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 职教新闻
展开全部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DNA


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

由人社部组织编写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校企合作指南》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在技工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工作指南》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近年来技工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实践和探索的最新成果,也体现了人社部门和技工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人社部有关领导强调,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能够把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的,唯有技工教育(1)。



一脉相承的传统


对于技工教育而言,校企合作不是标签,也不是生存发展的需求使然,而是他固有的一种天然属性,是深植于体内的DNA。


回顾中国技工培养史,企业培养技工在先,学校培养在后,系统的技工教育是在生产实践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古代工匠被称为艺徒、匠首。最早都是以师带徒,在工作现场中学习技能,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培养。上千年,没有什么专门学校,技术技能都是在工坊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到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方式的变革,技工需求的增加和对系统专业培养的要求,才出现了学校培养模式。学校教育,是技能传承方式的改变,而其传承的基本要求没变,也不能变,任何脱离了生产实践和劳动过程的培养,都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工或技能人才。直接为生产一线培养技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就是技工教育的DNA。



1868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福建船政学堂“艺圃”诞生,我国有了第一所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它的基本特征,第一,直接为船政培养技工;第二,校企一体的管理模式,企就是校,校就是体;第三,半工半读,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这与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区别。新中国成立之后,技工教育快速成长。继续坚持了校企一体,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产业、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办学特色。1954年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的《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中规定:“技工学校按产业部门分别设置,各产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该部门对技工的需要设立技工学校”。建国早期的技工学校,多由产业部门和企业兴办,校企密不可分,政府办的学校也必须同时建有实习生产企业。二是坚持与生产实践中培养。1955年劳动部召开全国校长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决议》,为了纠正一些学校“中专化”的倾向,明确指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掌握生产技能的基础”。要求必须坚持“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生产实习教学要结合生产产品进行,做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 


一以贯之的原则


时至今日,技能培养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技工教育的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不管如何变化,无论生存发展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技工教育始终心无旁骛,坚持培养技术工人的初心不动摇,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不动摇。并适应形势发展,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的模式和途径。《工作指南》中,总结推介了21种校企合作的模式,都是近10来年来技工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成果。像新型学徒制,一体化教学改革,校企双制,技能扶贫等,是技工教育特有的校企合作形式,也是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的历史传统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一路走来,这些基本特征,不断延续和发展,已经凝结成技工教育技能培养的特色文化传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技能教育类型。如果说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跨界性”,那么就技工教育而言,与其他职教类型的不同在于,它是以职业活动为基础,吸收学校教育元素而形成的“跨界”教育,是以生产实践培养为主,兼有学校教育的功能。它不是一种“泛化”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非常强。“高、精、实、准”是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文化是技工教育最基础和深层次的特征。坚持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坚守技工教育的特色文化传统,是技工教育面向未来,实现产教融合,服务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也是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不断增强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的关键。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DNA 


一如既往的坚守


技工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回顾和总结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技工教育的传统特色,认清自己是什么,该做什么,做好什么,增强坚守、坚持的自觉性。要按照基本办学制度的要求,把校企合作贯穿于技工院校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管理保障,都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入企业元素,实现校企双制,落实“八个共同”,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流程和实用高效的培养机制。“凡是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在工作布局、力量摆布、政策倾斜、管理保障方面都要给予支持;凡是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都要坚决破除”(2)。要自觉坚守技工教育的培养特色,始终重视技能培养,坚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劳动观念,提高技能水平。大力推行招生即招工的新型学徒制,双主体育人。要普遍推行生产性实训,搞好校办企业,提倡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学习型工厂,营造真实生产环境。积极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增加课程中企业元素的比重。努力做到教室即车间,学习即工作,教学即生产,学生即员工,实现工学一体。发扬传统,不断创新,高端引领,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高、新、实、准”的思考:


高:就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

新: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掌握新的生产操作技能;

实:实用性,具有务实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

准:定位准确,为企业定制化培养。


注释:(1)(2)引自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同志在2018年7月15日校企合作论坛上的讲话。


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级人社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意见》要求,深刻领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意义,根据《意见》确定的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人社部就贯彻落实《意见》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人社部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提出要求


深刻领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意义


提出明确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明确提出促进普惠均等、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


明确提出完善终身培训政策体系和终身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创业创新培训以及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质量评估监管机制和技能提升多渠道激励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


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大改革创新。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根本举措,作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治本之策,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本支撑,作为事关民生福祉、改革大业、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要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素质培养,全面做好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等工作,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技能振兴与发展。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推动《意见》贯彻落实


肩负起重要使命


《意见》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17条政策措施,均明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为牵头(或联合牵头)单位,这是国务院赋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重要使命,凸显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意见》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牵头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措施,要确保《意见》提出的政策和要求落地见效。


二是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关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按《意见》要求履行好各自职责。


三是要明确工作任务,推动任务落实。细化《意见》任务分工和工作目标,加强工作指导和推动,要广泛听取全体劳动者、各类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密切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总结交流推广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成熟经验,支持并指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意见》明确的各项政策措施。




做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保障工作


推进政策落实




《意见》提出把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和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并大力组织实施,推进政策落实。


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意见》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合理调整就业补助资金支出结构,保障培训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加大对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各项补贴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益。


二是完善经费筹集机制。《意见》明确要多渠道筹集经费,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就业补助资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社会捐助赞助、劳动者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筹集培训资金。要创造条件、简化程序、克服障碍,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将资金投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工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活动,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总结宣传推广交流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吸引力。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完善政策措施,加大部门协调和组织推动力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情况请于今年年底前报人社部,对《意见》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也请及时向人社部反馈。

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在城镇化特征及趋势上明显具有中国特色。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农村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办学区域、教育对象、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变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进行重新定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从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内涵、城乡职教统筹等几个方面进行转型,回应其办学新定位,进而提升对城镇化进程的支持力度。


城镇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们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发展态势与经济社会形势及人口、土地及教育等资源有直接关系。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承担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式、类型及质量等有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进而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了50%,到2016年已经达到了57.4%。显然,从人口基数上看,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从2013年起,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年均超过了1 100万人,占到了全国就业总量的48.7%,比2011年增加了15.4%。显然,随着城镇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强以及就业岗位的增多,带动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就我国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看,按照各地的实践,有学者指出,城镇化模式有三种类型,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三角模式。尽管这三种模式与区域特点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中国其他地方的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这三种模式是大致类似的。尽管模式有差异,但从特征上看有一些共同之处。具体而言:第一,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是并行的。无论是上述哪种城镇化模式,乡村工业、城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城镇化的进程,进而使得城镇形成了产业聚集点,能够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由此给城镇工业化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在苏南城镇化模式中,第一个阶段是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学习日本走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道路,由此提升了工业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吸纳能力;在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工业园区、工业开发区建设,推动了原来就地城镇化中的城镇由农村资源推动型向外资资源拉动型转变,由此大大提升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第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集中建设城镇群。显然,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与人口的城镇化,还必须是区域、地域的城镇化,城镇群在城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该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打造了一大批外向型的城镇,密切了这些城镇经济与大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些城镇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也是如此,通过集中建设城镇群来推动小城镇与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第三,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并行。城镇化不仅影响的是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同样也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如果城镇化发展不能影响农业,城镇化建设是难以持续的。典型的就是苏南模式,在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通过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升了农民收入,显然这是一种农民虽然失去了村庄但是未失去居住地的城镇化模式,确保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同步地位,避免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农业滞后问题,更是避免了中国陷入“拉美陷阱”的一种较好做法。


通过总结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以看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并不完全相同,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城镇化过程是通过人口的先行城镇化,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建设小城镇化,甚至可以说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是镇而不是城。在农村地域上建立起来的城镇,农业并未脱离城镇化的步伐,也保证了城镇化发展没有抛弃农业现代化。由于城镇化建设,带动了基础建设的完善,也带动了交通的发展,给农业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大大拓展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对此,有学者指出,中国小城镇上的部分居民既是市民也是现代农民,他们中有些人可能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或是服务行业的白领,但随着季节交替,身份是在工人(白领)与农民之间进行转换的。


按照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高峰值会达到70%~75%之间。换言之,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0多年时间内,中国城镇化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升15%~20%。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会超过60%,到2030年城镇化率会达到70%。如此看,到时候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会接近8.5~8.8亿之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化率的变化,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是相吻合的。大致说来,中国农村人口转移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具体而言:第一个时期是初期阶段。这个时期城镇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左右,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这一时期的工农业生产力均较低下,工业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能力较为有限,农村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也比较缓慢。第二个时期是中期阶段。这一时期城镇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0%~70%左右。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经济实力增长明显,农业生产率也在现代技术的带动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是农村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工业快速发展提升自身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内,城镇人口的比例急剧上升,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第三个阶段是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城镇化率需要超过70%,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迈入了这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农村人口只占少数,城镇人口占据绝大多数。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及农业规模,此时农业人口的流动及转化频率基本趋于稳定,到了城镇化率达到90%的时候,城镇化进程就开始停滞,农业人口也无须转移。在这个阶段城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不再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城镇人口在不同产业领域中发生转移,如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城镇发展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逻辑,同时也带有中国特色。换言之,中国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协调的城镇化,也是城乡产业共同升级、共同发展的城镇化。由此,我们可以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趋势加以归纳,具体而言:第一,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应该更加注重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共同调整,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不可偏废;第二,中国城镇化是一种全方位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农村人口精神生活及文化生活的转变,更是城乡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转变;第三,中国城镇化在未来发展中,不仅需要注重旧有城镇群的扩充,也需要注重新城镇群的建设,实现新城、旧镇加农村社区的一体化发展。总而言之,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更加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不是形式;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内涵,而不是规模。

二、农村职业教育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新定位

城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政策,是个严肃的经济社会问题。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依赖于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因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其完全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量。在梳理中国城镇化建设中,人口城镇化是核心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关系到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于城镇化建设的变化趋势,需要对农村职业教育予以重新定位。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传统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为农村”的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是“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当然,在计划时代,这一定位无可厚非,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定位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今天农村资源普遍不足,经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以城镇化带动乡村发展是城镇化的基本使命。如果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为农服务,就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无法真正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素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战略是相悖离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农定位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尴尬的境遇,因为农村人口的教育程度及技术技能素质并未得到明显的提升。按照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看,到2015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量接近5.4亿人,这些人中文盲占到了6%,小学文化程度也仅为32.5%,初中以上仅为49.6%,其他的是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农村职业教育长期的为农服务并未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无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然,农村人口素质未能得到全面提升,不能将责任全部归结于农村职业教育,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定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能够在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实现合理流动。


由此看,面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应该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重新调整,赋予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内涵,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既能够为城镇化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定位调整的维度


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进程中需要重新调整定位,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第一,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地域。一直以来,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农村、县城、乡镇人口服务的。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城市周边的农村社区在不断兴起,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将农村社区纳入其服务领域。第二,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农民向市民转变的,也有新型农民在不断出现。鉴于这样的形势,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应该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分类,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分门别类地开展教育服务。如今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上相当于高中水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要逐步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第三,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应该为农村、农业服务,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还应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培养城镇化、工业化所需的技术人才,提升转移劳动力的综合技能与素质。


