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本报讯 (记者 尹为鉴)昨日,记者从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于近期正式开建了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站。该工作站以中德(青岛)职教合作基地为建设背景,计划在建立具备国际标准的数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基础上,发挥工作站专家指导引领作用,与国内知名院校、德国企业或德国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据悉,整个工作站的建设工作将于2016年完成。

  黄岛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工作站的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并探索构建融入国际资格培训和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建数控专业师资山东培训基地。此外,中心将积极引入德国职业资格证书,配合工作站共同推进国际合作进程,健全组建教材开发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培养更多国际化技能人才,实现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培养与国际培养标准的深层次、宽领域、高效能接轨。

  据悉,通过工作站的建设,中心将继续推进与中德诺浩、德国焊接协会等合作,并发挥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人才培养国际、校企之间的深度对接与融合等两大功能。同时,工作站也将为落户青岛的企业尤其德资企业,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望打造成吸引国内外品牌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的“金字招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推进国际化进程外,工作站还能积极承接地方社会技能培训,发挥社会效益,提升数控技术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发挥其在区域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记者从中德生态园管委办了解到,中心数控技术应用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工作站等相关项目的建设是青岛市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后的创新举措。这些工作站的建立,不但能发挥青岛市各家职业教育机构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工作;还能丰富青岛市与德国高校企业的合作形式,全面提升中德职教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本报讯(记者 赖红英)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广州将制定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标准,即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并将通过年金制、优先入户等多举措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从总体情况来说,广州普通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是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的1/3到1/2。为此,广州正抓紧研制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指导意见,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民办学校专任教师发放从教津贴,目前拟订每月最高津贴为1000元至1200元。


    同时,广州正研制民办学校教师优先入户的实施办法,采用积分制的办法,连续在民校工作4年以上并满足一定条件的教师将有可能优先获得本地户口。

    “中国职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发展对话活动”11日在京举行,吉利集团与来自全国80多家汽车行业企业,100多所职业院校,20多家协会、学会、联合会等方面的500多名代表共同就推进汽车行业领域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话题展开讨论。会上,一批在汽车职业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企业受到了表彰,吉利集团被授予了“全国汽车行业示范职教集团”、“全国汽车行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企业”两大荣誉称号,成为了国内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领航者。

据了解,该论坛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机构直接指导,由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主题是“对接•合作•共赢”,旨在推动教育部门与行业组织进行有效对接,搭建汽车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大力培养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会人员有全国各类汽车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全国汽车及相关专业中、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吉利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职业教育的领航者应邀参加了本次盛会。吉利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何振伟作为特邀嘉宾,在会上作了主题为《职教育才、实践炼才,科学的职教人才战略引领吉利创新发展》的演讲,他重点介绍了吉利集团在职教集团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探索和阶段性成果,得到与会代表的认同。



 

    优美的《花鼓灯》表演,时尚潮流的服装展,创意十足的3D立体画展……5月17日,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为在场人员带来一场丰盛的视觉、听觉盛宴。这是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举办第四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旨在更好地向社会大众展示职业教育的教学成就。希望教育产业集团教育板块董事长杨再兴、执行总裁陶秀珍、常务副总裁吴建伟、副总裁徐春芳等相关领导,西南交大(微博)希望学院、四川文化媒职业学院、天一学院等院校领导、家长代表及1200余名师生参与此次成果展。


多种素质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让爸妈躺在我们坚强的臂弯!”在“感恩、责任”亲子拓展体验活动中,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发出诚挚的呐喊。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开展多种素质教育活动。比如,刺激的轮滑展示,激烈的“舌尖争霸”辩论赛决赛,英姿飒爽的特勤大队军体拳等。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参加了“舌尖争霸”辩论赛决赛,感觉非常痛快。他表示,读书不再枯燥,学校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校园课余生活,而且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维教育模式” 培养高技术能力人才

“放松,放松心情,不用紧张。”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微笑着告诉病人,同时把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仔细耐心地为家长测血压。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为培养高技术能力人才,实施“三维教育模式”。

“三维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三维教育模式”带领下,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硬件网络专业的“班级管理公司化”、软件开发专业的程序设计、前学教育专业的手工作品等的展示,赢得在场人员的一致好评。 

    西楚网讯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文件《关于公布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职【2014】20号)公布了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名单,宿迁经贸高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将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联合实行“3+3”分段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类人才。这意味着该专业的中专学生,读满3年中专后,可以直接升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进行大专阶段的学习,续读3年后拿到大专文凭。

  为保证培养质量,文件同时指出,试点项目入学条件由牵头院校与参与院校共同制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分段培养项目招收学生中考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当地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另悉,宿迁经贸高职酒店服务于管理专业已经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为配合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6月将启动大型职教服务社区建设活动,学子将走进社区进行理发、皮肤护理、保健按摩、老年保健操……等项目免费服务并进行文艺汇报演出。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设置13个专业,学子4000多人,其中美容美发、学前教育、汽车保养与维修专业就业无忧供不应求,学校也定期与校企合作单位研讨人才培养。

 

   昨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四川省2014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办法》,考试时间为6月7、8日,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微博)成绩后、6月28日12∶00以前,考生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同时填报,考生只能按所学专业选报其中一个专业,不得跨类兼报。

