容成熟、比赛用设备相对稳定、适当兼顾专业大类平衡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指面向的专业对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起重要支持作用,行业特色突出、全国布点较少,由大赛组委会根据需要核准委托行业设计实施,大赛统一管理的赛项。
第二十八条中职赛项设计突出岗位针对性;高职赛项设计注重考查选手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及团队合作能力,除岗位针对性极强的专业外,不做单一技能测试。比赛形式鼓励团体赛,可根据需要设置个人赛。
第二十九条赛项申报单位主要包括:
1. 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
3. 全国性行业学会(协会)。
4. 其他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学术组织。
第三十条赛项申报与遴选基本流程:
1. 大赛执委会发布赛项征集通知。
2. 申报单位成立赛项申报工作专家组,编制赛项方案申报书,提交大赛执委会办公室。
3. 大赛执委会对申报赛项开展材料有效性核定,组织赛项初审、专家评议、答辩评审和综合评议,形成拟设年度赛项建议。
4. 大赛组委会核准确定年度赛项。
5. 大赛执委会组织征集和遴选合作企业、承办院校,形成年度赛项合作企业和承办院校建议名单。
6.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核准确定年度赛项合作企业和承办院校。
第四章 参赛规则与奖项设置
第三十一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分别组队参加中、高职组的比赛,计划单列市只可以单独组队参加中职组比赛。团体赛不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个人赛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不超过2人。团体赛和个人赛参赛选手均可配指导教师。
第三十二条高职选手应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高职学生,比赛当年一般不超过25周岁。中职选手应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比赛当年一般不超过21周岁。五年制高职一、二、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往届大赛获得过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参加同一项目相同组别的比赛。超出年龄的报名选手,须经赛项组委会专门确认其全日制在籍学生身份,并在赛前一个月报大赛执委会批准。
第三十三条大赛不向参赛选手和学校收取参赛费用。
第三十四条大赛面向参赛选手设立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裁判员、监督员、仲裁员、工作人员、合作企业、承办院校及获奖选手(个人赛)或参赛队(团体赛)指导教师颁发写实性证书。比赛以赛项实际参赛队(团体赛)或参赛选手(个人赛)总数为基数设团体赛或个人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控制在10%、20%、30%;涉及专业布点数过少的行业特色赛项的设奖比例由大赛执委会根据常规赛项相应情况适当核减。各赛区和赛项不得以技能大赛名义另外设奖。大赛不进行省市总成绩排名。
第三十五条大赛组委会每年向各赛区组委会授分赛区旗,年度赛事结束后收回。连续承办5年比赛的分赛区,可永久保留。
第五章 宣传与资源转化
第三十六条大赛设官方网站,并通过各类媒体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提升大赛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三十七条大赛坚持加强与其他国际及区域性学生技能比赛的联系,建立交流渠道,促进相互了解,探索合作方式;及时借鉴国(境)外先进成熟赛事的标准、规范、经验;探索邀请国(境)外学校组队参赛的机制。
第三十八条大赛坚持资源转化与赛项筹办统筹设计、协调实施、相互驱动,将竞赛内容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大赛成果在专业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第六章 规范廉洁办赛
第三十九条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安全、有序。公开遴选赛项、承办单位,根据赛项方案公开征集合作企业,公开遴聘专家、裁判。赛前公开赛项规程、赛题或题库、比赛时间、比赛方式、比赛规则、比赛环境、技术规范、技术平台、评分标准等内容。公开申诉程序,建立畅通的申诉渠道。
第四十条大赛坚持规范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规范赛项规程编制,规范专家和裁判管理,规范赛题管理。实施赛项监督与仲裁制度。
第四十一条大赛结束后公示和公开发布获奖名单。公示期内,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接受实名书面形式投诉或异议反映,不接受匿名投诉。大赛组委会保护实名投诉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二条大赛坚持规范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加强大赛经费管理,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捐赠、拨付、使用及审计等程序。
第四十三条严格执行大赛纪律。严禁铺张浪费,严格执行用餐、住宿、交通规定。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六项禁令和中纪委九个严禁要求。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大赛执委会应健全议事制度,依据本章程制定和公布大赛有关工作的具体规定、规则、办法、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严格遵守大赛经费管理办法。各赛区、赛项均要制定经费管理细则,并针对实施中新发现的问题适时修订。
第四十五条本章程的修订工作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根据需要启动和组织,修订内容须经组委会成员单位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第四十六条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职业教育又是世界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优先发展和扶持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由此可见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唐山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孟老师,请她来为我们讲讲她和职业教育的那些事!
职教网专访记者:孟老师您好,据我所知,您之前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那是怎样的一个契机让您“弃文从武”,想要创办一家职业教育服务类型的企业呢?
孟老师:在我年轻的那个时代,互联网还不普及,学校招生宣传的渠道就是纸质的媒体、电视、广播之类的。当时感觉也这是个趋势,而且上技校的学生那都是年轻人,互联网也属于新鲜事物,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到学校介绍互联网的强大,所以我就想要尝试。于是就结合当地一家互联网建站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网站“唐山技校网”,也获得了人生中的“一桶金”。
职教网专访记者:创元教育已经创办十余年,从当年一个人到各地去和学校谈合作,到现在做成了一个拥有近千家合作院校的服务平台,这期间您遇到过什么挫折?想过放弃吗?
