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信息

搜索贴子

搜索新闻

搜索店铺

搜索商品

搜索团购

搜索新闻
国际职教大会
当前位置:职教网 ☉ 资讯 ☉ 国内新闻
展开全部
        本报讯(记者 刘磊)日前,四川省教育厅、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校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通知》,规定普通本科院校自2015年起不再招收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2018年起不再接收五年制直升转录学生。

        五年制高职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四川省要求,五年制高职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为办学主体,普通本科院校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分层发展的要求,逐渐淡出五年制高职。

        四川省规定,举办五年制高职的高职高专院校需具备符合高职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备的实践教学设施以及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等。高职高专院校可利用优质的中职校,原则上应是省级及以上重点(示范)中职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转录后的两年高职教育必须在高职高专院校内完成。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西娅报道)4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对2014年新疆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新疆职业学校在校总数为31.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8.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22.9万人,较2009年分别增长12%、3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79.04%,较2009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5.5%,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0.3%。自2011年以来,已在内地9个省市的33所中职学校开办了“内地中职班”,在校生规模已达7259人。

  尔肯江·吐拉洪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变化变革创新,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特别是要服务好青年就业,建立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尔肯江·吐拉洪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高职衔接体系,逐步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充分利用对口援疆和区内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管理,维护稳定大局,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

        ■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杨保华 刘佳

        孟威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理财专业毕业生,大一开始独立理财,从操盘手、总监到老板,一路奋斗不息,如今年收入逾百万元。

        最近他很开心,因为2013年8月向工商局递交的组建武汉微时代高校传媒有限公司的申报材料,有了新的进展。

        刚入学时,孟威的理想是做一名理财师。大一下学期,通过拜访其他高校同性质社团和悉心准备,孟威组建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首个理财投资协会。协会超过预期发展,成功举办了学校年度模拟炒股大赛和武汉八大高校联合炒股大赛。在这个平台上,他实现了走向创业的第一次自我升华。“我把协会当成平台,学会了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筹办大规模的赛事,如何领导一个团体带好一批会员和如何推销自己”。

        2011年6月,孟威被聘为武汉博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货操盘手兼高校市场总经理。在这里孟威赚到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他有了创业的想法。

        一边学习、一边操盘,孟威同时也在考察市场。薄板,这一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产品走进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每天学习关于薄板的知识,钻研好的营销模式,凌晨3点才睡觉。孟威心里很清楚,现有的公司大多排斥新产品,因为传统产品不用承担大的风险,并且营销上有既定的优势。他必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以获得投资。

        在孟威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能算单方面做好了准备,要想真正实现创业梦想,还要“借船下海”。最后,他下定决心,以项目合作参股的形式,借用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平台推销薄板。

        即使如此,孟威还是遇到了最现实的问题,总计60万元的资金投入还有48万元的缺口。几经周折,他向朋友、亲戚借钱,回老家申请创业贷款,到最后还差10万元。只好和公司老总商量前期出资50万元,后期以利润增补形式补齐10万元。

        2012年12月,孟威参与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股份重组与公司扩建,次年参与公司全盘发展,也将薄板打入了公司的主流产品前线,并担任公司执行总经理。到南昌华耀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任职时,孟威还参与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自发热地板,已获得专利预授权。

        2013年6月至今,孟威担任了佛山市高一点建材公司湖北、江西区域市场总监。同时,借助其他几个项目的资金、经验的帮助,他独自组建的武汉微时代高校传媒有限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这位年收入过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真正当起了老板。

        在孟威看来,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要坚持学习、坚持奋斗,但是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大学生创业,还必须善于把握借船下海的机会。也希望社会能多支持,少了社会资源的扶持,我们创业的难度会增加不少”。
  教育国际化,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在上周举行的上海教育博览会国际教育展上,参观者们发现,相比于近期受到热捧的高中国际课程,上海中职学校的国际化起步更早,融合程度也更高。

  学生不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上海市商业学校的展位前,穿着韩式服装的学生现场展示韩式美容的技艺。据该校中外合作办主任卢宁宁介绍,该校中韩合作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是2003年与韩国美容职业专门学校合作创办的,引进先进美容美发教学仪器的同时,更借鉴了韩国在这一专业领域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理论,更注重实践操作。学生完成三年学习,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可同时获得上海市商业学校毕业文凭和韩国学校课程证书。

  上海市商业学校是本市最早开展教育国际合作的中职学校,2000年已迈出国际合作办学第一步,与澳大利亚TAFE西南悉尼学院合作培养国际商务方面的人才。此后十多年,他们先后与韩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机构在美容美发、珠宝制作与营销等专业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还主持“国际商务”和“美发与形象设计”两项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

  “国际合作办学,尤其是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拓宽了我们的办学思路,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使得学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得到出国留学的相同效果。”卢宁宁说。

  6个专业成国际化教学试点

  事实上,国际化办学已成为近年来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除了各校纷纷试水合作办学之外,上海市教委更是大手笔开展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自2012年以来,上海先后分三批共开发完成52个体现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涉及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财经商贸、医药卫生、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专业大类,其中6个专业教学标准已于2013年启动教学试点工作。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是适应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发达国家、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更要有国际的视野。”上海市教委职教处处长劳晓芸这样理解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在以往中职课改时,我们的视野往往局限在国内、本地区,关注较多的是国内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忽视了国际先进企业所代表的技术水平,从而使得原来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显得较为滞后,学生也难适合上海国际化企业的用人需要。”劳晓芸表示,这次开发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各项目组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梳理与分析,借鉴了许多国外先进的行业技术规范和能力标准,这将大大提高我们培养人才的规格。

  国外更注重职业综合素养教育

  上海中职教育已完成的各个专业教学标准,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能力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同时,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也给中职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开发职业能力标准时,非常注重职业的一般能力和职业的综合素养,如岗位操作安全、节能与环保、团队合作、法规等,并有具体要求的描述。”劳晓芸举例说,药剂专业借鉴的澳大利亚职业能力标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第一个职业能力领域出现,包括安全工作环境的建立与维护、消防设备操作、职业健康与安全工作程序实施、紧急处置、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等5个模块的能力要求,而这些一般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我们原来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往往被忽视了。“我们以往在进行课改时,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职业技能,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重视得不够。现在看来,这些能力与素养,正是学生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宝马班”没惹谁

  斥资千万,每年仅培养二三十名学生;培训老师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学生上课有茶歇,免费提供咖啡茶点、毕业合格即可进入宝马工作……前段时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开办“宝马班”,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不小的争议。据该院一位系主任介绍,“宝马班”的功能就是企业“私人订制”,学校对口培养符合宝马技术要求,并适应宝马文化的“准员工”。