  考试科目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总分为750分。文化课考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语文、数学科满分均为150分,英语(不含听力考试内容)科满分为100分;专业课考专业综合(艺术类、烹饪类和服装类考试办法除外),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方面的内容,满分为350分。职教师资班设置六个平行的第一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高职班院校志愿设置一个第一志愿和四个平行第二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六个专业志愿,一个专业调配志愿。

  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其录取时间分别安排在普通高校本科第二批和本科第三批。省招考委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略多于计划数分别划定各专业类职教师资和高职班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报考艺术类职教师资和高职班的考生,其专业考试、填报志愿及录取办法另文规定。 

    株洲日报5月23日讯(记者 高晓燕)5月22日,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钟利贵来株,调研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明华一同前来调研。
 
    钟利贵一行主要考察了我市云龙示范区的两型建设成果。在云田花木有限公司,钟利贵等人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该公司拥有400亩大型花木基地,160亩精品花木大市场,与数百名种植大户和种植连片组签订了“苗木购销意向书”,已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国家园林绿化施工二级企业,并不断发展壮大。
 
    随后,代表团实地了解了职业教育科技园的建设,以及湖南工贸技师学院等院校入驻后的发展情况。职教科技园布局教育、研发、服务、居住4大功能,整合全市各大职教资源,不但可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更着手探索资源开放共享、院校共建等形式,合力打造株洲的“两型典范”和“发展引擎”。
 
    徐明华表示,两型社会建设,要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环境、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同时做好环保工作。云田因地制宜发展花木产业,方向很好,要继续加强产业发展指导。
 
    钟利贵认为,我市两型示范建设卓有成效,一系列两型举措,让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职教科技园的资源整合共建方式是很好的探索,值得学习借鉴。
 
    市领导黄曙光、张政佳、余明刚陪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袁贵仁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指出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是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科学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深刻回答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自觉践行以及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他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意义。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辩证角度,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其主要内容,明晰其历史渊源,理解其基本含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这四个方面,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基本要求,又指明了其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勤学是前提。只有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学问,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德是基础。只有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既修好公德、又修好私德,才能真正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明辨是保障。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正确把握青春奋斗与奉献的航向。笃实是关键。只有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宝贵人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切实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注重认定和养成,做到坚守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阶段,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这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要在课程建设和教材修订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组织编写普及读物,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各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各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不同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将其作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利用重要仪式和重大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要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要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治理环境和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深化研究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习近平同志强调,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教育治理和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的正向效应。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把学校的科学发展同价值观的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弘扬我国教育优秀传统,总结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做法,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一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师行为规范》和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和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习近平同志继去年教师节慰问信提出“三个牢固树立”要求之后,对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要继续实施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要突出重点,针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培训。要继续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等工作。要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抓党风促政风带校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解读。习近平同志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这对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阐释方面提出了要求。高校具有人才优势和学科专业优势,理应成为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导向带动作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成果。要加强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青少年学生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增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桓台县紧密结合经济结构、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以“建筑之乡”传统产业优势为依托,成立淄博建筑职教集团,全面加强以建筑、机电、计算机三大专业为骨干的专业建设,以实际行动擦亮职教品牌。

成立名师工作室。邀请省内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教师专业培训,建设机电专业等名师工作室,培养教师成为名师,打造名师成为专家。把名师工作室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专业发展。借助名师工作室让校企双方更加深入的交流,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又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为企业输送更优秀的毕业生,达到校企双赢。

走品牌专业建设道路。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作为龙头专业,成立骨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省级品牌专业建设计划,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整体改革。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实习设施现代化建设,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硬件设施推动打造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该县学生李玉良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勇夺建筑装饰技能项目全国一等奖第一名。

做好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充分做好“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将其作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实现融通和拓宽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成长的重要方式,给职校学生技术技能、学业晋升的路径,给更多品学兼优学生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该县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被确定为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品脾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认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每年举办校企合作年会,邀请省内外6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参加,把企业引入课堂,让企业参与到中职人才培养,为订单式、输入式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统一,是青少年学生通往梦想的阳光大道,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的动力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五四讲话中,号召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践行核心价值观,让成长的道路充满阳光

    中华民族历来将立德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左传》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三不朽”,首在立德,这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最高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人树立了崇高的价值标杆,广大青少年学生要从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夯实道德根基,让自己的人生处处闪耀着道德的光辉。

    立德,首要是为天下立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刻苦学习的同时,更要明白为何而学;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在尽情绽放的同时,更要经历风雨考验;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在放飞梦想的同时,更要顺应时代的风向。要志存高远,立长志,而不可常立志;要切合实际,树路标,而不可放气球;要矢志不渝,扎深根,而不可随波流。青少年风华正茂,要学习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之豪迈,学习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壮志,自觉为国家“富强、民主”而自强不息,自觉为人民“文明、和谐”而不懈奋斗。

    立德,核心是为百姓立命。古今中外,天下最大的道义是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惠民生者安天下。广大青少年学生,要有为百姓请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民的幸福安康鞠躬尽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让华夏儿女人人“自由、平等”,让中国社会处处“公正、法治”,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追逐梦想做贡献。