当然,在定位调整的过程中,也必须看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局限,不能过分夸大其对城镇化的作用。需要认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认知城镇化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过程,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也应该为农业、区域城镇化服务,为其提供人才支持。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注重数量,还应该注重质量。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第二,农村职业教育不应该简单界定为为农、离农服务,而应该是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中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全局。无论中国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农村、农民是永远存在的,这是客观现实。但农民的素质是可以改变的,因此通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调整,使得农民这个概念逐渐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从一个经济、政治概念转变为一个地理、行政概念。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1.宏观定位:服务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化,也是“四化同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宏观定位上,应该将服务城乡整体作为其根本目标。囿于传统二元分治思维的存在,人们通常将城市、乡村割裂开来,在职业教育资源上也难以实现整合与互动。这种模式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定位上陷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尴尬境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不管是为农还是离农皆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新定位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实际需求,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作为其服务目标。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农村的共同发展,以城市带动乡村,以乡村促进城市是新型城镇的基本要求。城市、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工业的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实际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应该定位为城乡一体化服务。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注重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城市过程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前期的技术、素质支撑,最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中观定位:离农为主、为农为辅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教育改变现状的想法,加上职业流动及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中观目标应该是为离农服务的,为农服务应该处于次要地位。事实上,农村职业教育为农、离农定位的争议一直存在。显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离农的培养目标与为农的培养目标并不冲突,两者是可以兼容的。不管是离农还是为农,实质上均是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在这里,“农”应该理解为大农业、大农村,即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离农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服务,当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尽管劳动力减少了,但农业生产率会提升。同时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之后,实现了职业上的流动,能够获取更多的劳动收入,反过来会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在新型城镇发展中,离农也不仅仅是指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还包括农民的身份变化,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真正融入城市。为农也不仅仅是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技术,而是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际上,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个目标只是农村职业教育中观定位的侧重点不同,虽有主次之分,但整体目标是一致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定位上,应该兼顾离农、为农,但应该以促进农民市民化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以城市带动乡村,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微观定位:重点实现四类人才培养


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定位如何,其最终均是对人的培养。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在定位过程中也需要侧重对人的培养。整体看,在微观目标上,需要侧重于对四类人才的培养,包括新市民、新型职业农民、留守非农民、农村社区居民。这四类人才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具体看:第一,注重对新市民的职业教育。这部分人是从农民转化而来的,但要实现身份到职业的全方位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要对转移农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与素质,确保其能够在城市中谋生、立足。另一方面,在确保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生存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其发展问题。在强化对其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同时,还需要从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促进他们全方位地融入城市社会,实现真正的市民化。进而使得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岗位操作技能及适应技能,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第二,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加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懂技术、会经营,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者、生产者或农业工人。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技能培训,还应该提升他们的管理、经营能力,培育他们的现代化思维及价值观念。第三,注重对留守非农民的职业教育。这部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重要经营主体。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主要是新型职业农民,而这部分农民在农村主要从事的第二、三产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为该群体提供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及职业道德培训,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四,加强对农村社区居民的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得到了普遍发展。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村庄,这些居民不再是完全从事农业,还从事二、三产业,他们对转岗、转业有着更多的需求,职业及岗位流动性较强,在第三产业中可以实现自由转换。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社区民众职业转换技能及岗位转换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不同产业、岗位中实现自由流动。

 三、农村职业教育应对新定位的发展策略

基于在城镇化建设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定位,可以看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相较于之前有了一定的变化。随着培养目标、对象、方式、标准等方面的变化,需要重新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打破单一投入体制,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整体看,我国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主要还是来自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在政府投入的主导下,各地区按照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需求,通过项目经费投入,部分解决了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现象。显然,这一投入体系加剧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也未能解决其内在矛盾。众所周知,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机构主要集中于县城、乡镇,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基层政府的财力是极为有限的,难以实现对农村职业教育大规模的投入。而在发达地区,基层政府财政状况较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普遍较好。这种不平衡性的加剧,显然与农村职业教育新型定位中强调要立足于全国,立足于城镇化整体格局不符。无疑,要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扩大政府投资,加大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更是需要拓宽办学主体范围,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机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教育对象、办学方式均日渐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农村区域,而是要为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丰富,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显然无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要求。基于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单一的办学体制,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力量,发挥这些主体的办学积极性,吸引它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进而从体制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对单一主体办学机制的依赖,也能够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城镇化需求相适应,更好地稳定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


(二)应对产业需求,实现教育内容多样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三次产业结构在各个地区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也在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升级,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不断产生。面对这些新变化,农村人口的就业领域、就业途径、就业方式等也在改变。因此,面对需求的改变,农村职业教育举办机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对区域产业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具体而言:第一,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在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农服务,也要为离农服务。故此,传统的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需求综合化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照双向选择机制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及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实施项目制教学,尽力满足学习者需求。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随着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专业设置的改变,在教学方法上同样需要做出调整。面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中心主义模式,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为农民市民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及留守农民创业、社区民众职业转换提供基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职前职后的衔接体系建设,使得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民实际学习需求的助推器。


(三)面对农民身份转换,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


农村职业教育在应对新定位过程中,不仅教育对象范围在扩大,教育对象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层次也在提升。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面对农民身份变化及实际学习需求,实现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为农民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支持。


第一,注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依然是技术技能人才,依然是能够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自然具有优势。因此,面对城镇化的多样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加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既要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城镇化发展全局的需要;既要立足于本地,还需要考虑到劳动力输入地的实际需求。


第二,注重农村技术人才的培养。新型城镇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在注重通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因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农村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农业技术人才培养,还应该注重农业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农业产业化的人才培养,还应该注重农业工业化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注重初级产业链的人才培养,还应注重农业全程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总之,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为农村各行各业培养其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注重劳动力转移过程的技术技能供给。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有两条路径: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以亲缘、血缘的带动为主,这部分人技能普遍不高,在城市中只能从事技术简单、劳动力强的工作,获得的劳动报酬也只能满足自己最低生存的需要。二是由输出地政府组织的经过技术技能培训后的劳动力转移。这种转移有一定的计划性,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在农村职业教育机构获得了一定范围的技术技能培训,加上政府的组织,在城市中一般能够谋求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获得的劳动报酬比第一种转移的人要多。显然,后一种转移方式更具生命力,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也更大。由此看,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企业、政府、行业、职业院校的对接,针对性地培养输入地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他们进城谋生的实际技能,进而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第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在城镇化进程中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除了注重教育产品及内容的供给之外,还应该提升办学层次,为有需要的劳动力进入更高层次职教体系学习提供基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及教育功能。整体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属于中职教育,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需要探索举办高职教育,为有需求的学习者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条件,由此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素质。


(四)丰富农村职教内涵,降低城镇化泡沫影响


客观而言,在过去20余年时间内,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多次出现泡沫化现象。当城市经济不景气或是区域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农村人口就会大量回到农村,这看起来是一种“逆城镇化现象”,但实际上是城镇化泡沫化的现实体现。产生这种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中没有足够的技能来适应岗位或职业的转换,很难从事产业结构升级之后的新岗位、新职业。从这个意义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层次,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在提升劳动力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他们的岗位转换意识与能力,加强就业能力教育,培养他们应对岗位转换的技巧,进而更好地抵制某一行业动荡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农村职业教育还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劳动力创业技能、素质与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城镇化泡沫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搭建交流平台,统筹城乡职教一体化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变化,城乡职业教育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这为两者之间的统筹与互动提供了机遇。当前,由于城镇地区经济状况普遍好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各级政府应该意识到城乡职教资源统筹的现实意义,构建城市职教反哺农村职教的常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专业、课程等方面的优势,加大两者之间的交流,构建常规化的轮岗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职教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远程技术优势,农村职业教育应主动完善技术网络体系,将城市职业教育的优质课程、项目等资源通过远程技术传递到农村职教体系中,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奋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 

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谢俐

谢俐:奋力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 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对职业教育而言,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深刻认识,系统梳理,职业教育站上新起点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2017年,全国共有1.25万所职业院校,年招生规模近950万人,在校生2700万人,毕业生830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生5000多万人,开设1000多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年均向社会输送1 000万毕业生。中职、高职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第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教育部指导成立了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涉及的行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所有门类;组建了1406个职业教育集团,参与的企业总数已达24369个,含147个全国500强企业;分两批布局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牵头的36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 600 多个专业点、5 万余名学生(学徒);3多个企业与学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第三,持续发展、促进公平能力显著增强。各级政府续加大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达3 089亿元,比2012年增加697亿元,增长29.14%,年均增长5.83%。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学生,使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得起学,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职业教育成为减少贫困代际传递,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的重要途径。

第四,标准体系日臻完善。经过持续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建设成果主要包括:中职、高职2个专业目录及相应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9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136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1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以及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等。

第五,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与3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涵盖政策对话、人员互换、校际交流、人员培训、技术培训、课程开发、学校建设、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2012、2017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上海、河北唐山共同举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和赞许。

二、准确把握,科学研判,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职业教育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培训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是服务国家战略、重视百姓民生关切的职业教育,是统一管理、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这要求我们在更高、更长远、更宽广的视野中谋划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向上看,对表对标。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多次出席职业教育重要活动、深入职业院校调研、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科学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谁来办、怎么办、为谁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学懂、弄通、做实。

二是党的十九大的系统部署。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更加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推进教育公平,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要高质量发展,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三是国务院的重大战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办好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要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为社会力量留出更多空间,鼓励大企业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孙春兰副总理指出我们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到了该下大力气抓职业教育的时候了。要求着力推动职业教育由追求量的发展向质的显著提升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一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强调要在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形成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大力营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第二,向前看,迎接挑战。

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挑战。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努力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最前沿,主动对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领域,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人才的有效供给和适度超前储备,培养培训数以亿计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挑战。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更为严峻。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不需要职业教育进一步盘活我国人口优势,释放我国人力资源红利,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广大群众生活品质。

三是奋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虽然职业教育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种因素制约,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比如,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还不成体系,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还比较薄弱,办学水平还有待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仍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于优质、多层、多样职业教育的需要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强、不优、不活之间的矛盾,奋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向内看,落细落实。

一是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1月23日,陈宝生部长指出: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征程中,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将其作为实施教育“奋进之笔”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做到七个聚焦:聚焦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聚焦根本任务,系统推进立德树人;聚焦人民群众关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聚焦提升贡献力,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聚焦激发活力,纵深推进教育改革;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聚焦保障机制,夯实教育事业基础。

二是2018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3月16日,孙尧副部长强调:党的十九大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我们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难题,书写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要突出方向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要突出前瞻性,适应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要突出协同性,实现系统谋划、中央地方联动、社会广泛参与;要突出人民性,鼓励试点和基层首创,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要突出开放性,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职业教育开启新征程

职业教育要用体系化思维来应对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在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中开启新征程。

第一,打好职业教育提质升级攻坚战。

一是收官《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8年是《行动计划》收官之年,4月我们印发了《关于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执行情况及有关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6月召集各省厅召开了《行动计划》工作会,对收官工作进行部署;2019年,将全面启动国家项目的认定工作。因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顺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充分体现省级政府作为实施《行动计划》责任主体,积极发挥统筹和保障作用。学校要从服务地方出发,整体提升办学实力,将主体责任转化为推动建设的原生动力,积极主动落实承接任务(项目)。