  笔者注意到,公众争议的焦点无非聚集在:一者是否过于奢侈浪费;二者高规格培养订单学生,是否侵占了其余学生的教育资源,会不会导致“一校两制”的局面。有评论认为,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种新生事物,自然会存在一些“短板”,招致舆论争议。

  笔者认为,说到底,争议的背后还是说明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然肤浅,甚至还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根本不符合“宝马”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身份。

  其实,“宝马班”并不是什么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在2002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即提出在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培养,2004年,教育部也在颁布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把开展订单培养作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可以说,“订单模式”已经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运行了10余年时间。实践也早已证明,通过直接对准企业对人才数量、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大大地提高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这是职业教育达成产学研目的、和区域经济相结合的最佳路径。宝马公司根据其企业文化,需要其员工“高大上”,而高职院校根据其要求订单“宝马班”,培养“高大上”的人才,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得不承认,“宝马班”的出现确实会导致“一校两制”的局面,但是,所谓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也纯属公众多虑。须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合同关系,学校专门为企业培养“准员工”,企业根据协议要向学校支付相关的培养费用,而非完全占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经费。

  此外,“订单班”的构成,其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企业设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公开选拔,学生机会均等,而不是公众主观想象的那样——仅仅是贵族待遇,沦为少部分人的“特权”。据该校负责人介绍,作为一所以汽车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不仅有“宝马班”,还有“保时捷班”、“奥迪班”、“通用班”等品牌的订单班。

  “宝马班”没惹谁,只是打破了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已经形成的“低端”印象。其实,职业教育就是要通过“宝马班”这些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让公众知晓其的办学模式和实质内涵,让社会摘掉对职业教育低看一眼的“有色眼镜”。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翟帆

        4月3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简称《培养方案》),此举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向广大农民敞开了大门。为何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怎样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职成司有关负责人。
    
        问:这些年农民加速向城里转移,转移出来的大多是有文化的年轻人,而留在农村务农的人员数量急剧减少,素质逐步降低,“谁来种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此举对解决“谁来种地”有何意义?

        答:“谁来种地”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李克强总理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

        问: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有什么区别?

        答: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在于:

        一是从身份向职业转变。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去除“农民”的身份属性,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以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

        二是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转变。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以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三是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可以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以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问: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因此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培育体系。我们看到,这次出台的《培养方案》也是经过了细致的考虑。

        答:是的。首先我们理清了教育与培训的关系。农业职业教育包含职业培训,但是培训绝对不能代替教育。职业农民的典型特征是高素质,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宽广的视野、综合的管理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的经营意识。农民培训只是侧重于技术和技能,是短期的一事一训,只是告诉农民怎么做,而农民职业教育是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不仅解决怎么做,还要解决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做,从观念、理念、道德、技术、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其次,在制度设计中,我们遵循“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思路。《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农民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重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交替进行,顺应农民学习规律,适应农民居住分散、学习与生产兼顾的实际,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学分认定和管理制度为纽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职业教育制度。再其次,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我们将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并探索建立国家现代农业开放大学。

        问:《培养方案》设置了哪些专业和课程?

        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我们设置了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个专业类。.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能力拓展课三大类,允许根据产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生产生活实际适当调整或增开其他课程。学校将根据学生生产经营实际和农时季节特点组织教学,实行学分制,以学时数考核学习量,以学分认定学习成果。

        问:为什么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年龄限定在50岁以下?

        答: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占全部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75.9%,平均年龄接近50岁,部分地区甚至达到55岁以上,且素质堪忧,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结合农业劳动力相应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应重点招收年龄在50岁以下的农民完成学历教育,同时我们支持和鼓励所有务农农民注册学习。

        问:中等职业学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任务,是否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答:有关部门正在就推动国家建立出资购买农民学习成果的公益性经费补偿制度进行研究。

        问:《培养方案》对办学机构资质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办学机构应是国家承认的涉农中、高等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具有连续10年以上的涉农专业办学资历;具备相应的基层办学能力,能够进村、入社、到场,把教学班办到乡村、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社区和家庭农场,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习;具有相应专业及课程开发的能力;具有相应的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和师资力量。

        问:农民按照《培养方案》完成学业,可获得什么证书?

        答: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由学校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标明“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字样和所学专业。

    链接

    中央“三农”政策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专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4.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 

        6.《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7.《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4月11日,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实践研究”开题会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和课题实验基地、实验学校负责人,与来自华南、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一同,探讨以职业教育推进广东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与实现路径。

  据了解,该课题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联合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协同研究,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推进广东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利用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工作,其中,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示范省。目前,全省有高职高专院校79所、在校生76.03万人,其中11所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25所为省示范高职院校;有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745所、在校生228.5万人,其中有63所中职学校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课题组首席专家黄崴在作开题报告时认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中心,必然是确立新型农民个体和集体主体地位的过程。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民主体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在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县级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统筹体制机制是需要切实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推进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培养相适应的人才,需要建立与本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区域文化教育相适应的专业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需要切实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主编高宝立、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黄先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郅庭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等五位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极强的实践意义,契合当下中国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诉求。做好该课题研究,形成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对我国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能促进职业教育在当中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重要作用。专家们还就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科学开展课题研究、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可转化运用的成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研讨会现场。 记者 李永杰摄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参观技术研发大楼
     
        2014年4月12日,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研讨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扩大)会议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100多所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主持。
 
        开幕式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致开幕辞,并向与会领导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概况、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

        随后,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教育处处长林宇向大会介绍了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及高职与高专教育处2014年工作要点;并对如何看待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在《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研讨模块,浙江农林大学发展战略管理处处长侯平、浙江省教育厅法规处杨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慧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秀萍从多角度对高职院校大学章程的建设情况作了主题发言。并由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对《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

        此次会议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高职院校章程建设、国际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及前景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引起了与会代表们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深刻思考。
校内有“最恐怖课表”校外有家人朋友的冷眼

  90后入殓师是怎样炼成的

  编者按

  清明刚过,在缅怀逝者的季节,从事殡葬工作的那些人,也会走进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人在生命的终点更有尊严地离去,如何克服内心的种种恐惧和不适,又如何在这份工作中找到存在感和价值?本报记者探访了一所设有殡葬专业的学校,走近了几位殡葬专业的毕业生。从他们身上,也许你会体味到:职业教育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来报考的学生很多是出于好奇心”