    立德,关键是为个人立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生于天地间,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生轻如鸿毛,可以让人生重于泰山;诚信没有价格,却可以让言语不值一文,可以让言语一诺千金;诚信没有高度,却可以让形象小如微尘,可以让形象直立千仞。广大青少年学生,要从小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做一个“诚信、友善”的好学生,将来做一个“爱国、敬业”的好公民。

    践行核心价值观,使成长的道路红旗飘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青少年。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要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让道德的养成如影随形,让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生根发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在幼儿、小学阶段,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着力引导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让每个孩子成为传播文明最美的音符。要由节约入手,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节粮、节水、节电、节钱,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从守秩序着眼,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中遵守秩序,人多时自觉排队等候,不插队、不喧哗,尊重他人,方便自己。要从遵守红绿灯入手,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马路文明”小天使。要从文明礼貌着眼,教育孩子们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勇敢,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要深入开展红领巾寻访红色足迹、红领巾怀念、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红领巾“英雄中队、小队”创建等活动,形成红色文化育新人的浓厚氛围。通过持续而有针对性地正面灌输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深埋在少年儿童心中。

    要培育一颗好心灵,走好人生的关键路口。中学生正值青春无限,成长的烦恼纷至沓来,对未来的憧憬五彩斑斓,渴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在中学阶段,要在引导上下功夫,着力关心青春少年的身心健康。要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叛逆期的中学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根据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学会尊重他人、慎重结朋交友,防止感染社会不良习气。要着力推广“一起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的工作方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要深入开展“寻找最美”系列活动,通过找寻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以榜样育人,点燃学生奋斗的热情。要发挥各行各业优秀青年骨干的示范带动作用,用生动的故事、朴素的话语、真诚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要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分享青年学生自己的励志故事和人生感悟。通过心灵的沟通、榜样的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一言一行。

    要树立一个好标杆,把好人生的前进方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黄金的年龄,风华正茂的他们激情飞扬,意气风发的他们活力四射,满腔的热情需要科学的教育和疏导。在大学阶段,要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严把入口关,坚持严格标准、严格培养、严格程序,着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积极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学雷锋、保护母亲河、植树造林、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三好学生、党员示范岗、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强化学生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充实学生党组织的活动内容。通过严格的选拔和素质的提升,将学生党员培育成校园里最活跃、最优秀、最耀眼的明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践行核心价值观,在成长的道路上放飞梦想

    青春需要梦想,需要方向。青春之路行千里,每一步都应为了梦想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统一,是青少年学生通往梦想的阳光大道,是青少年学生实现自我的动力之源。

    发奋读书,掌握真才实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无论任何时候,青少年学生都要将学习摆在第一位。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要学习中国和世界历史,了解国家的过去和现在。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要学习文学和艺术,懂得人类文明的高雅魅力。要学习政治和经济,正确看待社会发展演变。要学习天文和地理,科学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通过刻苦学习、勤奋努力,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知识准备。

    投身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少年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之作为丰富阅历、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为他人、为社会做实事、做好事。要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各类重大社会活动。要自觉投身服务基层行动,切实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要主动参与社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国情民情。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能力准备。

    深入基层,努力服务社会。基层是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群众是提升才干的最好老师。有理想、有追求是青年人积极向上的表现,同时还要认识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才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和支撑。青年学生要善于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努力在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基层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青年学生要把深入基层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环境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作者系甘肃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济源市职业教育牢固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民生”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改一抓一构建”的发展思路,坚持多元化投入、多元化体制、多元化管理,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以应用本科为引领、以高职院校为骨干、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职教园区为平台、公办与民办良性互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一、改变单一投资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教育投入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投资。近年来济源市坚持财政性教育投入与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的统筹力度,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济源市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要求,先后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攻坚计划项目建设,城市教育费附加和职业院校收入的学费用于职业教育攻坚的比例均高于30%。自2009年以来,济源市累计投入资金9.85亿元用于全民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发展,重点实施了职教园区、市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市职教中心综合实训楼、市机械技工学校车工实训基地和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等项目,新增校舍46万平方米、图书96万册、仪器设备3580万元。从2010年起,济源市率先在全省实行了中职免学费政策,连续三年市财政累计投资1800余万元。2011年至2013年,济源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发展达8900余万元,分别占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5%、35%和36%。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在发挥财政投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项目引导、政策支持等形式,先后吸引民间资本4.8亿余元,用于职业教育发展。济源市政府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同投资3.5亿元,建设了济源本科项目—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该项目已于2013年9月建成投用,并顺利招生。民办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从起初的35万元办校资产,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3亿元、在校生近4000人的中职学校。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探索,改变了职业教育投入模式的单一模式,增强了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充分激发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比如,我市规划建设了高标准的职教园区,该项目一期概算投资6.35亿元,总占地721亩,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全市7所中职学校整合为2所后均已入驻,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系部学生已入驻,园区在校生8000余人。职教资源的整合,彻底解决了原来规模小、占地多、布局分散、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的集约化发展,使济源职业教育走上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深化校企合作,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