二是谋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谋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瞄准“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目标,着力建设一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支撑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学校,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三是做好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以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重在应用”,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模式变革,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效果。目前,国家层面已立项建设了100个专业教学资源库、11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子库;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272万余条,资源总量达到51TB;注册学员334万余人,资源库累计访问量超过5.6亿人次。职业教育国家、省、学校三级互为补充的资源库建设体系初步形成。资源库项目对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和职业教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是开展产教融合“十百千”试点。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要求,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遴选10个左右省份、100个左右城市、1 000家左右示范职业学校(职教集团)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打造“双创”升级版,努力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分析预测,促进包括企业在内的各方面积极举办职业教育。

二是提升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继续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遴选、检查和验收工作,梳理成果、推广经验,优化政策供给、推进双主体育人,把中国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年检的实际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对表对标,对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验收和年检工作;挖掘典型,及时宣传,加强凝练,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体系。

三是做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基本形成了校赛、省(地市)赛、国赛的三级大赛机制,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敬业风气的重要载体。教育部等37家大赛组委会单位联合印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进一步提升了大赛的制度化水平。大赛将依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坚持“精彩、专业、安全、廉洁”原则,进一步突出对接教学标准,注重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考核,切实贯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进一步突出普惠性,扩大专业覆盖面、加快大赛资源转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和受益;进一步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完善工作制度,提高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第三,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做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今年,在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我司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我们要树立正确观念,准确把握国家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目的、定位,以评奖工作为牵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避免为评奖而评奖,摒弃片面追逐奖励的错误观念,杜绝弄虚作假、请托评审专家或工作人员等违规违纪现象。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化教学改革,并做好总结提炼,培育优秀教学成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是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要求,2012年,高职教育质量年报首次发布。通过7年的持续推进,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质量年报制度;今年,中职质量年报也将发布。要继续坚持客观呈现职业教育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把报告用好用活,做好数据的深入分析、深度解读;不断扩大报告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质量年报、使用质量年报、认同质量年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认可度。

第四,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一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是基本标准,是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引领性、指导性,同时也注意到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为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留出了发挥空间,鼓励发达地区和优质学校高于标准办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各地、各院校要将国家教学标准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地方(院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在专业、课程、技能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文件和实施方案中,组织开发有关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与国家教学标准互补递进的教学标准制度格局。

二是持续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必然选择;是推动职业院校用好办学自主权,履行好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是完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全面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强化省级统筹;加强对学校诊改工作的指导,落实职业院校质量保证主体责任;加强省级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应用,推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应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职业教育在乡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是重要阵地,也是重要任务。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创新以新生力量为主体的培养体系

“融不进城,还不了乡”,这是80后、90后农村青年普遍的困惑。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农业职业教育职责所在,努力所向:

一要在办学理念上创新。涉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从注重单项技能向人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要瞄准农业产业链的中、高端技术人才方向办学,使学校不仅是学农、爱农、兴农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孵化器、未来家庭农场主的培养基地。二要推进专业与产业的融合,紧跟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建立对接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设置与产业同步规划,实行跨专业融合的专业集群建设。三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通识能力、个性发展、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四位一体”同步培养。四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农业生产特点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产业需求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内容,更好地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要广泛开展“学农、爱农”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宣讲,开展农耕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熏陶学生知农业、懂农业、爱农业情怀,激发学生投身农业创业的热情。六要定向“加餐”培养。对于有意愿毕业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投身农业创业的优秀学生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在学校进行“加餐”式课程选修,使之所学专业知识更加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尽快适应就业。

建立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培育体系

乡村振兴,既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要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就需要农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以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同步升级。

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学历教育。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乡村干部,需要系统培养来提高其生产、经营、管理等综合能力及文化素质,才能更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农业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在招生制度上创新,使新型职业农民学历班教育既符合全日制学历教育要求,又能适应农民不误农事的实际,真正地做到教育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使之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骨干。

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农业职业院校依托地方政府资源成立职业农民培育学院,是探索现代农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学院,以农业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退伍复转军人、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针对性开展特色产业、经营管理等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和生力军。

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农业职业院校可发挥自身在专业、人才、资源、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专业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求,统筹各类培训资源,针对性开发培训项目,开展各类不同培训,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完善以农村劳动者为主体的培训体系

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业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敞开校门请进来,举办各类培训班,帮助农民提高思想文化水平、实用技术知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组织学校专家教授走出去,进村入户,建立完善的以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为主体的培训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职业农民需求。

一是开展普及性培训。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发展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组织专家教授、推广人员结合农时季节,进行现场咨询、田间培训、入户指导,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及时送进千家万户,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员,如农技员、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园艺工、水利员等,重点开展专项职业技能系统培训,进行技能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其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三是职业技能综合提升系统培训。面向种植、养殖、加工等农业生产经营大户,按照农业职业技能标准,重点开展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全面提升其生产经营能力。四是推行科技包村结对帮扶。由当地政府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承包队,采取群众“点菜”、学院“端菜”的方式,开展一对一帮扶。五是以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培植科研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指导,将基地建设、科技推广、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乡村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农业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并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有序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用“叫好不叫座”“弱势”等词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由于社会及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职业院校招生难、招不到优质生源成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QQ图片20180526151014

很多人把职业院校招不到优质生源归咎于招生批次靠后,而今,招生批次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事实是不少职业院校仍然难以招到优质生源。所以,招生批次并不是造成职业院校生源危机的主要因素,影响优秀生源选择职业院校的主要原因还是办学质量。


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是,无论规模大小、公办民办,个个面目相似,同质化倾向严重。这所院校有的专业,那所院校也有,选择哪所院校都一样,进而导致哪所院校都没有吸引力。即使有的院校搞些“特色”,只是听起来很花哨,实质内容并不新鲜,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如何让职业院校“叫好又叫座”?化解这一难题需要行业办学与政府办学协调并进,需要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立足于区域自然资源与产业资源。


为此,可有计划地恢复行业办学,将“高大全”式的综合型院校向专业性院校回归,如冶金机械学院(校)、地质测量学院(校)、纺织工业学院(校)、信息技术学院(校)……各专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回归窄口径,如将宽口径的金属热加工专业重新细化为窄口径的铸造专业、锻压专业、焊接专业和热处理专业。回归窄口径专业划分有助于院校办出特色、减少由于专业设置重复而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每所职业院校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及主干专业,但特色专业及主干专业的设置如果没有辅助其发展的自然资源、区域文化资源及地方产业的支撑,专业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每所院校的主干专业不应脱离院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及经济环境,不能远离学生生活。例如,地处农村的职业院校,主干专业设置不能脱离农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每一所院校的地理位置、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都是其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没有专业特色就没有发展的突破口,而特色的形成还要服从于院校积淀的文化,要与院校的历史相联系,与院校的办学条件相适应。在特色办学中,要密切结合院校及地方的实际,充分利用、挖掘和盘活各种教育资源,不盲目求大求全;要从某一领域或专业入手,不在全校全面铺开或各专业平均用力。另外,还要适时追问目的、审视手段,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或专业成为院校办学的亮点,成为学生主动选择这所院校的理由,以特色取胜。


从小学到中学,难觅技术技能教育的踪影;在全国以及各省市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也很少见到青少年的身影。为此,职业教育不仅要产教融合,还应普职融合,积极主动地向中小学渗透,向广大青少年开放。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须加强融合

日前,一位回国的朋友感慨,在德国,许多地方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时,都会邀请中小学生参与:在假期,父母会带孩子观赛;上学期间,学校会组织学生观赛。中小学生通过观看比赛,既能直接感受到各种设备的功能及各项技能的魅力,也能对相关行业、职业增强感性认识,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选择专业和职业奠定基础。

相对而言,我国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在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上,很少看见他们的身影,大赛主办方也鲜有意识邀请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观赛。上述情况固然与应试的指挥棒有关,与教育的功利性导向有关,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画地为牢,“老死不相往来”,缺少自信,缺乏主动宣传,恐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小学到高中,学校会邀请各行各业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给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从小就学习一些技能。在加拿大的高中毕业证上,除了校方和校长的印章外,还有一些小印章,每个印章代表学生掌握的一项技能。学生报考大学时,这些小印章就成为是否被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相比而言,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例如,从小学到中学,难觅技术技能教育的踪影;在全国以及各省市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也很少见到青少年的身影。为此,笔者建议,职业教育不仅要产教融合,还应普职融合,积极主动地向中小学渗透,向广大青少年开放


职业教育主动向青少年开放,意义重大

我国职业教育家江恒源在一百年前就曾经说过:“本来教育没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就广义言之,一切教育皆含有职业的意味。因为职业活动为完成人生全部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的活动。”教育家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思想,他认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主动向青少年开放,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我国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不能将教育与生活脱节,帮助学生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们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我们应该尽快补齐短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融合。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应该欢迎更多中小学生参观,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也应该成为广大青少年了解各种职业、获取多项技能的良好契机。


职业教育主动向青少年开放,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方式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是“同卵”的兄弟姐妹关系,都是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之所以被人诟病,吸引力不强,除去传统观念、社会偏见以外,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不了解职业教育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久而久之,职业教育成了“剩下来的”那一部分人的教育,职校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是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把“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落到实处。

二是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中小学校,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三是职业教育要增强自信,坚信职业院校同样可以“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唯其如此,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增强吸引力,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进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应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直面职业教育的痛点,谋划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征程。


一、新起点——职业教育两大根本性问题的破解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向“类型”的蜕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从仅有中等教育层次的“断头”教育发展到“中职—专科—本科—硕士”相互衔接,又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完整体系,使职业教育转变为一种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同的类型,形成了典型“双轨制”体系结构。


(二)科学人才观基础上的技术技能从业者地位从“工人”跃升为“人才”


2003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坚定地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此后,陆续出台政策文件,实现了技术技能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从“工人”跃升为“人才”,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新时代——新矛盾与新背景交织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变化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职业启蒙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和职后继续教育阶段之间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致使职业教育难以满足人民大众对“适合的教育”的诉求,难以满足人民大众对“高品质的教育”的追求,难以满足人民大众多元化发展、多样成才的需求。


(二)新背景——“三化交融”共同掀起教育的重大变革


1. 智能化。智能化时代所体现的核心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所有岗位工作普遍更具研究性。第二,工作岗位的边界更加模糊。第三,泛在智能覆盖社会各领域。在智能化背景下,教育必将转向培育“完整的人”和“全面的人”。


2.互联化。数字制造、大数据、“互联网+”、云制造、3D打印等这些热词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未来的职业教育形态将会因互联化和信息化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以学习为中心议题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时代即将来临。


3.定制化。以生产方式作为划分依据,人类从制造业的“自动化”正在走向制造业的“数字化”,并将经历以此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的主流生产方式,智能结构必须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决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判断应变能力;第二,沟通合作与协同工作的能力;第三,不仅要具备技术思维与技术能力,管理思维、管理能力以及职业精神同样不可或缺。


三、新变革——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必须正视的六大痛点及可能出路


(一)痛点一:单一供给与多元需求的矛盾


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供给依然是单一的就业导向课程,仅能满足行业企业单个岗位的需求,这种发展不充分必然造成学无所用、供难适需的局面,极大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亟待进行价值导向变革,从就业导向过渡到生涯发展导向,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逐步走向“定制化”教育新模式。