  一部电影改变了18岁山东潍坊女孩的志向。

  素来喜欢看历史科幻片、纪录片的陈怡璇,每每看完电影后都会以客观的角度对影片作出分析,领悟导演的剧本构思和怎样通过画面、语言、镜头去刻画一个人物,凸显主题。

  但在一个幽静的下午,独自一人在观赏着日本影片《入殓师》的她,震撼之余却对一个特殊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报考填写志愿那天,已远远超过二本线的我没有继续填写我之前想学的专业。电影《入殓师》的情节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支配着我。”陈上网查询这一“神圣”的专业,走进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而今年19岁的广东韶关女孩王子琪则是因为看了美国电视剧《犯罪现场实录》而萌发了想当法医的念头。然而高考失利后,她开始在网上查学校,希望能去学防腐整容的类似专业。

  “来报考的学生很多是出于好奇心,电视报道容易激发他们的神秘感。”3月24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副教授钟启顺告诉记者,相当部分来学校就读“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这个专业的学生,并非是冲着就业和高薪而来。

  作为在全国最早开设殡葬专业的职业学校,其中的殡仪学院现有学生近800人。“报考与录取的比例往往是3:1,有时达到4:1。”殡仪学院党支部书记苏立辉说。

  钟启顺介绍,该校这一专业是由王夫之教授在1995年开办,之后全国陆续有4所高校设立了相同专业,从此国内的殡葬行业有了迥然不同的变化。“那时这行的职工连名字都不会写,领工资靠的是盖章,很多人是进城拿户口的农民工或者城里的孤儿来干这一行。他们把殡葬就等同于烧死尸。”

  新世纪后,开始有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跻身于这一为人“嫌弃”的行业。

  以长沙这所学院为例,学生的来源多分为三块,其中子承父业或亲人有从事过这行的不少。长沙殡仪馆有一位从东北来的林姓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他的两个妹妹都从老家来到长沙加入了这行。

  剩下的就是受到媒体报道或者电视节目等影响,以及希望能在激烈竞争中安然就业和憧憬较高待遇者。

  “最恐怖的课表”

  “周一殡葬、收尸、插花;周二烧骨、挽联、风水……”

  2014年清明节前夕,曾有人将上述课程表贴到网上,一时惊倒无数网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一位负责人就此作了解释:这只是学生将课程内的知识作了特别的概括,其实课程名称没有这样吓人。

  钟启顺介绍,学校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这个专业分为4块,即殡仪服务、殡葬设备、防腐整容、陵园,基础的课程基本相同,学生都要熟读《殡葬文化学》、《殡仪服务学》、《殡葬伦理学》、《现代殡葬礼仪实务》等课程。通过上述教学让学生们看淡生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专业技能方面,从遗体接运,业务洽谈、整容防腐、殡葬礼仪、火化、公墓,整个流程都是全面传授。学院要求学生专业技能熟练,连灵堂扎花这样的小细节都得反复练习。为让学生在平时实操中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氛围,学院还从台湾引进了仿真火化炉和仿真假人供学生实训使用。

  苏立辉告知,学校设有实训、实教课程,而学生实习,平时常去的就是殡仪馆、陵园。

  多数学生大一时,清明前后得到殡仪馆、陵园去感受10天左右,为的是“增加感性认识”。大二则有专业实习,清明节前开始在馆、园锻炼40天左右,所有专业岗位全部轮一遍,达到适应所有工作的要求。

  “去年有一个班,学殡葬礼仪的,期末考试都放到了长沙殡仪馆,50多名学生现场考试。”苏立辉说,到了大三学生则开始顶岗实习,很多干得好的学生就和单位签了合同。

  在钟启顺眼中,学生成功与否,与内心的认知程度紧密关联。“凡人都对死有恐惧,但面对亲人(遗体)肯定不会害怕。”

  她认为,如果没有视死(者)如亲的专业精神,殡葬行业中的一些岗位是无法干下来的,比如尸体的防腐整容。

  现在浙江嘉兴一个殡仪馆工作的季烁红对此有着切身的理解,她说自己入校时的原因与高薪和就业无关。

  这位在众多老师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优秀学生在2013年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当年奶奶生病去世,表哥因车祸而支离破碎。两位亲人离开人世的模样让她无法接受。她思考着,应该让逝者以体面的方式离开。

  于是,在殡仪馆的一个工作台上,她和另一个男搭档曾亮亮,经常重复着专业的功课:轻轻地替死者刮胡子、修剪手脚指甲、化妆整容、穿衣。由于人死后身体变僵硬,需要洗澡、按摩才能恢复弹性。数小时的工作常令人备感疲惫。

  入职一年多,她已经服务了逾百名逝者。“我们称他们为‘往生者’,因为他们是去另外一个地方生活。需要这样的心态才能理解自己的职业。”

  与季烁红就读于同一所学校的陈怡璇在实习中领悟出了“安慰使者”的意义:一个丈夫在看到出车祸的妻子被“修补”得栩栩如生时,以为妻子仍活着,久久不肯离开。

  “作为遗体整容师,我们做到的就是为逝去的生命制造美,给每个充满悲伤的家庭带来一缕爱的温暖和抚慰。”陈怡璇在本子上写道。

  理解像生命一样珍贵

  但社会上理解这些学生的人生价值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甚至他们的亲人也概莫能外。

  2012年夏天,陈怡璇没有和家人进行商量就报考了长沙的这所学校。当她把真相告诉了家人时,整整3天,她和家人完全处于冷战僵持状态。

  而季烁红的情况更糟,“父亲以断绝关系的态度告诫她——以后自己管自己吧。”

  一些毕业生告知,读书时,学院的同学之间关系都很好。但其他院系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们交往,甚至食堂吃饭都不想碰到一起,让这些尚未入职的学生,隐隐读懂了入殓师充满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

  老师们同样感受到压力。

  200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苏立辉提及,来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时,人事处安排他到殡仪学院任教,他条件反射般地回了一句:可不可以换一个?