  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内在需要,是改变封闭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改变封闭办学模式的着力点来抓,以改变促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组建职教集团。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理事会共有理事单位39个,其中,政府职能部门5个、职业院校6家、行业企业28家,搭建了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就业信息、职教研究、技术培训、交流合作六大平台,职业院校以“专业与产业、院校与企业、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四对接,深化校企合作,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公共资源的高效服务,与企业合作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了职业院校、职能部门、合作企业三级联动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济源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强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构建了“三共五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引进企业先进生产性设备,共同建设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性实习基地。同时,采取“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发展。济源职业院校先后与近300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联姻搭桥深化合作。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把握富士康科技集团投资意向,成功助推了富士康产业项目落户济源。该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吸纳就业2.8万人,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2014年,该院积极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联系协商,在员工培训、科研服务、人才共育等方面初步达成了港校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优化合作环境。建立校企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和联系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部门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统筹职业教育和企业两种资源,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形成了“一集团、一会、一委”的发展机制。“一集团”是指济源市职业教育发展集团,“一会”是指济源市校企合作促进会,“一委”是指济源市行业指导委员会。济源市行业指导委员会正在组建之中,该委组建运行后,将与职教集团、校促会形成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鼎足之势,为中高职衔接提供坚强的机制保证。制定税费优惠政策,校企合作除在产学研、实习实训等方面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之外,还可享受我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载体。济源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战略性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建立专业联盟,由牵头学校联合成员单位向职教集团提报建设方案等相关资料,充分论证后重点建设济源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电子电器、建筑、护理、旅游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建立适应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招生制度,按照“1:1”普职招生比例,将符合设置标准的包含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纳入统一招生平台,逐步推行平行录取。积极探索学分制、分段学习等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用人机制,“请进来,走出去”,职业院校干部、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评选“济源市技能名师”,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创业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多层面的就业指导模式,探索出以“创业教育、技能训练、项目孵化”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济源市中职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2013年6月,在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以毕业生综合满意度排名第三,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高校工作“50强”称号。探索中高职衔接。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济源市积极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本科层次重点办好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专科层次重点办好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层次重点办好中职园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2012年,启动实施了“3+2”中高职衔接工作,已累计招录290名学生。为进一步推进中高职衔接,正在研究制定《中高职“3+4”衔接实施方案》,确定后,将向省政府上报审批。

  近年来,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副省长徐济超等领导先后视察和指导济源职业教育。去年10月,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济源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全省同行关注。先后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省辖市、中职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工作先进省辖市等荣誉称号。

  今后,济源市将按照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技能为本、工学结合,就业为本、畅通出口,创新为本、大胆探索”的工作思路,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理清思路,合力推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本报讯(记者 江芸涵)5月21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今年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考试时间为6月7、8日,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后、6月28日12点以前。

  按照规定,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实行全省统考。考试科目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总分750分。文化课语文、数学科满分均为150分,英语(不含听力考试内容)科满分100分;专业课考专业综合(艺术类、烹饪类和服装类考试办法除外),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方面的内容,满分350分。

 

  

学校运动会

“衡水号”职教航母:劈波斩浪踏歌行

——写在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之际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记者 段文雅

日前,从国家教育部传来喜讯: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委评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我市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中职学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经中央批准,由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在全国1万多所中高职业学校中,经层层选拔确定的近几年为发展职教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的职教学校,代表了中职学校的最高荣誉和最高水平。

2011年八校合一,到2014年一举斩获中职学校最高荣誉,衡水科工人走过了不懈奋进并不断收获的三年。三年里,学校坚持“多元办学、特色立校、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在顺利整合、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实现常规学历教育、送教下乡、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三大板块齐头并进,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社会的职教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这艘衡水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劈波斩浪,踏歌前行,书写出一幅奋勇进击的宏伟图画!

校企深度融合 让人才和产业更好地对接

对接产业优化专业,对照企业实际需求,学校开设了机械加工类、电子电工类、涉农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等10大类23个专业,涵盖了一二三三大产业,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

订单培养,新增设27个冠名班,由校企双方按企业需求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专业与岗位一体。

产学研一体,将中铁建公司、饶阳蔬菜联合总社、恒润集团、武强乐器基地等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基地,积极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攻关,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合作发展是共赢之道。整合以来,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提出了“专业对接产业”的校企合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专业主动对接产业链。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校长朱彭周多次组织有关处室负责人,深入衡水大中型骨干企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信息,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参观、指导,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进行调整和修订,建立起特色突出、定位准确的“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行业认识、综合技能训练、岗前强化训练和顶岗实习四个培养阶段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培养模式对接行业要求、培养标准对接企业生产、校园文化对接企业理念。