孟老师:从开始要建这个平台就没有想放弃,我想通过亲自跑学校,真正得了解现在学校对我们学生的需求,但当时技校很火爆,很多学校不愁招生,并且校长的观念比较落后,对互联网招生高度不认可。所以我们免费给学校做宣传,提升学校的品牌,如果觉得我们的服务为学校创造了利益,那就给我们一个合作的机会,这就产生了我们第一个合作模式——代理招生
职教网专访记者:我们了解到,您的孩子现在也非常的优秀,并且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也是扶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的平台。那么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什么特殊的方式和技巧吗?
孟老师:最大的管教就是放手,不管是在他的生活还是学习上,我属于基本上是放手状态,但是在思想方面,我却从来没有放松过。我还会有意识的让他吃些苦,现在独生子女一贯受到家长的溺爱,我会让他从小就学会像男人一样有担当。
职教网专访记者:职业教育这几年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习总书记在去年的十九大和今年的两会都有提到要重点发展职业教育,那么作为做了十多年职业教育的您来说,一定是看遍了这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变迁,对于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您怎么看?
孟老师:职业教育这方面,大家跟风的比较多,家长认为挣钱多的专业才是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觉得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他的兴趣才是他对他的动力,他感兴趣,再苦也不觉得苦。我从内心希望以后的职业教育是因材施教,然后通过某些专业来提升和发展。
职教网专访记者:您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期许吗?
孟老师:希望以后的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不再因为高工资而作为学习的标准,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价值。
听了孟老师这一番讲解,我们也对职业教育和公司十年来这一系列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今天孟老师对我们职教人的一些建议,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希望创元教育也会走的越来越远。
各有关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持续深化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及时总结第三届(2017)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经验,交流大赛成果,表彰优秀组织单位和获奖选手,促进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创新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经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定于2018年5月18-20日在北京举办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创新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颁奖仪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组委会
协办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全国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联盟
承办单位:中国职业教育视频课程网
媒体支持: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
二、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以“用技术创新教育”为主题,邀请行业、高校专家,职业院校负责人及获奖选手共同研讨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及趋势,分享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实践应用案例,为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发展把脉,颁发第三届(2017)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参赛选手奖。主要议程分如下三个部分:
(一)开幕式及颁奖典礼
1.行业相关领导及专家致辞
2.大赛组委会介绍赛事组织相关情况
3.颁发第三届(2017)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铜牌
4.颁发三届(2017)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高职组获奖选手荣誉证书
5.颁发三届(2017)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中职组获奖选手荣誉证书
6.颁发三届(2017)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突出贡献奖人员荣誉证书
(二)专家研讨
1.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
2.MOOC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3.职业院校教师如何制作自己的MOOC、SPOC和微课
4.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要思路及流程
5.职业院校微课制作的主要技巧与方法
(三)院校经验与选手分享
1.邀请相关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分享微课实践应用案例
2.邀请大赛获奖选手分享微课制作的心得与技巧
三、参会人员
1.第三届(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优秀组织单位院(校)长、获奖选手。
2.职业院校信息化分管校长,教务部门、信息中心和有关院系的信息化负责人;职业院校教师。
3.有关行业、企业负责人和科研机构负责人。
四、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5月18-20日,5月18日报到。
会议地点:国家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霍营黄平路209号。具体乘车路线详见附件2。)
五、报名及费用
1.会议回执:请参会人员填写“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建设创新论坛回执”(见附件1),并于2018年5月5日前,将回执发送至大赛专用邮箱:vikeds@126.com。
2.费用标准:第三届(2017)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获奖选手1280元/人;非获奖选手1580元/人;企业参会3800元/人。
住宿统一安排,交通费、食宿费自理。本次会议委托北京思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并出具会务发票。
3.会议通知文件及相关资料可登陆中国职业教育视频课程网(www.iskill.org.cn)下载。
附件:通知原文下载
1.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创新发展研讨会回执
2.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创新发展研讨会交通路线图
3.第三届(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颁奖仪式获奖选手参会邀请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办也专门出台了产教融合文件,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具体着力点是什么?
陈宝生: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起步最早,福建的马尾船政学堂就是我们最早的职业教育,洋务派办的学校就是职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滞后,近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党的十九大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作出了总体安排,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贯彻这个文件、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做了三件事:
第一,落实规划。我们出台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并对《指南》设计的任务按部门进行分解。落实这个规划,面上抓项目,这是全覆盖的,各省各行业都有一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项目;点上抓标杆,以制造业为主,辐射若干行业、产业,选择了344个点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标杆来培育,从中摸索路子、积累经验;整体抓指导,我们已经发布了20个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要把“需”和“求”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搭建平台。我们已经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职业教育活动周,这是一个论坛型平台,大家研讨交流;二是产教融合对话,举行了20多场。这是对话类平台,产教之间进行对话,衔接需求。三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是一个竞赛类平台,每年一期,进行检阅、竞赛,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第三,狠抓质量。职业教育核心在质量,我们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重点要解决产教融合中的示范问题、协同创新问题和实训基地问题。我们组建了1400多个职教产业集团,联系3万多家企业,形成一种紧密的产教融合关系;还选择360多个学校,建设了一批产教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企业合作建成了1440多个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实训环节很重要,得有动手能力,这是它的质量基础。我们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第一批遴选了163个单位,试点一年后进行年审年检,证明这个试点是成功的,又遴选了第二批203个单位开展试点。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要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问题,在产教之间、校企之间建立一个“旋转门”,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落实好这个规划,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发展过程中,两件事需要明确:产教协同,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校企合作,校是龙头,企是基础。要处理好这个关系,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这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就能取得更大进展。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年将有17省份开启高考改革
从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上海、浙江去年率先实行了新高考,请问试点成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推进高考改革有什么新动作?