  “但实际上我一直没有换,慢慢有了职业认同感。很多人都是从开始有想法,到两三年中接受现实,最终认同并融入。”苏立辉说,没来前认为这些学生肯定是老弱病残的多,其实更多的是帅哥美女,心理很阳光。

  据悉,虽然学生就业只能去殡仪馆,方向较为单一,但行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全国近1200多家殡仪馆每年人才缺口为8000人左右。因此,学院毕业生极为抢手。

  钟启顺称,学校的殡仪专业自开设以来就没有扩招过,基本保持每年700~800名学生的规模,如此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有两个以上的就业机会选择。“现在全国有300多个馆、园的负责人是我校的毕业生。”钟启顺说,学生们的待遇不差,干得好的月薪上万元也不少见,真正麻烦的是职业带来的生活压力:无人理解,没有朋友。

  与季烁红同在嘉兴的几个同学中,牛吉胜每次干完工作就洗澡,刘洋则靠外出购物来平复心情。“久而久之,朋友们都离开了,只剩下同行为伍。”季烁红哭诉道。

  据了解,从事这一行业学生的婚姻多是同一单位内部组合,而找其他职业的则往往几经波折。2014年春节前,一位殡葬师与长沙某医院的护士谈婚论嫁时遭遇了女方父母的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湖南一电视台的交友栏目,专门办了一期“白衣天使爱上黑白无常”的节目。

  在媒体的劝和下,女方家人终于点了头。

  一位90后入殓师称,职业带来的社交压力让他不胜其烦,以至于每次工作完,他就习惯性地刷微博。“常有网友问,干这行是不是脑子坏了。我回复,老子干这行很自豪。”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需求,深度对接市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改革特别是顶岗实习的改革,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发展新路。其“三对接”的办学发展模式,对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就业教育,而要想有高的就业率,就必须“以需定产”,科学定位。目前,不少行业高技能人才数量不足、文化程度偏低,且呈现“老龄化”趋势,出现结构性短缺。“技工荒”现象的不同程度出现,表明技能型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相关行业扩张的一个瓶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产业需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并按照各行业的市场需要科学地设置专业。以湖南有色职院为例,学校目前共开设专业20个,其中包括稀土工程技术、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等在内的7个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这些专业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被列为“绿牌专业”。这足以说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旦实现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迎来的必将是人才顺利就业和行业迅速发展的双赢格局。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职业标准是一种工作标准,是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要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提升教师对职业标准的熟悉度,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职业标准》,并深入企业、生产岗位一线,直接了解岗位职业标准。同时,要在坚持高校所规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内容的同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鉴定文件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调整专业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核,以此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通过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为学院推行“双证书”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毕业生取得“就业通行证”扫除了障碍。

        三、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最重要的问题是企业配合度的问题。为加强企业配合教学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必须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校企合作的共赢点。以此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长效机制,以“互惠共赢”为原则,不断深化合作。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一方面深入行业进行调研,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职业岗位标准,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主要依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搭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教学改革,推进先进职教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并分批派学生到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在实习单位与工作过程零距离接触。

        以“三对接”模式培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其就业之路自然会顺畅得多,甚至有可能轻松实现提前就业。 (作者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李华 绘

        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为了构建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科学协调职业教育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使其各安其位,满足各层次毕业生可工可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各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如下:

        ■李梦卿

        中等职业教育 探索现代学徒制度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从加强工学结合、探索现代学徒制度等方面巩固发展。

        加强工学结合。举办中等职业教育,要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现实,不能沿袭传统普通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形式和管理办法,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开展工学结合教育与管理。目前依然有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沿用普通中学的管理方法,例如全校按年级管理而非专业部(室)管理,模糊专业分类,注重理论;模糊实习训练,注重课堂传授,这些做法十分不利于学生操作性技能习得。

        探索现代学徒制度。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经历了技工学校教育、半工半读教育和工学结合教育三个时期。技工学校教育为现代学徒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半工半读教育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工学结合教育丰富了现代学徒制建设的内涵。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存在着岗位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如何有效建设现代学徒制是亟须探索的课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我们要借鉴并吸收这些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培养出适应岗位操作标准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专科职业教育 探索专科学位制度

        为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从加强产教融合、探索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等方面稳定发展。

        加强产教融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延展学习能力,但如果仅局限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理论,进行推演和计算,或只在学校实训室训练操作技能,将很难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技术更新进步情况。因此,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紧密联系产业发展,跟踪技术进步对职业岗位(群)的技能需求,只有在大生产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快速提升专业技能。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大力推行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是推动产教融合较好的方式。

        探索专科学位制度。我国高等教育的学位体系并不完整,有博士、硕士、学士,但专科层次教育还没有学位。对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授予学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有先例。2000年2月,英国提出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增设两年制职业性的基础学位;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制度是随着社区学院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说:“学位就是红绿灯,使得学生的车流通过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各级学位都起着测量和奖励学习成绩的作用。”专科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样也需要被测量和奖励。相较于目前提出的诸种学位名称,笔者认为,“工士”学位更能体现专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工”,最初的器物含义是“工匠的曲尺”,与“技术”、“技能”等含义有着紧密关联。构建“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将会使我国现行学位制度更加完善,更加促进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建议在部分办学条件较好、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高职院校开展专科学位制度的试点。

        本科职业教育 探索转型发展方式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目前政府正在推动地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样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转型发展的本科院校,需要充分借鉴中高等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探索本科转型方式。职业教育本科绝大部分将由普通三本院校转型而来,少数由专科高职院校建设而成。有不少普通本科院校,希望能将教学型高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高校,将教学研究型高校建设成研究型高校,因此转型办职业教育,或许会引起较大(有声与无声)的抵触。这就要求政府的力量凸显,做到以政策推动转型、以制度规范转型、以经费保障转型、以招考引导转型、以问责保证转型。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些高校真正走上职业教育的道路,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业课程、共建专业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专研职业教育 探索建立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顶层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大,社会不甚了解。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加强产研互通,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度。

        加强产研互通。截至2011年,我国专业硕士学位已有39种、专业博士学位5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产研互通,让研究落到具体的生产项目上,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参与到项目设计、技术升级和工艺革新中,增强项目研究的能力。

        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通过双导师制,能够协调、沟通兼职导师所在单位与高校相关学科开展长期的、实质性的教学、科研或实践层面的合作。兼职导师能够协助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实践指导、项目研究等工作。因此,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积极探索双导师制,提高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师范教育 探索教师聘用制度

        “双师型”教师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加强双师培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5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着职教“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任务,实行“双证书”和“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其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已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为职业教育培养更高等级的“双师型”教师。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做出规范,技术师范院校要力求使毕业生能达到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同时,要针对高职专科和高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我国有12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再加上转型发展的本科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量巨大。因此,要充分发挥技术师范院校的优势,完善技术师范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满足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

        探索教师聘用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职教师范本科生毕业时可同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职教师范研究生毕业时可同时取得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制度和措施。目前,各地职业院校引进教师都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统一招考进行,这种“逢进必考”政策是在普通教育学校招聘教师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职业学校需要引进的“双师型”教师而言,存在明显缺陷。因此,需要政府放权,将编制数划拨到各职业院校,由院校自主面向技术师范院校招聘,自主考核,引进真正需要的“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政策对推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推动技术师范院校的优质发展意义深远。