(二)痛点二:完善体系与构建框架之间的纠葛


目前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未能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我国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成熟的国家资格框架通常具有几大特征:第一,是一个终身性、开放性、全纳性的资格框架;第二,是一个能够认可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框架;第三,是一个能够认定、积累并转换不同形式先前学习经验的框架。


(三)痛点三:面向不确定的职业世界


智能化、定制化和互联化背景下每个技术工人都需拥有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因为他们必须面向不确定的职业世界。当前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冰山”上的知识行为部分,而必须更多地塑造和提升“冰山”下的基础性素养,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起来,把技术技能教育与学术教育结合起来。


(四)痛点四:聚资专项投入与标准规范建设面临的困顿


聚集资金专项投入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针对某方面进行突破性提升,但其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难以从全面推动教育质量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提升,投入机制亟待深入改革,有必要从专项投入转向标准建设,健全制度和规范,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五)痛点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依赖缺失


在具体实践中,校企合作的难点,即“校热企冷”的现象长期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重要的症结是学校找企业困难重重,如何从“熟人交情”模式变成“必然选择”模式是重中之重。要破解这一痛点,最为核心的是搭建产教融合的合理路径,形成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以及制度压力。


(六)痛点六:课堂教学变革甚微,学生的改革获得感低


职业教育的巨大变化主要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层面,而在微观层面,特别是课堂教学层面的体现仍显得极其不够,只有在学习方式、学习模式、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受教育获得感和教师的教学成就感。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想过
技校生也有
为国争光的的一天呢?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在2017年阿联酋的举办的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中国代表团远超日本、德国、瑞士、巴西等老牌强国,位列金牌榜第一,为中国包揽一半奖牌!而中国参赛者,几乎全是仍在校的技校生。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一届,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先进水平。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2013年的世界技能大赛上还看不到中国金牌的影子,2015年大赛上中国仍然在瑞士之后排名第五位,去年,就获得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绩。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你可能不相信,一名年仅19岁的中国广东选手梁智斌,就凭彻得一手好砖夺得世界冠军。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奖励,累计达150万元。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这些为国争光的技校生瞬间就火了,红遍网络。有人说这项比赛是一个不同于选秀的草根“造梦车间”——不用挖空心思博人眼球,不用吹拉弹唱卖力表演,只要把工作技能发挥到极致,谁都可能成为明星。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通过这些世界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冠军,极大地扭转了人们对职业技能工种及技校生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国职业技能培训的环境。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在过去,人们总是对技校、技校生有着抗拒的态度,出于对文化的尊崇,总是希望能读上大学,认为技校出来的都是辛苦的工人。这种情况正是导致我国职业技能工种人口奇缺的原因之一。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经过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数量如一骑绝尘,早已不再像从前那么稀罕,普通本科毕业都都有点难了,大公司开口就是211、985等学校,甚至出现要求硕士、博士生,工资也才给几千的情况。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反观职业技能工种,由于中国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导致的情况就是职业技能工种缺口持续扩大。

覆传统印象
职业教育新时代
一边是大学生泛滥,一边是职业技能工种人才奇缺,这种极不对称的就业现象甚至到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地步。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回顾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一直是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

重视职业教育,打造“中国工匠”!


技校、职业技能教育早已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那个样子,连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都开始报读技校回炉再造,你还抱着对技校的旧观念不放吗?
所以,选择一间值得你信赖的学校,掌握一门足以受用终身的技能,你也能成为世界的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校企合作”不畅或缺乏活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中出现的以下三个相关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密切关注企业学院:重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职业院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的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有“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模式、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经营实训基地等方式。现代职业教育为校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学院既是校企合作的新形式,也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是校企间深度融合的显映,也是企业学院的本真追求。企业学院运营的关键是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必须厘清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目前,普遍推行的“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学院的机制创新提供了一种范式。


企业学院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效已初露端倪,前景看好。如何依托高职院校人才聚集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企业学院在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作用,使企业学院为企业和社会更好地提供技术服务,是增强企业学院的造血功能,实现企业学院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高度重视产学研之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是高职院校的四大职能,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校企合作研发产品是“产学研”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很好体现。校企合作双方人员互派互聘机制的建立或是企业工作站与教师工作站的“两站”建设,都较好地解决了校企之间的人员互联互通等相互融入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教师解决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达到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目的。


“含金量”不高是校企合作进行产品研发的瓶颈。具体讲,校企双方人员没有真正融合形成开发团队,各自为战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突出表现是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居多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以专业教师为主满足或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开发。尽管现在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已有制度保证并成为常态,然而是否能够进入或介入到企业的科研团队中,许多专业教师没有把握或者说可能性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虽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无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有的高职院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如,让教师带着任务下企业,回校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来申报项目,由学校把关审批项目,完成项目任务的才算下企业的目标达成,并将此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又如,校企合作共建产品研发中心,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产品设计教学和研发实践,这是校企合作共赢的模式之一。


三是适当发展校中厂:校企出资共建的“校中厂”的前提是符合学校的专业方向、融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于一体的“校中厂”,这样的“校中厂”是新加坡著名的“教学工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借鉴和发展,“校中厂”是“真正将工厂搬进了学校,实训做出的产品可以直接投入市场使用”,能够更加贴近真实、贴近市场、贴近实践,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问题是这样的“校中厂”在职业院校中还不多,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政策要点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文件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文件,一系列举措顺势而出;各级部门设计多项行动,全力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从教育内部总结,职业教育产教良性互促,校企协同育人结出了丰硕成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为旨归的校企合作,在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贡献了职教方案。


从行业的角度,“在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教育总纲下,梳理行业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贡献,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职业教育行业规划;规范专业建设,制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评价行业人才,评估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行业作用。


集中表现在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特征模式构建: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组织机构日益健全,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门类的56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覆盖了95%的中高职专业设置,形成了政、行、企、校合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格局。


——企校合作形式日趋丰富,组建了14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面愈发广泛,90%的高职和70%的中职学校参与了集团化办学;2014年,2017年教育部分两批布局了36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共有行业组织17家,试点企业13家。


——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自2010年以来,仅产教对话活动就举办了70多次,并通过不同行业分类制订专项政策,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赢发展。


——行业企业联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日渐加快。在行业企业的积极推动与参与下,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在内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标准于2017年集中展示。


然而,产教融合如何融?校企合作怎么合?仍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关键命题。



一项制度——顶层规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入新时代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至今,8年有期。面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众多利好政策,行业管理部门不同,行政权力与责任担当不尽平衡,政府购买服务也难落实,这些因素都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担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之重任,我们既不能局限在教育本身自娱自乐,更不能框限于院校内部固步自封。从教育外部观察,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奋进之笔,需要在更广泛的行业、企业、社会间广集众智、广泛实践,并广而告之。


从1996年《职业教育法》规定提出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职业教育领域一直在进行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以及合作模式的探索。


2008年,宁波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以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此后几年间,河南、广西、湖南、山东等地相继出台此类地方性 “促进办法” “促进意见”等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为建立政府引导、校企互动、行业协调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梳理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可以看出,2017年底,国办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今年初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不但赋予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代意义,而且,在具体任务、要求和方式措施等方面也有了更加清晰的阐述与要求。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总体要求: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明确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同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包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要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而“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总体要求,则明确作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第一个落地文件,国办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从以往更多强调学校的责任和作用,转向将企业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而突出强调发挥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在育人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更加聚焦于产教融合的深化,以及协同体系和合作机制的建设。


2018年,中办国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人才评价提出“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实行分类评价”,这将会对“应用型、实践性强的人才评价”更趋科学合理。《意见》的出台将会充分发挥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伴随着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将有力推进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同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特别强调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全面加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一个组织——推进校企合作的新标志


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健全,将行业的教育主体职能与职业教育拉得更近,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这既是职业教育题中之义,更是行业发展战略所需;既是教育与产业的利益共同体,更是人才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命运共同体。伴随着国家建设与发展进入新时代,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殊相同修,互促互进,参与指导的力度也有了里程碑式的新标志。


作为新时代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标志之一,在2010年组建、2012年换届的基础上,2015年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重组,进一步突出了行业作为职业教育参与方的主体作用。这既是落实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又是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新组行指委在原有指导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赋予行业企业新时代的功能与责任:


——分析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


——指导推进相关院校与企业合作,实施校企一体化,组建行业职业教育集团;


——指导推进本行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推进院校相关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


——研究本行业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


——参与本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及方案制定工作,等等。


行业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之一,作为指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这些功能与责任回应了职业教育的本质需求,契合了需求侧的发展要求。



一种责任——从解读思考政策,到躬身实践探索


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利好,但从世界范围观察,终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个人才当然包括技能人才。在德国曾有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而这样的人才,无一不是在法律框架支持下的企业培养。同样,在我国,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深度思考、解读国家政策,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正以更宽广的发展眼光与责任担当,洞察发展大势,探寻融合路径。


——石化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渗透在95%以上的工业领域。面对不断加大的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力资源提级换代,人才,越来越成为激烈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提升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能力,2015年,结合行业发展规划,石化行业联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就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培养质量、完善保障措施提出19项政策措施。对照意见要求,“渤化职业教育集团”应运而生。围绕总体目标,集团实行教育先行、人才优先战略。将教育与经济、党建、科技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将行业教育资源和教育布局统一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集团内部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与行业深度融合。


——同样,在交通行业,交通运输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在卫生行业,起草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产教融合 加快推进卫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家旅游局推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民航局发布《民航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还有近60个行业发布了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13个行业发布了职业教育年度报告,等等。


这一切表明,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时代,院校与行业、企业任何一个部门都再难以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和独立的存在权,需要在广泛的联合中彼此互信互重,互促互进,需要在服务经济发展与服务人的进步中找到结合点,在实现行业发展与促进院校进步中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一个定位——服务院校发展,发挥行业资源对接的桥梁作用


在第四个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改革四十年,产教融合育工匠”的大背景下,总结梳理行业对于职业教育的贡献,最终的分析判断需要落脚于人才培养能力与内涵水平提升上。


教育部行指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介绍:在参与标准体系建设、指导示范专业点建设等方面行业发挥了主导作用。各行指委承担了教育部委托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中职专业目录修(制)订、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和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职业标准研制等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从无到有,中职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发布与修订,逐步形成了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


石化行指委分别于2014年2017年组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需求调查,同时对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相关专业的1 200余个职业教育办学点进行数据分析和200余所院校抽样调查,深入了解行业技能人才供需状况、办学情况、数量供给、层次结构、培养质量、专业布局和培训能力,为职业院校调整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脉问诊。


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个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范例。在人才供需中,行业既不是直接用人方,也不是直接培养方。那么,行业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应如何定位?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发力?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陆春阳这样认为,定位行业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应该是:“信息源、资源库、助推器、晴雨表”——及时深入地了解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信息,发挥资源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持续转化成优质教学资源;引入院校无法直接获取的资源,助推院校各项改革;主导第三方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这个定位,也就指明了行业组织的一个着力点——构建行业技术技能体系,持续将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积累转化成优质教学资源,从供给侧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然而,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应如何发力?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发挥倍增效益?他们的探索是:以实际任务形成行业指导机制、以实际任务提升行业指导能力。


他们用7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了一个闭环的行业技术技能积累体系。建成了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平台,形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优化研究机制、教学标准开发机制、教学指南开发机制、课程开发机制,正在探索技能联考机制。特别是利用数据技术构建的人才需求预测平台,可以适时反映每一个城市的人才需求数量、结构和薪资等数据。这对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分析预测,具有现实且积极意义。


具有显著行业性、代表性和鲜明农业特色的中国农业现代职教集团运行模式,是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代表。它以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隆平高科为牵头单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校企共育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打造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实践借鉴。


一种担当——服务国家需求,行业企业主动作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旨在产教联手“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旨在校企携手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机制保障,构筑校企心相连、利相通的发展命运共同体。而担当,就是实现心相连、利相通的共性旅程。


服务中国制造2025,实施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增强人才有效供给能力;服务脱贫攻坚,以教育促产业、以产业助脱贫,实现“造血式”扶贫。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新作为的责任。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从产业角度分析,“中国的产业价值链已经迈向中高端,教育必须随之转型。”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配套的“1+X”文件体系,着重强调了需要在基础保障方面扎实推进——“中国制造要提质升级,最重要的是依靠‘人’”。因而,也就有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研究制订。这项工作,机械、工信等行业直接参与,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队伍的7项重点任务。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地需要能够担当建设制造强国使命的技术技能人才。对此,全国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认为,“这种人才,必须是产教融合生态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这就需要“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界一道共同建设新的专业、标准和机制,真正让《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发展方针和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进入课堂” 。


如何使行业需求进入职业教育?如何把人才培养落在需求前端?