陈宝生: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取得了成功,为其他省改革提供了经验。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牵动了高中教学改革。因为高考改革、招生改革是指挥棒,指挥棒改了,高中阶段的教学必须相应改革。从上海、浙江的情况看,他们普遍采用了“走班选课”等模式,过去那种固定班次教学的模式已经得到改变,学生的自主权大了。
第二,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这次高考改革之后,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考核,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这是非常明显的素质教育措施。上海80%的学校都建立了创新实验室等措施。建立了1800多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了素质教育。
第三,促进了学业水平考评改革。过去考试门类是固定搭配,现在是动态组合,发生了变化。
第四,带来了新的挑战。试点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自主选课空间究竟多大才合适,这可以做定量分析,选择的课太多,学生选择的压力就会增大。就像我们有些同志开车,到停车场去,一个车位就抢着去停,很多车位就不知道停在哪个了,要费一番思量,选择成本就会上升。还有选修难度系数怎么设计,这是需要考虑的。比如说简单的课程选课人多了,难度较大的课程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选择的数量。而难度较大的课程往往都是基础性课程,是需要加强的。另外,走班上课怎么组织?对老师的工作量怎么样设定?还有学校管理怎么办?怎么样改革?这些都是新问题。
目前,上海、浙江已经在试点基础上完善了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去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他们有效吸取了浙江和上海改革的成功经验,注意到了他们试点中新出现的一些问题。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导这四个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组织力量研究,破解这些问题。
此外,今年还有17个省份要开启改革进程。对这些省份,我们正在进行评估,我们的基本态度是实事求是、不凑数,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条件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上。时间服从质量,坚持质量导向、问题导向,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功。
从目前进展情况看,从试点情况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是成功的,进展是健康的。
关于职业教育“走出去”,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认为:职业院校培养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尚未形成。她提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各领域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
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索与实践“走出去”的道路。3月28日,“多元参与、国际开放、校企协同,对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新丝路’职业教育校长论坛”在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召开。来自“一带一路”5个国家19所职业院校和北京13所职业院校举行“新丝路”职业院校国际合作签约仪式。今后,北京将与国内和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所中、高等职业院校及教育机构,共同组建“新丝路”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
这是北京市教委为加快北京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所做的实践和行动,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北京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人文交流,提升新时代首都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当然除了北京教委建立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的行动,天津市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从2016年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鲁班工坊”平台,把优秀职业教育成果输出国门与世界分享,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对话、交流的实体桥梁。
2016年3月8日,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挂牌。这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先进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在海外的落地。此次在泰国设立的首个“鲁班工坊”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核心理念和主线,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仿生机器人学习体验区、电脑鼠走迷宫学习竞赛区、POWERON创新套件实训区、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区。
2017年5月18日,由天津市第二商业学校(天津市烹饪技术学校)和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合作建立的“鲁班工坊”正式揭牌运行。通过“鲁班工坊”在英国开展中餐烹饪学历教育和技能资格证书认证,培养应用型国际化技能人才,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纳入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成功实现职业教育标准的境外输出与国际认证。
2017年12月8日,由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中国-印度鲁班工坊在金奈理工学院正式揭牌。这是天津市第一次在海外本科院校内建设的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主要面向金奈理工学院在校学生,开展包括数控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增材制造技术(3D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四个先进制造类专业教学与培训;并搭建中印双方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师生交流、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合作平台。
2017年12月12日,由天津市东丽区职教中心与东爪哇省波诺罗戈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共建的中国—印尼“鲁班工坊”正式启运。中国-印尼“鲁班工坊”主要分为汽车维修应用智能教学区、新能源汽车教学区、工程实践创新教学区、无人机技术教学区和“空中课堂”。该工坊将围绕着汽车维修专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项目)共同交流和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四大“鲁班工坊”分别分布在泰国、英国、印度和印尼,跨越欧亚两大洲,紧密连接9大院校,充分结合当地院校教育特色,涵盖技术生产、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餐饮等个各方面的合作发展。正如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芮福宏说 “鲁班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是高技能人才的象征,鲁班工坊凝聚的是天津和中国职业教育的成果和精华。”
“鲁班工坊”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理念,探索实践,先行先试,输出中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探索“职业教育+国际产能合作”的新途径,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品牌。
看到各大院校对“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也许有人要问:“我们的职业教育真好到非要去帮助别人了吗?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吕景泉对此表示:“建鲁班工坊,一方面是帮助职教树立自信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倒逼自己克服不足,促进职教内涵发展的过程。”
中国职教走出去,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空凭热情,而是有这些年国家和职教改革发展的积累做支撑。据了解,首个建成的泰国鲁班工坊,其整个教学活动均依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进行。在鲁班工坊里,不仅有来自中国的先进实训设备,也有来自中国的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参与鲁班工坊建设的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在专业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深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职业教育走出去不仅仅是天津职业教育的专属,更是所有职业院校的使命和责任,“鲁班工坊”是天津职教走出去的探索与发展模式,我们庞大的职业教育队伍,在学习探索经验的同时更需要去开拓创新,正如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任重而道远,这必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走出去”之前需要有前期扎实的调研工作,尤其是对当地法律环境、教育政策,以及长期需求的研究。“走出去”之后如何走出一条稳健的发展之路则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践行。在发展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职教网坚定的相信,通过各方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抱团”前行,开拓创新,职业院校“走出去”这条路定能越走越宽。