        建设体系完善、各安其位、普职互通、能力为重、可工可学、科学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虽然任重道远,但将渐行渐好。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本报讯(记者谢洋 通讯员杨曦)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获悉,2014年广西普通高校优秀专科高职生选拔升本工作(以下简称“专升本”)正式启动。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专升本政策所覆盖的对象放宽、比例更大。

        据了解,2013年专升本选拔对象为“仅限于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按政策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在籍毕业班学生。‘3+2’高职班学生不在选拔范围”。考虑到近年来高职高专招生录取方式已趋于多样化,2014年选拔对象调整为“仅限于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按政策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在籍毕业班学生”。同时,今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含骨干院校)经选拔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比例也有小幅提升,对于与自治区加快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部分专业升本比例放宽至15%。

        专升本的选拔对象必须在校学习期间已修完专科教学计划(最后一个学期除外)规定的课程并考试(查)成绩合格,所有考试(查)科目平均成绩排名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的前40%以内。各有关高校推荐选拔升入本科学习的优秀高职高专学生名单,必须在校园网和校内张榜公示7天以上。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创新发展纪实

        学校是什么?是学生心灵中的家园;无论走多远,心中都会有牵念。老师是什么?是充满温暖的臂弯;无论身在哪里,关心都会陪伴身边。什么是群众路线教育?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落实毕业生、实习生就业与工作、技能与应用、职教与发展,就是深化群众路线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创新之举。

        2013年11月,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奔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对分布在三大直辖市的毕业生和数家实习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倾听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跟踪学生走向社会、建设社会的心声和经验。走访中,各企业非常注重毕业生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日后工作潜力的培养。他们给出的答案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是信息技术学校,学生素质好、技能硬、能力强,走进企业就能独当一面,这与学校深厚的底蕴和精心培养密不可分的。

        该校的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全心全意服务师生、服务企业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这所学校始终不渝的追求。近年来,该校本着“素质本位、市场思维、企业视角”的原则,以“做好、做精、做强、做大”为目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实现了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整合资源 优化结构 特色鲜明

        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的领导班子认为,职业教育由于本身的应用性、服务性、区域性等特点,就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为关键。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业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遵循“面向市场、发挥优势、适度超前、广泛适应”的原则,形成了计算机教育的特色专业群。进入新世纪,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坚定打造名牌专业和内涵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据谭玉平校长介绍,2004年学校就根据当时的专业优势和未来专业建设规划,成立了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工作室,2010年学校在原来几个专业工作室的基础上,变革了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组建了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电工电子技术5个专业部,在专业开发、教育教学、对外服务等方面赋予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专业并进、异彩纷呈、兼容并包”的办学特色。

        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又本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创新理念,构建了多元同行的全新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国家项目投资,积累投资近千万,新建、改建、扩建26个校内专业实训场所和工作室,15个一体化教室共有教学用计算机1190台,生均工位数达0.8;办公用计算机149台,教师和管理人员人手一机;建有综合性学校网站,光纤接入互联网,校园网覆盖所有教学和办公场所。同时,开辟了1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使专业建设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夯实了基础。

        科研架桥 竞赛铺路 人人成才

        只有一流的团队才能创造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这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普遍共识。近年来,学校教师参加国家、行业的规划教材出版发行40余套,老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师生参加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获奖33人次。在全国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6人次,省级说课比赛获一等奖23人次。2010年艺术设计部的《画影传奇》,作为河北省专业仅有的作品,参加全国职业学校优秀成果展,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好评。

        近年来,为实现职业教育的新突破,学校将技能大赛与学生的技能考试结合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开启了全新的培养模式。学校多次成功举办石家庄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在计算机应用“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网页设计”3项中,学校连续夺冠。2013年5月,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中,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平面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搭建及应用5个项目获得团体一等奖,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获得团体二等奖,有16名参赛选手荣获个人一等奖,19人荣获二等奖。

        据统计,学校在历年的中级工通过率达到96%以上,2013年学校成功举办了“走近职业教育,感知职教魅力,职普面对面活动”,开放了11个项目实训基地,开创了普高、中职学生互通互动之先河。去年,世界助残日前夕,北京、伦敦两届世界残奥会铅球、铁饼两项金牌得主米娜和伦敦残奥会获得铅球银牌并打破世界纪录的侯占彪等5名残疾运动员就学该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残疾运动健儿的一致好评。2013年学校根据“学以致用、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总体要求,积极与河北省民政部门磋商,顺利开创了退伍军人短期培训班,为退伍军人实现理想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产教融合 高位对接 合作共赢

        “产教结合”的核心是:职业学校如何更好地立足优势专业,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并通过生产、经营与服务,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升级与提高。目前,石家庄市中考信息管理系统、中考体育测试系统、市教育部门发展规划处的财务月报系统、市语委的普通话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等近50个项目,都是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教师开发的实用软件。这一贡献,足以说明这所学校深厚的内涵与实力。

        近年来,由学校“绿蕾工作组”开发的包括市社科院、市交管部门、市教育部门、省教育部门、省政府部门采购中心及河北十大民营企业等上百个网站和软件项目,均来自于这所学校。其中“河北省职教师资信息管理系统”和“中考信息管理系统”,被评为“石家庄市创新成果二等奖”。特别是,由该校学生承担的石家庄、邯郸等地区部分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等工程,受到了省教育部门领导的肯定,被称之为“产教结合”的范例。
    
        寻根求源,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为何具有强劲的实力?答案只有一个:瞄准市场、产教融合、高位对接、合作共赢。早在2006年,学校就建立了省内首个国办影楼后期专业,实现了“教师进车间、工程师上讲台”和“教、学、做”的教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领导班子又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艺术及电脑音乐是集版权音乐制作、影视后期、动漫后期、彩铃制作等文化产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是IT业之后又一黄金产业。因此,学校果断决定,引进数字媒体制作这个新的专业项目,与北京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斥资100余万元在学校建立了两个专业级录音棚、一个排练室,先后完成了“阳光快乐生活”电影版《失常33天》整体音乐制作、省河北梆子剧团迎“七一”献礼剧目的所有录音。2012年9月正式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引企入校再创成效。

        用谭玉平校长的话讲,“产教结合、校企对接”推动了教学课堂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实习实训场所与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专业教学老师与企业行家的零距离对接。这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根本保证。当前,学校把这一创新举措应用到做好群众路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和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李海燕)

河南商报讯(记者 吴静)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新增81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当选专家每人每月可获300元特别津贴。

据介绍,职业教育教学专家评选每两年一次,每次评选80名左右,面向中职学校、高职(技工)院校等单位中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教学科研的在岗人员,申报者须担任教育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年以上。