机械行指委坚持按照“需求导向,价值服务”的产教协调发展规律,组织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系列产教对话活动,促进产与教、校与企“相识相知”,夯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牵头实施“服务 《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服务《中国制造2025》重点观测专业建设” 等特色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制造业特色的国家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和产教协同创新基地,加快推进《指南》各项规划任务落地。通过发布人才需求趋势分析报告、重点观测专业目录、设置监测指标、评价专业建设情况等,发挥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资源平台;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和职业素养要素融入专业标准,引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更加精准、有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行业骨干企业中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基地,主动推进学校教育对接企业需求,渗透企业优秀文化和发展理念,打造具有企业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企业责任与企业形象相生共长


上汽通用汽车公司则主动发挥企业优势,以“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为己任,牵头组建由100所职业院校和488家经销商加盟的校企联盟体系,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支持国内职业教育发展。他们与教育部合作的校企合作项目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十多年来,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以企业化标准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以真实的岗位要求为依据,系统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技术技能标准。共同培养了14000余名汽修技师,其中24%已成为各自企业的技术骨干。合作院校学生平均就业率从78%上升为92%,就业1年后的平均在岗留存率也从43%上升到72%。利用企业自身影响力,拉动各方资源,构建了“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新机制。通过引导与沟通,带动下游经销商企业积极参与到项目中;通过开放企业核心技术资源和捐赠物资,提升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水平。实现企业的责任担当与企业形象相生共长。


企业大学与学习型企业共建共享


对化工企业来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位于潍坊渤海化工园区的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当地资源,从事海洋精细化工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杨树仁是一位借鉴教育理念办企业,借用企业理念办教育的企业家,在办企业和办学的交织互动中引领企业快速发展。他在探索培养模式、管理规范、搭建平台、加大内部员工培养力度的同时,吸收德国双元制经验,于2016年建立了企业自己的大学——默锐工学院。明确其使命是“用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依托山东警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实训基地合作,将理论知识、职业素养、技能实训“三元”与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为企业发展培养符合化工应急救援、安全环保、技术应用和化工专业操作需求的职业化技能人才,破解了制约企业人才供给的难题。同时,也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人人是学员、人人需学习、人人要实践的良好氛围,朝向学习型企业迈进了一大步。


企业经验:服务职业教育“走出去”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聚合政策之力,设计项目、分解任务,对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制造企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46个行指委共承接了324项任务、1 774个项目,校企共建28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9个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134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有色经验:推动教学改革和标准建设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沿线国家对中国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我国高职院校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积极支持职业院校走出去,为输出中国职教方案,贡献了企业智慧。


从2015年12月,教育部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依托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驻赞比亚企业开展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开始,至2017年组建中赞职业技术学院。两年间,伴随企业的“走出去”,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在面对“走出去”遇到的各种问题,职业院校找到了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统筹协调机制。一是有色行指委作为牵头机构,统筹海外办学标准制定和研究,协调相关院校整体推进。二是整合不同国家教学和生产标准。行指委牵头将涉及众多相关生产、环保等现行强制性标准与规范要求融入中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标准,从而影响当地标准制定和运行。三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大多没有国家级的教学标准。行指委逐步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为世界贡献中国职教方案,为中国职教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贡献力量。


分析有色行业相关企业与院校联合“走出去”的实践,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宋凯介绍,近3年来,有色行业探索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内部政策完善、促进商务部援外项目改革、助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企业海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特别是试点工作在推进政策完善中,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这是试点项目的真正意义所在。


电商经验:整合政校企优质资源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全国电商行指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政策方针,发挥院校资源,整合企业技术优势,为我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扶贫贡献力量。


2016年9月,为响应国家“教育脱贫攻坚”战略要求,在电商行指委指导下,北京市商业学校发挥电子商务专业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对云南保山市的教育“精准扶贫 ”工作,以真实项目运营为载体,共同开发适合保山农产品销售和玉石商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践。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保山地区培养了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促进保山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创新了中职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形式,提升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水平。


2016年9月,在电商行指委指导下,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博导前程信息公司深入国家级贫困县,详细了解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农村电商发展、人才与劳动力情况、电商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等,通过整合政、校、企优质行业资源,随后启动“兰博善诚行动”在线农副产品公益认购平台,实现贫困农民的科学脱贫,助力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



一个指向——服务教育内涵提升,服务人的终身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愈向纵深推进,愈呈现一个显著特点:服务教育内涵提升,服务人的终身发展。在梳理行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贡献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年一度,10年不断的技能大赛。技能大赛总决赛覆盖了全国,以及来自海外的近9万名学生。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使得大赛快速响应国家需求,注重与产教融合的特色愈发突出。


至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最早的教育部门一家一地举办,到如今35个单位主办、1个主赛区和22个分赛区共同承办;从最早为赛而练、应赛而教的锦标主义,发展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职教嘉年华。由于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使得大赛的赛项设计项目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涵盖面一年比一年大,与产业企业的衔接一年比一年紧密。例如,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当年,在赛项设置上就突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云计算技术与应用”“4G全网建设技术”等对接先进制造业,紧贴“互联网+”新业态发展等的行业发展赛项。       

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使得行业发展与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相近相长。通过大赛,院校准确把握产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带动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撑了对应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产教共赢。以大赛为依托,众多企业主动与院校合作,将企业标准、企业文化引入赛项,引入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大赛成果的转化,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规范了职业教育的办赛标准和相关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12年来,大赛签约企业从最初的两三家,发展到今天包括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厂商在内的企业群,因大赛引领,从设备捐赠、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共建实训基地等多方面开展合作,避免了为赛而来的单一合作模式。该赛事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标准,成为教育部部颁标准的示范,比赛的作业流程和工艺操作标准,成为交通运输部组织起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重要参照,甚至比赛场地及合作厂商的施工要求也制定了相应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于汽修职业教育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企业贡献,使得产教融合有了“标准”的切入点。


2018年高职组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赛项,部委紧密合作、行业深度参与,抓住了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契机,通过大赛,使得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业务发展接轨,设备在满足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的同时,体现了行业发展趋势,对全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22岁的杨金龙,是杭州技师学院最年轻的教师,因在校期间连续获得浙江省、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涂装一等奖和二等奖,而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了2015年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为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他本人也被破格聘为杭州技师学院教师,并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待遇,浙江省人社厅还为他设立了“杨金龙技能大师工作室”,既传授匠人的技能绝活,又传承大师的工匠精神,更鼓舞和激励学生练技能、强本领,实现人生梦想。


大赛的历练,使选手们具备了工匠的精细;透过大赛,我们更看到了新时代,技能青年有担当、练本领的时代风尚。


国赛对接世赛,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使大赛成果有效转化。正如吕景泉教授所言:“国赛与世赛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促进青年人与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技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鼓励青年人投身技能事业”。


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大赛的平台上,这些未来的技能大师们,不仅获得了专门技能,更开阔了专业视野,锤炼了意志品质。这一切,都洋溢在选手们纯真的笑脸上。


大赛引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此为例。但行业贡献教育的终极指向,是服务教育内涵提升,服务人的终身发展。



一种期待——正视行业、企业作用,全面长期主动作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双主体相向而行。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拥有了好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环境,我们有了众多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的行业企业。制度框架已经搭建,组织作用开始显现;行业责任逐步落实,行业定位更加明确;服务需求、担当重任,发展指向更加精准。


然而,能否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拥有一个更加统一高效的运行环境,是眼下行业企业能否对教育全面长期主动作为、担负主体责任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政策能否落地执行的重要观察点。


进一步落实企业责任,陈晓明认为:仍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一要构建多方协同的新机制,缓解各主管部门间、体系要素间认识上的不平衡,加快形成合力。二是正视行业、企业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深层缘由,才能够填平上层理念与基层实践之间的错位,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合”思想真正成为长期主导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行动导向。三要聚焦价值贡献力,加强体系要素间交互协同的正面引导,平衡企业、学校、行业,以及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之间的价值关系。


栾学钢认为:目前主动作为的企业仍是少数,反映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所以有实力的企业要自己办学,有思想的企业家更渴望自己办学。2011年,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代表石化行业加入了国家开放大学(行业)支持联盟,签署了《国家开放大学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利用行业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优势和石化行指委的指导服务职能,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石化行业学院,实际上就是通过石化行业学院的主动作为,将基础技术知识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融合在一起,发挥企业和院校两个积极性的有益尝试。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是行业企业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更是教育的一种现实需求一种未来指向。进入新时代,放眼新未来,双主体既已有条件,就更有必要把步子迈得更坚实、更快捷,尤其期盼全行业、众企业的主动作为来得更早一些、贡献更大一些。



社会服务,高职责无旁贷不可替代

——访高职质量年报主编、上海市教科院高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


  记者:高职质量年报面向社会发布今年已是第七年,您怎样看待年报这些年所起的作用?


  马树超:高职质量年报发布七年来,首先,大家初步形成了高职教育五维质量观的共识,就是年报中的五个一级指标——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办学实力、政策发展环境、国际影响力和服务贡献力。其次,高职质量年报受到社会和高职院校的重视,发行量逐年提高。再其次,高职质量年报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国务院领导的认可。201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高职质量年报做出长段批示、高度评价。此后,201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做出批示,肯定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重要批示,肯定高职院校对促进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并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


  记者:今年的高职质量年报有哪些特点?


  马树超:2018年高职质量年报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先后发布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教学资源50强”。


  第二个特点是,高职质量年报在一贯重视五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服务贡献。这一点也体现在年报的篇幅上,年报共有70多页,学生发展和服务贡献所占篇幅最多,都达到15页。学生发展是根本质量,每年所花笔墨最多,而今年服务贡献也达到了和学生发展同样的篇幅。而且,三个50强,我们第一个评的就是“服务贡献50强”。为什么这么重视服务贡献呢?因为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没有较强的服务贡献能力,院校就很难做大职业培训;没有较强的服务贡献能力,院校更难以吸引企业参与高职的专业教学改革。更为重要的是,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职院校责无旁贷,高职教育不可替代。


  第三个特点是,今年的高职质量年报更加重视从第三方视角来评价高职教育质量,更加客观地呈现存在的问题。年报中共有27处指出高职院校质量建设方面的问题,并且提供了8张表格,让读者有机会看到各省高职院校在质量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记者:您说的第一个特点中,三个50强评选的指标是如何设计的?