2018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林宇处长在从什么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进一步发展好专业教学资源库需要做好的“三个转变”,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职教网带你回归现场!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向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 林宇
什么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资源库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首创,是职业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贡献;在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持久独特的作用,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成为高职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靓丽名片。边建边反思,我们对资源库建设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下面我试着用七个“一定是”给资源库画画像:
一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提供的标准化课程代表专业领域全国最高水平。资源库建设绝不仅仅是现有课程的数字化,而是要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资源库提供的标准化课程要能够代表此专业领域全国最高水平。如果资源库申请立项后只是简单分工参建单位回去做,则不符合要求,不应该成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做法。建立团队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这个领域发挥领军作用。
二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兼顾典型示范和个性需求的。教师可以依托颗粒化资源自建课程、因材施教,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资源库提供的标准化课程代表了高水平,反映了教学成果。是不是高水平就实用呢?这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慕课的差别。慕课是一位老师、一个团队来教,好不好,肯定是好的!是不是普遍适用?不见得。一个老师、一个标准、一个要求,能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我觉得,目前线下的学习指导不可或缺,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学生,实现好的学习效果还是要靠老师课堂的教学。所以我们提倡教师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充分使用库里的资源,通过搭建自己的课程,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留下一门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课程。如此,一个老师做、两个老师做,十个老师做、百个老师做,资源库就可以提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而且从这个角度上,用的人越多,资源就会越丰富。实现兼顾典型示范和个性化需要的非常好的机制。
三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共同建设维护应用的。资源库绝不是职业院校单打独斗,而是要校企合作,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不是项目负责人孤军奋战,不是校长拿了任务交给二级学院,而是动员了学校资源。有些事情在不同层面协调起来是不一样的,资源库建设要举全校之力;更不是申报时强拉硬凑,应用时推卸责任。有些资源库在建设申请的时候充门面拉队伍,立项后就变成了二级学院的事、牵头学校的事,到验收的时候突出强调困难、强调特殊性。这不行。资源库的机制设计根本上就是共建共用。
四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以服务学生和课堂教学为主的。这是资源库“能学、辅教”功能定位所决定的。资源库项目初期定位宽泛,教师应用、学生学习、社会培训、社会学习者个人学习、兴趣学习等都包括在内。但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觉得最终还是或者最主要还是应该服务于学校教学,平台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还应该是学生和老师。老师怎么用方便、学生需要什么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主要资源、精力应集中在这里。
五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一定是以学校信息化为基础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助力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应用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以前想到但实现不了的事情,现在几乎都能够实现了。现在的学习方式和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一切几乎都是基于技术和网络。资源库本身既要推动信息化建设,也要适应信息化发展。以前讲到信息化就想到计算机,现在随便一个手机都行。我们需要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建设和展示资源,我们也需要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来推动应用、提升体验。学校里的网络能不能支持,资源库系统能不能跟踪学习、记录学习行为,都很重要。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如果信息化都实现不了又如何实现现代化?因此希望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够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六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逐级建设、选优支持的。通过项目引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国家、省、学校三级资源库建设机制,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认为,专项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直接投资建设了几个项目,更重要的是使战线都能够响应,都能够提高。现在资源库立项不再只凭故事讲得好,更主要的是看你已经做得怎么样、使用的效果如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七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一定是有生命力和全流程管理的。按照目前的设计,资源库应该是用的越多资源越丰富,要基于用户行为分析不断提升资源供给质量和服务质量。资源库建设不仅仅是完成任务书的规定或是学校获得一个国家项目。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建立机制,鼓励大家贡献资源,在验收的时候强调应用,都是希望建成的资源库是有生命力的。此外,资源库的管理应该是全流程,这也是资源库生命力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提供资源,还要及时跟踪了解使用者的情况和习惯,进而提升服务和体验,就像用手机的APP后台分析一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符合需要的递进的服务,这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要使我们的服务有温度。
许多人都会记得小学时的天真浪漫,中学时的懵懂少年,高中时的朝气蓬勃,大学时的意气风发,而在这之后就业的难题就会迎面扑上来。近些年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话题“今年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明年将成为史上更难就业年”,许多人想到就业就会发愁,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价值,找不到对口的就业岗位。而小编在这次采访中听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陈院长的一席话颇有触动,陈院长说:“没有一个专业是没用的,你所有学过的知识都是一个铺垫,就像楼房一样没有地基和一层层楼的累加,你就不会在高层上看到下面的景色。”
不可否认的是,一所优质学校、一门优质专业的确能让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小编所采访的这所学校直属于中国民航总局,首先在办学资质上远超一般院校,那就是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近日,小编代表职教网专访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学校的负责人陈院长,当小编说要替广大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情况时,他爽快的答应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所低调又有实力的学校吧!
一、职教网专访记者:先和广大学生和家长介绍一下学校吧!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陈院长(以下简称陈院长):我们是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主要承接民航业内在职干部的培训以及学历教育,目前在华视教学区也开展了相关教学,主要开设四个专业: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应用英语专业。这些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服务型技能人才,并将人才输送到机场以及公司、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学校目前在校生3500人,可以说是北方乃至全国规模最大、培养学生最专业的学校。
二、职教网专访记者:学校的优势有哪些?