多渠道挖掘校企合作途径。学校因企制宜、因材施教,多层面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出四种成功的合作模式,取得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丰硕成果。一是送教入厂。选派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对员工开展岗前培训、特种工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二是冠名招生,订单培养。设立“英利新能源”、“习三内画”、“北大方正”、“天津三星”等冠名班,涉及13个专业,针对用人需求订单式培养所需学生。三是工学交替,搭建校企供需直通车。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灵活掌握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的时间分配。期间,学生参加由企业提供实训材料、设备和工具并在企业指导下的技能训练,取得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证书,再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破解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适应期长的瓶颈。同时,在学校召开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平台,让学生就业、乐业,助企业创业、兴业。四是引厂进校,产教结合。引进了大亮汽修厂、宁强光谱分析车间、幼儿园等,理论实践一体,使学生提前进入职场。同时,机加工、数控、焊工等实训车间与企业合作,开展来料加工、产教结合,降低了实习成本,实现了专业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搭好产学研发展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途径。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积极探索专业群与行业的“面对面”合作,把学校建成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每学期各系都会派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学校建立了企业实验研发中心,广泛与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合作,为企业技改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运作,不仅有效破解了校企合作存在的学校“热”、企业“冷”难题,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以切实提升。整合以来,学校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比赛,获得学生团体和个人奖项一等奖32个、二等奖43个,实现参赛人数、所获奖项均列全省第一,先后荣获“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过硬的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目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已与50多家市内外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个毕业生都有45个就业单位可供选择,就业试用期满后,月工资1800元至3000元不等,优秀生可达3000元至5000元,甚至数控、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的工资都很高。

硬件软件两增强 常规学历招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湖城五月,万物蓬勃生长。走进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更觉生机勃发、朝气逼人: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高大气派、错落有致,图书馆、体育馆造型别致、珠联璧合,校园里处处绿意盎然,教室内不时传出琅琅书声……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是市政府投资近10亿倾心打造的一所现代化国办综合职业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占地650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3000人。校区从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到功能分区、内部设施,完全按照高于国家级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建有机械加工、数控车铣、钳工焊工、汽车维修共8000平方米的4个实训车间;有7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其中包括电工电子类、财经商贸类、涉农类、现代服务类等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在造型别致的三号教学楼上,有41个琴房、2个舞蹈排练厅、2个音乐教室、3个书画教室、2个美术展厅、3个手工教室、1个玩教具制作中心,满足了学前教育和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技能训练需要。

除此之外,该校还投资1000万元建立数字化校园,建成200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信息化系统支撑平台,为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办一所好的职业技术学校需要硬件做支撑,更需要软件为底蕴。”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校长朱彭周表示,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精神文化等都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项影响因素中,“硬化”教师队伍是学校“软实力”提升工程的支点。围绕“硬化”教师队伍,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从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入手,全面提升教职工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通过国培、省培等,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形成了一支团结实干的高素质教工队伍。目前。学校拥有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2人,涌现出“燕赵金牌技师”白领仪、省级名师李书标、“农民信得过的技术员” 李玉珍,以及被农民誉为“科技财神”的封福锷、靳章群等一大批名师,几十名老师在全国、省、市各级竞赛中获奖。

管理是学校生存的基础。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内进入全国优秀中职学校行列,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不懈抓学校管理。按照“向管理要工作效率的提速、向管理要经济效益的提高、向管理要整体形象的提升”的理念,实现了管理范围应有尽有全覆盖、管理态度尽心尽力求完美、管理标准深化细化常态化,使学校在办学环境不利、竞争激烈、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做到了教工有信心、有劲头,校园有生气、有活力,运行有秩序、有保障,发展有目标、有后劲,营造出团结一心、力争一流的教育教学氛围,为学校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做人的素养和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开设《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礼貌礼节》等课程,强化德育教育,开展全员育人,丰富第二课堂,创立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培养模式,从饮食起居各个环节及行为举止的每个细节上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打造健全的人格,铸就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采访中,记者随意走进一间学生宿舍,只见墙上有序地张贴着一些经典警句,配上学生自己绘制的漂亮图案,既清新美观又催人向上;床上,被子都被叠成了“方块”;地上,则整齐地摆放着洗漱用具、皮箱、鞋等用品。“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有用的技术,更是严谨的生活态度,这让我始终都有一种向上的劲头。”在2013年“河北省‘三向杯’加工制造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数控系学生刘希庭深有感触地说。

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需求,不断丰富办学层次,3+2大专班、成教全日制大专班、普通中专班、中级技工班、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对口升学班、函授大专班等应有尽有,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

美丽的校园景观、先进的硬件设施、优良的软件环境、多样的办学层次,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创造了条件,很多学生在省、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被用人单位“抢先预定”,在工作岗位上创出骄人业绩,或是升入更高学府深造。实实在在的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眼球,在生源锐减和“普高热”持续升温的形势下,该校常规学历招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校生达到11000余人,成为衡水市的又一张教育名片。

发挥资源优势 为国家和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杨志勋是深州市辰时镇有名的养猪能手。几年间,他不仅自家养殖规模越做越大,还带动帮助全村30多个养殖户加快致富。有这样的成绩,杨志勋表示得益于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

原来,在养猪的最初5个月,由于不懂技术,杨志勋养的生猪病死近一半,亏损十分严重。苦闷之余,他报名参加了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在当地举办的送教下乡养殖专业班。通过认真学习及多次请老师到现场指导技术,他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特点的养猪模式,成为当地名符其实的“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使自己和村内养殖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开展“送教下乡”、主动服务“三农”,是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的三大办学重点之一。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整合之初,校领导班子通过充分论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确立了“多元办学、特色立校、服务社会、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除了办好常规学历教育外,还努力做好送教下乡、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发展“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社会”的大职教。