  马树超:这些指标的选择有两个重要依据,一是我们接受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的委托,因此指标设计要引导院校凝聚高职教育质量共识;二是按照国家对高职教育要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办学方向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要求,指标具有引领性。所以,我们邀请校联会主席和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担任策划者。在设计指标时,我们除了考虑是否可测量、是否可信任外,还需要考虑简约性和引导性,我们会放弃一些学校教育常规性的统计指标,重视增加一些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具有探索意义的指标,强化评价与测量指标的引导作用。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有一个做法与往年不同,三个50强的榜单,4月份曾在网上公示。为什么这样做?最终的名单和公示有出入吗?


  马树超:今年4月份,高职质量年报编委会在校长联席会议的要求下,对经过数据模型测算有可能进入50强的院校数据进行了公示。这是第一次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既提高了指标的透明度,也希望增强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公示过程中,有个别院校因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受到质疑,也有院校因为院校长未做数据和报告真实性承诺,而被取消了最终入选50强的资格。


  记者:仅靠院校的真实性承诺能够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吗?还有其他核实数据真实性的手段吗?


  马树超:关于数据真实性,显然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它的真实性声明。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网上有各种数据,我们也有数据平台,这些数据都要能互相佐证的。比如,一个学校的科研经费达到8000万元,但我们打开这个学校的网页一看,既没有科研处机构设置,也没有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的新闻内容,那这个8000万元很可能是误填误报,例如小数点往右边点错位置。对于数据有假的学校我们一票否决,不愿意进行真实性承诺的也是一票否决。


  记者:关于您说的第二个特点,可否请您进一步阐释一下高职院校的责无旁贷和高职教育的不可替代?


  马树超:从高职质量年报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呈现了新格局。第一个新格局是,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呈现出“跨省互助+省内自助”的全新态势,通过院校联办专业,高职帮扶中职,帮助中职开展延伸服务;第二个新格局是,高职院校精准教育扶贫形成“专业支撑+产业扶贫”的基本模式;第三个新格局是,高职教育扶贫显示“贴身帮扶+就业扶贫”的独特优势,全国近1/4的高职院校分布在教育扶贫工程区域,2017年共培养60万毕业生,本地就业规模超过30万人,也就是说扶贫区域的毕业生一半以上能够留在当地就业。这些重要贡献都体现着责无旁贷和不可替代。


  此外,服务乡村振兴也形成了新的格局,第一个格局是,高职院校投入乡村振兴成为高职服务贡献的新热点;第二个格局是,技术支农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第三个格局是,校村合作、校镇合作成为城乡融合新模式。这些在本年度的质量年报中都有很多院校的案例支撑。


  记者:高职质量年报中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学校的社会服务贡献,其中就包括非学历培训。但最近在一所著名高校的毕业典礼上,一位知名学者发言说,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培训学校了,大学不是养鸡场,更不是股票交易所。对此您怎么看?


  马树超:这位学者的发言我也注意到了。高职院校和大学有没有区别?习近平总书记说,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高校的特征,又要有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的特征;高职院校不是养鸡场,但很可能又办了养鸡场,比如农科类高职院校,他们在校园里也搞种鸡场、种猪场,更多是偏重于研发服务和人才培养研究。高职院校和大学的共性是人才培养,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高职教育的个性恰恰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于职业培训和技术技能开发,因此,要更多考量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脱贫攻坚。实际上,分析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性,其优势恰恰在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职教育既要努力体现我国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共性,也要体现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共性。



微信图片_20180719153740


教职成〔201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残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残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有关精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办好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有利于更好满足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提升残疾人受教育的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于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平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有利于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规模明显扩大,保障条件逐步得到完善。但总体来看,残疾人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办学水平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与整体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广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各地要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二、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不断扩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大力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让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人都能接受适合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通过随班就读、专门编班等形式,逐步扩大招收残疾学生的规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符合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


  现有的残疾人职业院校要根据需求不断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的开设适合残疾人学习的专业,积极探索设置面向智力残疾学生、多重残疾学生的专业或方向,扩大残疾人就读专业的选择机会,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每个省(区、市)集中力量至少办好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


  加快发展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鼓励职业院校与现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共同培养残疾学生。对于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残疾人以及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残疾人,经报名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格、高等职业院校考核公示,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后,可由高等职业院校免试录取,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三、改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


  各地要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投入,在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同时,适当提高接受职业教育残疾学生的生均拨款水平。要用好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就业补助资金等,支持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捐资支持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


  加强残疾人职业院校基础建设。招收残疾学生的职业院校应实施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为残疾学生就学、生活提供便利;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相应专业人员,适当改造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满足残疾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训需要。鼓励职业院校与现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共建共享实训实习和创业孵化基地。修订《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制订残疾人职业院校办学标准。


  加大对接受职业教育残疾学生的资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等。各地可结合实际,为接受职业教育的残疾学生提供特殊学习用品和交通费补助等。


  四、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


  不断提高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个性化教育、适合的教育。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残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育。


  要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监督力度,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开发适合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教材。鼓励职业院校开发适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要发挥现有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在区域内的辐射引领作用,引导其对接收残疾学生的职业院校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和帮助。


  各地要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每5年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职业院校要遴选和安排具有特殊教育资质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班级(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残疾学生配备优质师资。


  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参照当地出台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落实职业院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合理配备教师、生活辅导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要落实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切实保障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的各项待遇。


  五、加强残疾人的就业指导和援助


  各职业院校、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开展“一对一”服务,做到不就业不脱钩。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求职和招聘信息。鼓励用人单位雇佣残疾人从事适当工作,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创建工作,针对劳动力市场需要、残疾人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六、强化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保障。各地要建立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责任,统筹安排实施。财政部门要加大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残疾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残联组织要建设好现有独立设置的残疾人职业院校,继续做好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辅具适配以及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为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便利和帮助。


  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残疾人职业教育实施情况纳入督导范围,对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相关教育经费落实、管理使用等情况实施督导。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中国残联

  2018年4月23日


第四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强》于2018年6月28日在北京大学发布,本届发布中职、高职院校共100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伊春林业学校等学校入选其中,四十多所院校到会领奖,同期举行“中国职业教育百强论坛”。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许可书记演讲)

  记者了解到,《中国职业教育百强》是国内大规模、成体系针对职业教育的全国性评选活动,职业教育传播领域旗帜品牌,一到二年举办一次,前三届发布时间分别为2013年、2015年、2017年。活动由国内领先的品牌传播机构品牌时代国际传媒联合大学和媒体共同举办,旨在褒奖、传播、展示真正有品牌、有实力的职业教育机构,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并为广大考生报考提供指南。

(颁发奖牌)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工业化阶段所必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分组合影)

  谈及本届评选,活动总监高广先生表示,本届发布名单更为准确,更新、细化评价指标,采用“社会知名度”、“行业认可度”、“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四项指标,入选学校是从全国几万所中职和1388所高职中遴选出来的。名单不进行排名,全国分布,按省份推出,省内二-四个名额。



中职学校何去何从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一个急迫的问题,也是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中职校的改革,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而核心素养体系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热议并倡导的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框架,以此为出发点求索中职校的发展出路,对于从根本上洞悉该问题的实质应有颇多启示。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不同时代对此有不同的回答。

当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剧变,正全面跨入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超乎每个人想象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改变着人类社会。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生产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深陷于社会道德滑坡、利益阶层固化、功利主义泛滥等泥潭之中,传统优秀文化衰退、少子化等因素叠加其上,导致我国的教育应试痼疾难除,造成学生的人文素养贫弱、价值观幼稚、社会适应力不足、实践和创新能力欠缺等严重不良后果。

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发达国家上世纪末开展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提出了大同小异的核心素养指标;林崇德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也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18个基本要点。

这一核心素养框架相当全面,但针对性有所欠缺。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来看,从匡正我国教育的严重弊端的需要看,我国学生应具备的关键性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内核的人文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信息素养等。这些核心素养指标不仅适用于普通教育学生,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无疑也应向此看齐。

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中职教育,不足相当明显。我国的中职教育一直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引以为豪。然而,工作能力仅仅是作为“完整全面的人”的一个要件,而且很难说是核心要素。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在论及人的本质时均首先指向价值观与品德,也重视与高尚品性密切相关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操作性技能不是关注的核心要素。中职教育对应的工作技能并不复杂,聚焦于相对简单的操作性技能,导致教育内容的知识深度、智力挑战性、创新性等明显不足,即中职教育的含金量不高。

更值得警醒的是,以发展操作性技能为己任导致中职教育事实上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文化基础类课程普遍不受重视,专业课程不涉及技能的社会意义,也不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偏狭的理念与培养模式造就的是“工作机器”,而不是具有丰满灵魂的完整全面的人。学生的人文素养贫乏,精神状态不佳,甚至缺失基本的是非观、审美观、道德认知等,这是公众在某种程度上对中职学生抱有偏见的关键根源。即使是中职校的教师,也普遍抱怨学生的综合素养差,为人处世、学习的态度和习惯等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知识学习和考试成绩上,更体现在态度、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因此,对标核心素养框架,中职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与培养过程存在偏差,很难有力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些人认为中职校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适销对路的技能型劳动者,不可或缺。然而,由于综合素养差,企业实际上并不真心欢迎中职毕业生,招收中职生实为无奈之举。中职生匹配的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并不高深,企业不强调中职生娴熟掌握具体的工作技能,因为通过企业内训,这样的技能能够在短期内有效习得。企业更重视中职生人文性的核心素养及职业道德:积极向上、主动进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敬业、明理、忠诚、谦虚、担当等,而这些恰恰是许多中职生的弱项。中职生就业率高,但短期内离职率也很高,这种现象表明了企业对中职生的矛盾心态。

在工业机器人迅速推广的背景下,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将快速减少。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千差万别,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中职生是必须认真考量的基本问题。一般而言,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服务业中大众化的企业是中职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在工业机器人的冲击下,在我国政府力促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压力下,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如果中职教育以满足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就会削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需要,而这样的图景并不遥远。

总之,中职校的未来趋势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完整全面发展,是否能培养当下和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对照核心素养框架,中职校的短板显而易见。中等职业教育应从主要面向就业的终结性教育转向职业预备教育或职业生涯教育。组织样式的改变并不是根本困难,关键的前提是必须切实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旨归的理念,这是关系到中职校乃至整个中等教育体系改革的理论基石。


在社会普遍印象中,职业教育往往被视为低分教育,只有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孩子才会去上。与普通高中、本科教育相比,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然而,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却高达95%以上,像旅游、幼师等专业学生,更是供不应求。专家呼吁社会: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职业教育,学生应遵循内心真实想法,将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

现象:读职校得不到社会尊重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对职业院校怀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我不会让孩子去读职业院校,如果考得不好可以考虑再复读一年,即便多花点钱上本三也不能职业院校。”在孩子未来专业选择上,家住金山小区的尚女士态度坚决。和尚女士一样,在本次采访中,持有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总觉得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愿意让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读书。”王女士坦言,“还是觉得读普通的初中、高中、大学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上学’”。