陈院长:1、品牌优势: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是民航界的“黄埔军校”,直属于中国民航总局。2、区域优势:北京是经济政治中心,学校建在这里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就业平台,而未来北京首都机场和第二机场仅一线服务人员的用人量将在9-10万左右。3、规模优势:在校生3500人左右,学校专业培训航空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无缝对接,并响应“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人员的发展规划,培养实用性、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人才,精准的、有针对性的培养。4、师资优势:教师均为在民航业内从事多年的专家以及资历非常老、经验非常丰富的民航人员。能够传达实战经验,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优秀毕业生回学校讲座,传授在校生一些学习、工作经验。
三、职教网专访记者:校园教学管理是怎样的?
陈院长:基于航空行业的岗位要求,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严谨性、认真负责的态度,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四、职教网专访记者:就目前专业趋势而言,学校最热门的专业您觉得是哪一门?
陈院长:最热门是空中乘务专业,空乘专业就业的岗位是非常多的,比如:空乘、安全员、接待员、引导员等等。从我们学校走出的学生无论是在薪资待遇还是在就业单位等方面都是相对高端的。
五、职教网专访记者:想做空乘学英语是不是非常重要?
陈院长:学校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民航方向),该专业就是突出了英语技能的培养。目前包括空中乘务在内的许多专业都对英语水平要求有所提高,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未来就业范围以及提升空间都会比较高。目前许多航空公司就针对有英语、外语等特长的学生进行招聘,这样的机会有很多,所以英语突出工作优势与竞争力就会越强。
陈院长:这四门专业都是特色专业,尤其是民航运输专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局评为特色专业。在教学中安排了许多别出心裁的课程,比如针对航空行业的形体课、礼仪课、化妆课等情景化课程,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学校还安排了模拟面试课程,让学生们真实的感受面试的氛围,将平时所学内容都展现出来。还有一些大纲里没有的课程,比如赏析课、茶艺课、舞蹈课等教学大纲之外的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多一些自己的特长,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多才多艺的人才。
七、职教网专访记者:民航运输专业怎么样?
陈院长:大家平时可能有一个误区,觉得民航运输就是物流。但其实这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民航概论、民航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地理等等专业课程。未来的就业方向有机场货运员、客运员、行李检查、调度、派遣等等。
八、职教网专访记者:学校平时都组织哪些活动呢?
陈院长: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会有迎新晚会,老生新生齐聚一堂,阵容十分强大。会包括一些其他教学区的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比如:礼仪表演、模特表演、播音主持等节目,用一种温暖的、包容的形式将新生带入进来。同时在学生毕业、准备就业上岗之时,会有一个老生欢送仪式,这两台晚会规格非常高,无论是在舞台编排上还是在节目设计上都投入了非常大的财力及物力。另外学校每周都有制服日、着装日,让学生穿着正式服装走在校园里,提前感受工作氛围,提升自信感与职业感,走出自己的气质与气场,类似这样的活动非常多。
九、职教网专访记者:学生的实习情况是怎样安排的?
陈院长: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之后,会根据各个机场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北上广、一线城市机场为主。在最后一年实行顶岗实习,实习与就业为同一岗位,保证大家能够顺利实习。
十、职教网专访记者:就业方向有哪些?
陈院长:首先所有专业都面向民航系统内,学校会综合学生所学专业、个人能力、学习情况来推荐到相应适合岗位中去,实行择优录取、按需分配的原则。
十一、职教网专访记者:学校就业率怎么样?
陈院长:在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之下,学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0%以上,无论走到那个机场、哪个城市都能看到有学校学生忙碌的身影。
陈院长:会经过初试、初检复试、笔试、终审、政审、体检、岗前培训,最后拿到登记证会成为见习乘务员。会考察学习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
十三、职教网专访记者:空乘人员的薪资待遇情况?
陈院长:薪资待遇水平是分阶段的有见习乘务员、普通乘务员、头等舱乘务员、乘务长、主任乘务长等各种不同级别,最低是8000-10000,两年以上是15000-20000,乘务长年薪为18-20万左右,只要努力坚持都会有不错的待遇。
十四、职教网专访记者:空乘人员的职业优势?
陈院长:优势很多:可以免费飞往世界各地,住在四星级酒店,免费吃住;每年还有亲属可以享受的几张免费机票;节假日福利;七险两金等丰富的福利。
十五、职教网专访记者:有一些身材不够好的学生,想学航空是否可以呢?
陈院长:学校的在招生选拔时的政策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学校负责安置就业,所以在入学时会有面试,如果身体条件没有达到招生标准,原则上来讲是不行的。但如果学生非常热爱航空、想通过学习改变自身,提升自己的形象气质或服务意识,严格上来讲学校会按照制度招生,但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大家机会。
十六、职教网专访记者:一些学校会在学生毕业时收取就业费,咱们学校有这种情况吗?