为此,紧紧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学校充分发挥农林牧专业优势,按照“办学条件规范、专业设置规范、教学管理规范、日常管理规范”的原则,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服务“三农”活动。首先,着力提高硬件设施,投入600多万元,配备了15辆送教下乡专用车、50套移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套教学点必要设施。其次,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特色,在全市县乡镇及农村专业化合作社建立了78个教学点,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现代农艺、农机具维修、农村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等多个专业,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学到致富的一技之长。几年来,该校为农村培训新型农民1.2万余人次,推广先进技术12项,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近300个,帮助农民增收2亿多元,被农民称为“科技致富的光明使者”。

为拓宽职业教育覆盖面,不断提高在岗人员职业素养,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在教学中做到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充分利用设备和师资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实现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并重,全面开展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目前,该校已被确定为退役士兵、阳光工程、农村党支部书记等20多个项目的培训基地,为万余人开展了退伍士兵、阳光工程等培训,专业涉及数控、机械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机加工、计算机等;为企业电工、焊工及起重机、司炉、压力容器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完成培训、取证等工作,全面提高了职工综合素质;新设了“标准化考场考试中心”,承担并完成了7万余人的各类社会考试任务,为塑造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学校还面向农村,开展了畜禽疾病防治、农机具维修等技术服务,数控、机械专业的教师一直兼任合作企业的技术指导,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学历教育成果丰硕,送教下乡富了农民,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让更多人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技能。三载风雨历程,三年春华秋实,衡水科工人凝聚智慧、挥洒汗水,创造了骄人的成果,在衡水职业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我们将在前三年整合打基础的前提下,以建设学习型、管理型、节约型、法制型、卫生型‘五型’校园为目标,砥砺奋进,铸造新辉煌。”谈及今年的目标任务,朱彭周信心满怀。

荣耀更加鼓舞斗志,成绩不断激励前行。有目标,有行动,有毅力,我们相信,衡水科技工程学校一定会再次乘风破浪、斩获佳绩!

 

 

    本报讯 日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拍摄制作的微电影《当国旗升起》入围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并在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单元荣获“组委会特别奖”。

《当国旗升起》讲述了大学生金萌在支教过程中,帮助身患脑瘤的侗族少女紫雀圆梦的故事,这是此次电影节上国内外获奖作品中唯一的大专院校的获奖作品。此外,该院大学生拍摄、制作的《莲心》、《瑶寨村官》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在教育部主办的“我的中国梦·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第二届颁奖典礼上,从全国600多所高校、23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微电影创作大赛最美奖(即最佳影片奖)。 

    近年来,山东各高职院校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教育改革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将发展重心全面转入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部分高校形成了一批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群,特色专业发展铸就了高职院校差异化蓬勃发展的大格局。

  特色专业成院校发展品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市场营销,山东职业学院的轨道交通、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技术、旅游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而且这些特色专业在行业内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2007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行列,学院提出了“商科特色、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2010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建成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制冷与空调、食品生物技术、软件技术、电子技术、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环境艺术等9个国家示范专业。

  山东职业学院积极发挥“机电见长”的专业优势,以机械、电气类优势专业为核心,带动其他专业,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建设,探索实施了山东省的单独招生、对口招生、高职与中职、应用型本科贯通衔接培养、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联合培养,在2013年分别与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合作,率先开展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2014年学院将分别与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合作申报土木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起以水产养殖、食品加工技术、旅游、机电、建筑工程、汽车、物流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学院着力打造三级重点专业,建成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5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拟建设6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并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群。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积极围绕水利工程专业做文章。其中,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水利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财政专项建设经费重点支持专业。水利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建设方案示范专业。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会计电算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8个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酒店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8个专业是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校企合作再促学有所长

  通过特色专业品牌化建设,高校和企业,学生个岗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学有所长,用人单位重点培养的情况在山东高职院校比比皆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共同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如:会计学院与银座佳驿酒店合作共建了财务共享中心,企业财务部建在学校,师生处理真实账务。旅游管理学院与舜和集团合作建立舜和班,实施订单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学院与联想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合作,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工商管理学院、食品药品学院与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共建惠发学院,设立办学基金3000万元。

  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订单培养范围和订单数量逐步扩大,先后与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太原铁路局、南昌铁路局、青岛地铁、无锡地铁、宁波地铁、石家庄地铁、兰州地铁、中铁电气化局、青岛港、日照港、联想集团、师创软件、东忠软件等企业合作,累计开展订单班49个,订单培养2700余人。订单班的实施将企业招工与学院招生对接起来,变招工为招生,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的“双高”目标。

  据了解,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的学院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院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创办的汽车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现代汽车学院于2007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现代集团捐赠给学院18个车型50辆、总价值达100万美元的汽车以及部分发动机作为教学设备。由山东省财政厅担保、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82万欧元,建设了汽车、食品等特色专业实验中心。2012年9月学院成功入围由中国教育部、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奥迪、宝马、戴姆勒、保时捷及大众)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推出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SGAVE)项目,目前两批四名教师赴德国培训。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按照“厂中校”、“校中厂”的模式着力打造高标准校内外实训基地。学院先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中铁第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豪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港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成了196个功能完备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各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要求。与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微山县水利局等单位结成战略联盟,在科研立项、学生顶岗实习、教师顶岗锻炼、聘任兼职教授、实验设备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