在多地走访后,记者发现,虽然有不少家长看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但是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的家长寥寥可数。学校风气差、成长空间小、得不到社会尊重等成为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就读职业院校的主要原因。

调查:职校就业率高达95%

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里,每年招收上千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女孩;开在田间地头的“村官班”课堂,正在“生产”出更多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高星级酒店的迎宾、后厨的岗位上,忙碌的是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南省旅游学校、海南省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中职就业率一直颇受传颂。海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近年来,海南省中职院校就业率连年超过95%,其中2015年,省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

近日,海口市第十四中学迎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他们是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的相关领导,以及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3届毕业生易康。据十四中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是给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送喜讯和汇报成绩的。易康2013年从该校初三(8)班毕业后,到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读汽车修理专业。秉承十四中学勤奋、求实、进取的理念,易康在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就读期间代表海南省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钣金项目荣获金牌,这个奖项全国仅有7个。

目前,海南中职教育发展已经渐趋成熟,理论和实训都很齐全,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到企业能够很快适应岗位需求。易康建议学弟学妹:“尽量好好学习,让知识开阔眼界,如果真的成绩不理想,也不要灰心,读中职学校学好一门技术,对于自己和家人来说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如今,20岁的易康已经被凯迪拉克公司录用为师傅,统筹带领公司5个徒弟,月薪6000多元。

专家:遵从本心 化热爱为动力

在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李教授看来,无论是高职还是普通本科,教育的本意都在于“树人立德”,以每个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来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变革,不断进步。李教授表示,当今社会再也不是,“千军万马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的时代了,对于年轻人而言,遵循内心真实想法,将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是真正对自己的人生选择高度负责。

同时,从社会层面来讲,他认为,改变职业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的是观念。这个时代,既需要文学家、科学家,也需要技术工人。应该不断强化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优化高职教育的宏观外部环境、统筹规划协调高职教育与各相关行业、企业的互动,激活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创优技术型人才的从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

“技工即技能劳动者。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的技能劳动者现状却并不乐观:技能劳动者短缺、技能水平不高、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已经成为困扰制造业发展的三大难题。”10日上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将关注点落在了“人”身上。

去年,朱永新率民进专题调研组就技能劳动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列调研。“很多地方高技能劳动者数量少、比例低、招聘难,且大多在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和中小企业很少。据统计,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达到2.72、2.31和2.13。”对此,朱永新显得忧心忡忡。

除了数量上的短缺,技能劳动者水平不高也是突出问题。“劳动力可替代性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参与率低,劳动生产率升幅较大,但是增值率较低。”朱永新介绍说,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占21.29%,高技能人才仅占5.81%。而西方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四成甚至一半以上。还有两个数据比较尴尬———我国只有33%的农民工接受过非农技能培训,5.9%的农民拥有职业技能证书。

“此外,职业教育体系所供给的技能类型与生产需求错位,热门技能(如第三产业)培训饱和,而工业技能培训不足,大学毕业生技能与市场脱节也造成技能劳动者供给与需求极不匹配”。

在朱永新看来,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技能形成体系不合理。在我国,公共财政是技能培训的主要投资方,政府办的职业学校、技校为实施主体,提供制造业所需的中低端的通适性技能,而非企业或行业专用技能。由于政府既是培训经费的提供者,又是技能培训的供给者,缺乏竞争,导致技能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都比较低。

“应将市场竞争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以市场信息调节职业教育的供求。”朱永新表示,政府部门要鼓励企业或企业联合体独立举办职业院校,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或专业,探索公立职业院校民营化转制。设立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准入制度。同时,还要制定更有效的企业激励性政策。对积极参与员工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教育费附加返还,或其他财政补贴(补偿)政策。在科技项目立项、成果评定时将企业参与技能教育作为重要评价依据。对高技术和高学历职业教育毕业生聚集的企业,给予城镇入户名额奖励,帮助企业降低员工的流动性,形成技能的积累。

“此外,还应促进企业间合作,共享技能培养成果。”朱永新表示,要鼓励行业内企业之间进行协调,进行“有组织的竞争”,维持行业内熟练工人工资标准,防止行业内的技能员工流动到其他行业。发展校企多层次、多阶段的合作,并通过与职业技能认证机构的合作,为校内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结果提供认证。“应通过行业组织来建立和协调跨多个中小企业的技能培训机构,促进行业内部技能的积累。通过强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协调中小企业的技能培训,建立混合所有制的跨企业培训机构,满足中小企业的技能需求,同时促进行业内技能的形成和积累”。

每次谈起技能劳动者的培养和技能形成制度的完善问题,朱永新总是这样苦口婆心。“四年前,民进中央曾经在两会提出加快从农民工大国向技工大国的转变。现在看来,这个转变更为迫切也更为关键。”朱永新最后表示。


7月15日上午,《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自2012年以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高职质量年报已经连续发布七年。

七年来,报告始终坚持需求导向、坚持第三方视角、坚持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办学实力、政策发展环境、国际影响力和服务贡献力构成的“五维质量观”,探索建立了不同维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持续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内涵、提升质量,成为社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窗口。

dedd60dad5184871a2cef4dca6c8cbab

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报告坚持创新内容、完善体系,努力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迎来新机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形势,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基于综合改革与本土实践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体系正在形成,2017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进展。报告显示:

  ——学生自信、上进等良好素养逐步形成,实践教学、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日益显现。毕业生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母校满意度、自主创业比例、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等指标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职业发展上升空间扩大,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贡献。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支撑新兴产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注重将产业先进技术等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企业的育人作用不断体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呈现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态势。信息化课堂教学渐入常态化,优质教学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机制开始形成。

  ——高职教育服务脱贫攻坚呈现新态势,形成“专业支撑+产业扶贫”“组团式扶贫”等特色模式。校村合作、校镇合作成为城乡融合新模式,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新特点,一批中西部地区院校正在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地标。优质院校得到地方政府和行业领军企业的认可与支持,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力。服务贡献50强院校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

  ——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呈现区域特点,开放办学持续深化,境外办学更加多样化。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逐步得到国(境)外认可,来华留学与培训量增长明显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亟待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标准建设,更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源支持。国际影响力50强整体水平提升。

报告强调,政府责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环境质量重要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脱贫攻坚等政策密集出台,优质院校建设成效显现,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高职教育生均公共财政经费继续增长。质量年报三级发布制度进入常态化,社会影响力增强。高职院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亟待解决,高水平建设更需要强化中央财政的专项引导。

报告首次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显示:东部地区高职院校资源水平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院校的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资源水平较弱,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水平优势明显,体现财政专项投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要作用;教学资源存在明显的区域和院校不平衡性,亟待政府和院校予以重视。

报告指出,高职院校新兴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与资源面临挑战,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融合同样面临挑战;高职院校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挑战;高职教育的政府和院校治理能力面临挑战,亟待提高。

报告期待,各级政府以实际举措加快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要求;加强对地级市属、行业企业属公办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的督导与检查;推进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高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要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发布会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牵头组织,100余所高职院校,近20家中央级新闻媒体,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组织代表共200余人现场见证了报告发布。



中国职业教育进入发展黄金期 与世界共建共享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中国职业教育正不断融入世界,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未来职业人才需求



现在最常听到的担忧是,未来人工智能会大量替代人类的工作。的确,机器相较人类更能适应重复性的工作,靠记忆、操练、标准化的工作将在未来逐步被机器所取代。


还有一种威胁比较微妙,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本书中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即使像人们通常以为需要优秀人际交往能力或说服力的工作不太可能被自动化替代,但事实却不一定。


就像人造劳动者取代体力劳动者一样,合成智能也将会席卷很多脑力工作,无论你的领子是什么颜色,自动化都将毫不留情。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大学生,还是高职培养的大专生,命运都是差不多的,文凭不再是衡量能力的唯一标准。


人才培养必然是根据工作的需求定制化的,而随着人工智能从初级到高级,不断演变,更多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人在一生中需要不断叠加甚至重新学习新的技能。关键是每个人所构建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独特的性格品质及生活阅历能否与即将从事的工作相匹配。


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以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 为全社会每一位学生者提供一个能够记录,存储自己学习情况或学习成果的个人档案。


国家将研究提出建立国家学分银行的工作方案。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评价新员工的体系可以基于一个人的学习图谱,他的个人学历、技能、经验都会展示在这个图谱上,单一的筛选文凭式的人才选拔模式将会一去不复返。


他山之石,英国职业教育的先进制度与理念


当我们还在畅想未来时,英国,一个原本在基础教育,国际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已经在职业教育领域发力了。


每个行业对人才的现状,未来缺口,所需技能都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评估,评估体系不仅在行业中普遍使用,也在英国政府中使用。经过20年的不间断努力,试错和博弈,行业和雇主的声音越来越大,在今天的学徒体系下,雇主参与设计学徒制的标准。


学徒生经企业内培训、参与外部培训和学校学习后,由第三方培训认证机构认证后才可获得学徒项目的证书。


在2017年,英国有超过90万人参与学徒制项目,此外,英国政府计划在2015到2020的五年间达到300万新学徒生的目标。


英国的438所原本高高在上的高等教育机构中,269所College几乎全部已经在课程设置中采用行业指定的符合未来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全面推行学徒制,并部分开始实践学位学徒制;169所University中超过60%所已经接受学徒制,即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上课,还要去企业实习。剩下的学校中的部分应用型专业,例如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也开始采用了行业设置的人才培养标准。


当然,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英国政府向英国企业征收学徒税,对年工资支出超过三百万英镑以上的企业征收0.5%的工资支出,用于企业培训学徒的专项拨款返拨给培训学徒的企业。


一家企业培养的学徒越多,政府的拨款就越多,如果企业不培养学徒,就没有返拨,当然羊毛都出在羊身上。


简单阐述一下英国学徒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英国最早的形式叫学徒制,大概在1993年左右,英国提出了一个现代学徒制,也就是学徒制的升级版。


2015年以来,英国开始施行学位学徒制,英文叫Graduate Level of Apprenticeship,或者Degree Apprenticeship,它相较现代学徒制是一个更高级的版本。


学位学徒制把大学里的本科或者硕士的学位和职业培训两件事情合二为一了。学位学徒制的学徒获得的毕业证书相当于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如果其还想继续深造,可以凭借其学历证书去申请专业的院校或者大学,未来的延展性很强。


除此之外,在英国还有另外一项课程设置结合了英国强校的本科专业和就业的职业经验,这个课程的名字叫做Sandwich Course,英国传统本科是三年时间,Sandwich Course就是在大二到大三中间加一整年的全职实习,学校只提供平台,学生去寻找工作,提前在大学毕业前了解自己想去的行业,熟悉就业面试过程,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果顺利找到实习,就去全职实习一年,之后再回学校读最后一年的课程。


如果没有找到实习,就直接完成大学最后一年的课程。参与项目的学校的排名基本上都是top30的一流专业或者大学,涉及的专业种类繁多,基本涵盖所有专业。


不论是组织招聘会还是职业面试的培训和规划,校方会给提供全力支持,并且在这一年中,学校会安排老师了解每个学生工作的进度并进行随访,另外,学校不会安排其他事情,尽量保证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公司方面提供的是正式的一年劳动合同,按照正式员工的标准严格筛选,并为好的实习生提供毕业工作机会,实习与正式员工工作没有区别,绝不仅仅是打杂。