陈院长:学校实行入学后一次性缴费,学校只收取学费、住宿费、书费、杂费,包括学校在大纲外额外开设的课程都不收额外费用。就业安置费用也是没有的,毕竟学校是属于中国民航总局直属的公办院校,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
十七、职教网专访记者: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
陈院长:民航系统目前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大力发展产业规模。民航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将修建大量的机场,最终实现线线通机场,未来10年内将至少需要60-80万人左右,届时会需要大量的航空服务人员来补充人才缺口。目前是航空人员发展的最好时机。民航也会迎着这样的契机,继续做好民航人员培养的事业,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优良的就业环境,为用人单位继续输送优质优良的技术人才。
由于时间有限,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初次见到陈院长,他非常的幽默风趣,每当提到学生时脸上又会有一种自豪的表情,他就像每一位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老师一样,热爱着民航事业,热爱着每一位积极向上的学生。小编相信每一位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的学生都是幸福的,有爱护、提携她们的老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美好的未来,就业不在是烦恼。
进入民航发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许多人也会觉得民航门槛太高就望而却步。在小编看来,如果你热爱这项工作,热爱这门行业,还有哪些事情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也许就是你梦想起步的地方,欢迎每一位有着航空梦的学生到这里来圆梦!
河北省教育厅日前印发《关于2018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继续推行将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按照不低于8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招生改革,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升学考试总分630分 6月21日-22日进行
据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由毕业考试、升学考试两部分组成,分开举行。毕业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会话测试占40%,笔试部分占60%)、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生物(含实验操作)、思想品德(含民族团结教育)、历史、地理、体育。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成绩应占到总分的30%左右;生物、地理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按本课程内容全部结束时的考试成绩计算。
毕业考试的命题、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各科考试成绩的呈现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毕业考试在2018年5月15日以后进行。
升学考试考试科目为6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两门学科)、体育,总分630分。其中文化课考试总分600分。包含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120分〔思想品德45分(其中民族团结教育占7分)、历史45分,综合题30分〕。考试除纸笔测试外,还安排外语听力考试。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为全闭卷形式;文科综合为全开卷考试。
升学考试及具体文化课时间为:6月21日上午9::0—11:00语文,下午14:00—16:00理科综合,16:45—18:45文科综合。6月22日上午9:00—11:00数学,下午14:00—16:00外语(包括听力测试25分钟)。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院校、中专、中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仍使用同一套试卷。体育考试满分30分,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于2018年5月底前进行。
严控中考加分 往届生不能报普高
按照规定,河北省对军人子女等优抚对象、“四侨考生”(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华侨在本省的子女和侨眷高级知识分子子女)等实行加分(或降分录取)照顾。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起逐步取消。
各校不准把普通高中招生与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各种经济因素挂钩,不得将任何学科竞赛成绩作为加分因素。所有往届初中毕业生均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参加中考,原则上不得报考普通高中。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河北省参加升学考试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具体报名、审核、录取办法及条件由各市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对持有残疾人证的听力障碍学生,经本人申请,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可以免外语听力测试,其外语成绩按笔试成绩折算成满分值。
中考成绩不得排名 择校生不享受分配生政策
河北省教育厅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将给予全省通报批评,并追究当地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初中所有学校不得接收无学籍学生,不得随意转出或接收学生,严禁挂空籍和无籍就读,杜绝一生多籍或一籍多生现象。
初中择校生不享受公办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指标分配到校政策。对违反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出现未经批准转出或接收学生、虚假中考报名等扰乱招生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将减少该校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生数额,并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3月30日上午,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发起的百所一流中职网络空间安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投资签约仪式,在北京红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成功举行。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副理事长郑洪宾先生、立思辰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教育空间开发研究所张洲所长、北京红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部总监张京晶女士、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秋玲女士、山东普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帅先生出席本次投资签约仪式,共同见证合作的开始。
百所一流中职网络空间安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实训基地项目”)是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发起,立思辰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红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普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价值 3 亿元教学设备及基金,面向全国中职院校发起的网络信息安全产教融合项目。
项目主旨在于加强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我国中职院校学生的网络安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我国中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质量。集各单位优势共同为参与项目合作的中职院校投资价值300万元的教学平台及教学基金,为合作的中职院校建设招生平台、师资团队、人才培养方案、授课教材,实训平台、竞赛平台、就业平台等,联合为合作的中职院校解决招生、教学、升学、就业环节中的难题。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努力建设网络强国,需要培育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人才,中职院校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需要引进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最有效的方法。
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创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元教育”)是国内职业教育咨询行业优秀品牌。旗下拥有覆盖全国的职教网、河北技校网及山东技校网三大行业网站,是多省技校、职业院校及各类培训机构招生和宣传的首选平台,现有职教用户达3000家。创元教育依托全国招生服务平台“职教网”的优势,可为合作院校建设网络信息安全专版招生平台,为合作学校招收优质的网络信息安全生源。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是在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基础上筹建的,旨在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盟”最初是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经信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5月31日正式成立,最初命名为重庆市职业院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校企联盟。
创建伊始,加盟信息安全企业63家,入盟职业院校32所。2016年4月,应重庆市外其他职业院校加盟要求,考虑到联盟的发展,经研究,决定原重庆市职业院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校企联盟更名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专业范围扩展到电子信息大类,成员从纯专科层面扩展到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联盟企业成员也扩展到134家,学校成员扩展到112所,联盟会员发展到478人。
2017年,“联盟”考虑到信息安全和云计算技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特向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申请,在其下设“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二级机构,经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批准和工信部与民政部备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组织2017年4月正式成立,该组织与原“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共享一套班子,协同发展。当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和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联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校企合作组织,为国家职教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联盟在本项目主要负责指导工作。
立思辰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邦科技”)是中国知名信息安全与智慧教育科技服务上市公司,业务覆盖高教、职教、普教、幼教智慧教育等领域,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咨询、规划设计、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运维外包在内的整体服务方案,并在教育模式创新、专业及课程建设、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开发等。康邦科技将发挥其优势,为合作中职院校提供新建专业、新建校的顶层设计咨询与建设服务。
北京红亚华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亚科技”)是一家聚焦信息技术发展,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立足于北京面向全国为国内高校、高职、中职院校提供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服务、实训教学平台建设服务、人才就业服务,师资建设服务,校企合作服务。红亚科技始终坚持用技术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变的更加智慧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国内信息技术实训教育领导企业。红亚科技在本项目中依托其自身的优势,为合作院校提供信息安全师资培训、专业师资入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共建、安全意识教育平台建设等服务。
山东普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照教育”)主要从事高校联合办学业务,目前已经与国内多所高校、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项目,并与教育部网络安全综合管理监控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中科院超算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清华大学、北科大等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016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电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基地”,普照教育依托自身合作院校优势,可为合作的中职院校提供升学及就业服务,为合作院校解决学生出口问题。
2018年3月30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加强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联合信息安全及教育信息化上市公司立思辰康邦、网络安全实训教育服务知名企业红亚科技、职业教育知名招生平台创元教育职教网、信息安全校企合作知名企业普照教育联合举办的“百所一流中职网络空间安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签约仪式将在北京金域国际中心举行,十点半准时开始!