河南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始建于1955年,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高校。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3个学术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等荣誉称号。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中原工学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流研究水平、取得突出学术成就的专家学者被聘任为该校省级、校级特聘教授,促进了相关学科高水平发展。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1503人,其中专任教师114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6人,博士学位教师26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河南省教学名师6人。

        实施质量工程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中原工学院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河南省精品课程14门。2013年,在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三年,中原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各类全国性竞赛中获奖224项,其中一等奖51项,二等奖87项,充分反映出实施质量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实施科研强校战略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学校坚持高水平科研强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档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研究机构,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2011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横向科研项目185项。2012年,由中原工学院与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联合申报的“触媒法合成高品级金刚石关键设备与成套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中原工学院任家智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节能精梳机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科研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科技奖评审。

        积极推进高校园区建设,大力推动协同创新。2010年,学校与郑州高新区联合组建的河南省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正式获批。目前,首批项目厂房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利用纺织服装学科优势,联合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新乡白鹭集团、山东如意集团、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4个单位,获批建设以中原工学院为牵头单位、崔世忠院长为负责人的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河南省政府首批建设的13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目前该中心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坚持开放办学

        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等优质资源并加以固化,促进了自身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时驰有限公司、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9个本、专科合作办学教育项目。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凭借优异成绩可以被推荐到国外合作办学高校深造学习,拥有国内外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俄联邦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中原彼得堡航空大学”办学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是河南省首批8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毕业生动手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实施“启航工程”

        打造优良学风

        学风建设是学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所大学文化底蕴和办学理念的具体反映。中原工学院重视学风建设,从2011年开始在全校新生中开展“做优秀学生、树优良学风、创先进集体‘启航工程活动’”,促进了学风的明显提升。近三年,共有1853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68个班集体获得“河南省先进班集体”、194名同学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厉行两个“千方百计”

        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服务为根本,千方百计提升毕业生就业素质和认知观念,千方百计谋求受毕业生欢迎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主管就业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就业工作。先后与香港真维斯、许继集团等200多个企业公司签订了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协议,通过订单式培养,向各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生谋求出路。每年都有大批校友回母校招聘人才。学校还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专业网站的合作,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多种就业措施促使中原工学院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重庆晨报讯 (记者 黄德强)上邦高尔夫与酒店管理学院昨天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西南地区开办的首个高尔夫专科职业教育学院。

    据了解,优秀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具有收入高、职位晋升快、工作环境优美、服务对象高端、综合素质高等特点。在许多球场,球童月均收入可达六七千元。除了球童,许多高尔夫球场还缺少出发、巡场、预订及运营岗位的领班、主管等专业管理人员。而受过良好教育的高职专科毕业生在高尔夫行业内较为稀缺,职业前景良好。

    下周,中考志愿将开始填报,面对“读高中还是选职校”这道选择题,绝大多数家长脑中会立刻对应两幅画面:坐在格子间里的白领和满身油污的蓝领。所以他们的答案当然更倾向前者。然而现实情况是:七百万应届大学生遭遇“更难就业季”,同时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喊了许多年,依然困境难破。职业教育如何提升吸引力,成为学生、家长的一种主动甚至自豪的选择?

  上周,苏州市区召开初职衔接工作座谈会,从升学政策上的试水初职衔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引入,创设多样化的成长通道和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切的发展途径,“自主”都是个关键词。一切都任重道远,但细微处的教育破冰仍值得关注。

  初中学校:全程融入职业启蒙教育学困生能否自信满满入读职业学校

  觅渡中学校长郝云亮一直在关注初中校和职业教育的对接。这份关注基于学校生源情况的分析,也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提供了一种思路。

  觅渡中学是市教育局直属、定点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中校。“九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这其中又有六成是民工子弟小学毕业的,入学测试的合格率还不到30%。”郝云亮介绍说,学校七成学生的父母只有小学学历,平时忙于生计,根本谈不上家庭教育。“日积月累,他们学习效能很低,学习压力大,自卑感强烈。”

  郝云亮和他的团队希望有所改变,虽然升学结果都是职业学校,那能不能让学生自信满满地跨进去?“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关注更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同样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生涯规划和终身发展。”

  两年前,觅渡中学就开始尝试在学生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学校与多所职业校进行了合作,请来了职校的老师介绍职业教育,开设汽车等实用知识讲座,老师带着学生参观职校的实训工厂,编印普教、职教对接校本教材等。“比如有的孩子,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了,他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就是非常主动的,效果当然完全不一样。”

  这学期开学,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对初三学生进行分流教学,把一部分成绩没有提升空间、已决定通过注册入学上中专的学生提前“解放”出来,组织他们走出中考复习课堂,到职校,进企业,了解职业教育,提前为下一阶段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做充分的心理准备,提升他们对职业学校的信心和兴趣。“这些孩子身上有许多好的东西,朴实,爱劳动,善解人意,有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吃苦。要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这些优势和价值。”

  郝云亮拿出了这三年学生毕业去向的分析,虽然近两年学校仍有九成毕业生录取职业类学校,但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入读五年制大专的比率显著提升。(见附图)“这可以证明当学生有了主动、明确的方向后,学习的劲头和效率都显著提升了。”