2011年我省首届评选,125人获此殊荣,2013年度评选中州大学薛培军等81人入选,“教学专家”比照中小学特级教师待遇,每人每月发放津贴300元。

“教学专家”在岗期间实行动态管理,5年一个周期。期满时,将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综合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专家称号与待遇。

  新华社沈阳4月11日电(记者曲振轩 范春生)辽宁省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在就业形势趋紧、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困境的情况下,抓住四校合一机会,打造“两轮驱动”职教新内涵。此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紧跟市场需求,不仅从招生困境中走出,近5年仅进京的毕业生就达2000余人,就业率连年保持100%。

  凤城职教中心的前身是有几十年历史的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2004年,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原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凤城市技工学校和凤城市农机学校四校合并,成立全新的凤城职教中心。凤城职教中心校长于传乙说,以前办学难,并校后尤其是这两年以“两轮驱动”的方式撑起职教发展内涵,第一个轮子是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提高学生技能;第二个轮子是以养成教育为主线,靠德育带动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根据市场和企业岗位要求,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行业深化联系和合作,企业专家深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截至目前,与北京金色摇篮教育集团、大连造船厂等160余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目标及人才培养计划等。

  凤城市副市长栾守华认为,凤城职教中心在“四校合一”后创新办学机制,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与企业对接,就业率连年达到百分之百,办学理念和做法值得肯定。

年轻时都想到城里闯荡,40岁才肯留乡当农民,这便是困扰农业职校生源特有的“40现象”。

    ■本报记者 储召生 刘见

    李芳伟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的校长,这所农校位于五指山黎族苗族聚居区,是琼南地区唯一一所省属农业中职学校。近几年来,学校把培养少数民族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其他中职学校不同的是,这所农校注册的学生中,大多是40岁上下的农民。此前学校在招生中总感觉不踏实,但是,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取消了农校招生的“40岁门槛”,终于让李芳伟吃了“定心丸”。

    年轻时都想到城里闯荡,40岁才肯留乡当农民,这便是困扰农业职校生源特有的“40现象”。这也逼着农业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跟着转型。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可以说是一所转型成功的职校。

    校村共建,将教室搬到田间地头

    20083月,李芳伟到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出任校长时,这所省属的农业中职学校却招不到学生,面临再次停办的危险。中央号召建设新农村,农业中专却招不到人,问题出在哪里?

    李芳伟和专业教师一起,到五指山市畅好乡毛招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在与少数民族乡村干部群众交流时,他们发现当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农民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素养和经营理念相当缺乏,农村两委干部在农村事务管理以及带头发展生产上缺乏必要的能力。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大中专毕业生很少直接回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必须靠已经“稳定在农村”的农民来承担。不过,这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40岁上下的人群,已经过了上学的最佳年龄。让他们重新回到课堂,谈何容易。

    怎么办?李芳伟决定先从传统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起。农民不愿进城上学,他们便把课堂搬到农民家门口;农民觉得读农校无用,他们便在培养实用技术上下功夫。

    20089月,他们探索了校村共建的新模式。课堂就设在村委会或乡村学校;经费方面,教学由学校承担,教室、学生交通补助由村里解决;班主任由学校选派教师担任,班长由村干部担任。由于首批学生大多是乡村干部,他们便把这种模式称为“村官班”,一直延用至今。

    得益于国家和海南省对职业教育的倾斜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视,“村官班”一出现就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农民们也切实感受到这个班的特殊性:不仅不收费,听一节课还有20元至30元的补助,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好事。

    变化更大的是农民真正学到了技能。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教务科科长陈晓明还记得当初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教学时的情形。黎族姑娘王江静曾经当过幼儿园教师,费了好大劲才插班进“村官班”,2010年毕业时,她已是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去年王江静养的阉鸡有1万只,她的目标是办一个10万只鸡的大养鸡场。王江静告诉记者,在“村官班”里她不仅学到了养殖技术,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与农校陈晓明老师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40岁的陈邦法种的是圣女果。过去用的是直播,现在他采用嫁接技术;过去希望枝上果子越多越好,现在每枝控制在8个以内。同样的田地、同样的品种,上了农校后,圣女果亩产由3000斤增加到60008000斤。陈邦法说,现在他养成了习惯,遇到困难就求助农校的老师。

    目前,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通过校村共建,已在少数民族地区9市县开办50多个教学点,在校生人数达到8000多人。

    灵活授课,农民尝到学技术的甜头

    农村教学点是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学历教育的一部分,学校制定了包括学籍、考勤、奖惩及考核、毕业与结业等多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村官班”设有种植类、养殖类、农村经济管理等不同专业方向。教学模式上,遵循模块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上,根据各乡镇各村生产实际情况安排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大班以理论讲授为主,小班则结合学员家庭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或个别技术指导。

    学校规定了“村官班”的总课时和总学分。学生不论何种原因缺课时数超过30%以上,或者随意迟到、早退等违纪次数达到总课时50%以上,该门课程学分为0;没有修满120学分,就不能毕业,拿不到中专文凭。

    除了上述刚性要求外,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学校还做了弹性安排。放宽了学生入学年龄,初中应届毕业生到45岁以下的往届生,都可以注册入学。延长了在校时间,学生在校学籍最长可保留5年。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专业课可根据生产季节和生产特色增减内容。学校鼓励农民参加各级实用技术培训,凡参加过培训的都有学分奖励。

    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让农民尝到了甜头。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38岁的黎族小伙黎钊,2010年上农校时主要学习种芒果,当年他承包的芒果园产量就比别人高。上农校一年就盖上了楼房,被乡亲们称之为“芒果楼”。

    2013年毕业后,黎钊又利用在农校学到的技术,在自家庭院里种上了蘑菇。今年春节,他的蘑菇每斤比别人高出两三块钱,一到集市还是被一抢而空。黎钊说,有农校做后盾,他们有了尝试种养新产品的信心。

    本号镇黎族姑娘符小玉,上农校学的是瓜菜种植技术。但从妈妈酿的甘蔗酒味道好、不上头,广受乡亲们好评中,符小玉看到了商机。在农校老师和同班同学的支持下,她总结、摸索出一套制作甘蔗酒的传统工艺,申请了“老妈酒”的商标,还打出了“黎族老妈酒,好喝不上头”的广告。现在,她生产的“老妈酒”已成为当地节日聚会和农家乐的接待用酒。在符小玉的影响下,村里妇女都有了学习农业技术的念头。

    “村官班”不仅教农民实用技术,而且注重他们文明习惯的养成。

    刚入学时,很多农民学生在课堂上接电话、吸烟、喝酒,在教室内外乱吐槟榔渣;经过教育,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农民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深化教改,探索“农商旅一体化”模式