此次签约后: 将联合投资价值3亿元教学设备及基金,面向全国中职院校发起“百所一流中职网络空间安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为每个学校投入价值300万元的教学平台及基金,共同为参与项目评选出的优质院校提供信息安全专版招生平台建设、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平台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联合办学建设、实训平台建设、竞赛平台建设、就业平合建设服务,为职业教育长久发展而努力。欢迎各单位积极申报!
随着两会的落幕,如今,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网络信息安全已经被明确作为职业教育的新指向、新发展!此次签约仪式,代表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网络信息安全已经逐渐落地,期待着开花结果!此次签约也代表着创元教育“职教网”将继续在企业、学生、学校这三方的服务中不断深化,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而奋斗!
近日,北京29所高职院校发布自主招生计划,部分学校新增或撤销专业,并调整专业设置,使其更贴近北京功能定位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同时,全国两会期间,职业教育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双向驱动下,职业教育是否迎来春天?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职业教育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新选择?
为了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探讨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2018年3月27日,石家庄第一职业中专、石家庄第二职业中专、石家庄市交通技工学校、石家庄经贸学校共4所职业院校7位院校领导走访创元教育,创元教育孟总对其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上午9:30,座谈会在会议室开始,各位领导互相介绍后纷纷落座,孟总和各位领导分享了拜访山东学校与南方职业院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感叹南方教育模式先进的同时还表达了对河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看法。会议期间各位领导各抒己见,畅谈招生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现代教育方法中有哪些可以改进的方法。
接着,孟总又针对创元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创元的荣誉资质与未来发展规划。创元教育拥有国家保护的ICP认证与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职教通软件、创元教育辅助招生方案设计系统、创元教育招生大数据分析系统、创元教育网络平台搭建系统、创元教育网络宣传管理系统等),这一点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随后,领导们来到了客服部与技术部,在孟总的讲解之下领导们详细地了解了创元在线招生系统与新闻编辑过程,领导们赞赏了认真且负责任的员工们,同时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为员工们日后的工作又提供了一个方向。
参观完工作区域,孟总为领导们播放了创元教育宣传片与创元720°vr校园全景展示,通过VR技术,人们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看到校园的一草一木、宿舍食堂与教学建设,便于学生快速了解学校的情况,这一技术引起了领导们的极大关注。
此次石家庄领导拜访,是院校间与创元教育的一次深度对话,双方加深了对彼此的信任,为下一步的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为了职教的发展,创元一定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石家庄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简称石家庄一职专)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国办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结合石家庄市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不断创新专业设置,建立了动漫游戏、服装、网络营销为核心的骨干专业群,初步形成了各专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在办学过程中,石家庄第一职业中专始终坚持企业参与,通过引企业进校、进企业办校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评为石家庄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单位,被石家庄市教育局授予德育示范校、文明礼仪示范校和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简称石家庄二职专)是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特色的国办、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直属石家庄市教育局。学校是“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石家庄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河北省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河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奉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把“家长学生惊喜,社会企业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瞄准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以期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依靠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理念、精良的教学设备和严格的内部管理,经过近30年的努力,铸就了在全省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品牌,无愧于石家庄市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的“龙头”。
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学校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交通局职工学校,199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石家庄市交通技工学校,2011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增挂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学校,即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学校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劳动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并重,努力构建开放式多层次职业培训。学校秉承培德、励志、育才、修身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精和发展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并多次被省、市交通运输部门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石家庄市经贸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办中等职业学校。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建校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中专教育为主体,兼有技工教育及各种资格证书培训等多层次、多功能的办学机构。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校园网络系统,拥有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坚持以德育教育为先导,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到就业有岗位、升学有基础、提升有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3月25日,在美丽如画的水城迁安,碧波环绕的黄台湖3号岛,首钢迁安会议中心, 2018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幕了。本次培训班是由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河北慧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共同承办的。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有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马群、河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刘晏昇、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嘉兴教授、中国国际科学交流促进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顾问魏民教授、全国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健以及来自省内中职学校的校长150余人。
出席开幕式的唐山市领导有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职成处处长张相奎,迁安市领导有迁安市政府副市长王艳军、教育局局长刘东友、迁安职教中心校长凌志杰及全体中层以上干部。
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慧网科技有限公司几家公司的领导也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开幕式由神州数码河北区总监尤国侠主持,首先,王艳军副市长代表迁安市政府致辞,她介绍了迁安的基本情况,并表示,迁安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职教中心智慧校园建设。并希望迁安职教中心认真学习、加强交流,全面提升职教水平,为迁安市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中国范例作出贡献!