虽然实习合同工资比正式员工低,但学生为了争取留用的机会,往往比正式员工还要努力,因此对公司来说实际上节约了成本。


参与这个项目的公司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巨头:高盛,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普华永道,BP,壳牌,宝洁等世界顶级公司。经历过这一机制的洗礼,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家长也不够重视孩子的职业教育。


其实中国的职业教育很早开始了,甚至早于中国的现代大学本科教育。


早在清末时期,清政府的官员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打开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大门,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和世界基本同步,但后面因为战争等因素导致中间停滞了很久,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奋起直追。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职业教育规模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的,每年输送的人才数量也是最多的。即便如此,中国就业市场上对于大专和中专的人才需求还是高于供给的。现在国内的高等教育基本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了,而职业教育仍存在不少阻力。


首先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国家在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但是在地方落实上并没有实质的推动和优惠政策的全部推广。


第二,中国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是存在偏见的,崇尚普通本科教育。


第三,自行发展的双师制(技师资格和教师资格)中,教师不能够真正满足双师的资质要求,满足要求的往往又很难被招聘到专科学校当老师。这些都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阻力。


为中国产学教融合提供借鉴


英国的学位学徒制是一个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


不可能把英国的项目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背后的一个重要的推手,就是英国的英国技能联合会(NSF,National Skills Federation),这是由行业推选出来,代表行业的声音,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纽带的组织,他们说服企业培养学徒的必要性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支持,为行业的人才培养制定标准,取得政府的支持,并游说学校去应用这些标准和课程设置。


行业联合会在行业内进行大数据的调查研究,并且把像西门子、空客这样的行业领头羊集合在一起,向他们展示研究的结果,证明挖角的成本高于培养符合自己要求的学徒,说服他们培训自己的学徒,并且行业联合会拥有行业知识,课程设计和IT方面的专家,领导学徒培训标准和课程设计。


早在2005年,科学工程与制造技术行业技能委员会,与空中客车公司合作设计了英国首个高等学徒生培养框架并于次年投入运行,培训机械工程行业的高水平学徒。而在大学中创建一个全新专业,通常需要十到十五年时间,在知识迭代如此快速的时代,简直匪夷所思。


而通过行业技能委员会和行业龙头公司,哪怕是难度非常高的相当于硕士级别的学位学徒课程并取得认证,也只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英国的学位学徒项目对学徒生的要求类似于大学招生,对GCSE或A-level(等同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成绩有一定的要求,此外还可能要求一些行业内的基础知识。


英国的优秀经验到底能传导几何?


首先,中国的职业教育有自己的优势,作为世界第一大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国家,大量不同低技术要求的工种的人才的提供保证了中国目前劳动力相对均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英国的同事有一次夜里不小心把车钥匙锁在了车里,只能找开锁公司,由于英国的人工费很昂贵,整个开锁过程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600英镑(约等于5,500元人民币)。


为什么这么贵呢?英国低技术人才的短缺导致人工费特别贵。所以英国政府和行业机构愿意去研究并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英国进入发达国家已经很多年了,整体社会的医疗、教育及养老福利制度非常健全,所以大众的思维观念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


英国人基本上不需要担心医疗和大学之前的上学问题,对于个人来讲他们崇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会有过多来自社会的压力,一流大学毕业生也可能头两年就去超市收银,慢慢找喜欢的工作。这在中国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在借鉴英国经验的时候需要考虑中国的国情。


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及职业教育展望


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学历教育类型的订单班为主,运作模式基本是职业院校与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选拔学生组成以企业名字冠名的订单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


通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到订单班冠名企业就业。由此可见,培训主体依然是学校,企业的参与十分有限。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痛点也不容忽视,比如企业因投入产出比不成正比动力不足、师资标准难以统一、学生及学生家长理念难以转变等。


自2015年以来,中英关系进入了黄金期,而学位学徒制度也是英国职业教育中最先进的最佳实践,在这个大背景下,由英国贸易部牵头,联合英国技能委员会向中国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推广职业教育经验。


尽管中英两国国情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20个行业技能委员会经过摸索出的宝贵经验, 即适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培训标准、课程设计、教材以及师资。


将这些最佳实践直接移植到中国,西为中用,再根据中国国情打造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度或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版,最终解决的是痛点还是企业与人才如何匹配的问题。


未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个过程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20年,但是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在改进的时候借鉴适合的经验,以及国家鼓励的应用型本科去培养应用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是可以期许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也会是一剂催化剂,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写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走过10年之际

5月6日,在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选手在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比赛。当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在天津举行。

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

门禁对讲,红外探测、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环境监控、照明调节……通过选手的安装调试,为建筑配上“感觉器官”,使之变得智能而方便。近日,经过紧张角逐,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在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举办。这也标志着,历时两个多月、分布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第十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式落下帷幕。


从2008年到2018年,走过10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站在新起点上又将何去何从?记者在大赛期间对此进行了观察和追踪。


那些因大赛而出彩的人生


“在国赛上获奖的选手,我们可以快速为其办理天津户口。”今年大赛期间,天津市公安局在海河教育园区摆起了摊。来自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地学生张彦飞是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团体二等奖获得者,成为现场第一个“新天津人”。他激动地说:“技能大赛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命运”。


为每一位职教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正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的初衷。


位于天津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大赛博物馆里,记录着众多被大赛点亮的人生。


“元老级”的首届获奖者、天津职业大学毕业生王警,凭着对技能的“钻”劲儿,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选中,在工作后善于加工急件、难件,先后获得“航天技术能手”“数控车工优秀奖”等荣誉,为航天事业、为中国制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0后邵文骞,因为家境贫困,怀着遗憾走进中职。吉林信息工程学校的教师用大赛燃起他的斗志,经过刻苦训练和层层选拔,他最终拿下2016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第一名,为吉林省实现了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现在,他已经创办了自己的网络科技公司。


放弃“三本”改投职教的获奖选手张朝,毕业后竟到一所“985”高校当起了教师。他在天津大学机械实践教学中心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更将自己对技术技能的崇尚传递给学生。


数据显示,经过10年发展,全国赛参加选手由2000多人增加到1.5万多人,获奖人数也由最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9000余人。随着一批批优秀工匠能手的脱颖而出,一大批技能精湛的获奖选手在职业岗位上创造出骄人业绩,大赛成为职教学子心目中的圣殿,成为每个人都想一试身手的擂台。


目前,全国已形成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体系,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学生人数由2008年的数十万人,发展到如今已基本覆盖3000万名职业院校在校生。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名职业院校学生在求学期间都有机会在大赛中锻炼成长。


大赛也在社会上为职教学子赢得了尊重、拓展了空间。解决户口、面试升学、优先就业,各地政府对技能人才的“争夺”白纸黑字写在政策里。而对民间百姓来说,对人才的推崇有另外的表达方式。据记者了解,对于大赛获奖者,有敲锣打鼓送喜报的,有给村里放3天电影庆祝的。这些“接地气”的举动,折射出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看法的变化。


同样,每年大赛期间,“获奖选手回母校”活动在各个职业院校学生中也会掀起追捧的热潮。学生们心里明白,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不是获奖的光环,而是手中实实在在的技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还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些都意味着,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张朝回母校作报告时满怀信心地对学弟学妹们说。


那些受大赛吸引而来的行业企业


24个赛项,13家合作企业,从这组数字中,可以窥见2008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起步之艰难。一个赛项平摊不到一个企业支持,而参与企业中还有不少是奔着卖设备赚钱的小公司。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已被实践证明的职业教育之路。没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唯一的全国赛事,为行业企业和学校搭建合作平台,是其必须完成的使命。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在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据了解,今年大赛共有100多家合作企业,甚至出现了十几家企业竞争一个赛项的情况,其中有许多重量级的大企业参与。


为了吸引行业企业,大赛执委会动了不少脑筋。


赛项设置紧贴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例如,2010年“双十一”,天猫线上成交额达到9.36亿元,但是线下的相关服务却严重滞后,快递爆仓,广大网民怨声载道。基于此,2011年“现代物流”赛项应运而生。再比如,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雾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2015年大赛首设“大气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赛项。2018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养老服务等7个赛项。据统计,目前这种对接新产业、新业态的赛项有近30个,占全部赛项的40%以上。


赛项设得稳而准,靠的是制度。“赛项只能由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申报。”“所有征集来的赛项,要经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进行选择,支持率超过50%的赛项方可进入专家评议。”正是这些规则,把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绑在了一起,把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距离拉近了。


制度也给企业设定了门槛,规则要求,合作企业提供的竞赛设备一旦确定,3年之内不得变化,如果必须变化,软件免费升级,硬件无偿赠送给学校。


靠大赛挣钱的路走不通了,那么吸引行业企业的是什么呢?“挖人。”连续举办9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上,对技能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来招聘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大赛历练的学生素质都非常好,现在我们每年招聘都跟着大赛走”。


事实上,企业最根本的动力是产业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需要,大赛的作用在于使这种需求更加清晰明确。据大赛执委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有近90%的赛项由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参与,及时引进产业最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人才需求标准,90%以上的赛项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而且赛题提前一个月全部在网络上公开,供所有职业院校了解行业企业的新要求。


那些被大赛引领的职业教育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的目标是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向前发展。


行业和职业的最新要求改变着职业教育的形态。今年带队参赛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昊告诉记者,自环境监测类赛项进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学校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环保设备”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仅仅是带领学生去工厂里参观设备。随着大赛相继引入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技术、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这门课也被分割成两门重要课程——“废水监测与治理”和“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其教学模式从最初几乎没有实训内容,到如今全部教学均在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综合实训平台上进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技能大大增强,实现了毕业即上岗,受到企业欢迎。


有的赛项带来了新的专业设置。据了解,通过承办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等赛项,天津市的职业院校相继新增了航空航天、现代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8个专业群,新增或改造了20余个专业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些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大赛而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过去,中职、高职的建筑装饰技能赛项主要是以电脑设计为主,从去年开始,中职组改为需要实际动手的贴墙砖和抹灰。这样一来,逼着学校到市场上去寻找装修“高手”,直接推动了工匠大师进校园。


大赛带动了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大赛中担任裁判、监督、仲裁等工作,成为让教师了解本专业最高水平和最新要求的好机会。“希望多给我们几个裁判名额,一个教师培训出来就能带动一个专业的发展。”一些教育厅职教处工作人员向大赛执委会反映。


大赛还促进了中西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在大赛平台上的东西部院校交流学习、师资培训和向中西部地区捐助实训设备,中西部院校在赛场上不再停留在过去的“重在参与”“观摩学习”。中西部地区院校获奖比例不断提高。2014年,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中,新疆维吾尔族和东乡族学生朱花蕤、阿依仙古丽、何玲斩获金牌。甘肃、宁夏等省份也实现了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经过十余年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从天津一个主办地扩展到包括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北等23个赛区76所承办校。其中,中西部学校承办的比例逐年提高。


对于大赛的未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2018年大赛筹备会上表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已经印发,下一步还将着手制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办法》和开展技能大赛实施规划研究,进一步完善大赛制度,创新企业合作机制,提高专家团队专业水平,强化经费管理和使用,加强阳光办赛,同时借鉴“世赛”经验,提升大赛的国际影响力,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