    校村共建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国家教育政策和扶贫政策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在时任省长、现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扶贫改打职教牌”之后,教育资金和扶贫资金都向农业职教倾斜,让学校有了改革发展的东风。

    下一步该怎么办?李芳伟提出,借鉴瑞士旅游职业教育的“洛桑模式”,海南农林科技学校提出了“农商旅一体化”的发展新思路。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目前海南发展的重中之重。海南提出,到2020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要实现这一指标,必须把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有效转移到服务行业上来,提高农民的素质至关重要。上世纪60年代,德国的农业从业人员占60%,而目前只有2%,就是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实现的。

    在五指山市南圣镇南圣村,学校正在尝试“农商旅一体化”的校村共建新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把海南常见的瓜果、花卉等进行分类,并按现代农业的标准进行管理;二是打造一个商业服务平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向当地农民提供相关服务,带动周边农民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带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四是形成一个融农业产业链、创业培训和学生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牛门水库旁,由省教育厅投入40万元、中央实训基地专项基金投入160万元、学校自筹100万元建设的“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依托该基地,学校和田圮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近期投放种鹅350只,鹅苗3500多只。田圮村村支书陈永平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他本人就是“村官班”的毕业生。

    这个养殖合作社的下游,是19个养鹅专业户。他们从这里领鹅苗,使用统一的饲料,按照同一方式喂养,成鹅还能以每斤20元卖给合作社。吴亚伟是其中一个专业户,去年他首次养了400多只六弓鹅,春节每斤售价25元,每只鹅就赚了100元。吴亚伟说,他有600亩的水面,今年准备再多养些鹅。

    “农商旅一体化”职教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农民不需要异地转移,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角色转换。他们将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具有农、商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

        近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汉职院”)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学校社会贡献力的年度报告(2013)。这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一般不会产生具有轰动性的社会影响,但对高职院校的办学者而言,其引领性作用不言而喻。

        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武汉职院,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它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也是湖北高职教育的品牌之一,为地方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般来说,评价一个学校社会贡献力的大小,理应采用第三方所作的测评报告,其结果可能会更客观一些,更具公信力。但对武汉职院这次自己主动向社会提交社会贡献力报告的做法,我们还是应该给予热情的点赞,因为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自觉。

        这种教育自觉首先表现出一种思想的自觉。社会贡献力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尝试使用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具体是指一个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实力及其实现程度,包含其贡献社会的能力和贡献的力度。社会贡献力的大小决定着社会价值的高低,也是获得社会认可、赞誉、支持的关键。如今,这一评价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一些企业界、产业界甚至把社会贡献力称为促进企业、产业发展最稳定的“发电机”。

        武汉职院主动将社会贡献力这一评价方法引入学校,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参照的坐标体系,在于他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关注社会贡献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审视自身承担和实现这种责任的能力,更加清醒而自觉地为社会服务,从而提升其社会价值。一所高职院校要获得政府重视、社会认可、考生向往、企业青睐,就必须扎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提升实力,主动服务社会,展示社会价值。这种认识是理性的、超前的,也是具有眼光的。

        这种教育自觉还突出体现在用社会贡献力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学校具体的办学实践。经过认真而细心的梳理,武汉职院把学校的社会贡献力具体归纳为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文化辐射、社会影响五个方面。

        有了这种教育的自觉,他们在办学过程中常常会主动问自己: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地方经济区域社会需要的?是不是和地方产业对接的紧缺人才?我们有没有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我们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没有?我们为社会提供了哪些服务?效果怎么样?我们向社会辐射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辐射面和辐射程度怎么样?社会对学校给予了怎样的评价?基于此,他们近年来一直关注内涵建设,走“质量、品牌、特色”之路,用社会贡献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了考生踊跃报考,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竞相合作的良好局面。

        “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为你们做了什么,而要问我们一起为世界、为人类做了什么”。当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任时的一句话至今还经常被人引用。

        在今天的发展环境下,武汉职院具有的这种教育自觉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众多学校的注意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外部办学条件的改善上,如学校的升格、校园的扩大、教育资源的获取等,还难以静下心来对学校定位、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价值标准等方面作深层次的思考、理性的选择。在部分高职院校,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只有当学校把社会贡献力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一个进行自我督促、自我评价的指标,学校办学者才能有定力,安于其位,心无旁骛,专注内涵建设。这种教育自觉与不自觉,其结果自然是大不一样的。

  东方网4月14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妈妈,给我一张钱,我来帮你验验是不是真的!”昨天上午,刚刚走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实训楼,六岁的童童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老师送给自己的紫外线灯给妈妈验起了百元大钞。童童参加的是本市首届“学生职业教育体验日”活动。当天,上万名来自各中小学的学生在本市100多个中职校和实训基地当起了“小大人”,学捏软陶、做木工、烘焙蛋糕、调制鸡尾酒等。

  记者在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看到,虽然活动要9点钟才开始,但早上8点刚过,就有家长带着孩子冒雨赶来。家长刘女士说,自己带着读三年级的儿子从浦东赶来参加活动,“我觉得这样的活动蛮好,一方面能让孩子了解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另一方面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现状使中国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制度,高考也面临深层次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日前关于未来高考将区分“技能型”与“学术型”的提法备受关注。

        专家表示,一旦实施上述改革,10年内即可很大程度上缓解技能型人才缺乏的问题。而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发生变革,行业企业参与职教办学的体制机制也将理顺,企业将在举办职教学校、校企合作、职教培训方面有更多机会。

        改革直指就业结构性矛盾

        教育结构应该与国家的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但在我国,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匮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问题却日益突出。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据了解,上述高考改革思路的大背景是中国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招工难。

        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有多大?教育部门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2013年麦肯锡公司的一项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

        对此,北京市商业学校党委书记史晓鹤有更切身的感受。她告诉记者,从她对服务业的调研情况看,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以她所在学校为例,珠宝、眼镜配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多年来供不应求,1个毕业生有五六个岗位等着抢。

        刚刚经历了2013年“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又迎面走来。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万人。

        但与之相对的,今年春节过后,不少地方又出现用工荒。鲁昕提供的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占每年新增劳动力总量的约20%。

        “这个比例是很低的,从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应该至少在50%左右。”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李长安博士认为,我国第二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很大,但恰恰这方面的人才很缺乏。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1999年到2010年,大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增长迅速,11年来增长了21个百分点。但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相关机构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状况的持续监测显示,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年~2012年年均比例已超过2∶1的水平。不仅如此,在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许多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李长安认为,短期看,本科院校转型需要时间,而且有难度,最大的难度就是担心招生难,所以或将从部分院校试点开始,逐步改革,中长期看,10年内将增加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技能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如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