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连斌代表介绍了唐山市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并希望唐山各学校加强沟通交流,抓住此次学习机会,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并希望与会领导为唐山职业教育留下宝贵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马群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意义是针对专业建设发展以及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课题进行项目交流,促进新时期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培训包括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发展情况等几大方面,他说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在人才供给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他指出职业院校要要适时修改专业目录等具体要求,武主任的讲话很具有前瞻性、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实施意见都提出具体建议。
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刘晏昇代表河北省教育厅、代表贾海明副厅长向大会表示祝贺,他的讲话文辞优美、很接地气,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望闻问切”,对校长们答疑解惑,希望广大校长们珍惜机会、多学习、多交流,在这个充满梦想的新时代、踏入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开创河北省中职教育崭新的明天。
本次培训班是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任务,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推进职业学校教育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提升,加快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开幕式之前,与会领导对迁安的如诗如画的美景纷纷称赞,对迁安职教的发展纷纷点赞。此次河北省中职校长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迁安的举办,充分说明了迁安职业教育在全省职业教育中的领先位置,充分说明迁安职教中心在信息化建设及校企合作方面均走在省内前列。同时,我们相信,此次培训一定会给各位领导留下深刻而美丽的印象。
3月25日下午,迁安职教中心终于等到了来自河北省各中职院校的职教大咖们。非常有幸,作为迁安职教中心的校园小记者,参加了河北省中职院校校长这些大咖们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开幕式,并跟随大咖们共同参观了学校校园,共同感受了职教的春天。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无以言表,采撷一路中的几抹绿色,让职教中心的春色永驻心间。
首钢迁安会议中心开幕式:大咖云集话职教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黄台湖畔,细柳拂风,鹅黄翩然。一池春水,泛起微澜。迁钢会议中心,职教大咖云集,带来了职教的春风,吹开了水城的春色。工信部领导、省教育厅、唐山市教育局领导、河北省中职校长齐聚水城迁安——河北省中职院校校长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幕了。
迁安副市长王艳军介绍了迁安市在职业教育方面发展的成就,以及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她对我市的职教发展充满期盼;唐山市主管局长李连斌在讲话中强调了唐山市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武马群主任阐述了这次培训的意义;刘晏昇处长最后的发言如缕缕春风,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引发了大咖们阵阵掌声。
跟随部分大咖们参观校园:职教校园春意浓
迁职校园,用它满园的春意迎接了职教大咖们的莅临。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嘉兴教授、河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刘晏昇副处长、唐山市教育局职称处张相奎处长、创元教育CEO孟秋伶、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赵校长等在凌校长、玄校长、田校长的引领下,深入了我们的综合实训中心、机械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共享了迁职的这顿“饕餮盛宴”。
看,在凌校长的带领下,大咖们沐着春风,走入我们的迁职校园。终于等到了你们,职教大咖们!
刘处长对学生的数控专业实习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里,杨志富老师操作灵巧,娴熟,吸引了大咖们的目光。
怎么样,我们的安监考场的规范吧!
刘处长太风趣了,“还可以让机器人多说几句话。”此言一出,大咖们笑做一团。
春意舒展在大咖、领导老师们的笑靥里。
随着全体职教大咖参观学校建设:万紫千红满园春
青春、活力,揣着梦想,带着希望,莘莘学子,把迁职校园点亮。红的帽,绿的衣,蓝的天,迁职春色尽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终于等到了你,全体职教大咖们!你们把春天的讯息,带进了我的家园,我迁职校园,我们会用无限的盛情,满园的春色,来款待你们,请尽情欣赏我们的丰姿吧。
敬爱的凌校长,不辞辛苦劳累,亲自做“导游”。
“静女其姝,俟我于多功能厅”,瞧,这是我们的“娴雅礼仪社团”,是不是很亮眼!
“多彩的校园,洒满阳光,清脆的百灵鸟为我歌唱”,欢快的节奏,激情的旋律,亲爱的大咖们,是不是让你青春洋溢、心潮澎湃呢!
您对这机器人感兴趣,这可也是我们的最爱呀!
学校自己3D打印的象征校园精神的“白杨树”,送您吧!您的接受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学校的食堂,美味佳肴荟萃,会直接搅翻您的味蕾!
“我”可是个“理工女”,可我的操作绝不逊于“理工男”!
我得抓时机采访一下大咖们,您说,迁安职教中心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和教学水平都是一流的,听着这些我太激动了。看,我和大咖合影了!
时间过得好快呀,两个多小时的随观随访结束了。耳边是大咖们啧啧的赞叹声,眼里是大咖们赞许的笑容。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的心却难以平静:十八岁,正是青春的花季,梦想的年龄,在这春光融融的校园里,我们幸福着,尽享着迁职的美好。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去奋斗,就让我们伴着煦暖的春风,和着明媚的骄阳,让我们的青春在这里——扬帆启航!
Copyright ©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400-660-5933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
本站禁止色情、政治、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注意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