  职业学校:就业不是我们唯一的优势

  成才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和觅渡中学合作最紧密的一所职业校。杨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希望澄清一个大众观念上的误读:初中毕业的分流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普通高中”——大学之路,“职业学校”——就业之路。“其实,读了大学就不就业了吗?而我们职业学校除了就业,其实还有许多个人发展的途径,这些都被忽略了,在选择判断上就容易盲从。”

  杨建良介绍,单是“升学”这个途径,除了对口单招、专转本、专升本等传统途径外,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也正在构建起来。中等职校院校与大专、本科无缝对接的通道越来越多,2014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共422项,其中,苏州市就有54项,其中有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27项,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9项,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14项,中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本科教育分段培养4项。此外,在出国留学、创新创业方面,职业学校现在也是开辟了多种渠道。“那种初中毕业读职业学校就是发展‘断头路’的观念早已经过时了。”

  从输送优秀人才的角度来说,杨校长也很自豪:“以我们学校为例,近年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01金178银103铜,其中在全国赛场上夺得19金6银4铜,这些金牌选手许多免试就读全日制本科,名企还开高薪抢着要。”

  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杨校长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这里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观念的,增强对学生对行业-职业-专业的认识,是很关键的。很多学生在中考填报志愿时,茫然、随意,进入职业教育轨道后才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取向,职业意识养成明显滞后。”校长杨建良这样告诉记者,“他们只觉得自己是中考的失败者。”

  一项针对上海、云南、广州、山东13所中、高职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在“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这一项上,1600多名学生中有72%说因为“未能考上普高”。“不是主动自愿,就很难期待他们会学得投入;当孩子明白升学是主动选择,不是被迫淘汰,他们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起来。”郝云亮说。

  评价和升学政策呼唤改革创新试水“因为优秀推荐你上职业学校”

  如果对于所有的初三毕业生来说,中考分数线是一条唯一评价标准,那么总有些人会是失败者。要改变“中考失败者进职业学校”的误区,提升职业教育的魅力,必然要呼唤评价和升学政策的改革创新。

  郝云亮提出了自己对于政策层面的思考:首先是扩大职业学校尤其是五年高职招生自主权,“事实上,职业教育的选拔和普高升学的选拔必须是有区别的,现在是中考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对付所有的学校。”在第一个建议的基础上,那就得把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尤其是在职业学校招生过程中的作用。更高层面的,则是探索中考毕业会考和升学考试能够分离。

  今年中考升学中,觅渡中学和建设交通校就迈出颇有实质意义的一步。根据两校的签订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定制》协议,以“择优、推荐、破格、定向”的原则,针对建设交通校五年高职类专业和三年中职类专业,两校合作制定优秀生推荐制度。这里传达出的是“因为优秀,推荐你上职业学校”的信号。

  觅渡的优秀应届初三毕业生,自愿报名,获学校推荐,可以享受低于专业录取分10分的政策优惠录取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优惠的幅度并不算大,但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对于两校的探索给了充分肯定:“这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主动合作、创新,可以看作是自下而上的对我们主管部门的一种倒逼,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事实上,就直属学校层面,像觅渡中学这样的以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初中校还有多所,职业类学校也不少,觅渡和建设交通校的合作无疑是个良好的示范和开端。

  顾月华局长在会上还进一步提到:虽然觅渡中学在普职衔接迈出了初见成效的一步,但实际上更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生涯规划的教育理应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过程,“如果每所学校的日常教学、课堂、校园生活中,都能融入生涯教育的意识,那么,学生对于职业学校可能会更感兴趣,也更重视。再进一步说,为什么只能觅渡的学生瞄准职业学校?只要职业学校提供适切、优质的教育,立达、振华的优秀学生也会去选择。”

  学者之思:枣核型还是金字塔型社会

  文化学者的关怀、思考角度更深入到社会结构的探讨。著名学者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就有发人深省的阐述。摘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不能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我们就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技术队伍,乃至方方面面的服务型人才。而要建设良好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有内在的动力。他们的动力,取决于他们可以期待的前途,即技工们不错的收入,其中的佼佼者享有很好的内外声誉。这就关系到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金字塔型的社会,枣核型的社会。如果是前者,底层的人是肯定不愿意进入职校和工人阶层的。只有后一个结构,才会给差异巨大的众生都注入动力,各奔前程。金字塔结构的结果看,全体学生竭尽全力拥挤在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后浪追前浪,是多米诺骨牌,最终没有一个人的学习不是异化的。” 

 

    经过专家实地考察,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同意将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增列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如东分院”牌子。至此,如东有了五年制高职院校。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46所分院和40个办学点,现有20多个教育部批准的和15个教育厅批准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专科学历证书,目前五年制高职在校生近20万人。

  据了解,如东中专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南通继南通卫生分院、南通分院之后的第三家分院,也是南通县(市)级唯一的分院。增挂分院牌子后,学校可同时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职学生毕业后,颁发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文凭,三年制中专学生毕业后,仍颁发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文凭。据如东中专招生就业处主任曹卫民介绍,今年,该校五年制全日制高职设机电一体化、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和服装设计7个专业,计划招生500人。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