        鲁昕认为,其中一个举措就是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加快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企业办学有更多机会

        鲁昕表示,将以2000年以来新设立的600余所本科高校为重点,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转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一线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史晓鹤告诉记者,这600余所本科高校,主要包括中专大专升格为本科的、部分三本、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

        “大学扩招后,这些升格后的本科院校确实定位不清楚,和‘985’‘211’等院校缺乏区分度,和研究型大学没有区分度的情况比较明显。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史晓鹤认为,部分本科高校的转型不是降级的问题,而是专业定位、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区域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鲁昕日前还透露,在职业教育办学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职业学校可以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这也意味着,未来不同类型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教育部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茹芹告诉记者,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从趋势上看,从过去主要是校企人才培养合作,转变为办学体制机制上的合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有多种模式,包括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也有一些企业投资举办学校。以订单式培养合作模式为例,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配置课程,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任课,企业提供教学基地等。

        据了解,近几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且很多企业还是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

        今年2月26日,国家召开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项举措将有利于扭转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只求规模的现状,引领社会摒弃一提职业教育就是“低档次”的陈旧教育观念。会议的召开,更加坚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信心,也预示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非省会城市的黄淮学院,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应用技术类办学道路,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日益凸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黄淮学院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经验做法和思考归纳如下,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黄淮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河南省政府部门主办,在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于2004年合并组建而成。作为一所“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本以来,特别是2010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两个规划纲要,牢牢把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办学道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门领导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黄淮学院的应用型办学探索与实践,并指出黄淮学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性。2013年11月18日,河南省领导在调研黄淮学院时指出:“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黄淮学院的办学实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黄淮学院转型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

        适应形势、破解难题,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建设独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持续、艰苦、充满激情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蝶变、超越、脱胎换骨的转型与提升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近年,黄淮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战略举措、发展路径等方面不断统一思想并付诸行动。

        (一)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  学校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瞄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个目标,围绕转型发展、全面提升这条主线,提出了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力本位、重在实践”“两大突破”,完成从传统专科学校管理向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管理;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从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加速转型、全面提升。

        (二)更新观念,破除传统教育思想桎梏。围绕“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怎样培养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等核心问题,学校于2011年开展了以“政策引路、专家指路、行业铺路、学校探路”为方法的为期一年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邀请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来校指导,帮着理清思路;深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分析论证,以此催生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的不莱梅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班戈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等10多所应用型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建立专题网站、设立课题,开展系列深入研讨和论证,促进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引领了学校转型提升与跨越发展。

        (三)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项目共担、互惠多赢”的原则,与160多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成立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依托联盟,学校与各成员单位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了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思路,学校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使专业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四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不断提升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符合度、依存度、共享度,进而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满意度。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导向。学校坚持“一个核心、四个统筹”,修订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六)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强化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更新,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做到“学校教的要适应市场要的”。在教学方法的手段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仿真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微课程建设、慕课MOOC、反转课堂等都在加紧推进之中。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积极开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育,把“四创”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搭建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合作育人。依托合作发展联盟,学校与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一是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和“梦工场”等校内实习综合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二是以企为主共建130多个项目多样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按照“企业命题、双师指导、协同完成、市场检验”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学校毕业生设计、研发、制作、调研性论文和设计已经达到80%,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

        (八)实施双师双聘双百工程,打造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黄淮学院将打造双师素质教学与科研团队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选派100名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政府机构参加顶岗实践或者挂职锻炼;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出国、出境培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九)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办学平台。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学校先后与英国、印度、美国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的17所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目前,学校有11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700多名学生出国留学。通过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师资、课程、教材等优质的教学资源,积极探索遵循国际化产业分工的人才培养途径,推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建设,由外向内激活学校的应用转型,形成国际合作办学由内向外的拓展延伸、良性互动局面。

        (十)加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提供转型发展理论支撑。作为教育部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第五项目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工程项目组”牵头单位,学校成立转型发展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在办学实践中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黄淮学院转型发展创办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今后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理性思考、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

        回顾9年多来的探索与创新,黄淮学院既经历了初始阶段“生存追赶”式发展的困惑与拼搏,更有了“转型提升”式跨越的自信与和收获。总结反思学校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中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学校办学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转型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发展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地方高校确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接了“地气”才能有“底气”,只有突出服务地方性、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才能得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与社会资源。从而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困难的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转型发展需要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工作必须先打“观念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转变观念开启学校转型的动力之门。促进观念更新,一要搞调研,摸清职工思想状况;二要造舆论,引导师生观念更新;三要学理论,启发师生转变观念;四要树典型,推动师生观念转变;五要抓干部,带领师生观念转变;六要转机制,强化师生观念转变。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创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自信、发展自信和前景自信,进而增强办好应用型高校的行动自觉。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是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干部人事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建设,集聚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聚集学校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黄淮学院的转型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使得学校在破解发展难题、融入地方建设上有了更便利的条件。所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重新审视高校与地方政府关系,通过专业与地方产业集群对接,切实建立起符合教育与地方互动发展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紧迫的是要坚持特色发展。新建地方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推动转型发展就必须坚持差异化发展,不盲目攀比,不简单盲从,不等待观望,避免“千校一面”。在明确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凝练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认真筹划好学校未来发展

        黄淮学院将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和河南省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先试先行,大胆改革,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创新学校治理结构上有新突破。  强力实施开放合作发展战略,完善学校章程,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筹建“银泰汽车学院”、“天中联视频工程学院”、“用友新道经管学院”等新型二级学院,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以管理重心下移为重点,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为关键,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鼓励各二级单位大胆改革、创新实践、特色发展,增强学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内驱动力。

        (二)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有新突破。发展壮大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强力推进校企、校地协同,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运用开放经营的理念,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在体育中心、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体的科技文化一条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行业共建共享,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企业入驻,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前店后校”、“校中厂、厂中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与驻马店市9县3区实现在科技、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系统化、集团式对接合作,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在课程和教材开发与建设上有新突破。在优化专业结构,推动应用型专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基本原则,加快制定课程标准,完善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课程评价机制,重点抓好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加大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建设一批适应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使之成为学校提升转型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四)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瞄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按照“拓宽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贡献度、提升满意度”的工作思路,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立足点、支撑点和生长点,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搭建、成果推广、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寻求结合点,明确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益,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目前,学校正全力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积极筹备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即“驻马店论坛”。站在新的起点上,黄淮学院将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国内知名的应用技术大学。

        (黄淮学院院长 介晓磊)
本站客服
回到顶部